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患者的护理
2011-04-13李长英
李长英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山东东营 257034)
目前,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手术治疗相比创伤小、恢复快。2005年 1月 ~2008年 1月,我院共行血管内栓塞颅内动脉瘤 52例,疗效较好。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 52例中,男 25例、女 27例,年龄 33~78岁;Hunt-Hess分级≤Ⅲ级50例,Ⅳ级2例。50例在末次出血72 h内行Matrix弹簧圈栓塞手术,2例在脑血管痉挛期后2周内行Matrix弹簧圈栓塞手术。术后动脉瘤腔完全闭塞38例,闭塞 90%者 13例。治愈出院 51例,死亡 1例。
护理方法:①术前护理:对神志清楚者,护理人员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栓塞术的配合要点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介绍成功病例,使患者及家属增强信心,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患者进食水时应采取侧卧位或头高位,速度应缓慢,防止误咽引起呛咳;预防感冒、咳嗽,剧烈咳嗽者应给予镇咳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床上大小便,并由专人陪护;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可适量应用缓泻剂;对癫痫发作者,由专人陪护,加床护栏,防止坠床。严密观察血压变化,使血压维持在 16/12 kPa。术前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尤其出凝血时间;术前 1 d行碘过敏试验,双侧腹股沟备皮;术前12 h禁食,4h禁饮;术前15~30m in肌注安定10mg或鲁米那钠0.1 g;根据栓塞部位不同,准备相应的介入栓塞材料,备齐手术所需物品。②术中护理:协助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架固定头部,并保持正位。双下肢略外展,暴露穿刺部位并注意保暖,用套管针建立左侧肢体静脉通道,以备急救和术中用药。接心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仪,并将监测结果报告医生并记录。协助麻醉师行气管插管,并将呼吸机管道固定好。保持加压软包装生理盐水的持续滴注,维持压力袋内压力≥40 kPa,以免形成气栓或血栓。更换盐水时通知台上医生,关闭输液管上的调节夹,避免负压使血液回流到管道形成血栓。术中随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瞳孔变化,观察有无造影剂过敏反应。因手术时间长,液体补充量多,应随时观察尿袋内的尿量,及时排放。准确记录术中肝素每次应用的时间、剂量。③术后护理: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术后早期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留置导尿管者应保持其通畅,按时进行膀胱冲洗和尿道口消毒。术后绝对卧床 24 h,穿刺侧肢体伸直位制动6~12h;平卧,可向患侧翻身 60°,或向健侧翻身 20°~30°,交替更换体位;保持髋关节伸直,小腿可弯曲,健侧下肢自由屈伸;给予下肢尤其是腓肠肌处环状按摩,以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淤血及血肿,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等。各种引起血压急剧升高的因素均可导致动脉瘤破裂,应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不安、颈项强直以及意识障碍和神经损害的征象,并密切观察瞳孔,一旦发现出血征象,须立即通知医生。由于栓塞材料机械刺激等因素容易诱发脑血管痉挛,术后 24 h内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如头痛、短暂的意识障碍、肢体麻木、活动障碍甚至瘫痪等。术后应早期严密观察语言、运动和感觉功能的变化,经常与患者交流,嘱其回答简单问题或活动肢体,如术后发现一侧肢体无力、偏瘫、失语甚至神志不清等,应考虑脑梗死的可能,需及时扩血管、扩容,积极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