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溢油污染应急处置科学决策的思考*

2011-04-13福建海事局危险品管理与防污染处周鸿辉

世界海运 2011年9期
关键词:科学决策溢油船舶

福建海事局危险品管理与防污染处 周鸿辉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 李元奎

海上溢油污染应急处置科学决策的思考*

福建海事局危险品管理与防污染处 周鸿辉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 李元奎

从有效应对和处置海上溢油事故的目的出发,深入研究海上溢油的危害,提出对于船舶溢油处置这样一个由时间因素、空间因素、自然因素、船舶因素、环境因素、人员因素等众多因素所构成的多维复杂过程,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构建综合溢油应急辅助决策平台,对各种应急资源和应急力量进行科学调度和协调指挥,实现溢油应急决策的科学化、系统化和智能化。最后,论述溢油应急辅助决策平台应具备的主要功能。

海上溢油;海洋污染;应急处置;船舶

保护海洋生态,防止海洋环境污染,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和空间资源。但是,人们对海洋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活动和航运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海洋石油开发、临海石油储备、重大船舶海损事故等所发生的溢油带来了严重的海洋生态问题和各种各样的污染风险,更为人们所瞩目。

一、科学决策是有效处置突发海上污染事故的必然要求

1. 繁忙的海上运输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的风险

中国是航运大国,商船总吨位居世界第五,港口吞吐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海上船舶运输承担着我国80%的对外贸易运输,2010年我国的海运量已达到70亿t,航运经济在经济社会中占据的分量日益凸显。此外,我国还是海上石油运输大国,进口的石油总量中超过90%是由海上船舶运输完成的。2009年,包括石油进口和国内海上石油生产运输在内,一共有4.5亿t油品通过我国沿海运输完成。据统计,2007年我国港口油船进出港18.6万艘次,每天在我国沿海航行的油船超过500艘,个别区域的通航密度更高。可以说,繁忙的海上运输生产活动是我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但同时,大密度的船舶通航增加了海上污染事故的发生概率,频繁的海上石油运输增加了溢油的风险,给航行安全和海洋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 海上船舶事故性溢油污染风险

在2007—2010年的三年中,全国沿海和内河水域共发生船舶污染事故232起,其中溢油量50 t以上的事故10起,总溢油量约2300 t。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攀升和国家石油储备战略的实施,在我国沿海分布了20座30万t级油码头,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石油的海上运输量将不断增加,运输船舶的大型化将更加明显。所以,目前我国沿海已经进入重大溢油污染的高风险期。

最近国内外所发生过的重特大溢油污染事故所产生的污染后果令人触目惊心。例如,2010年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故,是堪比“9·11”事件的一起环境灾难,事故导致490万桶(约68万t)原油漏入墨西哥湾海域。据评估,其造成的环境损失在340亿美元和6700亿美元之间,生态影响消失期需要几十年时间;大连“7·16”漏油污染事故导致大量的原油泄漏入海,对50 km2的海域造成严重污染。

3. 海上溢油事故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危害

不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海上溢油污染事故,都会对区域社会经济环境、海洋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影响,对稳定的社会秩序带来冲击,主要包括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对海洋-大气生态系统的影响、对海岸带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沿海社会、经济敏感区的影响。

4. 地方政府是海上突发性溢油事故应急处置的责任主体

由于海上突发溢油事故应急处置的复杂性,使得具体的应急管理工作不可能由某个单位或某个部门独自完成。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地方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协调。在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中,政府的任何决策都必须经得起考问。科学决策、有效决策是政府的责任,快速反应、有效处置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二、把握船舶溢油事故的规律是科学决策的基础

1. 影响船舶溢油事故应急决策的主要因素

由于溢油事故的位置差异性、时间差异性、油种差异性、溢油形式差异性(持续溢出、间歇溢出、集中溢出)、溢油数量差异性、事故船舶差异性(不同事故形式、不同船舶状况)和应急能力差异性,导致溢油的危害性有较大差异。对于船舶溢油事件处置而言,决策者面对的是一个由时间因素、空间因素、自然因素、船舶因素、环境因素、人员因素等众多因素所构成的多维复杂过程。所以,在决策过程中,由于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的动态性,决策者在具体判断其特征及变化时所需要的信息量非常大,这无疑增加了判断的难度,也增加了决策的风险。因此,有效把握海上突发污染事故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实事求是地分析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成为应急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当然,决策者的信息分析能力和水平、统筹协调能力和水平以及应急力量配备情况等也对船舶溢油污染应急决策产生影响。

2. 应急决策的主要内容

溢油应急决策主要可分为战略、战术和操作等三个层面的内容。

战略层面的决策主要是从突发污染应急事件的反应和防治战略的高度,宏观地确定在污染事件中起重要作用的应急预案和区域协作方案的制订、应急能力建设规划的制订和应急力量的合理部署及其优化的问题等,目的是对可能发生的污染事件以最小的代价进行有效应对。

战术层面的决策主要是从战术的角度确定应用现代溢油应急技术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的方式实施应急行动,快速调派合理的应急力量。

操作层面的决策主要是从应急技术和设备的操作角度出发,确定以合适的技术和技能落实各项应急措施,采取有效的应急行动等。

应急科学决策的过程应贯穿于整个应急行动的始终,要根据各种可变因素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行动方案和应急措施,以应对在应急行动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科学决策水平的重要途径

1.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提高科学决策水平的必由之路

溢油应急决策的中心目的就是以最小代价进行溢油应急反应,最大程度地减少溢油的危害。但实际上由于溢油事故所处的海上空间环境的复杂性和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的动态可变性,使得决策对象的规模、范围扩大,决策活动的频率加快,决策活动所包含的信息量猛增,并且,随着溢油事故本身的影响程度的变化,决策主体的构成也可能发生变化。而面对险情的“突发性”和应急处置的“紧迫性”,又要求决策者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尽可能周密的指挥决策,这对决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风险。因此,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为决策者提供信息支持、程序支持、方法支持和智能支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快速性,帮助决策者避免经验决策、简单决策或可能的错误决策,是提高科学决策水平的必由之路。

2. 溢油应急辅助决策平台建设是实现科学决策的主要方式

溢油应急辅助决策平台就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海上溢油应急预案为行动规范,通过现代通信、网络、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计算机信息处理等技术手段,构建一个多功能的,集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和处置实施为一体的综合应急决策指挥平台,实现溢油应急决策的科学化、系统化和智能化,以及对各种应急资源和应急力量的科学调度、协调指挥,有效应对和处置海上溢油事故,达到“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和有效行动”的目的。其主要功能包括:

(1)敏感资源信息管理

建立敏感资源数据库,将包括自然保护区分布、海水养殖业分布、渔场分布、环境敏感旅游景点分布、工业用水取水口分布、盐田分布、修造船厂分布、油码头分布等敏感环境资源数据,在确定内容和属性后存入敏感区分布数据库,供溢油应急处置决策使用。

(2)应急资源信息管理

建立应急资源数据库,将包括应急队伍及管理部门,溢油应急行动可调用的人力,溢油清除设施和器材的种类、数量、存放场所,主管人员的姓名、联系电话等,可调用的应急工作船等资源数据,在确定内容和属性后存入应急力量分布数据库,供溢油应急处置决策使用。

(3)溢油监测与预警信息管理

根据卫星遥感、雷达监视等技术手段获取的资料,判定溢油事故的发生,并指出溢油事故的发生地点、时间和溢油量,自动发出溢油事故警报。在溢油事故处理过程中,根据监视监测系统获取的资料和信息,随时修改数值预测结果并进行再预测,提高数值预测的准确度。

(4)溢油漂移预报管理

对溢油事故现场及附近海域风场、潮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和海上溢油动态计算,数值预测未来一段时间里海上溢油的动态,并能根据气象资料的不断更新随时完成再预测。在电子海图上动态显示预测结果,包括潮流场的分布和溢油膜的位置、运动方向、漂移轨迹、扩散动态、范围大小、浓度分布等。

(5)敏感资源污染威胁预警管理

根据溢油漂移预报中溢油膜的分布及走势,自动计算出溢油进入敏感区的时间、进入敏感区的油量以及对敏感区域的危害程度,生成敏感区预警表,为采取布控和预控方案提供决策支持。

(6)溢油损害评估管理

根据溢油事故的情况及当地资源评估溢油事故对现在及未来的海洋生物、海岸资源、养殖业、旅游业、人体健康、工业用水、盐业、海岸线等的污染损害程度和经济损失。

(7)溢油应急处置方案制订

在对海上溢油漂移状况进行准确预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溢油可能影响海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及所辖海域溢油应急力量部署状况,制订出最佳的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辅助决策方案,对溢油事故进行快速、准确、有效的布控和预控,最大程度地降低溢油造成的污染和损失。

(8)专家咨询

能够提供有关溢油清除措施选择及相关注意事项咨询,使具体的溢油清除行动选择更加科学合理。包括溢油的围控(围油栏布设)、回收、分散、固化、沉降、焚烧和生物降解等处理方法的单一或组合,并提供溢油火灾危险性和可不进行人工干预提示等。

上述各项功能可在同一平台集成展现和应用,其运行效果可使决策者对事态发展有更科学、更准确的判断,能够做到对事态发展趋势、事故损害、决策效果心中有数。

四、结束语

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今天,就某一信息而言,往往是可以多渠道、多手段地获取,这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效果。例如,对于海面上的溢油漂移趋势,既可以根据实际的气象、海况信息直接预测,还可以利用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海上微型浮标溢油跟踪定位、岸基或舰载雷达监视等各种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同样,各种信息的进一步挖掘和融合能够更充分地反映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其能够满足多层面的决策需求。

所以,溢油应急辅助决策平台还可以进一步扩充成为海事防污染管理的综合平台,以“防、治、赔”为主线,通过增加日常信息收集处理、风险关注与警示、损害赔偿评估、日常演练(训练)模拟、三维可视化展示等功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平台功能及应用,提升海事防污染的科学管理水平。

[1]刘彦呈,殷佩海,林建国,等.基于GIS的海上溢油扩散和漂移的预测研究[J].海洋科学,2002(3):41-44.

[2]安伟,王永刚,王新怡,等.中国近海海上溢油预测与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发[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0,34(11):78-83.

[3]陆梦,吴罡.海上溢油应急时间满意度的应急选址模型研究[J].中国航海,2010,33(2):78-79.

[4]刘俭.河北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的思考[J].中国水运,2010(10):34-35.

[5]潘红磊,王祖纲.国外海上溢油应急反应与治理技术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34(S1):65-67.

Thinking of technological decision on marine oil spill response

ZHOU Honghui,LI Yuankui

交通运输部行业联合科技攻关项目(2009-353-350-6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073134)

猜你喜欢

科学决策溢油船舶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近岸溢油漂移扩散预测方法研究——以胶州湾溢油事件为例
基于GF-1卫星的海上溢油定量监测——以青岛溢油事故为例
船舶!请加速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
开发利用安全信息系统 规范煤矿安全管理
决策:领导工作的起点
科学决策 英勇善战 全力支前——莱芜战役胜利成因探源
对白茆沙水域溢油事故后修复治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