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维数据分析规范颈性眩晕的中医辨证规律
2011-04-13王羽丰杨一帆林定坤陈博来
王羽丰,杨一帆,林定坤,陈博来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510120)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是在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累及相应神经和血管而引发的有着多种临床表现的疾病。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亦称颈性眩晕。广东省中医院骨科从2006年10月~2009年6月纳入颈性眩晕患者300例,应用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中医辨证分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00例患者均为2006年10月~2009年6月在广东省中医院总院和芳村分院、珠海医院骨科门诊或住院就诊的颈性眩晕患者。其中男165例、女135例,年龄36~75(48.57±9.15)岁。病例选择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并结合《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2]所制定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①颈性眩晕可有猝倒史;②旋颈症阳性;③X线片有异常表现;④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⑤应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⑥除外椎动脉1段(进入C6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和椎动脉3段(出颈椎进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供血不全,神经官能症与颅内肿瘤等。300例患者均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孕妇、病情危重及由于纳入观察可能加剧病情者或其他有悖医德不适合纳入的患者;③拒绝合作或因患有精神疾患等无法合作者;④其他研究者认为确实不适合纳入本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应用临床病例调查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的实施与质量控制。结果严格核查完毕的表格才进行计算机录入。将300例患者的个人信息及中医证候四诊信息转换为二分类变量(0=无,1=有),运用SPSS13.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采用样品聚类的方法,对条目进行聚四类的聚类方法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研究,分别算出各类证的四诊指标频数,专家小组根据各证型四诊指标出现频数,取频数表中排列前5~7位的四诊指标,其中舌、苔、脉指标为必取项目,并结合临床实际和专家意见确立为主证,频数排在主证后面,对辨证起辅助作用的四诊指标确立为次证,确定颈性眩晕各证型的主证及次证。
2 结果
第一类证96例(32%),证型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主证为眩晕耳鸣、劳累则发、失眠、梦多、渴饮、口干、五心烦热、精神疲乏、舌红、舌苔少、脉数、脉细,次证为颈部酸痛、潮热、大便偏硬、胸胁胀痛、盗汗、小便短赤、情志不畅则发。第二类证131例(43.67%),证型为脾肾阳虚痰湿阻络,主证为劳累则发、畏寒或肢冷、大便偏烂、口黏腻、倦怠乏力、颈部酸痛、精神疲乏、舌苔白、舌体胖、舌苔腻、舌淡、脉沉、脉细,次证为食欲减退、颈痛受寒加重、颈痛喜温、视物旋转、面色恍白、小便清长、夜尿频多、水肿、心悸、面色萎黄。第三类证50例(16.67%),证型为气血两虚,主证为为倦怠乏力、劳累则发、自汗、精神疲乏、面色苍白、眩晕出汗、舌苔白、舌体胖、脉弦、脉细、脉沉,次证为月经夹血块、颈痛时轻时重、纳食减少、月经色暗。第四类证23例(7.67%),证型为气虚血瘀,主证为月经夹血块、劳累则发、颈痛时轻时重、肌肤甲错、倦怠乏力、舌底脉络迂曲青紫、舌有瘀斑、舌苔白、舌质青紫、舌质红绛、脉弦、脉涩,次证为自汗、头部刺痛、颈部痛有定处。
3 讨论
在颈性眩晕的治疗中,多种有效快速的综合治疗变得更加普遍,椎动脉型颈椎病多数患者是颈椎、肌肉、韧带、血管等不同组织病变综合作用的结果。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往往只能针对其病变的某一个环节,其疗效常不理想,运用综合疗法是提高临床治疗水平的必须途径[3,4]。但目前颈性眩晕辨证不规范,尚无行业公认的评价体系,也缺少应用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开展的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使得目前颈性眩晕中医药治疗疗效未能得到普遍的认同,可重复性差,阻碍了颈性眩晕的学术水平发展和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无论古代文献还是现代文献对眩晕的辨证分型,多为个人经验总结,无规范的证候研究,分型过程中难免有较多的偏倚因素[5,6]。本研究从3个中心收集300例患者,经过规范的研究,得出颈性眩晕的证候分布规范,有一定的客观性,可作为临床辨证用药和科研的基础。从本研究聚类结果可知,颈性眩晕的中医辨证分型为:肝阳上亢兼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兼痰湿阻络、气血两虚及气虚血瘀,以虚证为主、兼夹痰、瘀等。而辨证规律特点可为指导颈性眩晕中医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颈性眩晕中医辩证规律的探索,可以初步认为治疗对于肝阳上亢兼肝肾阴虚的患者应以平肝潜阳、疏肝滋肾为主,对于痰湿阻络兼脾肾阳虚的患者应以化痰燥湿、补肾健脾为主,对于气血两虚的患者应以益气养血为主,对于气虚血瘀的患者应以补气活血为主。当然,由于本次研究中纳入的颈性眩晕患者,多属广东省内患者,体质与省外患者有所不同,南方地属潮湿,南方患者长年居住于此环境,难免感受湿邪,湿邪黏滞伤脾,脾胃不能运化以化湿,湿邪凝而为痰湿。故脾虚型体质相对较多,所以本分型中脾肾阳虚兼痰湿阻络型占43.6%。
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达到规范中医辨证规律的目的,希望可以为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评价研究打下基础,能更科学准确地反映中医药防治疾病所具有的真实效能,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但本研究所收集的病例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内,因此在下一步研究中应进一步完善颈性眩晕中医临床信息采集表,开展全国多中心、大样本辨证标准诊断的前瞻性研究,以期建立颈性眩晕全国性辨证标准,为规范中医药参与颈性眩晕治疗提代不可或缺的技术平台。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3.
[2]孙宇,李贵存.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476.
[3]姚光潮.针药结合治疗颈性眩晕6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4):365-366.
[4]曹春梅,黄丽华,黎兴华,等.腹针结合整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6):57-58.
[5]胡军.颈性眩晕的辩证与辩病[J].河北中医,2001,23(8):600-601.
[6]林定坤,王羽丰,孔畅.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辨证规律的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05,13(4):4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