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
2011-04-13肖文华邓正照苗立英葛辉玉
肖文华,邓正照,苗立英,葛辉玉,周 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100191)
在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人群中常聚集有较多代谢综合征组分,一般认为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越多,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越大,但在糖代谢异常的基础上,组分数量的增加是否会进一步加重这些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目前尚缺少较一致的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采用超声方法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使人们有可能定量地研究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以及与此有关的危险因素,研究已显示颈动脉IMT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我们通过检测颈动脉IMT,观察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人群IMT是否会增加以及与此有关的危险因素,同时也观察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对不同糖代谢异常人群IMT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月于我科就诊患者或查体人员183例,年龄40~65岁,无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等病史,无严重全身慢性疾病,肝肾功正常,无临床大量尿蛋白,3个月内未使用调脂药物。除既往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外,受试人员均进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静脉血葡萄糖水平,分为正常糖耐量组、糖耐量受损组和2型糖尿病组(简称糖尿病组)。根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1],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共有5个,在上述分组基础上,各组按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分为组A(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0~2个)和组B(代谢综合征组分数量3~5个)两个亚组。正常糖耐量组50例,男44例、女6例,年龄(51.9 ±5.6)岁,组 A 29 例、组 B 21 例;糖耐量受损组59例,男41例、女18例,年龄(53.3±6.9)岁,组 A 26例、组 B 33例;糖尿病组74例,男46例、女28例,龄(52.9±7.5)岁,组 A 21 例、组 B 53例,平均病程3.2 a,新诊断19例。3组在年龄和性别构成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体格检查及生化指标检测 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WC)及其血压,空腹12 h后采静脉血,测TC、TG、LDL-C、HDL-C 和空腹血糖(FBG)浓度,高敏C反应蛋白(CRP)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浊度法,药盒来自英国RANDOX实验室有限公司,以上项目使用日立71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留晨尿,采用放免法检测尿白蛋白(UAlb),药盒购自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同时测尿肌酐(UCr),计算UAlb/UCr比值。空腹胰岛素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DPC公司药盒,用稳态模型(HOMA)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FBG × 空腹胰岛素)/22.5。
1.2.2 IMT测量 专人操作 HDI-5000彩色超声仪,探头长度为5cm,于右颈动脉窦下方2~3cm寻找内膜显示清晰的部位测右颈动脉IMT。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包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HOMA-IR经对数转换后再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比较用t检验,对有关数据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除抽烟、饮酒、TC和 LDL-C外,WC、SBP、DBP、FBG、TG、HDL-C、UAlb/UCr、HOMAIR、CRP存在组间差异(P <0.05或 P <0.01),且组B的多数指标与同组中组A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 或 P <0.01)。
2.2 IMT测量结果 正常糖耐量组、糖耐量受损组和糖尿病组的 IMT 分别为(0.60 ±0.11)、(0.64 ±0.12)和(0.66 ±0.14)mm,P <0.05;正常糖耐量组组A、组B 的 IMT 分别为(0.64±0.10)和(0.57 ±0.08)mm,P <0.05;糖耐量受损组组 A、组 B 的 IMT分别为(0.65 ±0.13)和(0.62 ±0.10)mm,P >0.05;糖尿病组组 A、组 B的 IMT分别为(0.66±0.14)和(0.65 ±0.13)mm,P >0.05。
2.3 相关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 将IMT与年龄、体质量指数、WC、SBP、DBP、压差、TC、LDL-C、TG、HDL-C、FBG、UAlb/UCr、LgHOMA-IR 和 CRP 进行简单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与IMT相关的因素是年龄、WC、SBP 和压差(相关系数分别为 0.351、0.195、0.183和0.206,P <0.05),将以上 14 个指标与 IMT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FBG可进入IMT 回归模型(R2=0.251,P=0.000)。
3 讨论
大多数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值显著高于非糖尿病人群。然而在糖耐量受损人群中,只有部分研究显示出颈动脉IMT显著高于对照人群。我们的研究显示,在无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糖尿病、糖耐量受损和正常糖耐量3组人群中,在年龄、性别、吸烟和脂代谢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无明显差别的情况下,糖尿病、糖耐量受损和正常糖耐量组颈动脉IMT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但只有糖尿病组与正常糖耐量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尽管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对代谢综合征做了重新定义,使之更具操作性,但代谢综合征不仅在发病机制上尚未明确,而且对于规范代谢综合征的定义是否有助于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这一方面也存在较大争议[2]。由于IMT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及其事件有很好的相关性,已被广泛用于相应的临床观察[3],因此,IMT也可以作为反映代谢综合征对及其相关组分对心血管危险性的指标。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糖代谢异常人群中多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各亚组的多数指标都与少代谢综合征组分的亚组有显著差异,但这种差别并未使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组中两个亚组人群在IMT上产生差别,而在正常糖耐量组中多代谢综合征组分的亚组其IMT显著厚于少代谢综合组分的亚组,对这样一种结果的解释是:①糖尿病少代谢综合征组分的亚组与正常糖耐量组中相同亚组比较,许多基础状态仍存在较明显差别(如血糖、HOMA-IR和CRP升高等),这些差异可直接或间接导致IMT增厚,因此缩小了糖尿病两亚组IMT的差别,糖耐量受损组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同时相应增大了正常糖耐量组中少代谢综合征组分亚组与其他各亚组IMT的差距。②该项研究是横断面研究,IMT反映的是代谢综合征和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对血管已经产生的危害,远期影响需要进行前瞻性研究来证明。③入选人群排除了已患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外周血管疾病者(这部分人的IMT一般较厚),如果把这些人考虑在内,与危险因素较少的人群相比,IMT的差距可能会增大。此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进入模型的年龄和FBG,对IMT变化所起的作用只占25.1%,构成代谢综合征的一些其他组分未能进入该模型。
目前,有关代谢综合征对不同糖代谢异常人群心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由于采用的代谢综合征的定义不同,研究对象和方法不同,缺少较一致的结论[4~7]。分析上述不同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相似规律,即对于患有糖尿病这一心血管疾病高危的人群,多数伴有不同程度和数量的代谢综合征组分,因此是否达到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对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影响差别不一定很明显。而对于糖耐量正常这种相对心血管疾病低危的人群中,代谢综合征对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影响就显得很突出,其危害性基本等同于有糖尿病尚未诊断代谢综合征者。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3):156-161.
[2]Kahn R,Buse J,Ferrannini E,et al.The metabolic syndrome:time for a critical appraisal:joint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nd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5,28(9):2289-2304.
[3]Simon A,Gariepy J,Chironi G,et al.Brief report: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heavily pretreated HIV-infected patients[J].J Hypertens,2002,20(2):159-169.
[4]Bruno G,Merletti F,Biggeri A,et al.Metabolic syndrome as a predictor of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type 2 diabetes:the Casale Monferrato Study [J].Diabetes Care,2004,27(11):2689-2694.
[5]谭少珍,周智广,唐伟立,等.代谢综合征三种诊断标准在2型糖尿病中的比较研究[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3):187-189.
[6]Hunt KJ,Resendez RG,Williams K,et al.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versu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etabolic syndrome in relation to all 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the San Antonio Heart Study[J].Circulation,2004,110(10):1251-1257.
[7]Malik S,Wong ND,Franklin SS,et al.Impact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on mortality from coronary heart disease,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on all causes in United States adults[J].Circulation,2004,110(10):1245-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