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0例健康成人肾内叶间静脉及段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2011-04-13

山东医药 2011年38期
关键词:叶间肾动脉实质

刘 杰

(单县东大医院,山东单县274300)

目前,肾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已成为评价肾脏功能的重要手段,肾动脉阻力指数可反映血流动力学水平,从而定量评价肾血流状态。研究发现,人体肾小动脉存在退行性变,表现为动脉阻力指数升高。但在评价肾脏血流时,很少检测肾静脉血流动力学情况。2009年5月~2011年2月,我们对150例健康成年人肾实质中部叶间静脉及肾窦中部的段静脉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健康成年人150例,男、女各75例,年龄20~39岁、40~59岁、60~79岁各50例,均为我院常规体检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应用超声多普勒频谱检查可清晰显示双侧肾动脉及肾静脉;②无单侧肾或移植肾;③无肾盂积水;④血压、肾功能正常。

检测方法:使用百胜Mylab9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5 ~4.4 MHz,取样容积为 1.5 mm,声速与血流之间的夹角<30°。受检者取侧卧位,探头置于第8~9肋间腋后线处。在肾的冠状切面,显示肾门及肾窦图像时测量肾脏大小;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显示肾内血管走向,依次在肾窦中部的段静脉和肾实质中部的叶间静脉取样;嘱咐受检者大口呼气,在呼吸末憋气时获得清晰的多普勒频谱,采用血管分析软件测量静脉阻力指数(RI)。RI=(P-Nr)/P,P为最大速度(频谱最高点),Nr为频谱最低点。

结果:本组患者肾内叶间静脉 RI为0.34 ±0.22,20 ~39岁、40~59 岁、60 ~79 岁分别为 0.34 ±0.17、0.32 ±0.21、0.34±0.18,不同年龄段患者间肾内叶间静脉阻力比较,P均 >0.05。患者肾内段静脉阻力为0.40 ±0.22,20 ~39 岁、40~59岁、60~79 岁分别为 0.41 ±0.22、0.38 ±0.24、0.42±0.18,不同年龄段患者间肾内段静脉阻力比较,P均>0.05。不同年龄段患者间肾内叶间静与段静脉脉阻力比较,P 均 <0.05。

讨论:肾内小动脉病变在早期肾病诊断中所起的作用已获得临床医师的认可和重视,但肾静脉的检测开展较少,原因是肾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很多因素有关,如血流量、心房功能、药物作用及全身因素等。目前认为,肾静脉血流动力学形成主要与毛细血管肾动脉至腔静脉的压力梯度差、静脉壁的弹性及顺应性以及静脉长度有关。动脉的阻力指数可真实反映血流的阻力及血管壁顺应性;对于静脉而言,因为具有较高的容量,其血流的阻力可忽略不计,因此阻力指数可反映静脉管壁的顺应性。

以往研究发现,上尿路梗阻患者患肾的肾动脉阻力指数变化,有助于判断梗阻肾功能可恢复性程度;但对于轻度梗阻者,其梗阻肾动脉与对侧正常肾肾动脉阻力指数相比无明显变化,因此影响诊断的准确度。但肾静脉阻力指数受周围肾实质压力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较肾动脉阻力指数敏感。本研究发现,肾静脉的阻力指数可反映出其周围肾组织的压力变化,并不随年龄增长而发生改变。叶间肾静脉阻力指数低于段静脉阻力指数,可能因为叶间静脉位于肾实质内,而段静脉只有部分被肾盏包绕,这周围实质结构的不同导致肾静脉阻力指数的不同。但不同年龄段之间叶间肾静脉及段静脉的阻力指数未见显著性差异,说明对于静脉而言,年龄与血管弹力的改变不如肾动脉明显。因此,肾静脉阻力指数可真实的反映肾实质病理变化,对于上尿路梗阻患肾的判断较肾动脉阻力指数更敏感。

猜你喜欢

叶间肾动脉实质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评估多支肾动脉
经皮肾动脉支架成形术在移植肾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及比较
肾动脉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
美术作品的表达及其实质相似的认定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期待实质进展
在薄层及后处理CT图像上观察肺叶间裂的影像表现
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肾动脉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从实质解释论反思方舟子遇袭案
CT扫描在叶间胸膜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