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兼谈教研方式的转变
2011-04-13赵良繁
赵良繁
(巫山县教研室 重庆 巫山 404700)
农村学校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兼谈教研方式的转变
赵良繁
(巫山县教研室 重庆 巫山 404700)
实验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科学思维,揭示现象本质的重要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化学新课标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对化学实验予以高度重视,予实验条件、教师素质以更高要求。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学校实验教学资源匮乏,化学实验教学令人堪忧。为了及时总结农村学校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经验,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现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对农村学校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作了调查,现对调查结果和对策作如下分析。
一、实验硬件建设滞后,需强化经费投入
通过对巫山全县19所农村初级中学的现状调查发现:农村学校化学实验硬件建设严重滞后,有36.8%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化学实验室,实验器材紧缺的学校达35.7%, 能全部开齐规定实验的只占 3.6%,94.1%的学校学生分组实验每组超过5人,很难实现人人动手实验。主要原因是“普九”后学校班次增多、部分实验室被挤占;班级大,实验经费不足,仪器、药品配置跟不上。调研发现,不少学校实验配置标准低,多年没有经费投入,损耗器材、药品未能及时补充,部分器材与新课程不配套,无法满足新课程的实验需求。调查中93.8%的教师把“实验室建设落后,设备缺乏,不适应新课程实验教学要求”列为课改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首要问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验教学也需具备基本的实验条件。农村学校实验条件不但与“4个教学班配备1间学生实验室,一般两人配一组实验器材”的课改要求有很大差距,有的学校甚至不具备演示实验的条件。为推进农村学校化学实验教学,统筹城乡均衡发展,主管部门和学校需进一步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独特作用,站在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重视实验教学。主管部门应将农村学校逐步纳入标准化实验室建设规划,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努力完善实验教学的硬件建设;切实加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学校实验经费的监察与引导,及时扭转部分学校片面追风现代媒体而忽视常规设备投入的现象,督促学校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实验教学。学校要根据新课程实验教学要求及时装配实验设备,及时补充易耗药品和易损器材,加强实验仪器和药品的管理,为新课程实验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基础保障。
二、实验人员量少质弱,需强化专业培训
农村学校不仅实验的硬件建设滞后,实验教学相关人员也严重不足。调研发现,全县52.9%的学校没有专职化学实验员,不少学校化学实验员由学科教师或后勤人员兼任;部分专职实验员素质不高,专业性不强,年龄偏大,室内管理不规范,仪器、药品不会分类存放,有的时常被污染。原因是农村学校教师编制紧,教学有困难的富余人员才被安排做实验员。加上实验工作环境差,待遇低,领导不重视,工作积极性不高,岗位稳定性不好。
实验人员是教师实验教学的协作者,学生实验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实验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也与实验员素质有关。主管部门和学校要设法配齐专职实验员,尽量让具有一定专业基础、事业心强的年轻人充实到实验员队伍里面来,改变实验员只当保管员的现状;电教、教研部门要加强实验人员实验室内部管理、新课程实验特点、实验教学准备、学生实验协作与指导、实验器材维护、实验资源开发等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业务素质;学校要认真调研、合理核定实验人员的工作量,落实相关待遇,充分发挥他们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特殊作用,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他们安心干好工作。
三、实验管理不够规范,需强化制度建设
实验管理是制约实验开放率高低和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调研发现,农村学校定期研究实验教学工作的只有32.2%,课外活动向学生开放实验室的只有33.9%,将实验教学纳入教师工作范畴并坚持考核评价的只有15.9%,每年真正坚持对毕业生进行实验操作技能考查的学校只有46.4%,有69.9%的教师三年内没有参加实验教学的相关培训,学校定期开展与实验教学有关的校本教研活动也十分有限。这些情况说明不少农村学校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有的甚至认为只要上课讲到位,学生不做实验也能考出好成绩。认识不到位就导致实验管理不规范,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教师实验教学积极性不高。
规范的制度才能引领正确的行动。要改进农村学校化学实验教学,首先应规范和完善学校实验教学管理及评价制度,应将学校的实验管理、教学、教研情况纳入主管部门对学校的工作考核。建立领导重视、参与和指导实验教学制度;实验教学量化考评制度(将实验教学纳入化学教师及实验员工作业绩进考核评价);实验室定期开放制度(让学有余力和特长的学生有机会到实验室进行自主实验或探究活动);毕业学生实验操作考查制度(坚持对毕业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技能考查并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定期组织实验教学相关培训和校本研修制度等。用合理的制度规范实验教学行为,引领和激励学科教师和实验员重视、支持、参与新课程的实验教学。
四、实验教学效率不高,需强化教研方式的转变
实验开放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实验教学的效率。调研结果显示,全县农村学校化学新课程课堂演示实验基本能做齐的只有23.2%,10.7%的班级只做过几次演示实验;60.7%的学生全年分组实验在10次以内;人教版新教材22个探究实验和11个家庭小实验,18.7%的学生从未做过探究实验,84.6%的学生在5次以内,40.5%的学生从未做过家庭小实验;课堂教学中,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参与实验的只占32.1%,学生分组实验老师积极鼓励创新的只有29.9%,要求严格按照预设操作的达37%;学生实验中,31.7%的教师重点关注的不是学生操作过程和方法,而是实验现象、结论和实验的秩序。这说明农村学校化学实验开放率低,教学效率不高,与新课程要求差距大。究其原因:一是硬件设备不达标,不能按要求开齐新课程实验;二是社会评价影响。社会主要关注中考成绩,忽视学生能力,功利性学校及教师不重视学生实验操作及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实验,教师讲“探究”,学生听“探究”;三是主观认识不够。新课程没有严格区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提倡有条件的学校要尽量将所有实验都开成学生实验,少数学校及教师借没有条件就少开甚至不开学生实验,学生实验明显“回潮”;四是大班额制约。多数学校班均60人以上,要开展好分组实验和探究活动,难度很大;五是寄宿制影响。农村90%学生在校寄宿,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和家庭小实验条件受限。
要改变农村学校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既要转变观念,提高实验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独特作用的认识,又要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加大实验装备投入,更要结合农村学校实际,针对新课程实验教学中真实存在的具体问题切实开展研究。以教学研究促教学方式的转变,以教学研究促教学效率的提高。
1.强化教研培训,提高教师实验教学与研究能力
化学新课程为更好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独特作用,不仅创新了教学方式,增加了实验内容,对老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调研发现老师们对新课程实验教学、教研培训也有迫切需求。教研机构和学校应结合实际进一步深化新课程实验功能、特点、要求及教与学方法的培训;强化新课程背景下实验教学研究方法的培训和指导,组织和引导广大教师通过自主学习,校本研训、立项课题研究等;加强新课程中重、难点实验或实验教学困惑的专题研究、实验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方法的研究、结合农村实际优化实验设计和改进实验方法的研究,及时交流、总结和推广实践经验。通过专题培训和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实验教学和研究能力。
2.研究替代实验和微型实验,提高实验开放率
农村学校缺器材、少药品,现有设备与新课程不配套。学校在加大投入,更新实验装备的同时,教师要创新思维,积极研究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改进实验或利用替代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替代品或废弃物自制简易仪器、替代化学药品进行实验,如何利用替代品开展微型实验等。如有学校研究的利用废弃饮料瓶、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管、塑料杯、碗等作反应容器,用贝壳、蛋壳、食盐、食醋、食用碱、生石灰等进行分组实验或家庭小实验,用感冒清胶囊底板代替点滴板、小药瓶代替广口瓶或锥形开展微型实验等都是很好的尝试。既能有效利用资源,节约药品,缓解实验器材紧缺问题,提高实验开放率,又能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增强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节约和环保意识。类似研究在农村学校既有必要,也有研究基础和发展空间。应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研究,努力促进实验开放率的不断提高。
3.研究考试与评价,引导教师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考试对教学有“指挥棒”作用,评价可以引领教改方向。对于各级考试既要研究实验知识与技能考查的方法,还要研究纸笔测试考查学生参与实验过程的方法。教学评价也应积极探索实验教学的考核和评价办法,用正确的考核评价规范农村学校的实验教学行为,引领教师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1)加强考试命题改革研究,突出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各级考试要认真研究纸笔测试考查实验操作技能的方法,强化实验的探究性和开放性,削弱“题海战术”的导向作用,让真正参与探究、动手做过实验的学生从中获益,给实验教学以正确导向。
(2)改进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考查的形式和方法,合理应用考查结果。农村学生参与所有实验难度大,可以结合新课程实验的特点和要求,先拟定一定数量的学生必做实验并每年坚持操作技能考查,随条件的逐步改善而拓宽考查范围。考查方式上可以采取学校自主考查、交叉监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考查学生的技能水平,反馈学校开展实验教学的真实情况。考查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中考招生的参考依据,让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都重视实验教学。
4.研究帮学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城镇学校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具有人才和资源优势,课改的力度和效度大于农村学校,农村学校也有自己的长处和特点。教育主管部门应站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积极研究城乡学校帮学互助、协调发展机制,引导城镇学校对口帮扶农村学校。如选派骨干教师、实验员到农村学校支教,指导实验教学与管理;帮扶必要的实验器材,让他们能先开齐主要的演示实验,让农村孩子也能受到实验的启迪与帮助;多给农村教师进城观摩学习机会,尽快提高他们的实验教学水平等。教研机构在认真研究促进城乡学校协调发展策略的基础上,一要多组织城乡教师对新课程实验教学开展同题研修或同课异构的教学研讨活动,结合具体案例开展深度研讨和交流;二要多引导城乡教师帮学互助、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三要多搭建城乡教师同台交流实验教学、教研经验、展示教学及教改成果的平台;四要多评选、多推广运用城乡教师共同研究的成果等多种形式推进城乡学校新课程实验教学的协调发展。
农村学校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依据课程要求,着眼现情实际,探索不息,研究不止,不断改进和优化农村学校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才能切实推进课改进程。
1008-0546(2011)08-0070-03
G633.8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1.08.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