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阅览室期刊采购的理性思考
2011-04-13姜辉连
姜辉连
(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浙江 金华 321004)
期刊是知识与信息传播、交流与利用的最有效的载体之一。近几年来,我国期刊事业充满了新的活力,涵盖时政经济、科学技术、学术理论、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和工作指导等领域有近9000种期刊,更有一批品牌期刊发展成为期刊界的中坚力量。图书阅览室的期刊采购,囿于经费的限制,又要在林立的期刊中觅得精品,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须知,期刊是服务广大读者的最重要的一种载体,而采购则是期刊开发利用的基础。笔者曾做过多年的教材图书采购管理和电子阅览室工作,深感期刊采购工作是一门学问。要使期刊采购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最主要的是重视提高期刊的采购质量,使采购到的各类期刊,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读者的不同需求。只有在经常研究和掌握我国期刊出版发行情况的基础上,做到在宏观上对期刊的采购工作进行一番认真的理性思考,从微观上努力把握好各个具体环节,才能寻求和采购到丰富、适用、各具特色的精品期刊资源,适应多元化的读者需求。
1 重视定位,增强信息意识
期刊采购中的情报意识定位,不仅是做好期刊工作的重要环节,而且对构建信息教育工程、促进新世纪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期刊的采购工作主要是指对所需期刊的了解、分析、选择、确定和订阅等工作。这里的“选择”,是一项难度很大而最具有开拓性与挑战性的工作。它的成败取决于情报意识的强弱。情报意识的定位作为选择、确定和订阅期刊的一种基本工作方法,其合理与有效程序,是能够预见订阅计划是否达到全面了解期刊出版现状与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这样,它既可以有效地发挥期刊独特的情报信息作用,又能培养采购人员敏锐的观察、综合、概括能力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同时还能不断挖掘许多以往所没有的颇具参考价值的信息,并在无形中加强期刊出版者、订阅者与读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一切社会现象几乎都与情报信息意识有关,期刊的采购也不例外,它每时每刻都被周围大量的情报信息包围着。情报意识的合理定位,毫无疑问将涉及采购到的期刊的内在质量与读者的使用效果。
2 了解全局,把牢采购环节
期刊的采集收藏是期刊工作的起点,也是开展期刊各项工作的基础。采购期刊的品种、数量、内容,读者需求的一致度越高,利用率就越高。要做到这一点,在宏观上对全局的了解十分必要。负责期刊采购的馆员,首先应该知晓整个期刊的出版发行情况。诸如我国期刊的品种、数量、质量的优劣、高低;所载信息量的多寡;学术性的强弱,在本学科本领域里所处的地位;近期又有哪些新刊问世等等,都能做到心中有数。采购到的期刊质量优劣,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采购人员水平的高低,以及知识结构的完整程度。特别是对专业期刊的采购,在专的方面要求自然更高些,应该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才行。具体工作人员要在采购过程中注意积累知识,更新知识,以防止知识结构的单一和老化。要通过努力,对于多种多样期刊发展的概貌有较深的了解,同时能在寻找突破口的过程中,比较全面地掌握期刊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并能预测和把握其未来的走向;进而运用自己的信息智能,对信息感知、捕捉、吸纳、分析、思维、活化,成为新的智力成果,判断和决定采集所需的期刊;还能不断开阔采购思路,在期刊采购工作中提出有独特见解的观点和看法,提供领导决策参考。唯有如此,才能称得上是全局在胸;才能够有的放矢地、科学地把牢各个具体采购环节,使有限的经费,取得最佳的订购效果。
3 狠抓落实,坚持有章可循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期刊的采购,同做别的工作一样要狠抓落实,就必须做到有章可循。这个章法,就是图书馆暨阅览室在对期刊出版发行概况的通盘了解和结合自身担负任务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起来的制度。它一旦建立,就必须切实遵守,严格执行。在期刊种类变更频繁、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如果采购没有计划,缺乏制度约束,就会使期刊的采购工作杂乱无章;一般的刊物有了,而急需的却漏订了;大众化普通读物很周全,而有关学科的核心刊却短缺;重复订阅;甚至出现读者多次推荐和要求订阅的与教学、科研和生产有密切联系的独家刊物,也迟迟不能订阅。这个制度,还必须包括对采购刊物的缺漏补查工作。这不仅使读者需求得不到满足,对馆藏的建设也很不利。采购人员和阅览室工作人员,一定要有对工作、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老老实实地根据行之有效的合理制度办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使图书馆建设和服务上台阶、上层次。
4 破除自我,克服主观随意
图书馆采购馆员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在采购工作中,不注意根据本馆的性质和服务对象来确定采购计划;往往是凭资料采购人员的兴趣爱好和主观意愿来决定取舍,极易造成品种的杂乱和残缺不全。尤其是在出版物剧增,形式广泛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装帧大方精美,对采购人员的兴趣爱好也有不少的诱惑作用。这就容易导致期刊采购变动频繁,有些刊物订订停停,一旦采购人员变动,随之就会出现大起大落,造成数种乃至几十种刊物的调换,对读者的影响极大,也使读者服务工作受到很大影响。主观随意性,还会引发订阅工作的盲目性,亦即不顾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阅读倾向,盲目圈订。这样,既满足不了读者的需要,同时也浪费了有限的订购经费,严重影响期刊工作质量和期刊的使用价值。这是一个应该切实注意防止的问题。
5 择优选取,倚重核心期刊
对于优秀的学术期刊的价值取向,一是原则意识;二是问题意识;三是精品意识。好的学术期刊关键在于自身的特色和品牌。采购馆员和阅览室工作人员在具体执行采购计划和读者服务中,要根据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并从此出发,善于统计有关期刊在一个阶段内(半年、一年)文献被引用的次数;统计各刊被著名文摘或索引,摘取或索取的次数;统计出借次数或要求复印的次数等作为依据,进行研究比较。确立本馆阅览室相关领域期刊的核心刊,核心刊一经确定,就不应随意变动,以保证刊物的连续性。至于对其它刊物的选择,也要根据各馆的自身特点,切忌面面俱到,平均分配。须知在期刊结构中,核心刊与其它刊始终是主干与枝叶的关系,即使不得不调整时,也应遵循保主干剪枝叶的原则。
6 与时俱进,慎选电子刊物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几年,无论是学校图书馆馆藏还是公共图书馆阅览室的电子文献的收藏比重和所发挥的作用都日益加大,国家文化部的数字信息共享工程使图书馆通过网络获取的信息愈来愈多,这些资源在文献整体保障体系中的地位也愈来愈重要,在读者中甚至成为主要的情报信息来源。由于这类电子文献发展极为迅速,且多以超文本技术制作,尽管从“图书”的角度看,当前还不足以与印刷型图书匹敌,只是图书馆馆藏的辅助部分。但从馆藏“期刊、报纸”的角度看,电子期刊的作用则举足轻重,正逐步成为与印刷型期刊平分秋色的馆藏组成部分。我国的电子版检索性刊物主要有: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索引数据库等。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期刊全文数据库提供网站:一是中国学术期刊网,收录自1994年以来的5700多种学术期刊的全文数据库。二是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的数字化期刊网,收入涵盖科学院系统核心期刊1700种,它们都向用户提供远程传递服务和数据镜像服务。然而,作为公共图书馆阅览室,没有必要对此都加以购置。可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针对当地发展的前景与方向,优化开发电子信息资源。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首先要优化馆藏结构。通过合理配置和有效协调有限的订购图书经费,适度增加对本地发展密切相关的联机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和电子刊物的订购量。在选购过程中,要对电子出版物作充分的价格、性能调查,优先考虑那些评价比较高的电子文献,以替换同种印刷型出版物。特别重要的则可以纸质杂志与电子文献双重订阅,达到优势互补之目的。
7 合理配置,顾及外文期刊
作为高校图书馆,对外文期刊也应重点关注。由于经费所限及外刊订购价格贵,且读者的利用率也不会高,不可盲目攀比。即使经费宽裕的馆,也应针对学校教学科研和多元化读者需求的状况,遵循效益性原则,有一个全面、慎重的选择。对昂贵的印本外文期刊基本可以不予考虑。由于检索性期刊是数字化速度最快的一类文献。如IEE公司的Inspec数据库,它的前身是《科学文摘》(Science Abstract),此外还有ISI公司的SCI引文索引数据库以及数据库集成系统Web of Science、美国Silver Platter情报服务公司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共同研制的MEDLINE光盘数据库等。目前,世界上已经出现众多的直接在网上出版的电子期刊,如著名的《科学》杂志(Science Magazine)周刊电子版,除印刷版上的全部内容外,电子版还为读者提供了印刷版无法提供的功能,如用关键词或作者姓名检索1995年10月以来的期刊文章,或浏览按主题分类的论文集合等。由于网络传输不受地域制约,又打破了光盘的承载限制,使建立海量的全文数据库成为现实。对此,可量力而行,适当拥有。亦可采取多馆联合订购的办法,达到既省钱又可资源共享更好服务读者的目的。
8 分析特点,服务各类读者
要使期刊采购工作科学化,注重研究读者的结构,分析其特点非常必要。采集到的期刊要适应不同层次的读者,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对于信息的多元需求。读者用户的需求尽管纷繁复杂、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如下几种:(1)关于特定文献或文献线索的需求。(2)关于特定知识信息的需求。(3)关于特定研究课题的需求。(4)关于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情报信息需求等等。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读者的结构,大致可分为三类,即研究型读者、学习型读者和普通型读者。据此,一是根据本校教育、科研现状,适量订购分学科的或综合性的学术刊物,以及图书馆藏所缺少的期刊为研究型读者提供新信息、新观点、新动态的资料;二是根据学习型读者状况和专业学科设置,较大量订购科学性、知识性、辅导性较强的读物;三是适量订购工作、生活和城镇居民息息相关的普通型读者所需要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兼顾的文学、社会科学及科普性读物。对三者要做到确定一个大致的比例,视刊物出版情况和读者需求的变化,适时进行灵活的调整。对此,可请广大读者当参谋、顾问,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借以扩大视野,捕捉动态,交流信息;设立联系箱,经常性地收集意见,不断改进采购方法,重视宣传,抓好日常导读工作;举办刊展,介绍新刊;设立新刊、重点学科期刊专架等等。不断促进期刊利用率的提高。只有坚持调查研究,善于了解所服务的读者的阅读愿望和需求,才能有助于获取准确的信息,有助于寻找到信息量大和适于读者需求的题材,有助于缩小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生产等工作服务。
总之,期刊由于自身的独特作用,在图书馆工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期刊文献已成为重要的情报信息来源。图书馆应不断关心我国期刊出版事业,注重提高采购及阅览室馆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按各自的专业系统寻求最佳的服务途径和方法,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搞好期刊采购,优化期刊管理,深化服务意识,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面向广大读者,开创阅览室工作的新局面,使宝贵的期刊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发挥更佳的使用效益。最后应该提及的是,现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大多是由采编部门完成的,而读者利用馆藏效益则主要来自读者工作第一线的流通阅览部门。因此,这些部门和人员相互之间的密切协作与信息交流,又显得十分重要。流通阅览部门掌握的需求信息及时反馈到采编部门,采编部门则适时分析与调整采购依据,努力使读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得到满足。这不仅能够使期刊的采购,也能使整个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更上层楼。
[1] [2]吴奕宽.试论信息在教材图书采购中的应用[J].情报科学,2002(1):37-40.
[3] 徐静.建立印本期刊与电子期刊协调发展的资源体系[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0(5):24.
[4] 周国良.公共图书馆要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需求[J].图书馆杂志,2009(4):46-48.
[5] 陈定全.印本期刊与电子期刊的服务整合[J].图书馆杂志,2009(12):37-39.
[6] 吕旭霞.电子出版物与图书馆的现行工作模式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2):50-51.
[7] 曹广英.注重提高期刊利用率[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