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排架利用问题在新建图书馆的再探讨

2011-04-13王新荣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1年3期
关键词:书库书架藏书

王新荣

(郑州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44)

2000年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呈现出新一轮的高潮,相应地对高校图书馆建筑的关注与研究也成为高校图书馆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办馆理念、管理模式、功能定位、设计思路、功能布局等影响图书馆建筑的因素对于图书馆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当前高校的图书情报服务也正面临着互联网冲击下的巨大的变化和挑战,图书情报工作的内涵和外延都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更多更快的变化。我们需要将许多的精力放在关注图书情报服务的现代化技术上,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推出新的服务手段,这样才能跟上用户环境、需求和行为的变化。同时更应该在新图书馆推出使用之际对传统的图书馆业务中那些限制了图书馆服务能力扩展的工序流程、规章制度进行改革,摈弃那些繁琐、形式化的东西,利用更为科学、高效、便捷、人性化的手段,做到传统服务与现代化服务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图书馆的阵地服务,才能保持和提升图书馆对读者的核心贡献力。因此笔者拟对新建图书馆图书排架利用这项工作进行一些探讨性分析,意图发挥新图书馆的使用效率。

1 新图书馆图书排架利用

1.1 新图书馆图书排架利用工作的理念分析

阮冈纳赞提出的图书馆学五定律从根本上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们组织图书馆文献和管理图书馆的指导方针,适用于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服务工作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新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功能布局的确定方面。五定律是:第一定律——Books are for use/书是为了用的;第二定律——Every reader has his book/每个读者有其书;第三定律——Every book has its reader/每本书有其读者;第四定律——Save the time of the reader/节省读者的时间;第五定律——The Library is a growing organization/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这五定律确立了现代图书馆 “读者第一”和“一切为了读者”的观念,改变了人们关于图书馆是静止不变的传统看法,引导人们以整体化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来指导图书馆的建设,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于图书的组织管理,沈继武先生早在1988年就提出:“书库的藏书管理是藏书组织的控制、调节活动,是在藏书组织过程中进行的同步活动。它按照一定的目标,有效地控制藏书运动的方向、速度、范围和密度,使藏书流与读者流及需求流相互沟通,有序结合运转,避免干扰,处于均衡饱和的最佳状态。藏书流与读者在开架书库及流通出纳台建立结合点,减少中转环节,从而提高馆藏文献资源运转效率”。新建图书馆的藏书流、读者流和需求流要想处于均衡饱和的最佳状态,就必须做好书库、书架、藏书的最佳布局,切实做好具体的图书排架利用工作。

1.2 图书排架利用在图书馆业务工作中的位置

可以说有了图书馆就有了图书排架的问题,甚至可以追溯到古代,自从有了藏书就有了排架问题。从近代图书馆逐步形成的图书馆工作体系来看,图书排架工作隶属于典藏工作范畴,位于整个工作体系的第四个层面。图书排架一般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图书排架——分类体系的采用——索书号体系的采用——排架。由此可以看到排架又是位于图书排架工作中的第四个层面。在这里人们往往重视分类体系与索书号体系的研究,排架工序对于图书馆工作体系可以说犹如毛发一样,位于最末端,是图书经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道道加工程序之后,最终利用书架陈列出来供用户使用。这道工序在图书馆工作流程中可以说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一道工序。从书架上取书对于用户来说则是进入图书馆到得到图书的程序中最普通的一个步骤。正由于两者的普通,使得人们往往忽略了对于排架工序的研究。如果我们从图书馆与读者两者的结合角度来研究问题,则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书架在图书馆是最普通的设施,但书架正是图书馆与读者接触最频繁、最紧密的地方,因此要关注图书馆与读者两者的关系,那么排架就是图书馆与读者的重要对接点之一,是我们研究图书馆与读者两者关系重要切入点。图书排架不仅要研究分类体系、索书号体系,还要研究书架的合理利用以及读者利用书架的方便性,因此我们应该重新认识排架这道工序。

1.3 图书排架利用的重新认识

上文已经阐述了排架的重要,排架不能再认为是一种简单的体力劳动工序,排架是将图书加工、读者心理学等几方面的理论研究转化为实际操作的重要步骤。排架时要考虑分类法的利用、索书号的利用,还要考虑是否便于读者识别和利用图书馆的号码体系,如何利用现代人因学理论合理地利用书架的空间,方便读者从书架上取书等等。因此仅仅用排架两字来表述这道工序是不全面的,应该命名为排架利用。这说明了排架这道工序是含有较多知识含量的工作,它在体现分类法、索书号对文献内容的揭示功能上有其特定的作用,可以提醒工作人员在排架时能够想到上面所提到的方方面面。排架利用既突出了排架的目的性,体现了对读者的人文关怀,也将深化“阵地服务”的内涵。

2 我馆图书排架利用的一些措施

我馆是2005年开始建设到2008年投入使用的新图书馆,但是在搬入新馆之前,继续的是许多传统的服务程序和服务观念。例如,从文献资料搜集到馆,经过登录、分类编目之后进入馆藏。然后将藏书划入不同的书库、上架及日常维护保护,供读者阅览使用,这一系列传统图书馆最基本的工作中形成许多成文或约定俗成的规则。这些规则中许多是几代图书馆人宝贵经验的结晶,也有一些在当时是适用的,现在实行起来就不合时宜了。因此在搬入新馆之际就有必要对过去的一些规则做一番重新审视,以最优化、最高效的规则完成图书馆多年来所形成的传统的工作项目。下面仅对图书排架利用这项工序做一下分析。

2.1 图书排架遵循分类排架法的规则

我馆采用的是集藏借阅查询为一体的集成化的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图书的借阅集中在二楼大厅,门口使用一个门禁系统,触摸屏检索机分布在图书馆读者流集中的各个地方,读者随时可以检索图书并到相应的书库进行借阅。书库布局也是根据读者借阅量的情况来进行规划的,如文学类书库就放在离借阅台最近的二楼,其余书库是按顺时针方向逐层进行排列。

我馆遵循分类法排架规则:书库每一类图书都按照图书分类法进行类目排架、标架的,图书架位排列是按照英文字母顺序从A、B、C、……Z依次排架。读者入库可根据所需图书进行书名查找或根据索书号检索所需图书。读者选书时,面对书架左手起架,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由小至大依次查找索书号。书库架标显示的概念是一个区间,开始号代表该排架起架的第一本书,由小至大,逐渐过渡到末尾架,结束号为该排架的最后一本书。图书第一排架与第二排架之间,呈“S”型迂回绕架连接,实现了图书分类系统有条不紊进行运转。

图书分类的要求是“确认图书,归类正确”和“前后一致,位置固定”,这就要求严格按分类法准确类分图书,“尽可能详细,以加强专指度”。分类排架的要求是号码简短,方便排架与借阅。索书号是两者的联系纽带,看似矛盾的图书分类和排架,若严格按照规定分格定层进行排架,既能提高馆员排架的效率和质量,又能保证文献的提取速度和检准率。在一年多的运行中,很少出现书库类目不清、图书乱架、检索到书目而找不到书的现象。

2.2 书脊以书架外沿为基准排齐

目前我馆的图书在立架上的排列,一般要求书脊以书架外沿为基准排齐,这样看起来图书和书架有一种结合为一体的感觉,横成行竖成列,图书排列整齐划一,图书的管理规范,使读者产生也要严格遵守规则的敬畏感觉。还有馆员上架图书很快很方便,费时较少,一道工序即可让图书到位。还有一些版本参差不齐的图书最适合这种排架。另外这样排列读者取书比较方便,对所借阅图书一目了然,不会出现图书被隐藏的现象。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也会有一些问题,我们都能很好地进行改进并提高了效率。比如:①平装书易发生坍塌现象,目前图书立放在架上,靠书架左档板和右书档的夹力以及横板的托力,当读者抽取图书后,经常出现塌架现象,我们采用了书架上方挂置书立的方法。②在书库书架旁,放置小书车,如读者无法找到原来取书位置,可将图书暂放于车,由工作人员归放原处。③在书架中多置大书夹,使开本大、较薄和开本小、较厚的图书有效地隔开,使图书不易松动、乱架。④宣传爱护图书及分类排架规则。使读者懂得图书的基本分类和本库内图书的排架规则及保持图书排架次序的重要性。正确使用代书板,使乱架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⑤设立新书书架和热门书专架。将一些新进图书和流通利用率极高以及读者最感兴趣的图书,集中陈列,以方便读者挑选,加速流通,满足更多读者的借阅需要。

2.3 图书连续排架的问题

图书的排架从左到右连续排架,当书架的每一层所陈列的图书都比较饱满时,我们只能如此。但有时一层书架空许多地方,我们排列书时仍然一本挨一本,读者在查书时也需要一本一本逐次查,非常费时间;特别是有些图书出现不同位级的分类时仍然密集的一列排开,就不便读者识别而影响取书的效率。这就象写文章不分段落、没有标点符号,看起来就比较累。因此我们搬到新馆以后进行了改进:当一层书架只要存有分段的空间,就应该按索书号变化的节奏分为两段或三段,这样在查书时不必逐一查,可以跳跃查书,这样便于读者查寻也便于工作人员上架。

2.4 架位预留问题

架位的预留是新图书馆面临的首要问题,架位预留分为当前预留和发展预留。当前预留是指书架上仅给已在馆的藏书预留空间;发展预留则需给将来一段时间要到馆的图书预留位置。任何人都无法做到完全准确的预留,但它却是有规律可循的。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具有系统性、连续性,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近几年图书的采购情况来推测将来的图书增长趋势。当然,未来图书的增长还会受到社会热点及图书馆藏书重点等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但总的来说,这属于个别、偶然现象,只需对涉及到的类目进行微调即可。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对近五年的藏书架位进行了预留。

我馆的书架是六层,比较适合读者取书的是二、三、四、五层,因此我们在利用书架时,不仅需要考虑到分类号、索书号,还有考虑到读者的取书是否方便。在这方面我们很好地借鉴现代工程设计中注重利用现代人因学理论。在安排各小类(类段)的架位时,不是采用平均分配方式,而是落实到了每一个具体的类号,根据藏书排架的规律,将预留的架位主要安排在其尾部,使架位布局更趋合理。避免出现读者取书比较方便的位置图书并不是满架,还有空的地方。虽然这可能是预留空架,但目前没有来书,就把放在底层或高层的书移位过来,让底层或高层空,待来新书后,在本书架上下层倒一下,费事不多,却方便读者使用。到目前为止,书库已运行1年多,在架位上尚未表现出不合理的预留问题。

3 结论

综上所述,图书排架利用是图书馆工作体系末端的一项重要工作程序,从中可以反映出一个图书馆的服务观念,可以检验一个图书馆是否能够用现代的人因学理念重新来考察我们过去所制订的规则,以人为本,从小事作起,从细节着手,减少一些表面化、形式化的东西,提升支撑自主创新的个性化知识服务能力,搞好阵地服务与读者服务,使我们的服务工作更加优化,更加细化、工作效率更高。排架利用工序虽然要付出较多的体力,但正是在这里可以展示图书馆个性服务品牌文化的内涵,使读者在图书馆能够享受到在其他场所(如:超市、书店)所不能体验到的排架艺术,从中得到方便与舒适。让我们在新的图书馆以新的面貌新的理念新的服务,处处为用户着想,用我们的智慧与辛勤的劳动来提高读者对我们的满意度。

[1] 吴慰慈,邵巍.图书馆学概论[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2] 阮冈纳赞著,夏云等合译.图书馆学五定律[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3] 沈继武.藏书建设与读者工作[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4] 程亚男.图书馆工作概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5] 张建国.从图书馆的沿革看图书馆员角色的嬗变与素质的重构[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03(4).

[6] 唐畅.浅析转型期图书馆传统服务和现代服务的关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2).

[7] 郝朝军.架位预留技术是图书馆藏书搬迁的核心技术[J].图书馆建设,2007(6):125-126.

猜你喜欢

书库书架藏书
“人梯书库”丛书
珍惜每一本藏书
探析图书馆书库管理的新模式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新书架
新书架
新书架
千载藏书风 化绩于当下——《嘉兴藏书史》评鉴
别宥斋藏书题记拾遗
越鳗堂藏书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