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动人口特征及艾滋病防控对策
2011-04-13杜佳校
杜佳校
根据中国卫生部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2009年艾滋病疫情的联合评估,截至2009年底,估计中国目前生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HIV/AIDS)约74万人,其中,艾滋病患者为10.5万人;估计2009年当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万人。近两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艾滋病疫情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一是艾滋病疫情持续上升,但上升幅度有所减缓。二是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男性同性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三是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疫情严重[1]。国内外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的研究人员均认为,流动人口数量和规模日益增长在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2]。人口流动的本身与艾滋病并无因果关系,而是其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传播因素相结合,才真正导致了艾滋病的加速传播[3]。我国流动人口由于具有规模庞大、流动性大、社会支持少及社会约束力弱等特点,已成为我国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的桥梁人群。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治问题已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国内外有关组织的高度重视。
1 流动人口的概念
流动人口特指人们在没有改变原居住地户口的情况下,到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事务工、经商、社会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即所谓“人户分离”、但排除了旅游、上学、访友、探亲、从军等情形。根据其从事的职业不同分为:建筑工人,餐饮、娱乐、家政等服务业人员,临时雇佣劳动者(包括码头工人、挑夫)和个体经营者四类人群。
2 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
2.1 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 9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 533万人。从性别来看,以男性为主,占65.1%;从年龄来看,以青中年占绝大部分,16~49岁占95.8%,其中16~29岁占61.6%;从婚姻状况看,已婚的外出农民工占56%,已婚者也往往是单身流动。外出农民工总体文化程度较低,以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多数。小学文化程度占10.6%,初中文化程度占64.8%,高中文化程度占13.1%,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在外出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所占比重最大,占39.1%,其次是建筑业占17.3%,服务业占11.8%,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各占7.8%,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占5.9%[4]。
2.2 流动人口艾滋病流行现状 已有证据表明,已发现的HIV感染者中流动人口占很大比例,且流动人口中的 HIV感染比率相对较高。据报道,在我国已报告的艾滋病(AIDS)病毒感染者79.21%为流动人口。据高建华报道,截至2006-10-31,北京市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患者3 462例,其中外省市和外籍流动人员共计2 776例占80.2%[5]。流动人口中的感染者更易被歧视、忽略,难以获取社会支持,难以对其进行管理。
2.3 预防知识缺乏 据刘勇鹰等[6]在广东省的调查显示,90.03%(1 246/1 384)的流动人口听说过艾滋病,但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48.55%(672/1 384),对艾滋病通过血液传播、共用针具会感染艾滋病及母婴传播的知晓率,分别为79.19%、79.77%和77.46%,而对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最低,仅为18.28%。胡锦峰等[7]在浙江省的调查也显示,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仅为62.0%。赵存喜[8]的调查显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6.13%。王文杰等[9]对4009名不同行业流动人口的研究表明,按国家督导评估指标计算,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1.6%,不同人群之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64.968,P<0.001),其中,娱乐场所人员知晓率最高,为61.4%,家政从业人员和建筑工人的知晓率最低,分别为41.8%和42.9%。虽然近年来开展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但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是仍然不够。因此专家强调,应根据流动人口的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广泛的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
2.4 高危行为发生较多 外出务工人群大部分处于性活跃年龄期,尽管他们已婚者稍多,但往往是单身流动,配偶不在一起居住,容易发生高危行为。据陈文等在自贡的调查表明,11.8%的流动人口在最近1年发生过商业性行为,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0.0%,有6.7%的人赞同商业性行为。7.4%的流动人口在最近1年发生过临时性行为;最近1次临时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31.3%,有6.9%的人赞同临时性行为[10]。据饶平等[11]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的调查显示,23.7%对婚外性行为表示可以理解。有一定比例的流动人口不反对高危性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他们的性观念和性行为日趋开放,而与之对应的是预防意识的淡薄,这种防病与性行为相分离的现象使流动人口处于感染艾滋病的高危境地。再者,流动人口与非固定性伴侣发生关系时安全套的使用率低。安全套保护意识的缺乏及卖淫嫖娼、多性伴等高危行为的存在,都进一步加大了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感染和传播的危险。
2.5 经济条件差,缺乏社会支持 绝大多数流动人口享受不到应有的医疗卫生服务,加上工资水平较低,为节约花费,或选择小药店购买普通药物,或到收费低廉而卫生条件难以保证的小诊所求医,容易暴露在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中。缺乏社会支持,认同感和归属感均较差,获取医疗服务的配合度不高,感染HIV后随访管理的难度大。据刘勇鹰等[6]在广东省的调查显示,仅1.73%(24/1 384)的被调查者在最近1年做过免费的HIV抗体检测。深圳市HIV主要感染人群为流动人口,检出后能继续接受卫生部门跟踪监测的不到25%,另外75%则散落在社会各个角落,随时可能导致新的感染者出现[12]。由于该人群社会支持网络少、经济条件差、缺乏基本的医疗保障,因此一旦感染HIV将很难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和随访管理,容易导致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3 我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对策
流动人口的上述特征和状况充分地表明它应是我国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重点。2010-12-31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指出 “政府组织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格局基本形成,但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并明确指出“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人群和流动人群防控工作难度加大”,为应对这项挑战,明确要求“加强对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疫情严重地区和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人群、流动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在当前的工作中,我国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作着重在以下几个方而采取措施:
3.1 加强政府的领导职能和部门组织间的协调合作 继续深入贯彻“政府组织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指导思想,在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动员工商、公安、计生、妇联、劳动社会保障、建委等部门和街道社区基层干部参与,充分调动社区医务人员、志愿者、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性,以流动人口工作地、居住地为干预场所,以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服务机构为技术指导,有针对性的开展流动人群的综合防治工作。政府应将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并提供经费保障,从而建立长效机制并逐渐在实践中完善。3.2 加强以社区为基础的干预模式 “单位式”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以社区为基础开展工作应逐步成为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的主要模式[13]。大多数流动人口的工作地和居住地均在同一个社区,对所在社区非常依赖。因此,以社区为平台,将流动人口干预和流动人口的生活、工作相结合的干预模式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从社区做起,首先要对社区基层干部、工作场所的老板等与流动人口接触密切的人员开展健康教育,通过改变这些人的认识、态度和行为,营造预防艾滋病、反歧视的社会环境,才能以他们为依托,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流动人口干预工作。若流动人口直接的雇佣者和管理者能鼓励他们接受艾滋病相关知识、采用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并经常为流动人口提供情绪、信息或其他社会支持,同时结合同伴教育的方式,从而影响流动人口对待艾滋病的知识、信念和行为,有效减少流动人口高危行为,促进干预效果的提高。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应与街道、居委会的计划生育、卫生宣传和农民工管理等日常工作相结合,由社区进行组织、管理、实施,卫生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艾滋病、性病的相关知识讲座和宣传资料)。
3.3 加强流动人口流动前的干预工作 根据我国流动人口以初中文化的农村青年为主,建议在农村初中加强预防艾滋病教育,使流动人口得到事先教育。对于以输出流动人口为主的农村地区,应对流出人口在流出前进行有组织的培训和行为引导,提高其艾滋病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应对留守家属实施面对面的艾滋病宣传教育,鼓励其开展同伴教育,应在这两类人群中分别采用适当的方式推广安全套的使用,通过阻断性传播途径来达到预防艾滋病的目的。由于这部分人群对献血和及时治疗性病能预防艾滋病的认识还很低,因此,这方面的内容要成为艾滋病宣教工作的重点之一。此外,在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或干预时,应注意宣传内容的完整性和均衡性,不能过分强调艾滋病的危害性和传播途径,还要告知艾滋病的不传播途径,做好反歧视的工作,让流动人口全面的了解艾滋病知识,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和歧视。
3.4 加强社会支持力度 政府加大投入,强化流入地的公共卫生服务制度,加强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工作,探索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社会和医疗保障机制,将艾滋病抗机会性感染药物及其它相关治疗药物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中,改变长期以来的按户籍地享有保障权的机制,确保其平等的参与保障和管理,提高其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少社会歧视[14]。
3.5 完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管理 随着流动人口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的不断增加,对他们的健康教育与健康咨询、定点医疗服务以及随访关怀等多方面的问题已摆在我们面前。要提高流动人口中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对治疗、关怀的可及性,避免其因经济困难而延误治疗,导致疾病的恶化。要进一步落实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政策,实施就地治疗原则,建立患者异地治疗保障机制,为患者提供及时、规范的治疗服务。要完善家庭治疗和社区治疗服务网络,加强对感染者和患者的定期检测,加强对感染者的随访关怀和干预,杜绝二代传播,以遏制艾滋病蔓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艾滋病疫情情况,2009-11-30.http://www.moh.gov.cn.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1998-10-26.
[3]武俊青,王瑞平,周 颖,等.流动人口艾滋病传播与流行危险因素文献分析综述[J].人口与发展,2008,14(5):105-108.
[4]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报告[R].http://stats.gov.cn.
[5]高建华.当前流动人口艾滋病流行特征和防控建议[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5):447-448.
[6]刘勇鹰,林 鹏,付笑冰,等.广东省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9,35(6):23-27.
[7]胡锦峰,陈永权,叶俊杰.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8,20(1):71-72.
[8]赵存喜.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4):409-501.
[9]王文杰,吕 繁,郝 模.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关键问题的确认研究[J].疾病监测,2009,24(2):84-94.
[10]陈 文,李 群,刘 磊.等.某中型旅游城市流动人口艾滋病KAP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3):502-504.
[11]饶 平,王 炜,陆献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7,19(4):67-68.
[12]林丹华,方晓义,李晓铭,等.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问题及预防干预[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2):158-160.
[13]王竞波,何 倩,傅鸿鹏.国外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的模式、经验与启示[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8,1(2):48-52.
[14]陈 刚,吕 军.关于我国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5,26(8):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