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州市动物饲养防疫管理登记档案的建立与应用

2011-04-13刘艳花,张其星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1期
关键词:监督站村级畜禽



胶州市动物饲养防疫管理登记档案的建立与应用

刘艳花 张其星(山东省胶州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266300)

为扎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胶州市从加强动物饲养防疫档案管理入手,在全市畜禽养殖村全面建立健全了《动物饲养防疫管理登记档案》,实行了“一户一表,一村一薄” 制度,将所有饲养场户的饲养情况、出栏情况、免疫情况、监测情况、死淘处理情况全部纳入监控,实行动态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建立健全动物防疫档案,找准动物防疫工作的切入点

为了能够准确掌握各种疫病的防疫情况,指导和监督养殖户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使防疫不留空档,稳步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为此,在原来档案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动物饲养防疫档案,找准了动物防疫工作的切入点。

1.1 实行一户一表 村级动物防疫员对辖区内的动物饲养场户全部在《动物饲养防疫管理登记表》上进行登记,实行一户一表。《动物饲养防疫管理登记表》共分为五大部分。即饲养情况、出栏情况、免疫情况、监测情况、死淘处理情况。

1.2 实行一村一薄 以村为单位将每个养殖场户的《动物饲养防疫管理登记表》进行装订成薄,实行一村一薄,每薄档案首页为《动物饲养防疫管理登记月汇总表》,主要包括村里所有养殖场户的姓名、饲养种类、饲养数量,对各种畜禽的具体存栏数量分别进行注明。该档案薄平时放在村级动物防疫员手里,由村级动物防疫员根据分工随时对养殖场户的出栏、补栏、免疫、监测、死淘处理等情况进行登记,确保档案的真实性、有效性和时效性。

1.3 实行一月一报 每月月底村级动物防疫员在前期登记的基础上,将所管辖区域内饲养场户的动物防疫档案薄以村庄为单位逐一进行汇总,填写好《动物饲养防疫管理登记月汇总表》,并经镇动物防疫监督站包片人员和镇包村干部审核签字后,统一由各防疫小组组长收齐送镇动物防疫监督站。

2 以档案为抓手,抓住动物防疫工作的着力点

动物防疫档案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真实记录下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情况,还可以以此为抓手,抓住动物防疫工作的着力点,进一步完善动物防疫工作,全面提升动物防疫水平。

2.1 及时免疫,确保畜禽免疫率 由于动物防疫档案薄对每个场户的每批畜禽的进栏、出栏的时间、种类、数量以及免疫时间、下次免疫时间和免疫证编号都有了详细的登记。在日常防疫工作中,村级动物防疫员对照档案登记情况可以及时对新补栏的、超过免疫有效保护期的、在集中防疫过程中由于患病或怀孕等原因导致漏免的畜禽及时进行补免和监督免疫,杜绝了免疫空档,确保了应免尽免和免疫的及时性。

2.2 加强疫苗管理,确保疫苗质量 根据动物防疫档案薄中每批畜禽的进栏、出栏的时间、种类、数量以及免疫时间、二次免疫时间登记情况,可以测算出免疫所需疫苗的情况。村级动物防疫员将下月需要免疫的畜禽进行统计,由防疫小组组长统一汇总后上报镇动物防疫监督站,由动物防疫监督站根据辖区内下月畜禽免疫数量预算出下月疫苗需求计划,经当地政府同意后到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领取,再根据各防疫小组上报计划随时将疫苗发放到各防疫小组,并要求发放的疫苗要在3d内用完。

2.3 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及时对动物疫情进行预警预报 动物防疫监督站工作人员根据动物防疫档案簿中登记的畜禽疫病监测时间、批次、数量、项目和结果,积极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定期分析畜禽健康状况和免疫保护状况,以便及时实施补充免疫和加强免疫。同时,根据饲养场户的畜禽死淘处理情况,随时掌握发病畜禽的疫病发展趋势,加强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确保动物疫病不扩散。

2.4 准确掌握畜禽存养情况,为动物疫病防控提供基础数据 动物防疫档案簿首页为《动物饲养防疫管理登记月汇总表》,每月村级动物防疫员根据登记情况填写该汇总表并上报。根据上报的汇总表,可以随时准确把握辖区内规模养殖场户和散养户存栏和出栏情况。在制定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方案时,如安排防疫人员、建立应急预备队、制定应急预案和储备密封袋、防护服等防控应急物资时,可以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2.5 完善信息管理系统,推动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动物防疫档案薄中的内容基本涵盖了动物防疫信息系统软件以及国家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所需的基础数据。每月月底,动物防疫监督站信息员根据各防疫小组上交的动物防疫档案簿,及时更新全市动物防疫信息管理系统中畜禽存养、免疫、监测等数据,确保了网络数据的时效性。同时,根据动物防疫档案簿中的牲畜存养信息,运用识读器将每个牲畜养殖场户所需的耳标进行信息采集和上传,并将耳标打包标记清楚后分发给村级动物防疫员,由其负责将这些耳标打在猪牛羊耳朵上,以保证追溯体系的顺利实施。

2.6 协助实施产地检疫,提高产地检疫率 动物饲养防疫管理登记档案对饲养场户每批畜禽的出栏时间、种类、数量、检疫证编号以及检疫员姓名都有了明确的登记,检疫人员可以根据畜禽的日龄测算出畜禽出栏的大概时间,督促养殖户按时报检,同时根据养殖户的实际存栏量核实出栏数量,并与登记表出栏情况一栏对照,可以准确的查找出养殖户出栏畜禽的产地检疫漏检情况,对逃检、漏检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督促养殖户按时报检,极大地提高了动物产地检疫报检率。

3 发挥防疫档案作用,全面落实动物防疫工作的关键点

《动物饲养防疫管理登记档案》是由村级动物防疫员去登记和使用,要想充分发挥该档案的作用,达到预期目的,在防疫工作中就必须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全面落实动物防疫工作的关键点。

3.1 划片分区,实行组长负责制 根据畜禽养殖情况,各镇(办事处)进行了划片分区,每一个片区明确3~5名村级动物防疫员负责,组成一个防疫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1名,实行组长负责制,同时又将养殖村庄和规模户的防疫工作具体落实到每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层层落实责任。

3.2 实行动物防疫工作人员包片制度 每个片区的动物防疫工作分别由1~2名动物防疫监督站工作人员和农办工作人员考上具体负责指导和监督,动物防疫监督站工作人员和农办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到所包片区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抽查,对抽查结果及时向各防疫小组反馈,限期整改,并将抽查情况与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考核结果挂钩。

3.3 实行周调度和阶段调度制度 在春秋季动物集中防疫期间,每个防疫小组在镇政府的统一安排下,统一行动,在进行集中防疫的同时,对辖区内的所有养殖场户进行登记造册,并记录下免疫情况以及下次免疫时间。在集中防疫期间,各镇(办事处)每周召集各防疫小组组长进行一次调度,详细了解每个防疫小组的进度,并提出下步要求,确保应免尽免、应挂尽挂。在工作初期、中期和结束时对所有村防疫员各调度一次,布置工作,汇报工作进展及质量情况,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确保了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3.4 日常防疫,实行月汇报制度 集中防疫结束后,为保证对新补栏的、免疫到期的、集中免疫期间怀孕或发病等原因漏免的畜禽及时进行免疫,实行一月一会制度,各镇(办事处)每月召开各防疫小组组长会议、每季度召开全体村级动物防疫员会议。在会上,各防疫小组组长汇报总结上个月动物防疫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存养信息变动情况,同时各防疫小组组长和动物防疫监督站包片人员对每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进行月评,月评结果与半年考核成绩直接挂钩,根据半年考核成绩计发其误工补贴。通过定期调度,不仅能够及时、准确掌握辖区内的存养变动、免疫、监测等情况,督促村级动物防疫员做好各项工作,同时还让村级动物防疫员感受到政府和业务部门对他们的重视,从而激发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S851.33

C

1007-1733(2011)01-0050-02

(2010–11–19)

猜你喜欢

监督站村级畜禽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探索建立干部监督站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指导职能的重要性
而立之年砥砺之路
——北京市道路工程质量监督站30年纪事
提升建设工程质量监管质量的思政工作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