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兔流行性腹胀病的防治

2011-04-13郝慎文山东省莱芜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2711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7期
关键词:兔场流行性传染性

郝慎文 (山东省莱芜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271100)



浅谈兔流行性腹胀病的防治

郝慎文 (山东省莱芜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271100)

近年来,兔流行性腹胀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对当地养兔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笔者根据门诊病例结合到兔场调查,对该病做以下总结。

1 流行特征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秋后至次年春天发病率较高。该病在发病兔场一般可持续2~3周,长的可达1个月,而且部分兔场间隔一定时间又反复发生,并且不分品种,毛兔、獭兔、肉兔均可发病。以断奶后至4月龄兔发病为主,特别是40~80日龄兔发病率高,发病率一般30%~60%,高的可达70%,死亡率高达90%。个别兔场发病死亡率甚至高达100%。成年兔很少发病,断奶前兔未见发病。发现在某个区域流行一段时间后,该病自行消失,暂时不再发生。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兔采食减少,精神不佳,怕冷,扎堆,渐至不吃料,但仍饮水,腹部明显肿胀,部分病兔有磨牙现象,粪便起初变化不大,后粪便渐少,病后期以排黄色、白色胶冻样粘液为主,部分兔死前有不同程度腹泻,摇动兔体,有响水声,腹部触诊,前期较软,后期较硬,部分兔腹内无硬块。发病期间体温不升高,死亡前体温下降至37℃以下。

3 病理剖检

尸体脱水、消瘦。胃臌胀,部分胃黏膜有溃疡,胃内容物稀薄,部分胃黏膜有黑色溃疡斑点、出血斑和黏膜脱落。部分小肠出血、肠壁增厚、扩张。盲肠内充气,内容物较多,部分干硬成块状,部分肠壁变薄出血,部分肠壁水肿增厚。结肠至直肠,多数充满半透明白色胶冻样物质,在肠道内很少见有粪球颗粒。肺局部出血,呈暗红色,部分气管环充血、出血。心脏表面血管怒张。膀胱充盈。肝、脾、肾等未见明显变化。

4 病因分析

通过临床诊断与调查,该病主要由非传染性和传染性两种因素造成。

4.1 非传染性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1 饲料发霉 2010年10月,方下镇某兔场的幼兔发生了以鼓气、腹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死亡严重。通过对其饲喂的颗粒饲料进行霉菌培养,每克含有霉菌数量10万以上,远远超过了限量上限。当更换了发霉的粗饲料(花生皮)之后,本病得到逐渐控制。

4.1.2 采食过量 通过走访了10余个饲喂同一种饲料的兔场,发现凡是发生疾病的兔场,基本上是自由采食,而没有发生疾病的兔场,均为定时定量,喂料量约为自由采食的80%。随即笔者进行了试验,用同一种饲料,一部分自由采食,一部分限饲到80%,结果复制了生产中的现象。近年来很多兔场也出现类似现象,凡是自由采食的,均可能发病,而控制采食量却能较好地控制该病。

4.1.3 消化道冷应激 冬天天气较冷,饲料厂生产的饲料制粒后直接装袋,水蒸气在袋子表面凝聚而使部分饲料结冰,饲喂这种饲料以后,幼兔的腹胀的发病率明显提高,大量的病例也印证了这一点。

4.1.4 突然换料 一些兔场在使用某饲料厂的饲料后发生了流行性腹胀病,兔场认为饲料有问题,但使用同一饲料的其他绝大多数兔场均没有发生类似疾病。经了解,该兔场没有经过饲料过渡,直接更换饲料导致该病的发生。

4.1.5 外界因素、环境应激 笔者在几年中所诊断流行性腹胀病,由于环境应激而诱发的病例较多,包括断乳应激、疫苗注射应激、气候突变、转群或长途运输等。

4.2 传染性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2.1 球虫病 通过对28个发病场病死兔75只,刮取各段肠黏膜涂片,镜检球虫卵囊,结果11个兔场有球虫感染,75只被检兔中有23只兔不同程度感染,感染率30.7%。有4个兔场9只感染,其余7个兔场14只感染,只是轻度感染。

4.2.2 细菌病 从76只被检病兔中分离到40株魏氏梭菌,分离率52.6%,分离到革兰氏阴性菌32株(其中大肠杆菌15株,沙门氏菌3株,其余14株未定型),分离率42.1%。还有24份分离到魏氏梭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混合感染率31.6%。

5 防治措施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采取综合措施,加以多种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治疗,使该病得到较好防治。

5.1 加强饲养管理 规范饲养,程序化管理,是控制该病所需要的。减少应激,尤其是对断乳小兔的“三过渡”(环境、饲料和管理程序),减少消化道负担,保持兔体健康,提高动物自身的抗病力是非常重要的。搞好卫生,尤其是饲料卫生、饮水卫生和笼具卫生,降低兔舍湿度,是控制本病的重要环节。

5.2 提高饲料质量 一是保证饲料营养的全价性;二是控制饲料中霉菌及其毒素的影响;三是饲料原料的选择,尽量控制含有抗营养因子的饲料原料和使用比例;四是适当提高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五是尽量缩短饲料的保存期,控制保存条件。

5.3 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 平时在饲料中或饮水中添加微生态制剂,以保持消化道微生态的平衡,以有益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侵入和无限繁衍。当疾病高发期,微生态制剂加倍。当发生疾病时,直接口服微生态制剂,连续3d,有较好效果。

5.4 控制饲喂量 对患兔控制采食量,在疾病的多发期1~3月龄的幼兔限制喂量(自由采食的80%左右)。将已发病兔放在有草的院子里自由活动,会有部分病兔自然康复。

5.5 药物预防 在多个发病兔场,试用复方新诺明或恩拉霉素拌料对预防该病有一定的效果。0.1%复方新诺明拌料,喂断奶后的幼兔,连用5~7d。病情严重的兔场,隔1周重复1个疗程。

5.6 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疫程序 根据本场兔病发病情况,加强与消化道有关的疾病如大肠杆菌病、魏氏梭菌病、沙门氏菌病等疫苗防疫,也能显著降低该病的发生。

(2011–04–13)

S858.291

B

1007-1733(2011)07-0045-02

猜你喜欢

兔场流行性传染性
闽西南黑兔养殖场的主要生物安全措施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猪流行性腹泻研究进展
流行性感冒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规模化兔场养殖失败原因九方面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