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2011-04-13于国荷
于国荷
目前,2型糖尿病在我国已成流行趋势,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患病率不断提高。美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患糖尿病达10%,80岁以上20%。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2.5%,55~64岁年龄组患病率为7.1%,为总患病率的3倍。疾病本身以及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的保健与治疗是长期的终生的过程,所以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环。通过教育,提高其对疾病以及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掌握科学合理的自我管理、自我护理、自我观察方法对稳定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现将笔者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实施情况做一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03~2009-03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为某干休所老干部,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糖尿病诊断和分类标准,接受健康教育患者共46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平均年龄(76±9)岁。均为2型糖尿病。
1.2 教育方法
1.2.1 评估 收集相关信息,以问卷的形式完成,具体内容包括:①患者一般生理、心理和发育情况;②文化程度和一般社会、经济状况;③事先对糖尿病了解程度。这为确定切实的教育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项目提供依据。
1.2.2 确定教育目标,制定教育项目 ①一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分型,强调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②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检查方法、防治手段,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应急处理及预防;强调良好的控制血糖、血压及纠正脂代谢紊乱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性;③营养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每天的热量、常见食物的热量、口服降糖药与进食的配合等;④血糖及其检测:包括血糖的正常范围、示范血糖仪的操作、尿糖尿酮的测定方法及血糖控制的重要性;⑤降糖药的应用:包括口服降糖药的分类、服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对需要胰岛素治疗者,讲述药物的作用、储存方法、示范注射方法;⑥自我护理和运动计划:包括足部护理、制定运动计划、预防感染的基础知识等。
1.2.3 选择教育方法 根据患者情况和教育目标的差异,应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每个月组织一次讲座,由卫生所医师授课。设立咨询门诊,力求个体化,对每个患者进行具体指导,定出饮食、运动及药物处方。对并发症的防治、足部护理知识进行讲解、讨论,辅以录像带、黑板报等宣传教育工具。对复杂的学习内容,如胰岛素注射技术、血糖尿糖的测定,均采取示范、实物操作为主的方法。
1.2.4 实施教育计划 根据患者对该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采取一对一讲解为主的教育方法,体现教育的个体化。对某些共性问题,请专职糖尿病专家讲课、演示,每次教育内容包括1~2个目标。对文化水平较低、学习有困难者给予特别辅导,难以理解的内容,辅以形象的比喻,使其通俗易懂,并在每次接触患者时反复强调,一起讨论。
2 结 果
通过实施健康教育计划,90%的患者均达到教育目标。能讲述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降糖药的作用原理及饮食运动方法,能自行进行尿糖测定及血糖检测仪的使用,能自我胰岛素注射,并且血糖控制良好。
3 讨 论
3.1 随着医疗体系的改革,如何提高医疗质量已成为医疗界关注的焦点 防治糖尿病教育是核心,糖尿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减缓并发症的发生。所谓综合治疗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检测和糖尿病教育。这五种方法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但糖尿病教育是五大疗法的核心,是成功的实施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和自我监测的基础。糖尿病的特殊性在于饮食、生活习惯、活动、工作以及心理状态等对疾病的防治效果有直接影响。而且每一项治疗的落实都需要患者的直接参与否则是无法完成的。要想让患者参与防治的全过程,就必须向其讲清楚糖尿病的危害、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各种疗法的适应证、注意事项以及长期坚持治疗的重要性。
3.2 根据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提供适合个体的最佳教育目标 因人施教,糖尿病教育的落实靠每个患者的自觉执行,由于年龄、文化程度、个人经历、经济条件、家庭状况、病程长短、健康理念和心理素质等个体差异非常大,要求在普及教育的同时必须进行个体化教育,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实践,如尿糖测定、血糖仪的使用、胰岛素注射,参与制定饮食计划、运动计划,为其自我管理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激发患者主动学习的热情,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3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坚持 现在有些糖尿病患者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有的对待自己的病情不以为然,吃喝照旧,烟酒不禁。也有的患者忧心忡忡,悲观恐惧;也有不少患者不相信糖尿病是终身疾病,到处寻找灵丹妙药;还有一部分患者对胰岛素认识不足,担心一旦用胰岛素就会形成依赖,或者把胰岛素视为治疗糖尿病的最后招数,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使用。因此,好多患者错过了胰岛素的应用时机导致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并发症是导致患者致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患者学会了自我检测血糖的技能,通过自我监测,及时发现血糖异常并自我调节药量,改变饮食计划。由于取得患者的主动合作,使治疗效果大为提高,减少和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3.4 糖尿病教育最大的难点是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对病程较短的2型糖尿病患者单靠饮食治疗即可有效的控制血糖。既使在糖尿病的全过程平衡膳食也是药物治疗的基础。饮食疗法需终生坚持,不但需要患者自身的毅力和决心,还需要家庭热心呵护以及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
3.5 糖尿病教育应从青少年抓起,重点在中年人,并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遗传易感性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而生活习惯的养成是从青少年开始的。该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如果教育从青少年抓起,就可能做到早防早治。中年人是2型糖尿病的高发年龄组,由于病情隐匿,有的人已患病多年自己却全然不知往往在并发症就医时才发现,因此,中年人是糖尿病教育的重点人群。
总之,通过教育使患者提高了对糖尿病的认识,具有较为丰富的有关自己疾病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获得自我护理、自我管理能力,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