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除无效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与对策
2011-04-13杨述芳
杨述芳
(1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2010级教育硕士;2江阴市长山中学江苏江阴214400)
剔除无效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与对策
杨述芳1,2
(1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2010级教育硕士;2江阴市长山中学江苏江阴214400)
以化学课堂教学为基点,从有效教学的反面来研究无效教学,对一些教学案例中的无效环节进行反思评析,然后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在备课、上课、辅导等方面加以改进,真正做到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无效现象;有效教学;新课程;反思;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人们越来越关注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话题——有效教学。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在我们平时的听课、评课中,发现了很多朴实而又精彩的课例,但与此同时,也看到了不少课堂上存在着无效的教学行为。比如:由于教师的无效备课,导致某一教学环节出了问题,或者在课堂教学上一味标新立异,流于形式,忽视了真正重要的课堂实质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学生的素养得不到真正有效的提升,作为一线化学教师,我们要冷静反思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及时分析造成课堂教学无效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结合本人平时的教学和一些公开课上出现的无效环节作一点探讨,借以向方家请教。
一、实验教学没有充分备课,造成课堂教学的无效
作为教师,大家都知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也不例外。但落实行动上却并非如此,相当多的教师应该说在思想深处还没有真正对实验教学重视起来。
我就犯了这样一个错误,记得在上《常见的酸》这一课中,其中有浓硫酸的腐蚀性这一演示实验环节出现了问题,按理说,这个实验非常简单,也正是因为其简单,在教学前我没有亲自做一次演示实验,只是将实验员准备好的药品和仪器直接拿到教室。学生对于浓硫酸的厉害,都是早有耳闻,但是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它的腐蚀性还是第一次,我先是取一个小木条蘸取一些浓硫酸,结果小木条迅速变黑。同学们的兴致一下子被提高了,接下来我准备把浓硫酸滴到布上,在未滴之前我还故意卖关子,要他们猜猜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有的说会变黑,有的人说布会破。可是当我把浓硫酸滴在布上后,却没有出现预期的现象,大家一下子都愣了,我也搞懵了。我使劲扯了扯那一块花布,纹丝不动。说实话我真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只好给同学们解释或许浓硫酸的浓度不够高,但是看到桌面上的那根黑木条我知道自已的解释是错误的,接下来的半节课中,我一直心神不宁。想到以前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滴过浓硫酸的布都是一扯就烂了,今天是怎么回事呢?可想而知那后半节课我上得有多糟糕。
下了课后,我就把这个情况和备课组长及其他成员说了说,然后我们把实验员准备的几块相同的花布又做了实验,结果还是没有破。我看到窗台上有一块抹布,拿过来也滴了几滴浓硫酸,没想到马上就变黑了,然后黑的地方出现了破洞。看来问题出在布上了,抹布是棉质的,而我们这次实验员准备的花布原来是化纤的,想想以前所谓的成功只不过碰巧都是棉布而已。于是赶快上网查找资料,真的发现浓硫酸的腐蚀性对棉布比较明显,对于化纤布不明显,原因是化纤类比较耐酸、碱的腐蚀。
这件事情给我的触动很大。由于事先没有备好课,没有认真钻研,导致了学生无法看到直观鲜明的实验现象,可以说这一环节的教学就是无效的,尽管我后来在学生面前又重新做了此实验,但毕竟是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所以,对于演示实验,不管多么简单,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自已做一遍,这也是备课。以确保实验成功、高效。一切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着想,乐于学习理论知识、乐于研读教材、教参,提高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真正使课堂有实效。
二、盲目选题,造成化学教学的无效
2010年无锡中考化学试题单项选择题最后一题(第20题),是这样一个题目:
某物质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只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该物质中()
A.只含有氧元素
B.一定含有钠元素和氧元素
C.只含有钠元素
D.一定含有钠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如果用“R”来表示某物质,则反应式可以表示如下:
R+CO2→Na2CO3+O2
这是一道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题目,反应前有碳、氧元素,反应后出现了钠、碳、氧三种元素。从阅卷反馈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同学想当然的就选择了D选项,其实本题没有大家想得那么简单,出题者把它放在最后本意也是这样的。那么我们仔细分析这个反应式,前面CO2中,C与O的个数比为1∶2,而反应后出现的Na2CO3中,C与O的个数比却为1∶3,不必考虑后面O2中的氧元素,单从这2个数据就可以看出R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故答案应当选择B。
《质量守恒定律》一节在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初中化学的重头戏,关于这一块的内容涉及到的习题我们确实做了不少,但是在最后的中考复习中对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的题目也只是“拿来主义”,把以前类似的再做一遍,仍然停留在已有基础知识表面上,并没有突破,也没有发展,没有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面对今年中考出现的这样一道选择题,同行都感叹,没练过。我心里很内疚:这一块内容算是白学了!
反思其原因,是我们教师本身还存在着经验教学,在题目的推敲上还有一定的盲区。尤其在“五严”的背景下,课时数的明显减少,要真正做到减负增效,习题的精选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我们深知要使学生跳出题海,教师要先跳进题海,抽时间多做些近几年的中考题,在做题中发现好题,合理利用变式拓展,还要认真研读化学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分析推敲。平时也要勤和兄弟学校的同仁联系、交流一些新题型,及时把握中考新方向,少走弯路,提高复习准确性。
另外,我和我的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聊了聊,在谈到上面那道选择题时,他们竟然做对了,他们说记得以前写过一个化学方程式,是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所以这个某物质就是过氧化钠,应该选择B了。我想对于学生来说这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所有在做信息题时,涉及到一些新物质,如Na2O2、CaC2、C2H2等就强调一下,或许还可能在以后的推断题中出现呢。
三、教学方法使用不当,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参加各种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让自已的综合素质始终动态发展,教学形式也更显多样化。但是也发现很大一部分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完整性和所谓的“完美”,滥用教学方法,结果是适得其反,下面就是我所见的两种最普遍存在的情况。
1.无实效的讨论、交流
近来,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普遍的现象——滥用讨论法。教师不管是什么教学内容,不管教学内容的难度多大,都少不了讨论这一环节,成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时髦、包装和走过场。这种现象在各种公开课和竟赛课中就更为严重。好像“讨论”是重要宴席中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其实不然,有的内容真的很简单,学生一看就知道答案,但是由于教师对讨论法的理解进入了误区,片面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气氛的活跃,结果时间浪费了不说,久而久之学生也失去了耐心。毫无疑问,这样的讨论就是无效讨论。
在一次听课中我就见过这样一个例子,课题是《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在讲到如何给自行车进行防锈处理时,授课老师让前面同学转身四人一组讨论,马上教室里你一言我一语,热闹非凡。课后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自行车——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种交通工具,对于车身支架和链条的防锈,一个初三学生难道还不知道吗?还需要凑在一起讨论才知道方法吗?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讨论没什么意义,这就是在浪费课堂上宝贵的时间。我们提出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向课堂上的45分钟要质量,就是说课堂上一分一秒都是极其宝贵,教师要恰当地应用教学方法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以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当然也有讨论的问题过于深奥,使学生不知如何讨论。比如在做“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宜选用的药品为大理石和稀盐酸,那么可以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吗?浓硫酸代替稀盐酸吗?为什么?让学生讨论这样的两个问题一般是得不到结果的。白白浪费了时间,最好的办法是现场演示实验,答案就出来了。
由此可见,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使用讨论法,只有具有启发性和一定难度的教学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和讨论。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即教材的内容,学生的现有水平等来决定是否使用讨论法,使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真正地发挥作用。
2.无实效的资料收集
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教师会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还可以获得选择、表达信息的能力。于是化学课前,尤其是化学公开课前,常有些老师让学生搜集一些背景资料方面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在上课时,老师都会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资料拿出来作为某一观点的证明或补充。不过在经常的听课学习中我发现,学生搜集资料情况不是很理想,主要是资料大同小异,没有进行筛选、整理,照本宣科的多,没有内化成自已的语言。
有一次,我听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性质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其中一个环节涉及到“低碳”这部分由学生主讲,内容就是课前搜集的资料。一个男生首先发言,捧着事先搜集到的资料洋洋洒洒地读了起来,就是那种“照本宣科”式的,这一读就读了好几分钟。接着,换另一个学生读,内容几乎和前一个男生一样,无非就是什么是低碳,国家有什么样的政策,以及与低碳有关的一些生活习惯,内容繁多,2位同学几乎用了近10分钟。而且有些内容太专业,对于初三的孩子来说还很难弄懂。不仅读起来感觉吃力,听起来也不知所云,坐在下面的听课老师有些皱起了眉头。我看了一下周边的7、8位同学所搜集到的资料也都差不多,问了一下都是网上搜的,那么这些单一的资料根本就没有交流的必要了,明显是典型的无效教学行为。本该是一节比较精彩的课,却在这一个环节上没处理好而大打折扣了。
问题到底出在谁的身上?很显然在我们教师自己身上,是教师没有指导好。应该分配好任务,定好角度,有针对性的去搜集,否则就和查“低碳”有关的资料一样,学生很少会去查阅图书、报刊资料,基本上都是在搜索网站上输入“低碳”这个关键词,千百个“低碳”的资料便会跳出来,而学生大多数会图方便,只会选择前面一两个,所以大家搜集到的资料大同小异,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学习价值了。仍然以“低碳”为例,我个人认为,为了节省学生的时间,老师可以给学生分好小组,每一个小组分配好任务,比如A小组搜集政府对“低碳”的有关政策和办法;B小组搜集家庭适用的“低碳”习惯;C小组可以搜集校园中符合“低碳”的一些行为等。当然,老师应当教会学生精挑细选,选择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这样还能培养学生语言组织概括能力,而且在课堂上能多听到不同的声音,收到实效。
总之,收集资料作为一种学习的手段,绝不是应付走过场,做给别人看的,而是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来提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作为教师,应该考虑得更全面些,既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要把搜集到的资料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教学中无效现象还有很多,本文只是谈到常见的几个方面。导致的原因也不仅仅全是教师单方面的原因,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一定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主动并及时去分析教学中的无效行为,提出相应的对策,剔除无效环节,提升课堂质量和效率。让课堂变得实在而有效。当然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反思,不断地总结经验。相信以后,我们的化学课堂会越来越有生机,越来越有活力,远离无效、低效课堂。
[1]宋心琦.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李思玲,王伟增.走出化学教学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认识误区[J].基础教育课程,2006,(7)
[3]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4]杨文斌.走进化学实验教学的误区[J].化学教学,2009,(3)
1008-0546(2011)01-0038-03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1.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