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2011-04-13黄毅,杨咏
黄 毅,杨 咏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四川 成都 610041)
四川省眉山市把发展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中之重,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的发展工作,截至2010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达1219个,带动农户29.1万户,占全市农户的80%以上。特别是经过2010年的清理整治、规范发展,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势头较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民致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发展成效
1.1 促进了产业发展 眉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为成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施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打造了优势农畜产品基地和农畜产品品牌,巩固和促进了“一村一品”建设和产业发展。东坡区九升兔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大技术服务力度,积极引导农户发展肉兔养殖,现已建立了10个肉兔养殖示范基地,带动农户700余户发展肉兔产业,不仅促进了产业发展,还解决了大量农村中老年妇女就业问题。
1.2 促进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农民专合组织把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规程作为基本职责,除了定期和不定期开办培训班,分发科技资料,传授农业新技术外,有的还组织农民外出参观学习,更新思想观念,加大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解决了农业技术“进村入户”难的问题。洪雅县兴鑫猪业专业合作社坚持开拓创新,积极推广DLY优质猪产业,肩负全县示范推广“30万头DLY生猪换代工程”项目,2010年底全县已推广饲养DLY优质猪36.3万头,DLY系列种猪养殖基地获得四川省首批“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注册了“川洪生”牌生猪知名商标,合作社131户成员紧密联系1561户农户,幅射带动了眉山市周边8个区县、57个乡镇5610户农户从事优质DLY生猪生产。合作社成员实现年纯收入3.8万元。
1.3 促进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升 眉山农民专合组织,特别是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带动成员,积极参与市场流通,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紧密连接起来,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他们带领农民闯市场,获得了最大的经济利益。洪雅县青羌生猪专业合作社与“洪雅县雅妹子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强强联手,密切合作,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将生产、加工、销售融为一体,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按照“六统一”标准在省级无公害农畜产品基地槽渔滩镇大力发展优良地方良种猪——雅南猪,直接带动该镇28个村3000户农户养殖无公害生态雅南猪。合作社将养殖成员育肥猪按高于市场价0.5元/千克统一回收,由雅妹子生态食品有限公司统一屠宰、加工、销售。合作社与雅妹子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加工的风酱腌腊肉制品等10项产品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国家质量安全QS认证。
1.4 促进农村机制创新 农民专合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为推动农村经营机制创新的有效载体,激活了农村投融资机制、土地经营机制等创新,推动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为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仁寿县龙桥养殖专业合作社尝试农民以土地入股,农民入股一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土地,合作社在付给农民每亩土地500元保底租金的基础上,再按经营利润的30%返还农民。目前,合作社已吸纳农民入股的土地130余亩用于优质生猪产业园区建设。田园禽业专业合作社根据社员的养殖效益,每只鸡付给社员1.5~3.5元不等的劳务报酬。同时积极探索风险防范机制,当出现亏本情况时,合作社与社员按9∶1的比例共同承担责任,建立起了合作社与社员紧密联系的利益保障机制。
1.5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农民专合组织一头链接农户,一头链接加工企业和市场,有效地把产加销紧密结合在一起,靠科学布局、适度规模、减少环节、技术服务,已成为安全布局生产、解决畜产品卖难问题、养殖农户助农增收的重要途径。如:产前,在大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按照市场购买热点,统一规划布局。产中,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实行“六统一”发展生产,特别是在投入品、饲料、兽药的使用上,合作社严格统一与生产企业签订购买合同,养殖户可减少生猪饲料成本约150元/吨左右,减少药品成本15~20元/头,不仅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而且确保了产品质量安全。产后,对成员产品,合作社统一与商家谈价,实行统一销售。据统计,养殖户产品,经合作社统一运作,每头生猪减少中间商费、运输费10~15元/头,每只鸡减少成本0.8~1.5元。合作社成员比非成员盈利点多20%以上。
2 发展措施
2.1 政策扶持,引导发展 眉山市出台了《关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的意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出了具体安排和部署。先后制发了《关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保障措施和责任单位的职责任务。2010年,根据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对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施“万人帮扶行动”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下发了《关于对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施帮扶行动的通知》,对帮扶内容、帮扶要求、责任主体进行了明确,各区县也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扶持办法,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2.2 强化培训,规范发展 2010年,市相关部门抽派业务骨干组成了行业帮扶指导组对口帮扶相关专合组织。组织农民专合组织认真学习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举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培训班,对领导干部、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培训,并手把手地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了民主监督、财务管理、利益联结、风险保障、积累发展等系列规章制度。同时对标准化生产、“三品”申报认证等相关问题开展了专题培训。2010年,市、县相关部门共开展各类培训96次,培训农民专合组织负责人和农户共38000余人次,发放各种资料10余万份。
2.3 典型示范,带动发展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示范、稳步发展”的原则,重点围绕生猪、奶牛、家禽、果蔬、水产等特色产业,大力扶持培育典型,并由市、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示范效应好、带动能力强的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资金、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认证、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帮助其规范运作,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使其逐步做实做强做大。根据农民专合组织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考核,实施淘汰制。同时,在每年全市农村工作会上,还对10户优秀农民专合组织进行表彰奖励,树立典型,促进面上发展。
2.4 强化服务,促进发展 市、区县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各司其职,为农民专合组织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排忧解难。财政、金融、畜牧、工商、民政、税务等部门结合自身业务特点,为农民专合组织做好了注册登记、信息服务、信贷支持、技术帮助、权益维护等工作。各级农业部门认真履行指导、协调、服务职能,在完善运行机制、做大产业规模、扩大品牌效应和带动效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农民专合组织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