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王出镇与刘宋政局
2011-04-13鲁力
鲁 力
(华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宗王出镇与刘宋政局
鲁 力
(华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刘宋在西晋之后继续推行宗王出镇制,其根源在于门阀势力仍然较强,皇帝不得不任用家族成员以保持力量对比上的优势。这一制度对刘宋政治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在刘宋初期对巩固政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出镇宗王势力过大,在孝武帝以后开始成为皇权的威胁。孝武帝及明帝采取各种措施削弱出镇宗王的势力,却导致了异姓势力的兴起,并最终导致了刘宋王朝的灭亡。
刘宋;宗王;方镇;门阀
宗王出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宗室诸王出任方镇都督的制度。这一制度萌芽于曹魏后期,当时掌权的司马氏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开始任命家族成员出镇地方。西晋建立后,这一措施延续下来。但在“八王之乱”中,方镇势力反而成为宗王相争的条件。东晋门阀强盛,重要方镇基本上被门阀控制,宗王很少出镇。东晋末年,刘裕掌握政权,再次大量任命家族成员出镇,至刘宋又形成宗王出镇的局面。关于宗王出镇及相关问题,学界对西晋探讨较多,而对其他时期则关注较少。涉及刘宋,严耕望梳理了当时的主要都督区[1]47-72,陈勇指出,宋文帝由藩王登位后铲除权臣的兵力来自台坊访募[2],薛军力分析了刘宋初期分割强藩的原因及具体情况[3],唐春生考察了宗王出镇与南朝文化的关系[4]。至于刘宋宗王出镇形势的演变及其影响,仍有探讨的必要。
一、宗王出镇体系的确立与刘宋政局的稳定
东晋有9个主要都督区,即扬州、荆州、徐州、豫州、江州、会稽、沔中、益州、广州[1]36-47。其中,“扬、荆、徐、豫,皆为重镇。扬本畿甸,谷帛所出,领以宰辅;荆居上流,甲兵所萃,号曰分陕;徐曰北府;豫曰西藩”[5]。另外,江州在扬、荆之间起平衡作用,地位也非常重要。桓玄篡位以前,这些强藩基本上被门阀士族控制,宗室之中,仅仅在孝武帝一朝见到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及司马恬、司马尚之父子出镇的事例[6]。
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刘裕重组北府,在京口起兵讨伐桓玄,控制了东晋政权。此后,除扬州刺史任命高门王谧、荆州刺史任命宗室司马休之外,其余重要方镇多被北府将领控制:刘裕任徐州刺史、刘毅任兖州刺史、魏咏之任豫州刺史、刘敬宣任江州刺史。这些北府将领虽然推刘裕为盟主,但“非为委体心服,宿定臣主之分也。力敌势均,终相吞咀”[7]1304。尤其是刘毅,自认为功业与刘裕相当,不愿臣服刘裕,于是二人展开了对中央及强藩的争夺。刘毅后来兵败被杀,刘裕接着又铲除其同党诸葛长民及宗室司马休之。这样,通过讨伐桓玄,消灭异己,刘裕夺取了扬、荆、徐、豫四大强藩。夺取之后,这些强藩全部由刘裕自己或子弟镇守:扬州刺史刘裕先自领,继命次子刘义真;徐州刺史刘裕先自领,继命长子刘义符、弟刘道怜;荆州刺史刘裕先自领,继命刘道怜、三子刘义隆;豫州刺史刘裕先自领,继命刘义符、侄刘义庆、四子刘义康[8]3463-3466。刘宋建立后,这一措施延续下来,从而形成了宗王出镇的局面。
刘裕在临终之前,对方镇格局作了重大调整。(一)扬州。义熙三年(407),扬州刺史王谧死,刘裕的僚属刘穆之认为“扬州根本所系,不可假人”[7]1304,刘裕于是一直以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直到元熙元年(419)才授与次子刘义真。永初二年(421),改任徐羡之为尚书令、扬州刺史。三年,刘义真出任南豫州刺史。刘裕临终下诏:“朝廷不须复有别府,宰相带扬州,可置甲士千人。”[7]59(二)荆州。义熙十四年(418),刘裕第三子刘义隆出任荆州刺史,镇江陵。永初三年(422),诏分荆州十郡立湘州,以张邵为湘州刺史,治长沙。“荆州居上流之重,地广兵强,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故高祖使诸子居之”[7]1476。(三)徐州。徐兖二州本来合镇京口,义熙十四年(418),刘裕次弟刘道怜任徐兖二州刺史。永初三年(422),以彭城王义康为南徐州刺史,镇京口;以檀道济为南兖州刺史,镇广陵。“高祖遗诏,京口要地,去都密迩,自非宗室近戚,不得居之”[7]2019。(四)豫州。元熙二年(420),刘裕第四子刘义康任豫州刺史。永初三年(422)二月,诏“豫州南临江浒,北接河洛,民荒境旷,转输艰远,抚莅之宜,各有其便。淮西诸郡,可立为豫州;自淮以东,为南豫州”[7]58。以刘义康为南豫州刺史,镇历阳;以刘粹为豫州刺史,镇寿阳。三月,刘义康迁镇南徐,由刘义真代之。
在此格局中,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扬州刺史由刘义真换成了徐羡之。扬州“根本所系”,当初刘裕就不肯让予他人,现在为何任命异姓呢?这是因为以前刘裕还没有完全控制政权,当然要争夺“根本”,扩张权力。而现在刘裕做了皇帝,扬州已经处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不必重上加重,任用同姓。另外,太子刘义符与刘义真“不协”[7]1636,如继续以刘义真为扬州刺史,刘裕死后,兄弟二人同居扬州,可能会出现同姓相争。对此,刘裕不能不防。
其他强藩的明显变化是:荆州、徐兖二州、豫州以前都由宗王镇守,现在则全部予以分割,其中荆州、南徐州、南豫州等主要方镇仍由宗王镇守,而被分割出去的湘州、南兖州、豫州等次级方镇则授予异姓。这种安排应与东晋政局及南北形势有关。东晋时期,门阀常常借助强藩的势力凌驾于中央之上,刘裕夺取强藩后,自然要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因此对强藩都是先自领,然后任命子、弟镇守。但出镇宗王势力过大,对皇权同样是潜在的威胁,故刘裕在临终之前分割强藩,将分割出去的次级方镇授予异姓,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出镇宗王的势力。又,当时处于南北对峙的环境,刘裕以幼子坐镇强藩,很难保证边防的安全。刘裕刚死,北魏明元帝便“欲取洛阳、虎牢、滑台”[9],说明北方的威胁是始终存在的,对此刘裕在生前也必须防备。所以,刘裕分割徐兖和豫州,让自己的儿子镇守内线的京口、历阳,任命重要将领镇守外线的广陵、寿阳,在巩固皇权的同时,也兼顾了边防的需要。由于有了以上精心安排,刘氏王朝看来十分巩固,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刘裕刚死,他所建立的新王朝便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由于太子刘义符年仅十六,刘裕在临终前安排了徐羡之、谢晦等人辅政,但这些顾命大臣不久便杀掉刘义符、刘义真,控制了刘义康,刘氏王朝又有重蹈东晋门阀专政覆辙的危险。强藩中唯一剩下的宗王,就是镇于江陵的荆州刺史刘义隆。当初刘道怜出镇江陵时,“北府文武悉配之”[7]1462,刘义隆继承了道怜的兵力,“劳臣旧将,内外充满”[10],“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7]1476,有学者估计其兵力在二十万以上[1] 131。显然,徐羡之等人很难用武力对付刘义隆,于是派人迎刘义隆即位(宋文帝),而以谢晦代任荆州刺史。刘义隆东下时,“率府州文武严兵自卫”[7]1679,府州兵力和僚佐同入建康;而谢晦西上时,“精兵旧将,悉以配之”[7]1348,则中央禁军的精锐也随迁江陵。此后,徐羡之等人虽然继续执政,但文帝有自己的兵力和僚佐,并不是任人摆布的傀儡。元嘉三年(426),文帝下诏讨伐,徐羡之自刭,傅亮伏诛,谢晦兵败被杀,文帝完全掌握了政权。刘氏王朝在建立初期经历了很大的危险,最终却能化险为夷,追根溯源,不能不说是刘裕实行宗王出镇制的结果。
铲除顾命大臣后,宋文帝继续任命宗王出镇强藩。扬州,先任命高门王弘为刺史,元嘉九年(432)换成刘义康。荆州,刘裕“遗诏诸子次第居之”[7]1798,文帝先后任命刘义康、刘义恭、刘义庆、刘义季、刘义宣为刺史,基本执行了遗诏。其中刘义庆为刘裕之侄,“以宗室令美,故特有此授”[7]1476。又刘义庆之后本应为刘义宣,文帝“以义宣人才素短,不堪居上流”[7]1798,故以刘义季代之。南徐州,刘裕遗诏“自非宗室近戚,不得居之”[7]2019,文帝也严格遵守,先后任命刘义恭、刘义康、刘义季、刘义宣、刘诞、刘义恭为刺史。地位稍次的南豫(其间曾罢归豫州)、南兖多由宗王居守,其余方镇中稍重要者也不乏宗王出镇。元嘉二十二年(445),文帝准备北伐,罢南豫州并豫州,以皇子刘铄为豫州刺史,镇寿阳;以弟弟刘义季为徐州刺史,镇彭城;以皇子刘骏为雍州刺史,镇襄阳。这三个都是沿边重镇,而宋文帝全部任用子、弟居守,可见他对宗室力量的高度依赖。
宋文帝在位前期,对出镇宗王比较信任,应该说维持了政局的稳定,对“元嘉之治”的出现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刘义康入辅以后,势力日益扩张,对皇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后来被文帝废黜,宗室的内部矛盾日益显露。
二、宗室矛盾的激化与方镇格局的调整
元嘉三十年(453),太子刘劭杀宋文帝自立,文帝第三子江州刺史刘骏率兵讨伐,登上皇位,是为孝武帝。孝武帝年少即位,已没有家长的权威来维持宗王出镇局面的稳定。其弟弟刘铄“不推事世祖”[7]1858,刘昶“不能祗事世祖”[7]1869,刘浑“备置百官,以为戏笑”[7]2042;叔父刘义宣对“朝廷所下制度,意所不同者,一不遵承”[7]1800;舅父臧质“以少主遇之,是事专行,多所求欲”[7]1914。孝武帝即位还不到一年,荆州刺史刘义宣等便起兵反叛,但最终被平定。不久,刘诞又“多聚才力之士,实之第内,精甲利器,莫非上品,上意愈不平”[7]2026,后派兵讨伐,刘诞被杀,孝武帝这才除掉心腹之患。
为了减轻宗王的威胁,孝武帝采取了许多措施,如订出车服制度二十四条以贬抑宗王,利用典签来加强对出镇宗王的监察。其中最主要的,则是对方镇格局进行调整。
首先是分割强藩。(一)置王畿。孝建元年(454),分扬州所统会稽、东阳、新安、永嘉、临海五郡为东扬州。大明三年(459),扬州改称王畿,东扬州则改称扬州[7]1029。王畿为南台侍御史所部,同时又遣尚书与所在共详,可见孝武帝是要将建康周围地区直接置于中央的控制之下。(二)分荆置湘。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初次分荆置湘,以后荆、湘之间有多次分合。孝武帝的这次分置约在元嘉三十年(453)六月,其初衷应在于削弱荆州刺史刘义宣的实力,但仍以刘义宣为荆、湘二州刺史,也许是当时无力任命他人。(三)分荆、湘、江、豫置郢。孝建元年(454),分荆州之江夏、竟陵、随、武陵、天门,湘州之巴陵,江州之武昌,豫州之西阳,立郢州[7]1124。这是孝武分割强藩的最大举措,荆州力量大大削弱。(四)雍州侨郡实土化。史称“胡亡氐乱,雍、秦流民多南出樊、沔,晋孝武帝始于襄阳侨立雍州,并立侨郡县。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割荆州之襄阳、南阳、新野、顺阳、随五郡为雍州,而侨郡县犹寄寓在诸郡界。孝武大明中,又分实土郡县以为侨郡县境”[7]1135。此举对雍州而言是实力的增强,对荆州而言则是实力的削弱。
其次是用同姓取代异姓。分割虽使强藩的力量遭到削弱,却不能完全解除来自出镇宗王的威胁,孝武帝于是违背刘裕的遗诏,任用异姓以取代同姓。荆州刺史刘义宣起兵反叛时,雍州刺史朱修之“伪与之同,而遣使陈诚于帝。帝嘉之,以为荆州刺史”[7]1970。朱修之任荆州刺史长达九年,几乎历孝武一朝。以后又准备任命疏族刘延孙代修之,只是因为刘延孙病死才作罢。大明元年(457),南兖州刺史刘诞镇广陵,“广陵与京口对岸,欲使腹心为徐州,据京口以防诞,故以南徐授延孙,而与之合族,使诸王序亲”[7]2020。刘延孙为疏族,本来是没有资格任南徐州刺史的,但为了防范弟弟,同时又不违背遗诏,孝武帝于是想出了“合族”的办法。其余稍次的方镇更是大量引用异姓,如南兖州命沈庆之、檀和之等,徐州命垣护之、申坦、沈昙庆、王玄谟等,豫州命申恬、宗悫、庾深之等[11]4255-4270。宋文帝曾大量任命宗王镇边,孝武帝时则很少任命。大明五年(461),刘义恭上表陈限制宗王之法,第一条就是“诸王贵重,不应居边,至于华州优地,时可暂出”[7]1649。刘休若镇彭城不到两年即被征还。刘休茂镇襄阳,“主帅(典签)每禁之”[7]2043,休茂不胜愤怒,杀死主帅,自己最终也被杀。
再次是令幼王出镇。任用异姓只是权宜之举,不可能让异姓一直掌握重权。孝武帝在位中期,便将所有的强藩都换成了自己的儿子镇守。其中,扬州刺史任命刘子尚,荆州刺史任命刘子顼,南徐州刺史任命刘子鸾,南兖州刺史先后任命刘子勋、刘子仁,南豫州刺史任命刘子房,江州刺史任命刘子勋,郢州刺史任命刘子绥[11]4255-4270。这些皇子最初出镇时的年龄很小,大约只有5~7岁,根本没有从政的能力,出镇只是充当权力的象征,实际权力则掌握在由府州上佐充任的行事手中。虽然如此,由亲生儿子出镇,至少不用担心他们反叛自己。
孝武帝的一系列措施,尤其是对强藩的分割,对刘宋后期的政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史称“荆、扬二州,户口半天下,江左以来,扬州根本,委荆以阃外,至是并分,欲以削臣下之权,而荆、扬并因此虚耗”[7]1738。沈约认为“建郢分扬,矫枉过直”,“兴丧之源,于斯尤著”[7]1739。王夫之也认为刘宋灭亡,“不可谓非孝武之师先也”[12]。
三、异姓势力的兴起与刘宋政权的灭亡
孝武帝死后,太子刘子业即位,大肆诛杀,人不自保。泰始元年(465),刘子业被侍卫杀死,孝武帝之弟刘彧登位,是为宋明帝。这次中央政局的突变,在方镇中引起了巨大的混乱。当时的主要方镇多由孝武帝诸子出镇,这些宗王仅10岁左右,府州权力完全由行事掌握:刘子勋为江州刺史,邓琬任行事;刘子顼为荆州刺史,孔道存任行事;刘子元为湘州刺史,何慧文任行事;刘子绥为郢州刺史,荀卞之任行事;刘子房为会稽太守,孔觊任行事。宋明帝登位后,邓琬拒不承认,拥立刘子勋(孝武帝第三子)为帝,首先起兵反叛,其他方镇纷纷响应,“国家所保,唯丹阳、淮南数郡”[7]1581,“四方贡计,并诣寻阳”[7]2060,形势一时非常严峻。次年,宋明帝平定了叛乱。从这次事件可以看出,方镇由于多次分割而力量分散,很难集中起来对抗中央,最终不免失败。
宋明帝即位之初,还有刘休仁、刘休范、刘休佑、刘休若、刘袆等几位亲弟在世,明帝对他们大加重用,平叛时任命他们为主帅,平叛后又任命他们出镇强藩,这对明帝巩固皇位起了重要作用。但明帝晚年越来越猜忌,“晋平王休佑以狠戾致祸,建安王休仁以权逼不见容,巴陵王休若素得人情,又以此见害,唯休范谨涩无才能,不为物情所向,故得自保”[7]2046。刘祎人才平庸,因有人想推他为帝,被明帝逼令自杀。泰豫元年(472)明帝死时,其亲弟中只有刘休范一人苟活下来。刘休范当时任江州刺史,而江州是次等强藩,力量并不强大。方镇中还有一位宗王,即明帝之侄刘景素,当时任南徐州刺史。南徐州治京口,随北府兵的衰落,其力量在元嘉以后也大为下降。而明帝自己没有儿子,“痿疾不能内御,诸弟姬人有怀孕者,辄取以入宫,及生男,皆杀其母,而以与六宫所爱者养之”[7]1297。而且这些儿子在明帝死时一般只有两三岁,显然不能出镇。这样,明帝死后,方镇中只有刘休范、刘景素两位宗王,宗王的力量已大不如前。
与宗室力量被削弱相对应的,是异姓势力的兴起。泰始之乱发生后,处于北方边境的徐州刺史薛安都、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固都站在了刘子勋这一边,宋明帝派刘勔、沈攸之、萧道成、张永等人征讨,这些人的力量得以壮大。尤其是萧道成镇淮阴以后,“青冀豪右,崔刘望族,先睹人雄,希风结义”[13],如垣崇祖、李安民、刘怀珍、王玄邈、崔祖思、垣荣祖、刘善明、苏侃、薛渊、戴僧静、尹略、荀伯玉、崔慧景等,都被萧道成笼络,成为其“取宋张本”[14]。宋明帝在世时,对异姓也非常猜忌,防范甚严。如嫌萧道成“非人臣相”,遣吴喜赐酒以试之。而“吴喜、寿寂之之徒,虑其不能奉幼主,并杀之,而(王)景文外戚贵盛,张永累经军旅,又疑其将来难信”[7]2181,王景文后来被赐死。刘勔则主动避祸,“以世路纠纷,有怀止足……勔经始钟岭之南,以为栖息,聚石蓄水,仿佛丘中,朝士爱素者,多往游之”[7]2195。但宋明帝死后,就无法控制局面了。
宋明帝临终时,因太子刘昱只有11岁,便以蔡兴宗、袁粲、褚渊、刘勔、沈攸之、萧道成为顾命大臣。可能是出于猜忌,宋明帝一开始并没有任命萧道成为顾命大臣,后来因褚渊的建议,萧道成才得以参与。这六人中,蔡、袁、褚为高门,属于“平流进取”的一类,不会、不愿也无力去“逐鹿”,而刘、沈、萧久经沙场,都有“逐鹿”的实力。刘勔很早便“有怀止足”,后来又战死。这样,在顾命大臣中,竞争者只有萧、沈二人。萧道成任中领军,居建康;沈攸之任荆州刺史,居江陵。而在方镇中,宗王也只有刘休范、刘景素二人,刘休范任江州刺史,居寻阳;刘景素任南徐州刺史,居京口。史称“宋氏将季,离乱日兆,家怀逐鹿,人有异图,故蕃岳阻兵之际,州郡观衅之会”[13],互相的争夺已难以避免。
首先起兵的是刘休范。刘休范在江州,“自谓宗戚莫二,应居宰辅,事既不至,怨愤弥结。招引勇士,缮治器械”。元徽二年(474)起兵反叛,“率众二万,铁骑数百匹”[7]2046。叛军接近建康,但休范被杀,反叛失败。刘景素在南徐州,“招集才义之士,倾身礼接,以收名誉”[7]1861,“与腹心日夜谋议”[15]。元徽四年(476)起兵,也很快失败。沈攸之在荆州,有“战士十万,铁马二千”[7]1933。为了对付宗王,沈攸之与萧道成采取了密切合作的态度:休范曾“以微旨动攸之”,攸之送之朝廷,及休范举兵,攸之又“颠沛勤王”[7]1932;景素“潜怀自全之计,布诚款于太祖(萧道成),太祖拒而不纳”[12]10;后景素起兵,“攸之复应朝廷”[7]1932。可见在对付宗王时,二人可谓心照不宣,配合默契。但在刘景素被平定后,宗王的势力已被消灭干净,二人便兵刃相见了。萧道成任命长子萧赜为郢州行事、同党张敬儿为雍州刺史,以防备沈攸之。升明元年(477),沈攸之起兵东下,但到达郢城时便受到阻挡,张敬儿又南袭江陵,攸之进退无据,失败被杀,萧道成完全控制了政权。
铲除异己后,萧道成同样任用儿子去控制强藩,其手法与刘裕如出一辙:荆州刺史任命萧嶷,南徐州刺史萧道成自领,南兖州刺史任命萧映,南豫州刺史萧赜遥领,江州刺史任命萧赜、萧嶷,豫州刺史任命萧晃[8]4255-4270。升明三年(479),时机成熟,萧道成取代刘宋。
四、小 结
宗王出镇制形成于西晋,当时之所以采取这种措施,正如唐长孺所指出的,与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权结构有关,这种政权结构就是以皇室为首的门阀贵族联合统治[15]。但西晋最终发生“八王之乱”,以至匆匆灭亡,不能不说与宗王出镇制密切相关。那么,刘宋为何不吸取教训,继续任命宗王出镇呢?其根源即在于门阀势力仍然较强,皇帝不得不任用家族成员以保持力量对比上的优势。但二者还是有所不同:西晋是门阀势力趋于上升的时期,推行宗王出镇制体现了皇权对门阀势力的被动适应;而刘宋是门阀势力走向衰落的时期,推行宗王出镇制则体现了皇权的主动加强。刘宋初期,宗王出镇制的确对刘宋王朝的巩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徐羡之等人虽然废杀少帝,但不能久专其权,即因为在江陵存在强大的宗王势力。不仅于此,宗王出镇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了刘宋政权的稳定。
但宗王出镇制在本质上是一种以中制外、家国合一的体制:皇帝控制中央,至亲占据强藩,疏亲、外戚、异姓交杂其间,因此要实现政治局面的稳定,除了依靠中央的力量外,还有赖于家国秩序的协调,即皇帝不仅是一国之主,同时也是一家之长。对于出镇诸王,刘裕既为长兄又为人父,且为开国之君,文帝即位时父辈已逝,二兄被杀,也是当然的家长,因此在文帝被弑之前还没有产生家国秩序的矛盾。而孝武帝以侄子的身份君临诸叔,明帝以叔父的身份君临孝武诸子,都造成了家国秩序的破坏,故有必要采取措施协调秩序以巩固皇权。除直接的诛杀外,这些措施还包括对方镇格局进行调整,如分割强藩、令异姓处强藩、限制宗王镇边等。如此固然可以暂时稳定新皇帝的地位,但同时也破坏了同姓与异姓、内地与沿边的势力平衡,于是居边异姓势力的兴起及朝代的改换就难以避免。我们看到,宋、齐、梁、陈改朝换代的力量总是来自居边异姓,除了沿边地区是豪族与流民聚居地之外,也与方镇格局的演变所导致的势力失衡直接有关。
[1]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册)[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7.
[2]陈勇.刘宋时期的皇权与禁卫军[J].北京大学学报,1988(3).
[3]薛军力.刘宋初期对强藩的分割[J].天津师大学报,1995(5).
[4]唐春生.宗王出镇与南朝文化[J].贵州文史丛刊,2004(4).
[5]吴廷燮.东晋方镇年表[M].二十五史补编:第3册[Z].上海:开明书店,1935:3467.
[6]鲁力.东晋的“五马”与谯王[J].武汉大学学报,2007(4).
[7]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万斯同.东晋方镇年表[M].二十五史补编:第3册[Z].上海:开明书店,1935:3463-3466.
[9]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813.
[10]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37.
[11]万斯同.宋方镇年表[M].二十五史补编:第3册[Z].上海:开明书店,1935:4255-4270.
[12]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512.
[13]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14]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4138.
[15]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249.
[16]唐长孺.西晋分封与宗王出镇[G]//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140.
[责任编辑孙景峰]
ClanKingsofFangzhen&PoliticsofLiusongDynasty
LU Li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China)
The reason that Liusong dynasty ordered continually clan kings to hold the Fangzhen after the West Jin dynasty, is great families still keeping powerful forces, and emperors had to appoint family members to maintain the advantage. This system exerts a two-edged influence with politics of Liusong dynasty: On the one hand, it played a positive role to consolidate political power in the early period of Liusong dynas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clan kings of Fangzhen threatened emperors because of their large forces. Emperor Xiaowu and Emperor Ming took measures to weaken the clan kings of Fangzhen, but this politic eventually led to the rise of different families and the fall of the Liusong Empire.
Liusong Dynasty;clan kings;fangzhen;great families
K235
A
1000-2359(2011)06-0124-05
鲁力(1969-),男,湖北公安人,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2011-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