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趋势、动力机制及其内生化路径

2011-04-13

关键词:劳动力河南省农民工

李 浩

(河南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趋势、动力机制及其内生化路径

李 浩

(河南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内外双重动力的推动使得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趋势,省内转移和就业的规模大幅度上涨。其中,外在动力来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内在动力来自农民工群体自身的分化。在产业调整和转移的过程中,河南省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呈现的新的发展趋势最终是有利于生产方式的变革的,而且在动力机制和制度内生性演进机制的共同作用下,这一发展路径趋于内生化。

劳动力转移;就业; 动力机制;内生化

一、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新趋势

2011年春节以后,全国各地又出现了新一轮的“民工荒”,地区与地区、企业与企业之间纷纷展开了一场农民工“争夺战”。综合来看,此次“民工荒”呈现出结构性和行业性两个特征:一是普通农民工短缺,短缺的职业对技术没有特殊要求,而且缺口极大,以安徽省为例,缺工企业招用人数占缺工总数的64%;二是短缺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安徽省在服装玩具加工、机械加工、电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缺工人数占比高达72%。与此同时,农民工工资面临着新一轮上涨的压力,甚至有提高工资也招不到工人的情况。

在此宏观背景下,河南省作为传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大省,其省内劳动力的转移规模却大幅度上涨,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约有1843万,其中在本地转移就业的有800万,占43.4%,跨域转移有1043万,占56.6%。但是从纵向对比来看,2010年河南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1142万人,同比增加123万人,增幅为12.07%;与2007年相比,省内转移增加了490万人,增幅为75.16%。进入2011年以后,此趋势有增无减。与之相悖的是,在转移的河南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学历的占到63.7%,初中文化程度人数最多,其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不高的特点正好符合此次结构性“民工荒”对劳动力的需求。然而,河南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面对工资上涨的机会时却选择了进行省内转移。诚然,由于河南省自身的经济发展、农民工工资的上涨以及中原经济区的建设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选择省内就业。然而本文认为,在这些因素背后,有着更强大的动力机制导致了此种现象的发生。而且,这一动力机制是内生的、是在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进程中自我积累形成的。

二、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动力机制

(一)外在动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

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再加上沿海地区土地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为了较快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秩序,国家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强调中西部对东部相关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在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以及产业优化升级的影响下,相关产业向中西部进行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行业也呈逐步扩大的趋势,致使劳动力需求不断上升,原来是劳务输出地的中西部各省区转而成为劳务短缺地。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司发布的《2009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09 年东部地区务工民工为 9076 万人,比上年下降 8.9%,占全国农民工比重的62.5%,比上年下降 8.5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外出民工则分别增长33.2%和 5.8%,占比分别较2008年上升 3.8 和 4.8 个百分点 。因此,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挽留本地农民工进行就地转移,而本就劳动力短缺的东部地区劳动力的价格不得不上涨,相应地中西部地区也纷纷调高农民工工资水平,撇除生活成本等因素,中西部某些地区的农民工工资甚至要高于东部地区。

另外,伴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在河南省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以物流、交通、商贸业等为主的第三产业成为中原经济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够有效地吸纳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建立了良好的就业环境。因此,省内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进行省内转移,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和丰富的要素支撑。

现代市场体系由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和产品市场体系构成,生产要素市场体系由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土地市场构成。劳动力市场是现代生产要素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我省现代劳动力市场是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助推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市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省内转移便显得理所当然。

(二)内在动力:农民工的代际分化*本文以农民工出生时间为界,把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于90年代中后期开始向城市进行转移的农民工界定为第二代农民工。

调查显示,在转移的河南省农村劳动力中,80后人数多于其他年代的人数,占转移劳动力总人数的36.3%。从跨区域转移情况来看,80后占44.3%,远高于其他年代的人数*调查结果来自笔者于2008-2009年进行的关于农民工生存状态的调查研究工作。。第二代农民工在进城动机、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就业模式等方面均表现出与第一代农民工不同的特征。

第一,农民工行为选择日益理性化。随着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第二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明显高于第一代农民工,其文化程度起点高于第一代农民工群体,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务工者比例骤减,而高素质务工者比例较第一代农民工而言有所上升。教育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职业层次、工资水平、社会流动等各个方面,也是农民工行为选择趋于理性化的现实基础。

第二,打工动机的多样化。从总体来看,农民工进城务工主要的动机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这应该是农民工一种普遍的进城务工的目的。但对于第二代农民工来说,他们进城的另一个主要动机来自城市中更多的发展机会与更大的选择范围。农村对于第二代农民工来说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城市中丰富的生活方式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使得第二代农民工的外出务工与第一代农民工不同,他们不再基于生存的理性而是在经济理性驱使下,谋取自身的全面发展。第二代农民工不再单单地追求高的工作收入,而是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城市生活和自身社会地位的提高,其进城务工动机呈现明显的多样性,体验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提升自身素质等诸多主观因素开始占据主要的影响地位,其动机具有经济型和生活型并存的特点。

第三,农民工就业结构的变化。2008年,笔者曾以河南省农村劳动力为对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制造业、建筑业、其他服务业为主,其中制造业和建筑业占到55.25%,现今这一趋势得到扭转,第一代农民工在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中,更偏向就业于城市非正规部门,大都从事的是高体力消耗、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而第二代农民工的就业模式有较大改善,从事高体力消耗工作的比例明显下降,他们对于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要求更高,也希望从事轻松而待遇较好的职业。同时,他们也把工作作为一种开眼界和找机会的手段,其就业观念和就业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变。最新调查表明,河南省转移劳动力中从事第三产业人数最多,其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农民工就业模式的改变不仅仅反映了随城市经济发展所形成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及其变化,也反映了农民工自身就业观念的改变。

三、河南省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内生化路径

纵观第二部分的分析,客观可能性和主观愿望两方面的动力机制共同推动了河南省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变化,这一趋势变化也正反映出河南省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已经开始走向内生化路径。

首先,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就业结构也必须及时作出相应的改变,以使得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相匹配,从而避免结构性失业的持续存在。而就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劳动力在产业结构上形成相应的重新配置,这种调整的理想结果便是产业结构在实现优化与升级的同时,劳动力的转移顺利完成,劳动力得以充分就业。

其次,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新趋势造成农民工工资面临不断上涨的趋势,改变了经济生产的要素禀赋,并进一步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经济的观点不仅在于选择哪种生产方法,而且还在于在给定的生产方法内考虑生产系数,因为生产要素组合里的生产资料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也就是说,一种资料的缺少可以用另一种资料的增加来补偿,却不必改变生产方法。放置于劳动与资本两者的关系之中看,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经济组合中,无限的劳动追逐有限的资本,表现为劳资关系中资方的绝对控制优势,这时依靠低劳动成本的生产方法也可以维持下去;一旦劳动力开始短缺,大量的资本找不到与之相匹配的劳动力,经济组合便会受到限制,这时单纯依靠资本的增加无法对冲劳动力缺失对整个经济组合的影响,现有的生产方法也便无法继续,这就需要我们对生产方式进行变革。

另外,要在努力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同时,把河南省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走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市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有足够的劳动力作支撑。河南省农地流转市场处于萌芽阶段,市场发育较为缓慢,土地权属不清,导致农地流转的市场价格还不能完全反映出拥有土地权利的价值,因而普通农民在其他收入并不非常稳定的情况下,不会轻易放弃农田,由此使得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都是在离乡不离土的前提下进行的,以短期流动为主,并呈现较强的兼业性。因此,在农民工工资上涨、省内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的条件下,理性化的农民工往往会选择省内转移和就业,这便为河南省生产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条件。

最后,生产方式的变革必须要有制度的保障。制度作为人们对于自身生活体系的自觉架构,其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当其作为一种重复博弈的结果累积,一旦固定下来便带有较强的内生性。河南省劳动力转移和就业过程中体现的主体性所演进的内生性使得省内转移和就业逐渐成为一种隐含的制度,不遵守这个规则意味着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而当这种规则的潜移默化成为新时期农民工群体内部的隐含制度之后,内生性农民工群体内部制度体系的耐久性就会增强,省内转移就很有可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延续下去,从而更有利于促进生产方式的变革。

四、结论与对策

在产业调整和转移的过程中,河南省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呈现的新的发展趋势最终是有利于生产方式的变革的,而在内外双重动力机制和制度的内生性演进机制下,这一路径便趋于内生化,并更容易长期化。

然而,在看到这一发展前景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其实,农民工短缺在刺激劳动力工资上涨、促进生产方式变革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农民工返城就业的意愿并不高。由于进城务工的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是指做某种选择而放弃另一选择的最高代价,农民进城务工的机会成本,则是留在农村可得到的预期收益。和隐形成本的存在,农民工回流的现象日趋严重,回城意愿受到严重抑制。在迁移成本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能充分流动的条件下,粮价上涨、农业税取消、种粮补贴以及鼓励就地转移等一系列政策的实行,使得在不转移的情况下,农民收入提高具有了更大的可能性。如此的发展趋势便意味着在迁移成本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向城市流动的收益不再足以补偿迁移成本,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留守农村。

其中,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隐性成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身份歧视带来的心理弱势,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体系,子女教育的完成度较低等。这些问题加重了农民工进城的生活负担。实际上,这些隐性因素致使农民工生存状况堪忧的情况可以理解为一种农民工工资的折扣率,它们本质上造成的结果是农民工实际收入的减少。随着政府一系列针对农村和农业生产的优惠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考虑城市生活成本、家庭、子女等诸多因素的条件下,会倾向于选择留守生活成本较低、生活环境较为熟悉、社会关系较为简单的农村,从而使得农村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城市劳动力供给不能满足城市劳动力需求扩大的要求,况且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的迁移成本的存在还没有充分进行到消除城乡工资差距的程度。

因此,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的自由流动和就业,就必须立足于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成本,提高其转移和就业的收益。本文认为,关键是要建立偏向“三农”的制度安排。截至目前,包括河南省在内的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度安排都具有明显的偏向性。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把社会资源集中用于工业和城市,农业客观上承担了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积累的任务,由此形成了资源配置上“以农养工”的分配制度。即使到现在,这种农业和农村资源向非农产业和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也没有扭转过来。如此偏向城市的资源分配制度长期把农村和农民排除在城市化、现代化之外,最终导致了农村和农民经济上的弱势地位,使得他们在利益分享时成为被遗忘的死角,在出现问题分摊成本时,成为首先被考虑的对象。要保证生产方式的变革顺利进行,我们就应该加大政策调整力度,把发展目标转向农村,以发展农村、农业和富裕农民为中心,把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所获得的制度红利逐步让渡给农村、农业和农民,最终实现城乡发展均衡的和谐局面。

另外,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方式的变革,带来的是某些产业的资本密集化。在我国劳动力供给依然比较丰富(包括张车伟、蔡昉等在内的学者纷纷指出要实现70%的城镇化率,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还能持续10-20年的时间。目前,我国不会遇到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短缺,仍然处于农民工向城市转移的高速时期。因此,从总量上来看,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拥有充足的劳动供给)的情况下,如何协调好劳动剩余与资本密集化两者之间的矛盾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城镇化下移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分散型的省内流动或近距离的就地向小城镇转移,以城镇化下移的发展战略来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可以改善农村长期落后、人口过分向大城市集中,形成数量大的城市贫困阶层,致使经济发展受损、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城镇化下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拉动中小城市的就业需求,通过地方财政补贴,提高农民工工资,缓解劳动力短缺的局面。而新一轮的中西部地区出现的民工荒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们理应抓住这次机会,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

最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并不一定是一致的,这就有可能导致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失业。尽管主观上在经济动机的驱使下,劳动力将不得不或者情愿对自身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从而适应新的生产方式的需要,然而客观上为了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我们也必须相应地对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提高其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1]刘刚.生产方式变革的内生演进—— 一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读[J].当代经济研究,2010(12).

[2]任静.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3]王文龙.产业转移、社会资本创新与农民城市化[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 (1).

[4]盛亦男,孙猛.农民工返乡的经济学分析[J].人口研究,2009(11).

[5]李宝元,王泽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契机——关于近年来“民工(技工)荒”现象的劳动经济学分析[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

[6]张车伟.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其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8(3).

[7]王辉堂,王琦.产业转移理论述评及其发展趋向[J].经济问题探索,2008(1).

[8]王正中.“民工荒”现象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性选择[J].理论学刊,2006(2).

[9]刘林平,万向东,张永宏.制度短缺与劳工短缺——“民工荒”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8).

[10]蔡昉,都阳.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长期性、效应和政策[J].学术研究,2004(6).

[11]黄玉捷.内生性制度的演进逻辑[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责任编辑迪尔]

F323.6

A

1000-2359(2011)06-0097-04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B342)

2011-07-31

猜你喜欢

劳动力河南省农民工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