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成因和对策分析

2011-04-13杨红芬余志伟

关键词:中央银行传导货币政策

杨红芬,余志伟

(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710061)

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能,货币政策逐渐转向运用货币供应量、利率等间接调控手段以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效应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1]。但是,对于货币政策是如何传导、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不确定以及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存在性等问题,学术界还未能给出满意的答案。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体制、经济结构、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和技术等方面的因素不断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使得货币政策的实施变得更加复杂,货币政策的效果更加难以预测[2]。人们对货币政策的作用可谓褒贬不一,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货币政策难以实现其预定的目标?在研究货币政策时,许多学者已经关注区域因素和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关系,把区域因素和货币政策的效力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更深的层面关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鉴于此,本文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成因和对策做出有一定创新的分析。

一、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成因

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是指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由中央银行实施的统一的总量货币政策将导致各区域间在经济增长、就业以及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指标上体现出不同的政策效果[3]。自中国人民银行履行中央银行职能以来,货币政策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我国一直执行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忽视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特征以及各地区对货币政策的需求差异,这就造成了货币政策在国内不同地区间的区域效应。对转型期的中国而言,造成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因素主要有区域差异、经济周期、金融机构分布不平衡和政府的博弈。

(一)各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

由于在同一个经济体系的不同发展阶段,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大小是不同的,统一的货币政策就会产生区域效应[4]。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各个区域发展相对均衡,货币政策对各区域的效力相对统一,但也不可避免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产生。即便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美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也导致统一的货币政策产生了区域效应。这主要是由于统一的货币政策是重视总量调节,忽视结构调整,统一的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区域必然会产生区域效应。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在市场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必然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效力。在我国东部地区,由于经济活跃,市场对资金的需求旺盛,当贷款利率下降相同的幅度时,其对投资的促进作用要大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的总共加曲线较平坦。同样,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繁荣,交易频繁,居民对货币的交易需求相对较大将使发达地区的总需求曲线相对较陡。而欠发达地区的情况则刚好相反。由此,相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在经济发达地区会导致更大的产出效应[5]。

(二)金融机构作为货币传导机制的主体发展不平衡

金融机构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性,使得货币政策传导主体的缺位程度也呈现出不平衡性。一方面是金融机构数量分布的不平衡。东部城市的商业银行机构数在2009年几乎分别是中部和西部的2倍还要多;在外资银行代表处数量方面的差距则更大,东部分别是中部和西部的80倍和29倍;外资保险机构则几乎全部集中于东部;全国仅有的两家证券交易所,坐落于同属东部的上海和深圳,区域性的资本市场在中西部地区还没有看到雏形。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的业务量分布不平衡。存贷款余额的绝对量也明显呈现出东部大、中西部少的特征。根据2009年度《中国金融年鉴》的数据,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及交通银行等五大行2008年在东部地区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高达93077.06亿元,分别是五大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的3.1倍和3.45倍;五大行在东部地区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56388.16亿元,分别是中部的2.89倍、西部的3.19倍。

(三)各地区经济周期的非同步性影响货币政策效力

关于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大多研究没有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实际上,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受到时间推移的干扰;二是把经济衰退阶段的货币政策同扩张性货币政策画等号、把经济繁荣阶段的货币政策同紧缩性货币政策画等号。对于作为总量调节的货币政策来说,它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区域经济的同质性。如果不同区域经济周期的存在差异,货币政策就很难发挥作用。这主要是与总量经济保持较高同步性的区域,货币政策发挥的效力就会较大。相反,与总量经济不同步的区域,货币政策发挥效力的空间就较小。这正是经济周期的差异性带来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就幅员辽阔的中国而言,由于八大区域之间的经济结构、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微观主体等方面的差异性,加上经济周期非同步性影响,对我国八大经济区在1995年至2005年期间的数据研究后发现,东北、东部等两个区域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人均GDP增长率相关系数均较高,表明名义值区域经济波动与全国经济波动具有较高同步性[6]。

(四)政府的博弈影响金融资源的配置

在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税分配的格局下,地方政府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逐渐加强,各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进而形成了“政府间竞争性市场”。这种竞争主要反映在“条块”之间的讨价还价式的非合作博弈和“块块”之间的零和博弈特征上[7]。在每年中央信贷总量一定的情况,地方政府为了地方经济发展和政绩需要,必然会争夺有限的金融资源,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信贷资源的配置。同样,中央政府和地方之间也存在博弈。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中央政府此时拟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时,地方政府也会通过与中央政府的博弈来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以达到尽快恢复当地经济的目标。相反,当经济处于过度繁荣时期,中央政府需要利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来给经济降温时,地方政府出于地方利益的考虑,在政策的执行上必然会打折扣。博弈的结果是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效力。

二、解决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相关对策

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成因分析为解决问题指明了方向,但要解决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的约束因素,逐步提升货币政策的效力,以保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

(一)深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的约束因素

我国货币政策的多目标制决定了在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央银行难以保持其独立性。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增长和就业是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两个重要目标。由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目前实际上采用的是多目标制,央行要综合考虑通胀、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还要稳步推动金融改革。这种多目标的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很难保证货币政策在经济周期的某个阶段特定的有效性。另外,单一的数量型或价格型工具使用受到约束。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利率、汇率、金融市场、金融微观组织结构等一系列变量都处于变化过程中,价格弹性由低向高演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央行还应当继续综合运用价格工具和数量工具。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之间也应有一个相互替代和相互作用的适应过程,当货币政策对应的数量型指标没处在合理的区间时,对应的价格传导机制也往往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二)适度加快我国利率的市场化进程,提高市场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

在成熟市场经济体中,利率作为资金的使用成本,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关键,应加快我国金融市场特别是货币市场的建设,尽快消除各金融市场、子市场之间的各种壁垒,形成较为统一的市场利率,充分发挥利率的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分阶段调整各市场的利率,形成较为完善的利率结构,使利率真实地反映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实现利率宏观调控与微观调节功能的有机统一。资本项目放开后,资本流动性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日益困难,而利率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越来越高,因此,更应重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作用。当宏观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以依靠货币政策来诱导市场提高利率,当经济出现向下逆转的趋势或风险时,中央银行必须快速调低利率以阻止实体经济过度反应。针对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若实体经济对利率的弹性在经济高涨期较低,那么中央银行就可以采取比经济紧缩时更强的政策来对付经济过热。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也应该考虑到,一旦经济转向衰退,通过利率来达到紧缩经济的行为就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较强的效应。

(三)深化央行大区分行体制改革

在转型期,中央银行总行、各分行、地方政府及其他机构之间的摩擦影响货币政策的效力,分行地位下降。一是中央银行适当放权。针对当前统一货币政策决策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的模式,赋予区域分行一定决策权和调控权,例如可以赋予分行一定范围的再贷款权限。区域分行还可以结合区域特点制定有差别的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审批后实施。这样,区域分行就能依据区域的特点制定有差异化的货币政策,避免统一货币政策对不同区域的不同冲击,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二是重塑央行组织结构。从1998年设立的9个跨省区分行的中央银行管理体制已经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显现出弊端:分行区域内经济差距拉大,区域内的行政区域对分行执行央行货币政策的态度不一,常有行政区内的政府对货币政策施加干预;央行“金字塔”的组织结构导致管理层次较多,货币政策执行力弱化。因此,应重新划分分行的区域,明确央行支行可根据金融宏观调控的需要,对区域信贷总量做适当的调节,实现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区域化与宏观协调发展[8]。

(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经济主体对利率不敏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预算约束软化,对利率变动缺乏敏感性,导致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不畅。而相对应的中小企业却面临融资难问题。应当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其对利率变动反应的灵敏程度。同时,还应当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使商业银行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市场微观主体,强化其内在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并按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要求进行经营,在资金供求和利率变化时,做出符合市场游戏规则的反应,贯彻传导货币政策的真实意图,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由于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信贷渠道传导的,解决中国货币传导机制的非对称性效应还应着重解决国内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消除对国有企业的信贷配给,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多渠道和全方位地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

[1]毛定祥.货币政策效应时滞分析——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J].上海大学学报,2002(12).

[2]高铁梅,王金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动态分析[J].金融研究,2001(3).

[3]索彦峰,陈继明.中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研究:来自信用观点的解释[J].当代经济科学,2007(6).

[4]Bernanke,Ben & Mark Gertler.Inside the Black Box:The Credit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5(4).

[5]杨晓,杨开忠.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财政研究,2007(2).

[6]常海滨,徐成贤.我国区域经济波动对货币政策效力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08(3).

[7]冯涛,乔笙.通货膨胀中的地方政府金融行为分析[J].财贸经济,2006(2).

[8]钱彦敏,蒋振声.论适度差别的货币金融区域发展模式[J].经济研究,2002(5).

猜你喜欢

中央银行传导货币政策
从纸币到虚拟货币的转变将增强中央银行的力量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神奇的骨传导
对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思考
理解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