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异时性多发癌1例报告
2011-04-13陈燕芳
陈燕芳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68岁,食管癌放疗后2年余,吞咽梗阻伴声音嘶哑4个月入院诊治。患者于2007年8月出现吞咽梗阻感,2007年9月行胃镜检查示:食管中段癌(距门齿28~32 cm)。病理诊断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拒绝手术治疗,于2007年11月5日至12月14日在我科行食管癌放疗(DT:60 Gy/30F/6W),放疗期间行顺铂(20 mg/m2,第1~5天)同步化疗2个周期,放化疗后再行顺铂(20 mg/m2,第1~5天)+氟尿嘧啶(1 0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96 h)全身化疗2个周期。治疗后吞咽梗阻感明显改善,多次复查提示病情稳定。2010年5月中旬,患者再次出现吞咽梗阻感,故来我院进一步诊治。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无浅表淋巴结肿大,心脏、双肺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体征。辅助检查:2010年9月23日来我院复查胸部CT示:①食管中段癌放疗后与上一次(2010年4月10日)胸部CT片比较无明显变化;②食管上段管壁明显增厚,考虑食管癌;③左上纵隔淋巴结肿大。胃镜示:胸上段食管(距门齿17~23 cm处)肿块,取活检;23 cm以后食管黏膜光滑,胃镜行至28 cm处见食管管壁稍增厚、僵硬,管腔稍狭窄,考虑放疗后改变。病理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于2010年9月24日至2010年11月8日予行食管上段癌及纵隔淋巴结6MV~X线三维适形放疗,使用放疗设备为亿科达直线加速器,DT:60 Gy/30F/6W。放疗期间行顺铂(20 mg/m2,第1~5天)+氟尿嘧啶(1 000 mg/m2持续静滴96 h)2次,放化疗后再行顺铂(20 mg/m2,第1~5天)+氟尿嘧啶(1 0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96 h)4次。治疗效果可,吞咽梗阻明显改善,复查胸部CT见上段食管癌肿块稍有缩小,中段食管管壁稍增厚,与前片比较无明显变化,病情稳定,继续随访中。
2 讨论
多原发癌(multipleprimary carcinoma,MPC)是指患者的某一器官或系统同时或相继发生2个或2个以上互相独立的原发恶性肿瘤[1],临床上较为少见,有研究表明,癌症患者发生新肿瘤的机会远高于正常人群,0.4% ~10.7%的癌症患者可能发生二次原发癌[2]。发生原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宿主易感性、致癌因素的持续作用、抗癌治疗等导致的免疫机能低下、生物学及遗传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关于MPC的诊断标准,目前仍采用1932年由Warren和Gatees提出的国际公认诊断标准:新生肿瘤病理确诊都是恶性肿瘤;肿瘤在组织学上相互独立,它们之间有正常的黏膜相分隔,而且至少在2 cm以上;继而发生的肿瘤应必须排除由第一肿瘤转移或复发而来的可能;第一癌与第二癌发生间隔在6个月内者称为同时性重复癌,6个月以上者称为异时性重复癌[1]。
本例患者2007年8月发现胸中段食管癌,病理为高分化鳞癌,行放化综合治疗后,于2010年9月发现胸上段食管癌,病理为中分化鳞癌,与中段食管癌病理类型不同,且中间间隔4 cm光滑的食管黏膜,发病间隔时间为2年1个月,为食管异时性多原发癌。因胸上段食管癌病变位置较高,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而放疗损伤小,疗效不比手术差,且患者已出现左上纵隔淋巴结转移,故不考虑手术治疗,仍予行根治性放疗并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后定期随访尚未发现远处转移及复发征象,病情稳定,治疗效果尚可。
食管多原发癌患者行根治性放疗仍能取得根治性效果。但是为了提高生存率,早期诊断是关键。对于已接受放化疗综合治疗的患者,应定期追踪复查,监视病情,尽早发现异时性多原发癌,为患者争取再次根治性治疗的机会。总之,只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提高生存率。
[1]罗 勇,冉体彬,朱世培,等.食管多原发癌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327.
[2]单 娟,姚 辉.食管多原发癌的放射治疗〔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3,10(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