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身体部位词「手」的语义扩展的认知性研究
——以隐喻、提喻和转喻表达为中心
2011-04-13李旖旎
李 旖 旎
(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871)
日语身体部位词「手」的语义扩展的认知性研究
——以隐喻、提喻和转喻表达为中心
李 旖 旎
(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871)
「手」不仅是表示身体部位的概念,而且还表示许多从原义上派生而来的语义。本文以日语身体部位多义词「手」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出发,研究隐喻、提喻和转喻在「手」的语义扩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并通过分析归纳出「手」的认知性语义扩展类型。
日语身体部位词;「手」;语义扩展;隐喻;提喻;转喻
一、引言
人类通过身体感知外部世界,并由此衍生出许多以身体为基础的语言表达方式。例如五官感觉表达、时间和空间表达*人类都是通过自己的“身体”来感知周遭世界的。这里所说的“身体”还包含“心智”或“精神”。例如身体向前方的移动行为产生了“前”的空间概念,进而产生了和其相对的“后”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左、右”的概念。即是说,空间概念的产生是以“身体”为基础的。时间概念是和“身体”中的“心智”或“精神”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时间的变迁和“身体”的移动有相似性,所以在隐喻认知机制的作用下就产生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概念。等都是人的身体感觉在语言上的反映。身体通过和外部世界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使表示身体部位的词汇的语义也从原义扩展为更多的语义。
笔者以与外部世界直接接触并发挥功能的身体部位“手”为中心,以日语身体部位词「手」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在整理「手」的语义项的基础上,考察隐喻、提喻和转喻在「手」的语义扩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归纳「手」的认知性语义扩展类型。出于系统性研究的需要,笔者在考察单纯词「手」的同时,还考察像「若手」这样的复合词中的「手」以及音读「て」和训读「しゅ」的「手」。
二、隐喻、提喻和转喻的认知基础
词汇从原有的语义派生出新的语义时,原义和派生义之间有三种关系:隐喻关系、转喻关系和提喻关系。
“隐喻”是“以两种事物或概念的某种相似性为基础,使用其中一种事物或概念来表示另一种事物或概念的比喻”[1]65手法。隐喻的认知基础被认为是“比较”这种人的认知能力的使用。所谓“比较”能力,指的是“通过从某个特定的角度观察和分析多个(两个最为典型)对象以清楚地发现其相同点和不同点”[1]68的能力。在这种“比较”能力中和隐喻密切相关的是“找出相同点”的能力。
“提喻”是“用表达一般语义的词汇来代表表达较为特殊的语义的词汇,或者与此正相反,用表达特殊语义的词汇来代表表达一般语义的词汇”[1]69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如,「花見」一词中的「花」实际上是指代「桜の花」,也就是说,用表示一般意义的「花」来表示「桜の花」这种特殊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提喻的认知基础是“从不同的层面(详尽程度和精密程度)把握同一对象”[1]15的能力。
“转喻”是“以两种事物在外部的相邻性,进而引申为两种事物或概念在思想层面或内涵层面上的关联性为基础,使用其中一种事物或概念的表现形式来表示另一种事物或概念的比喻”[1]76手法。“转喻”的认知基础被认为是人的“参照点能力”[1]81。“参照点能力”是兰盖克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在理解某个很难直接把握的对象时”,人们会无意识地“以其他容易把握或已经理解的对象为参照点来理解难把握对象”的能力。
山梨正明将引起语义扩展的要因总结为四项,分别是:基于相邻或相近关系(转喻)的扩展,基于相似或类似关系(隐喻)的扩展,由具体向抽象变化(提喻)的扩展,由抽象向具体变化(提喻)的扩展。 换言之,语义变化的要因是隐喻、提喻和转喻的认知作用。下文将具体分析这些要因在日语身体部位词「手」的语义扩展中发挥了何种作用。
三、「手」的语义扩展
(一)「手」的原型语义
所谓“原义”是指某个词语最初被使用时的“原本的意义”、“本来的意思”。吉村公宏将“原义”规定为“原型语义”[3]。
辞典中「手」的原义描述如下:「人体の肩から先の部分。手首·てのひら·指先などをさすこともある。また,動物の前足をいうこともある。」即是说,「手」的原义是指“动物的上肢部分”。例如:
(1)東京都北区の小学校。ひとりの男のこが、手を挙げた。 (《五体不満足》)*本文中引用的例句出自“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中日对译语料库”、 辞典和互联网。具体的出处已标注在每个例句的后面。
(二)基于相似关系的「手」的语义扩展
由于隐喻和提喻的相同前提是承认两个概念域之间有共通的语义特征,所以基于相似关系的语义扩展可以分为隐喻扩展和提喻扩展两类。
1.隐喻扩展
“人类有从纷繁复杂的对象中找出某种相似性的能力。而支持这种把握相似性的认知能力的基础是对外界的隐喻性理解。我们在面对某种新的对象时,将其诉诸和其有着相似之处的具体知识或事物,通过和已有的具体经验结合,有效的理解和表达这种新的对象”[2]。
基于人类把握相似性的认知能力,「手」的语义从原义扩展为以下隐喻性语义项:“器具的把手”、“水势、火势”。由于在“从本体上延伸出的细长形部分”这一特征上和「手」相似,也就是说在形状上和「手」相似,于是「手」从其原义衍生为以上语义。例如:
(2)急須の手、口はボデーと同質の泥で接着して焼成します。(www.yamaderakk.co.jp/qs1.html2009/09/18)
(3)かれこれ十箇所あまりのところから火の手があがりはじめていた。 (《黒い雨》)
2. 提喻扩展
提喻性理解要求具有从不同角度把握相同对象的认知能力,其关键在于在承认相同对象的细节部分存在差异的基础上找出其不同点。「手」的提喻性语义为“某具体个人的手”。例如:
(4)曾根二郎はちょっと考える風にしていたが、網棚の方へ手を伸ばして、重そうなリュックサックを降ろすと、それを肩にかけて歩き出そうとした。(《あした来る人》)
上例中的「手」是指「曾根二郎」的「手」,它在表示「手」的原义“动物的上肢部分”的同时也具备了「曾根二郎」个人的特征。实际上是用表示一般意义的「手」来表示「個人的な手」这一特殊语义。
(三)基于相邻关系的「手」的语义扩展
如前文所述,理解相邻关系需要人的“参照点能力”。基于相邻关系的“转喻”就是用已有的某种表达方式来表达与其有着某种联系的事物或概念。根据笔者的考察,「手」在其语义扩展过程中基于相邻性关系产生了很多转喻性语义项。
1.基于具体相邻关系的语义扩展
第一,基于物体和物体之间相邻性的语义扩展。
某一空间内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邻是相邻关系的一种。身体部位词「手」基于空间内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邻关系,从其原义衍生出了以下语义:身边、身旁、手中的棋牌。例如:
(5)以上述べたように、手道具はなくてはならないものです。(homepage3.nifty.com/wwsimple/qanda-tedougushujuku.htm2010/03/26)
(6)最後には手を明かすが、それまでの駆け引きを楽しむゲームである。(www.asahi-net.or.jp/~uv3k-kmgi/warumono.html2010/03/26)
第二,基于部分和整体之间相邻性的语义扩展。
用某个身体部位来表示整个「人」的表现方式在日语中有很多,「手」可以说是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它由此衍生出以下语义:劳动的人、能力、部队、军队、擅长某项工作的人。例如:
(7)叔母が病気で手が足りないというから私が勧めて遣ったのです。 (《こころ》)
(8)此の手の大将軍は何ものぞ。 (《大辞林》)
(9)バスの運転手さんと乗客がギョッとして、ボクが乗り込むのを見ていると感じたのは気のせいだろうか。 (《五体不満足》)
2. 基于抽象相邻关系的语义扩展
第一,基于主体和功能之间相邻性的语义扩展。
「手」是人的各种行为得以实施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工具,是最直接的手段。例如:拿、握、移动物体、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生产制造等行为都离不开「手」。在「手」的语义扩展过程中,人类倾向于以眼前的容易把握的身体部位「手」为参照点,用行为主体来表示其功能。例如:
(10)5800円という値段は、小学生のボクにとって、とてもではないが手の届く範囲ではない。 (《五体不満足》)
(11)このような手のこんだ竹の人形をみたのははじめてであった。 (《越前竹人形》)
(12)そして、その「おもちゃ」を手にしたボクは、漢字テストにおいて、盤石の地位を誇るようになった。 (《五体不満足》)
(13)僕は山手寄りの往還を歩いて帰った。 (《黒い雨》)
第二,基于媒介和结果之间的相邻性的「手」的语义扩展。(本节总结的「手」的语义项都是以「手」的功能为基础扩展而来的,作为「手」的功能的“产物”和之前的语义项有所不同,所以单独分节论述。)
「手」发挥功能,有时会留存某些结果。比如殴打会留下伤痕,书写会留下笔迹,制造会留下某种品种的产品等等。这时,「手」就成为媒介,由于使用媒介和产生结果在时间轴上的发生处于先后位置,所以是相邻的。通过以“媒介”为参照点来把握“结果”在语言使用层面更具经济性,因此「手」扩展出以下转喻语义:受的伤、笔迹、种类。例如:
(14)緑の父親は二人部屋の手前のベッドに寝ていた。彼の寝ている姿は深手を負った小動物を思わせた。(《ノルウェイの森》)
(15)一つには御手を習ひ給へ (《大辞林》)
(16)この手の品としては、色絵が良く残っている方でしょうか。(www1.bbweb-arena.com/mm2831/mywebnew_061.htm2010/03/26)
(四)基于相似和相邻关系共同作用的语义扩展
通过考察笔者还发现了一种有趣的「手」的语义扩展方式,即在两种比喻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扩展。具体分为基于隐喻和转喻共同作用的语义扩展和基于提喻和转喻共同作用的语义扩展。
1. 基于隐喻和转喻共同作用的语义扩展
(17)キュウリが だいぶ大きくなってきました。 茎の途中からヒョロ~ンと伸びているのがキュウリの手です。(log.g oo.ne.jp/.../04e43a3558fabecdc79caa232ecdbabf 2009/09/18)
(18)引き戸はしめたが、几帳の手の所がつかえてきちんとしまらない。(www5.tok2.com/home/byakuran/y2/yume67.htm2010/03/25)
以上两例中「手」的扩展语义分别为“植物藤蔓的支架”和“幔帐的横杠”。它们不仅在形状方面和「手」相似,而且在主体和功能的相邻关系层面和「手」的「握る·つなげる」功能有着共同之处。正如前文所述,以主体为参照点来表示其功能的语义扩展是转喻性的,基于形状上的相似性而产生的语义扩展是隐喻性的。即是说,以上两种语义是在隐喻和转喻的共同作用下衍生而来的。
2. 基于提喻和转喻共同作用的语义扩展
(19)やがて丑松は庄馬鹿の手作りにしたという草鞋を穿いて、人々のなさけに見送られて蓮華寺の山門を出た。 (《破戒》)
「手作り」的「手」在表示功能的同时也表示某个特定的个人的「手」。用“主体”表示“功能”的同时兼用“一般”表示“特殊”,因此可以说在提喻和转喻的共同作用下,「手」由其原义扩展为“不借助机械或他人的能力”这一语义。
四、结语
通过以上考察,笔者发现「手」的多种语义呈现三个扩展方向:基于相似性的语义扩展、基于相邻性的语义扩展以及基于相似性和相邻性共同作用的语义扩展。基于相邻性的语义扩展又可以分为基于具体相邻性的语义扩展和基于抽象相邻性的语义扩展。基于具体相邻性的语义扩展可以再细分为基于物体和物体之间相邻性的语义扩展以及基于部分和整体之间相邻性的语义扩展,基于具体相邻性的语义扩展可以再细分为基于主体和功能之间相邻性的语义扩展以及基于媒介和结果之间相邻性的语义扩展。基于相似性和相邻性共同作用的语义扩展可以再分为基于隐喻和转喻共同作用的语义扩展以及基于提喻和转喻共同作用的语义扩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隐喻、提喻和转喻贯穿于「手」的整个语义扩展过程并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使「手」的多种语义项从原义得以衍生。 当然,中文的身体部位词“手”也有多种语义并在语言生活中被频繁的使用。笔者将在今后的研究中以“手”的中日对比研究为课题,探明两者之间的异同。
[1]籾山洋介.認知意味論のしくみ[M].东京:研究社, 2002.
[2]山梨正明.認知文法論[M] .东京:ひつじ书房,1995:20.
[3]吉村公宏.初めての認知言語学[M] .东京:研究社,2004:224.
H030
A
1000-2359(2011)02-0199-03
201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