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动词重叠历史演变的考察与思考

2011-04-13

关键词:现代汉语尝试语法

崔 应 贤

(河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汉语动词重叠历史演变的考察与思考

崔 应 贤

(河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按说,从事语法化探讨应该是不容易引发争议的。因为它侧重对已有的语言事实进行客观描写,将其本原状貌、发展轨迹清晰地展示出来即可。文本对象都已明确,语法语用相对好区分;它又不像理论语言学,重在逻辑的推证与思辨。如果说这项工作有难度的话,依照通常的理解,似乎主要在于文献资料的选取上。但想象是一回事,具体课题研讨表现出来的情况又是一回事。有关动词重叠语法化,以往的研究反映出来的问题就不仅仅体现在上述一点上。我们将里边值得关注的问题提出来,希冀对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有所进益。

一、出发点问题

历时的研究和共时的研究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整体上看,语法化的考察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还在于通过历史演变的考察认识特定语言单位依照了什么样的规律发展下来,从而在现代汉语中体现了怎样的根本特征。虽然如此,历时的考察仍得有一定的前提,首先得对现代汉语中的该现象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认识,上溯的时候才不至于偏离正确的途径。同样道理,对其历时发展考察得精细准确,反过来也可以进一步验证我们对共时现象所做出的判断。

动词重叠在现代汉语中体现出的主要语法意义特征是什么?

这首先需将动词重叠的范围搞清楚。迄今为止,人们提到的除开单音节VV式、双音节的V1V2V1V2外,还有V一V、V了V、V了一V、V上一V,甚至还有VN一V、V着V着、V了又V、V上几V等。显然,不确定好范围,该语法单位的语法属性是难以认定的。老一代的语法学者,大都是将动词重叠看作词法中的构形范畴。上述各种各样的形式,光V一V式,便有了歧义,就与句法的表达有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联系。所以,动词重叠应该将其相对严格地框限在自身重复形式的范围之内。即便用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原理来解释,也应当将最前边的两种看作动词重叠里边的典型成员,而其他的,或看作条件变体,或渐行渐远,归入句法的组合性质。因此,要看一特定语法现象,应该着眼于它的严式形态来确认它的功能特征、语法意义。一旦让其他的形式干扰了基本的判断,就会出现差错。相当的一些人之所以将动词重叠的基本语法意义看作是表时短量小,往往是看重了其他结构里边多出现“一”。如果揭示其未明的意识基础的话,动词重叠的活动区间是框限在明确终止点“了”以内的。如:“叫你尝尝吧,你都给我吃完了。”甚至它还有起始点,尽管和它的终止点一样比较模糊。试比较下边的两个句子:

(1)你赶快把那个文件看了,拿个意见出来。

(2)你赶快把那个文件看看,拿个意见出来。

例(1)是已经在看,重在指向明确的终止点。例(2)是还没有看,既指向开始又包括其结束,体现的是一个段。正因为如此,它会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形成量小的观念。

刘月华虽然主张动词重叠表示时量短、动量小,但她同时列出一些用例:“便宜是你的,你自己细细的算得了!”(老舍)“妈,您跟四凤好好谈谈吧。”(曹禺)指出,这些动词重叠式所表示的动作并不是短时少量的,有时是不可计量的。

事实上,谓词重叠都有量上的弹性,在一定的区间里边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一如形容词中性质和状态小类的区分。“高个子”和“高高的个儿”,哪个高?前者肯定高,因为它是性质判断;后者也高,但似乎还不到高的临界点,在一定区间并随不同的人的感觉而浮动,因为它是描写性的。故,前者可以否定:“不高”;后者就不行:“*不高高”。动词重叠也是同样的道理:“不看”可以说;“*不看看”就不能成立。依照朱德熙先生的话来说,后者包含着一定的主观性在里边。动词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时间性上。而动词重叠的出现条件是未然的,即言语主体寄希望于特定对象尝试进行某种行为以获得一定的体验。尝试义的这种总特征决定了与之相一致的诸多具体特点,如时量上偏向于小,色彩上有轻松、适宜、口语化等。正是基于这种属性,那些不具有自主性的动词,一旦以重叠的形式出现,也能获得同样的语义属性。如不能说“你醒了醒”,但可以说“你醒醒”。

动词重叠的这种根本特征,追溯其历史演变,也能得到很好的证明。相反,从时短量小观点出发的,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不免有削足适履之嫌。

二、动词重叠的渊源及演变轨迹

语言是人类认识感知世界的思维载体。其发展经历的是一个由粗疏到精细丰富的过程。虽然这样,一些基本的范畴意识即便是其早期也是应该初步建立的,比如与词类对应的事物与行为,时间观念上的过去和将来,经验和尝试等。

汉语书面语中有关尝试义的最早记录,是以词汇意义直接体现的:

(3)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尚书·尧典》)

与此基本同时,“尝”由其本义以口辨味引申出“尝试”义,用在同样的语境中:

(4)诸侯方睦于晋,臣请尝之。若可,君请继之。(《左传·襄公十八年》)

还有两者合一的:

(5)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孟子·梁惠王上》)

到了汉代,则开始普遍地运用“试V”式。这可以看作句法组合表现尝试义的开端:

(6)王试出兵境以观之。(《史记·周本纪第四》)

(7)其事未究,固试往,复问之。(《淮南子·卷十八》)

《世说新语》里边则进而出现了“试一V”式:

(8)可试一交言。(《文学》)

(9)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任诞》)

《齐民要术》中出现了“V看”式。此时的“看”已从本义“观瞻”引申出尝试义。如:

(10)尝看之,气味足者乃罢。(卷七)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一V”式,其中的“一”也开始不确指。如:

(11)愿令我一见亡妇,死不恨矣。(《搜神记·卷二》)

(12)一七日,一搅;二七日,一搅;三七日,亦一搅。(《齐民要术·卷八》)

到了唐代,句法组合型的“试V看”才大量出现。唐诗里边有趣的现象就是白居易的最多见。这可能与他以口语入诗有关。例如:

(13)偶因群动息,试拨一声看。(《松下琴赠客》)

(14)碧毡帐下红炉畔,试为来尝一盏看。(《府酒五绝》)

此时“试一V”也大量使用。如李白的《登岘山亭寄晋陵张少府》:“凭轩试一问,张翰欲来归。”张巡的《闻笛》:“岧峣试一临,虏骑附城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诗里边出现了一例“试一V看”:

(15)主人憎恶鸟,试待一呼看。(吕温《和舍弟让笼中鹰》)

敦煌变文里边开始出现“V一V”式,如:

(16)十法行中行一行,六千功德用严身。(《三身押座文》)

宋代佛教灯录中变得普遍。如《五灯会元》中的用例:“龙拍一拍,师便喝。”(卷十七)“时有僧就地拈起,吹一吹。”(卷十九)须注意的是:此间的这种形式倒是表示已然的多。唯有到了《朱子语类》,因为朱熹是以劝导人们应该怎么做的,着眼点就有了未然的时间特征,尝试义才得以凸现。如:

(17)审一审,看他意思著落。(卷三十四)

(18)操亦不是着力把持,只是操一操,便在这里。(卷六十二)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典型形式VV式又是经历了一个怎样的产生发展途径呢?以唐代为界,在这之前的同形式单位多用于已然时间,表时长量大。如:“行行日已远,乃造匈奴城。”(石崇《王昭君辞》)“行行道转远。去去情弥迟。”(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诗五首》)到了唐代,虽然绝大多数的重叠动词仍表示这样的语法意义,但随着表意的丰富,词义的引申,有些已开始表时短量小。如:

(19)看看水没来时路,渐渐云藏望处山。(杜荀鹤《春日登楼遇雨》)

(20)忽然写出涧底松,笔下看看一枝老。(施肩吾《观吴偃画松》)

(21)今日散材遮不得,看看气色欲凌云。(施肩吾《玩手植松》)

同一个“看看”,例(19),有“渐渐”参照,则为时长持续。例(20),有“忽然”参照,则为时间迅急。例(21),则已经多少有了尝试的意味。

(22)后闻师出世,遣少师持前问问师,师云:“雕砂无镂玉之谈,结草乖道人之思。”(《祖堂集》)

该句中的“问问”,因为是转述,似乎时间特征还反映得不太明显。如果是直接引语的话,则当为未然祈使无疑。

这在其后的宋代禅宗灯录里边,则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因为当时传经主张不立文字,强调棒喝顿悟,故言辞多为简短话语,期待听众尝试着理解或做出行为反应。这在南宋初期的《天圣广灯录》里边有颇多的用例,如:

(23)师下禅床把住云:“道道。”(卷第十)

(24)拈起拄杖云:“大众看看。”(卷十三)

除此之外,还有“问问、住住(停停)、叫叫、转转”等。其后的《五灯会元》就更多,如“等等、缓缓、款款、歇歇、捏捏、来来、忍忍、饶饶、道道、言言、用用”等。

到元代,两种形式合流,统一地转向表尝试。这主要表现在,动词重叠形式大都用在了表未然的祈请性的语句中。如:

(25)你是一般妇人家,烦你替我看一看。(王仲文《救孝子贤母不认尸》)

(26)吃了就伤本钱,着些凉水儿洒洒,还要卖哩。(秦简夫《东堂老劝破家子弟》)

如果说元曲里边V一V式的使用还稍多于VV式的话,到了明代中期《西游记》问世,那就是奠定了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基本状貌:VV式多于V一V式,且尝试义为其主导的语法意义。

三、考察后的思考

相当一些学者在认定动词重叠性质的时候,说它既有时短量小义又有尝试义。虽然如此,它们是一个平面上的东西吗?于是有的学者就进行辨析,认为前者是词语本身即具有,后者却由句子赋予。“基本上动词重叠具有短时意义,可以说是无条件的,而尝试义的却是有限制、有条件的”[1]。粗粗地看,似乎很有道理。然而词法和句子很难决然地区分开来。即便是词义,也多随语境的复杂化而引申,随搭配的逐渐固化而产生新的义项,更不要说人的主观性因素也能移注到词语中了。即便是拿最常见的句子对比也能看到差别:

(27)你去敲那扇门。

(28)你去敲敲那扇门。

对比当中可知,在句型完全相同时,例(28)中动词重叠的尝试义也非动词原形所具有的。

然而时短量小这种观念在相当一些学者的意识深处似乎已经固化了,往往基于这种判断来展开考察。表现出的整体情况是,多让语言事实服务于预先的这种设定。类似的论述单纯从具体的篇章上看似乎也能自立成说,然则置于整个系统、整个历史进程当中进行认识,就很难保证其逻辑的有机性和一致性了。

虽然历史典籍汗牛充栋,但其中呈现的某一特定语言现象的源流却往往是草蛇灰线型的:细若游丝,时隐时现。有些用例不多,或许会反映主导的发展踪迹;有些在特定时期大量使用,但不一定能够反映其最终属性。其鉴别标准,仍在于它能不能体现其根本特征和其发展规律。话是这么说,然而操作起来却非常不容易,就是大师级的人物也很难做到万无一失。如王力先生,他在《中国现代语法》中表述说:“由时间短可以生出‘稍’‘略’的意思(‘争争气’等于‘稍为争气’,‘照管照管’等于‘稍为照管’)和‘尝试’的意思(试瞧瞧,试求求,试挽回),但最初的意义总是表示时间短,因为两个动词的中间本来是有‘一’字的。”[2]158为了强调这一观点,他进而又提供一根据说:“若要加倍表现时间之短,可加‘儿’字于动词之后。”[2]158由前边我们对动词重叠演变轨迹的描述即可以看出V一V并非 VV的前一种形式。至于带“儿”,则纯粹是一个阶段的产物:《水浒传》里还未出现。《西游记》中则陡然多用,如:

(29)你带我往那里略散散心,耍耍儿去么?(八十二回)

我们也很难分辨得出该语句中的“散散”和“耍耍儿”哪个时间更短。到了《红楼梦》中,动词重叠后带儿化的明显减少。到了现代,这种用法已经很少见到。所以,这儿化也很难说是动词重叠时短量小语法意义的显性标记。

石毓智在探讨动词重叠式出现的历史根据时,专门谈了系统性的问题。他认为以宋代为界,之前汉语没有动补结构,之后则逐渐发展成熟,加之体标记建立。动词重叠作为同类型结构,与之有着共变关系。

这是一个强调有机关联的大思路,很能给人以启发。语言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相互影响应该说是客观存在的,尽管我们还一时难以梳理清楚哪些是决定性的因素,哪些是间接性的。人们甚至还认为,早期的形容词重叠,名词重叠,包括语用中的强调重叠都有可能对动词重叠形成正面的推助作用。但,如果我们预先设定动词重叠就是动补结构,然后再去与这一句法结构的产生类推比附,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看似有机关联,但不一定吻合语言内部的真实面貌。为什么?因为汉语中的动补结构在南北朝时期即有典型的表现。看《齐民要术》中的用例:

(30)扬簸讫,以大瓮盛半瓮水,内豆著瓮中,以杷急抨之使净。若初煮豆伤势者,急手抨净即漉出;若初煮豆微生,则抨净宜小停之。(卷六)

如前所举同书用例,此时表达尝试义的典型结构是“V看”和“一V”。姑且依照一些先生的认定看作是时短量小义,特别是后者,我们也不好说V一V组合式是先出现了补语尔后再增添了前边的V。

语言中的许多事实说明,单纯形式上的相似相同很难说明它们之间就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特别是在VV式上表现得最充分:唐代之前该形式是时长量大,唐代之时有了时短量小义的引申;其后一旦给予了明晰典型的时态条件,随即便将尝试义作为了自己的主要语法义。单纯从时量上讲,整体上形成了先后对立相反的两种语法意义。正因为如此,我们就不好说前者是后者的源头,顶多说后者对前者只是借形。局部上面恐怕也是这样。张赪认为,《祖堂集》中的“V(与、作、打)一V(临时借用动量词)”的最初形式,到《五灯会元》中的“V一V(同源动量词)”,再到现代汉语中的“V一V”,则显示了汉语动词重叠的演变途径。如果它们真是一种自然进递过程的话,应该是随着后者成熟完善前者逐渐失去它的价值。特别是“V(与、作、打)一V”和“V一V(同源动量词)”两者后边的V同词,即可鲜明地证实它们先后之间的承继关系。然而这两者都难得以验证。我们在其后的《水浒传》中却能看到大量的“打一V”组合。如:“打一看时,认得是猎户标兔李迹。”(第二回)且这种组合中的“一V”都是实数。与此同时,倒是《祖堂集》中却有不少的“一V”是表虚数,尝试义明显。如:“久响宗风,请师一言。”(卷九)再则是南宋初期的《天圣广灯录》中“V一V”,已经和现代汉语中动词同形式重叠一样,意义上即有了歧义。如:

(31)汝接住棒。送一送看。他作么生。(卷十)

(32)师接棒一送送倒。(卷十)

(33)德山便打。普接住送一送。德山便归方丈。(卷十)

所以,还是将出现于未然语境、表尝试义的“一V”看作现代汉语动词重叠最接近的形式“V一V”源头为好。就是这V一V式,也是不把它看作汉语动词重叠中的典型成员为好。

[1]左思民. 现代汉语的“体”概念[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2).

[2]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责任编辑海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5BYY002)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尝试语法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跟踪导练(二)4
尝试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现代汉语中词汇性的性范畴
北大版《现代汉语》增订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