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改革与大学生就业

2011-04-13马云泽吴昊坤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毕业生

马云泽,吴昊坤

(南开大学 经济学系,天津 300071)

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改革与大学生就业

马云泽,吴昊坤

(南开大学 经济学系,天津 300071)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迅速发展对就业市场产生了较大冲击,社会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和高级技术人才缺乏的双重压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协调。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不仅需要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保持二者的一致性,大学生本身还要积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构建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努力提升自己的就业技能。

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改革;大学生就业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各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依赖和融入都显著加强。我国在积极融入全球化、参与国际分工的同时,经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劳动力市场的不均衡。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一方面存在着大量的失业人员,尤其是大量高校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用工企业难以找到适合企业自身需要的技术人员。就业市场的不均衡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对现代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国外的学者多关注于教育本身对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以及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培训体制。国内学者的研究多停留在劳动力市场领域,以及经济形势变化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上[1,2]。虽然也有一些学者从教育制度方面入手,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均衡性提出了新的解释,但却很少有学者从经济自身结构变化方面出发来解释就业市场的波动。本文在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产业结构调整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均衡问题作出新的解释,并对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一、产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加速调整的时期,产业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产业布局总体规划中,不仅要加速第三产业发展,增加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还应该对资源在各行业的配置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使具有战略意义和发展潜力大的行业能够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温室效应加剧、资源枯竭、土地不足、水资源匮乏都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2010年的哥本哈根会谈,使人们对温室效应有了新的思考,同时将低碳经济提升到了一个关系全球经济发展方向的新高度。众多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投资节能环保的新能源研发,加快拥有高科技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的发展,力图在世界性产业分工和全球化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我国要想在新的全球化格局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就必须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以及其他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3]。伴随现代科技发展起来的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基因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当今的经济发展中显示了强劲的生命力。在传统产业衰落、新兴产业兴起的同时,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些与衰退产业相伴而生的专业知识将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直至衰落的过程,而与新兴产业相关的知识将处于一个上升时期,这也就意味着拥有传统知识的人才需求量将会逐步下降,而具备新兴知识的人员将受到更大的欢迎。

在21世纪初的全球性产业分工中,大量初级制造业转移到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我国承接了来自东南亚地区的大量产业转移,成为基础制造业的中心。我国的企业在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乏定价权的同时,成为外国企业的廉价产品制造厂,处于产业链中利润率最低的环节。根据微笑曲线原理,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即上游的产品设计研发和下游的零售服务是附加值最高的部分,而处于中间环节的产品制造附加值最低。众所周知,初级制造业对从业者的技术和知识要求较低,这也间接造成我国的工业体系无法吸纳大量具备密集性知识的高校毕业生。在教育发展较慢、高校毕业生规模有限的时候,这种产业用工需求与劳动者受教育水平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然而,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众多的制造型企业生产了大量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工业品。因而随着经济发展,人类生存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迫在眉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经越来越紧迫。扭转我国经济结构在产业链中的不利地位,向知识型经济方向发展,是我国提高企业效益和科技竞争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逐渐增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也促使政府更加坚定信心,引导沿海地区实施新一轮的产业二次升级,即沿海地区的产业由最初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高级化方向发展,原本的过剩产业向新兴的朝阳产业过渡,原有的初级制造业向内陆地区转移。这一转变和提升对国内就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就业人员的区域分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产业的优化升级将增加对专业技术性工人的需求,东南沿海的二次产业升级需要更高层次的研发型人才,这种人才需求无疑主要应由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来担负。另一方面,国内的制造业的地域性变迁则要求以往的就业人员在地域分布上作出适应性调整,以满足地区性的产业发展[4]。

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动发端于经济内部,其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往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而人才培养机制则是被动地适应社会的需求的,这就导致刚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所具备的知识储备无法迅速随社会需要作出调整,因而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失业问题。并且,经济结构变化越是剧烈,产业结构调整越是迅速,这种即时的失业问题也就越严重。

二、高等教育改革与大学生就业

自大学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正迅速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入学率有了较大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逐年增加。但大学扩招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人力资本的迅速提升,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无法进入与自己的专业知识相匹配的工作单位。这种现象与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有莫大的关系。

(一)高校扩招,只重视招生数量,不重视教学质量

在我国近年的大学扩招中,学校往往只关注招生数量的提高,却忽视了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学设施的提升。许多高校在扩招之后,没有能力扩大师资队伍,师资缺乏,师生比严重失衡,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放羊式”教学等低效率的教学状况。同时,高校在扩招之后,并没有在硬件方面增加相应比例的投资,教学设施更显紧张。这些都造成教学质量的下滑和毕业生素质的下降,从而又进一步造成毕业生就业能力下降。这种教学质量的下降将会降低人力资本的积累,至少是减缓人力资本积累的速度。

(二)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专业调整滞后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量的规模和发展速度都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这就要求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既要保持足够的知识延续性,又要进行充分而迅速的调整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而事实上,绝大多数高校无法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教学工作进行及时的调整,专业设置调整缓慢。学校的僵化体制、权责不明以及行政性管理方式都造成专业设置无法与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相匹配。另外,政府对高校的行政性干预也使各院校无法根据社会需要和学术发展灵活调整专业设置。结果便是,一方面被淘汰专业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压力,另一方面许多新兴产业部门找不到合适可用的技术人才。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淘汰与市场需求不适应的专业,及时增设市场急缺的专业,做到灵活应对经济结构调整,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

(三)职业教育发展不充分造成技术型工人短缺

与高校的大学教育相比,中国的职业教育更显落后。首先,职业教育往往被看作可有可无的高中后再教育,没有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社会的认可程度低,直接导致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严重不足,师资严重不足,教学设施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其次,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不科学、专业调整滞后,调整速度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这既导致了很多夕阳产业相关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没有合适的工作,又造成了部分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缺乏。尤其是部分紧缺专业的技术工人的短缺,与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落后和调整缓慢有重要关系。再次,职业教育与实践脱节,没有针对性,缺乏与企业的联系和互动。很多职业院校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培养学生,忽视学生的在校实践活动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知识应用能力差,就业能力持续走低。在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时期,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企业的用工紧缺和毕业生就业问题都被无限放大。

三、产业结构调整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动态互动

要解决目前就业市场上的供需矛盾,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革不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使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得到优化,并真正适应产业调整的需要[5]。在执行过程中,要将高等教育的学科设置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

(一)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高等教育改革

任何经济体的内部结构都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经济内部各产业间的结构调整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经济的变化会对就业者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高校应该做好长远的教育规划,在人才培养上作出适时合理的调整,以适应产业结构的新特点。只有做到人才培养以现实需求为导向,高校培养的学生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高校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综合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高校应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和知识型人才。根据大学和职业院校的特点,高校的人才培养调整机制应该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大学的专业设置调整,另一方面是各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调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既要重视大学对知识型人员的培养,又不能忽视职业教育对专业技能人员的培养。

我们应该把毕业生的素质培养作为切入点,从高校的培养机制入手,改革僵化的专业设置体制,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与社会需求保持高度的一致和协调性。这样既可以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会化解企业的用工荒难题。

产业结构的变迁直接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并通过供求关系影响劳动力的价格。这种价格影响机制造成特定技能的劳动者的价格提升,并传导到教育体系内部,促使教育系统进行新的专业设置选择。当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信号明显时,产业的调整会带来教育的迅速改革和跟进,并导致更合理的专业设置。因此,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教育的改革,促使教育体系培养出拥有合适技能的劳动者。

(二)高等教育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教育改革是为了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并进而优化人才结构,使高校毕业生一进入劳动力市场即成为社会需要的劳动者。产业结构调整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市场会自觉地引导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提升,而教育的改革含有更多人为的因素,与产业结构相比往往具有更大的滞后性。同时,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学科建设具有较长的周期,因而专业调整和人才培养会表现出滞后于产业调整。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实行人才结构调整先行,优化人才结构从而提升产业结构。教育改革要有一定的超前性,才能与社会需求保持同步,同时也会直接推动产业结构的良性发展。而如果忽视了高等教育的这一特点,将会造成长期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引起企业的长期人才需求不足,延缓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引领和指导作用。

(三)产业结构调整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动态平衡

就业市场平衡是指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数量和比例结构基本均衡。由于企业的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存在很大的灵活性和随机性,因而整个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比较复杂且灵活多变。而高等教育在调整过程中既要保持知识的承继性和可持续性,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科分类的问题,因而调整过程相对缓慢,灵活性较差。教育结构不可能完全满足始终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教育对社会的适应只能是相对的。所以教育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是动态的、相对的适应过程,而非绝对的对应关系。因此,即使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当前是相适应的,也并不意味着在将来也会适应。在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时不应该追求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绝对平衡,而应该适时、合理地进行调整,以保持两者动态平衡。同时,由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调整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其人才培养是围绕社会需求进行的,为了保证这种动态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高校在进行教育改革时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尽量避免改革滞后性造成的不利情况。

四、三位一体: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大学生就业的良性互动

产业结构调整应充分考虑到社会的接受度和经济发展的延续性,做到既不失时机地进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又不因产业结构的剧烈变动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大规模结构性失业。政府应在此过程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指导产业调整合理有序进行,并为产业在地区间转移提供各种区域规划和政策引导。在产业结构区域转移过程中,政府应加大对流动性人员的就业指导,为高校毕业生的地区性流动提供便利,以便达到就业人员与工作岗位的最佳匹配。政府应发挥信息中介的作用,及时迅速地提供各种工作信息,使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高校毕业生能够较充分地获得有效的工作信息,并与产业结构的变迁相匹配。

(二)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教育投入,合理推进高等教育改革

首先,政府应加大教育投资,并赋予高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我国的高等教育起步较晚,高等院校没有形成一套独立的盈亏机制,国内院校不可能像欧美的大学那样通过自我经营来实现资金的正常周转。当前阶段,高校的资金主要依靠政府划拨,而政府对高校的行政性干预也比较严重。因此就要求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高校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又要尽量减少对高校的行政命令干预,为各院校保留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并将毕业生就业情况纳入学校领导业绩考核之中,以保证学校的各种政策方案均以市场用人需求为导向。针对当前职业教育落后的现状,政府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拓宽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途径,引导社会公众重视职业教育。其次,高校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合理推进教育改革。高校是高等教育的执行者,也是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和专业调整的主体。高校在合理安排各学科专业的同时,应该将市场信息引入教学当中,做到适时对专业设置进行科学的调整,以便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市场信息保持良好的同步性。同时,高校应该主动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将企业实习和实践活动引入教学当中,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工作技能。高校应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与用人单位的互动交流,走出一条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努力提升就业技能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还存在着比较盲目的现象。许多大学生并没有确切的职业生涯规划,总是一味倾向于选择去大城市、知名企业就业,而忽视了对自身实际能力的认识和衡量[6]。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自身的职业规划和素质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从入校起,就要自觉树立科学的就业、择业观,并做好长远的职业规划。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培养主动学习意识,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课外实习和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和适应能力。同时,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地参与企业实习,主动培养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作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做好积极的准备。

[1]林秀梅.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与就业的互动机理[J].社会科学战线,2009(4).

[2]康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J].教育研究,2002(10).

[3]许经勇.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南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

[4]吕方.长三角区域产业升级转型中的文化发展战略[J].南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6).

[5]肖昊,张云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高等教育的互动[J].经济问题,2005(1).

[6]曾湘泉,李洪坚.正确协调就业政策的五大关系[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3).

[责任编辑迪尔]

F062.6

A

1000-2359(2011)02-0116-04

马云泽(1970-),男,山东德州人,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09JZD003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路径、机制和政策研究”(09CJY042);南开大学百项工程项目“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以天津为研究对象”(BX8-207)

2011-02-10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调整毕业生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工位大调整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