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启后的鼎力之作——《针灸的基础与临床》
2011-04-13吴焕淦刘慧荣马晓芃
吴焕淦,刘慧荣,马晓芃
承前启后的鼎力之作——《针灸的基础与临床》
吴焕淦,刘慧荣,马晓芃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 200030)
针灸疗法;中医基础理论;书评
2010年11月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针灸作为中医药中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已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恰逢此时,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向世人献上了《针灸的基础与临床》一书[1]。该书由湖南中医药大学严洁教授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朱兵教授主编。严洁教授从事针灸教学、临床和科研近50年,是国内知名的针灸专家;朱兵教授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曾留学法国,是长期从事针灸机理研究的著名专家。两位教授携手全国15所高等中医院校及科研院所36位工作在针灸教学、科研、临床一线的老中青专家,历时三年精心编辑出版了《针灸的基础与临床》一书,可谓为中医针灸的申遗成功献上了一份厚礼。
全书106万字,分上、下两篇。上篇1-29讲为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篇,下篇30-47讲为临床研究篇。另有附篇3讲及附录2篇。
本书上篇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中医经典著作中有关的针灸理论问题,虽篇幅不多,但重在对《内经》等中医针灸经典著作中的核心问题,如经络学说、针法、标本、根结、气街、四海学说、五腧穴相关理论及其以子午流注为代表的时间治疗学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简要的点评,有助于读者理解深奥的针灸理论。接着作者基于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资料,以较大篇幅阐述了经脉-脏腑相关学说、络脉理论、经穴起源与定位及效应机制的原理、针灸治病机理的科学内涵等。其中心与脑相关的研究、足阳明经与胃相关的研究、心包经与心相关的研究等章节,对丰富和充实针灸理论具有重要作用;针刺镇痛,针刺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针刺减肥,针灸血清,针灸对脑可塑性促进作用、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针灸对细胞凋亡、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等针灸作用机理的研究,为针灸学新理论、新学说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科学基础。此外,此篇还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我国针灸学对外交流的历史和近况,对开阔读者的眼界,熟悉针灸学常用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作为独特理论指导的传统治疗手段,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防治中,并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然而要实现针灸的现代化及国际化则离不开针灸临床的规范化,若能将循证医学的科学理念和方法引入针灸的临床研究领域则更有益于针灸国际化与现代化的发展。该书下篇一开始便介绍了针灸临床的规范化研究和循证医学的应用,对正确开展针灸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之后,作者探讨了数十种重大及常见疾病的辨证分型、病因病机及针灸治疗方法,如脑瘫、偏头痛、面瘫、心脑血管疾病、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颈肩腰腿痛及骨关节疾病、妇科及皮肤科疾病等,并对其针灸治病的疗效等进行了客观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进行了探索和分析。作者力图运用现代医学方法阐明针灸治疗上述疾病的机理,为从事针灸临床的同道们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综观全书,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广”,从内容上看该书广泛收集了古代和现代针灸文献的精华,突出了针灸理论及临床实践中取得的现代研究成果;从写作团队的组成看,由长期从事针灸专业教学、科研、临床的老中青学者组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二是“新”,该书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追踪世界最新科学研究技术和方法,提出了不少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并对中医针灸理论的发展前景作了精辟的分析和预测,具有开拓视野,启迪思路的重要作用。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该书亦作出了较高的评价,认为该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鼎力之作。相信此书的出版,将有助于推动中医针灸学的不断向前发展。
[1] 严洁,朱兵.针灸的基础与临床[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10: 1.
2011-04-27
吴焕淦(1956 -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1005-0957(2011)07-0508-01
R249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1.07.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