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风文明建设背景下的乡镇政府职能重构

2011-04-13

关键词:乡风乡镇政府文明

郭 俊 敏

(新乡学院 社会科学部,河南 新乡 453003)

乡风文明建设背景下的乡镇政府职能重构

郭 俊 敏

(新乡学院 社会科学部,河南 新乡 453003)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乡镇政府职能缺位是制约乡风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重构乡镇政府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职能,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发展,当务之急是:革新理念,解决思想问题;搞好规划,提高政策质量;完善管理,创新体制机制;改善组织,提升服务能力。

乡镇政府;乡风文明;职能

建设乡风文明,改善农村精神面貌,不仅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而且关系到农村未来发展的方向与后劲,是建设新农村的灵魂。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职能作用,实现乡风文明,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要求,并且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培育新型农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 当前乡风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的背离

从整体上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乡风也发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变迁。农村社会风貌日益文明向上,农民也日益重视科学,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但是,也应当看到,当前的乡风文明建设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相背离的地方,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1.宗教迷信盛行

随着农村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不断改善。但是,也有部分农民在寻求精神寄托的过程中失去了辨别能力,导致宗教迷信盛行。

在一些农村地区,封建迷信盛行,建庙活动风行,几乎达到一村一庙的程度,每逢节庆,香火不断,善男信女,来往不绝。有的人把神像牌位供奉在家里,烧香化纸地虔诚祭奉。宗教也成为农民寻求精神寄托的重要方式。在一些村子里,教徒比共产党员的数量还要多,一些家庭全家信仰基督教。人们把灵魂交给上帝,钟鸣雾绕,顶礼膜拜。一些邪教组织则乘势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扬一些迷信思想,更加剧了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混乱和无序,影响着农村的精神面貌。

2.宗族势力抬头

以血缘辈分划分等级的宗族势力虽然因为不利于农村民主化、法制化建设而在新中国建立后受到抑制,但是仍然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农民的观念意识,并有重新抬头的趋势。

当前一些农村的宗族势力通过寻宗会祖、修族谱、立宗祠、拜祖宗等活动重新集结。它们要么我行我素,蔑视法规政策,包揽族内诉讼,刺激和助长农民狭隘的宗法观念;要么干扰当地的公共事务,甚至操纵选举,妨碍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实现;要么称霸一方,强取豪夺,恶化当地治安状况。它们的存在不仅严重干扰了农村法制建设的进程和农民法治观念的培育,而且还影响了农村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阻碍了农民迈向现代文明的进程。

3.陈规陋俗复燃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农村的陈规陋俗或借“民族文化”之名,或以“刺激消费”为实,重新卷土而来,愈演愈烈。

在一些地区,民俗节日、传统庙会本是亲朋好友及邻里之间互相往来沟通的重要途径,做“人情”、宴请宾客是其重要程序。但是,有些人出于面子需要和攀比心理,异化了“人情”和“宴请”,把人际交往变味成了炫耀、攀比和斗富,演变出盲目攀比、大操大办的铺张浪费之风。本来象征缔结美好姻缘的彩礼在许多农村也出现“暴涨”之势,变质成索要钱财的一种手段。甚至还演变出为彩礼铤而走险、劳燕分飞、携手私奔等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种种问题来。

4.文化垃圾蔓延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还不能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迅速增长的文化需求。健康文化的缺位致使精神文化垃圾充斥农村文化市场,并有扩散蔓延之势。

在农村文化市场上,一些盗版的书籍和碟片,特别是一些反映暴力、色情、鬼怪的精神文化垃圾被堂而皇之地摆在货架上,毒害着人的心灵。一些封建迷信活动、低俗色情表演,也在破坏着农村淳朴的民风。由于文化娱乐场所等设施不足,文化娱乐活动少,赌博在一些农村地区出现规模扩大、赌资增多的趋势,甚至出现收钱的、望风的、“伺候”送餐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的村庄化专业化趋势,引发出许多社会问题。

5.道德行为失范

在剧烈的社会体制转型过程中,贫富差距、城乡隔膜等社会现象,使部分农民心存焦虑,不公平感比较强烈,造成心理失衡和道德行为失范。

在金钱、利益的冲击下,一些人认为好人难做,讲道德就要吃亏。他们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不择手段,种植养殖中滥用化肥激素,经济活动中毁约赖账、坑蒙欺诈等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人渐渐失去了朴素的同情心、助人为乐、勤劳等美德,利己、任意,并相互仿效,群体沉沦,甚至还演变出小偷村、乞丐村等五花八门的异类村。家庭暴力和不赡养老人也是当前农村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些不和谐音调都在破坏着农村的和谐、安详和淳朴民风。

二、 乡镇政府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职能缺位

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完成这个重大历史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作为政府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政府融政策落实者以及地方工作的领导者、管理者和组织者为一体,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是,部分乡镇政府还不能完全适应当前乡风文明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其职能的缺位已经成为制约乡风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

1. 角色定位失范,不能有效执行党和国家有关乡风文明建设的政策。

乡镇政府作为地方人民政府,处于国家政权体系的末梢,是党和国家有关乡风文明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贯彻执行者。但是,目前部分乡镇政府却对自身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不清晰,影响了其对党和国家有关乡风文明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有效执行。

正确认识乡风文明建设及其重要性是乡镇政府有效执行党和国家有关乡风文明建设的政策、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前提。党和国家把建设乡风文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台和下发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文件。但是,由于乡风变迁是一个长期孕育的过程,其非物质性使其很难在短时间内显现效果,致使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缺乏全局意识和长远眼光,不能准确定位自身角色,要么是只顾追求能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见绩效的经济建设,而对乡风文明建设不感兴趣,不认真抓,要么是把乡风变迁看做自发的过程,对民风民俗的发展放任自流,使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停留在表面的喊口号、唱高调、走过场的状态。

2. 规划制定不科学,不能制定出符合地方乡风文明建设需要的具体建设规划。

乡镇政府地处基层,结合地方实际和特色制定建设规划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发展的基础,也是乡镇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工作职能任务。但是,目前部分乡镇政府制定的地方乡风文明建设发展规划不科学,不能满足地方乡风文明建设的需要。

一是领导规划水平低下,规划不合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地方乡风文明建设发展规划的制定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少走弯路,加快发展。但是,部分乡镇政府领导制定的建设规划内容杂乱,对于本地民风民俗有什么优势和潜力完全不了解。他们对于乡风文明建设该怎么建,向什么方向发展,采取什么措施,分几步走没有计划,对于规划的制定、资金的投入和人力的保障等缺乏积极有效的措施,不能满足当地乡风文明建设需要。对于一些重大事项,包括建设规划的制定,在一些时候是由个别领导说了算,甚至出现领导随意变更规划或“一任领导一规划”的现象,造成严重的浪费。

二是部分规划的制定只重硬件建设,不重内涵发展。由于乡风的变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现实的物质条件的改善,这就造成了部分乡镇领导干部为了突出政绩,在领导制定乡风文明建设规划时只在硬件建设上下工夫,却不重内涵发展。比如,在一些村镇虽然设立了文化馆、文化站,建起了篮球场、棋类室,但是,却不注重对它们功能的开发运用,以至于成了无人问津的空架子,根本起不到培训中心和科技交流中心、培养农民的现代意识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中心的作用,不能满足现代农民的需要。

3. 管理体制不完善,不能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

建立健全乡风文明建设管理体制,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是乡镇政府对乡风文明建设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还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完善、有效管理缺位的现象。

一是工作管理体制不健全。乡风文明建设具有非物质性特性,在工作上很难进行量化和制定出令人满意的工作考核和奖惩体制,由此就很难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它的长期性决定了绩效在短时期内不显著,这就使很多人不愿投身乡风文明建设事业,人才选拔和培养困难,人员多由其他部门领导兼职,制约了专业的干部人才队伍的发展。

二是市场管理体制不完善。在引导乡风文明建设中,与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市场由谁来管、管什么以及赏罚的标准尺度等有关的市场管理体制不完善,致使市场有效管理缺位,精神垃圾充斥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市场。比如,在繁荣农村文化市场过程中,对于一些精神文化垃圾的存在,要么是无人管理,要么是交完罚款后就可以相安无事。在倡导移风易俗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封建迷信活动和遗风陋俗现象睁只眼闭只眼,听之任之。

4. 组织宣传不力,不能有效引导和服务群众。

运用灵活的形式、适当的载体,整合农村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发展,是乡镇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实现乡风文明建设发展的关键。但是,部分乡镇政府在当前组织引导乡风文明建设中,却存在着组织宣传不力的现象。

一是组织宣传的内容陈旧。农民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乡风文明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建设成果的受益者。但是,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在组织宣传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忽视或无视农民的主体地位,不能围绕农民感兴趣的热点、难点、亮点问题开展活动,内容大而空,不注重与农民的沟通与交流,脱离农民思想实际,农民的需要不受尊重、意愿不受重视,很难调动农民参与热情,甚至让农民一听就烦,不可能使农民产生认同。

二是组织宣传的方法落后。部分乡镇领导干部把乡风文明建设当作为完成任务而开展的临时工作,当作应付检查的走形式走过场,形式不新颖,缺乏新意,仍然停留在电视、广播、开大会、黑板报、口号、标语等传统的宣传方式上,不能有效吸引农民。评选“文明村”“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也多是开开会,颁颁奖,一阵风,不能深层挖掘利用、提升影响。

三、 乡镇政府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职能重构

移风易俗,实现乡风文明,需要重构乡镇政府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职能,切实发挥乡镇政府的职能作用。

1. 革新理念,解决乡镇领导干部思想认识问题。

革新理念,要在思想上正确认识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正确把握乡风文明建设问题,树立正确的建设观,必须加强对乡镇领导干部的学习培养。

一是加强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对党和国家有关乡风文明建设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使他们能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乡风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要使他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要实现农民群众物质丰富、精神富有、民主进步,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进而使他们能够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把党和国家关于乡风文明建设的政策落到实处,做好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不缩水,收到预期效果。

二是加强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对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学习。乡镇政府要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必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通过不断研究探索,了解新时期乡风文明的特点、现状,把握乡风文明的发展趋势及规律,以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文化生活观念,应对时代变迁对乡风文明带来的挑战,进而对乡风文明建设的方法、步骤、任务、措施等进行深入细致的安排部署。

2.搞好规划,提高政策质量,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科学发展。

要确保乡风文明建设扎实稳步推进,必须在尊重发展规律、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可行性,提高政策质量。

一是规划的制定要把握正确的原则和方向。一个全面科学的乡风文明建设规划,必须确定正确的规划原则和方向。规划的制定要有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为保障,防止随意变更规划现象的出现;规划的目的要把提高农民素质放在突出位置,避免只重硬件建设、不重内涵发展的现象;规划的内容要重点突出,防止杂乱无章,并力求做到村容村貌的规划因地制宜,农民培训的规划扎实有效,文化事业的规划要利于健康发展等。

二是规划的制定要能总揽全局、统筹各方。乡镇政府在制定乡风文明建设规划时要明确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统筹安排各项工作,注意处理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要发挥好农村基层两委、社会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各自不同的作用;要解决好先进文化、民风民俗与陈规陋俗的关系等,做到总揽全局,统筹各方。

3.完善管理,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把乡风文明建设与体制机制创新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使乡风文明建设成为一项常抓不懈的经常性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健康发展。

一是完善工作管理体制机制。规范工作体制,把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纳入领导任期和干部考核的重要责任目标任务中,并把其工作内容任务细化、量化,与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惩兑现,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健全人才选拔和培养体制,通过公推选才、公考选才、竞岗选才等途径,以业绩、品德、知识、能力等为人才评价主要内容,公开、平等,择优地选拔专业人才,造就一支强大的专业干部人才队伍。积极开辟定向培养、在职进修等专业人才培养途径,对在岗专业干部加强学习培养,切实调动干部职工的创造性和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内部活力,使专业人才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是健全市场管理体制机制。乡镇政府要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职责,繁荣和净化农村精神文化市场就要健全奖惩体制机制。一方面要发挥各类文化奖项的激励作用,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进行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充分利用本地文化优势,鼓励农民自办文化,丰富和繁荣农村精神文化市场。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精神文化市场的管理规范,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清除各种不良文化现象,保证农村精神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

4.改善组织,提升服务能力,切实服务群众。

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组织推动者,乡镇政府要搞好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宣传工作,提升服务能力,切实服务群众。

一是丰富组织宣传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农民树立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信仰,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摆脱各种庸俗习气和低级趣味,培养农民健康的情趣。推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为农民提供丰富、健康的精神食粮,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加强农村法制科学宣传工作,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知识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是创新组织工作方法。首先,乡风文明建设要在分管部门具体抓、各部门配合下,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农民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由农民来建设,防止本末倒置,替民包办。其次,乡风文明建设要把时代要求与地方特色结合起来。要在传承泥塑、编织、戏曲、杂技、舞狮舞龙等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和民俗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必要的整合、改造、重塑,赋予其时代精神,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游、农家乐,培育文化名镇、名村和名人,提升民俗乡风的品位和档次。最后,充分利用各种传媒舆论工具,抓住现实问题,开展面向家庭、面向群众的有针对性的宣传报道,使之真正入耳入脑,进而影响农民群众的思想、心态、理想和追求。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6-02-22.

[2]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人民日报,2008-10-19.

[3]朱启臻.新农村:乡风文明[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135-136.

[4]侯保疆.中国乡镇管理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0.

[5]郑万军.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镇政府职能转换[J].山东社会科学,2007(9).

[责任编辑孙景峰]

D625

A

1000-2359(2011)02-0059-04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FZZ007)

2010-12-21

猜你喜欢

乡风乡镇政府文明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请文明演绎
乡风
乡镇政府缘何容易“敷衍了事”
漫说文明
厚植勤劳脱贫的乡风家风
文明乡风聚人心
对不文明说“不”
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