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失眠症90例
2011-04-13赵维杰
赵维杰
针刺治疗失眠症90例
赵维杰
(苏州同济医院康复科,江苏 215007)
针刺疗法;失眠症;神经衰弱
失眠症又称“不寐”、“目不瞑”等,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其症状特点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早醒、多梦,醒后疲乏或缺乏清醒感,白天思睡,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或社会功能。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症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轻者每晚能睡2~3 h,重者数日彻夜不眠,昼日神倦体乏,头昏纳减,甚至神志恍惚。笔者自2000年8月至2011年4月采用针刺治疗失眠患者9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0例失眠症患者均为我科门诊患者,其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76岁;病程20年以上者19例,10~20年者28例,5~10年者31例,1~5年者12例;睡眠率50%~60%者28例,40%~50%者33例,30%~40%者29例。就诊前服用安定等催眠剂者68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失眠的诊断标准”和西医《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神经衰弱的诊断标准”。排除其他由神经、脑、躯体疾病和药物因素而致的失眠症。
2 治疗方法
取上星、头维、百会、印堂、神门、申脉、照海穴。申脉采用泻法,照海采用补法,其余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此外,取肺俞、心俞、膈俞、脾俞、肝俞、肾俞穴,根据五脏虚实情况,分别施捻转补法、泻法、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3 d,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睡眠效率值(简称睡眠率)采用国际统一睡眠效率值(简称睡眠率)公式,即睡眠率=(实际入睡时间/上床至起床总时间)×100%。睡眠质量根据WHO最新颁布的睡眠检测法,睡眠质量分为5级。Ⅰ级为睡眠率70%~80%,睡眠可;Ⅱ级为睡眠率60%~70%,睡眠困难;Ⅲ级为睡眠率50%~60%,睡眠障碍;Ⅳ级为睡眠率40%~50%,中度睡眠障碍;Ⅴ级为睡眠率30%~40%,严重睡眠障碍。
3.2 疗效标准
痊愈 症状消失,睡眠率达到75%以上,可以停服安眠药。
显效 症状缓解,睡眠率65%以上,可停服安眠药。
有效 症状改善,睡眠率55%以上,基本停服安眠药或药量减少。
无效 症状同前,睡眠率40%以下,需服安眠药。
3.3 治疗结果
90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75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8%。
4 讨论
失眠(神经衰弱)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它的发生与大脑睡眠区以及脑血管供血不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均有一定关系。现代医学认为,神经衰弱是在一定素质基础上,由于某些能引起持续的心情紧张和长期的内心冲突等心理社会因素,使神经活动过程超过了神经系统张力所能忍受的限度而形成的一种神经性障碍[1]。多年来临床多首选苯二氮卓类(BZD)药物如安定等治疗,且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此类药物具有与计量和使用时间相关成瘾的副反应,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2]。
中医学对失眠有较深入的研究。《灵枢·寒热病》:“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灵枢·邪客》:“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满,不得入与阴,阴虚,故目不瞑。”因而各种致病因素,包括脏腑(无论哪脏哪腑)功能失调、邪气入侵客止于体内以及体质差异因素等,凡影响到卫气的运行,使营卫之气运行失度者,都可致阳不入于阴,阴阳相交之路受阻而影响睡眠,导致多种失眠病症发生。《灵枢·邪客》:“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所谓“通其道”者,谓袪除厥逆之邪气,开通阴阳交会的道路,使阴阳之气调和贯通,则能安卧而眠,所以失眠病症的基本治疗法则就是补泻兼施,交通阴阳,和调营卫。《景岳全书·不寐》:“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无邪者皆虚。”头部穴位的刺激,可以加强皮层功能区之间的协调和代偿作用,促进功能重组,使相应的临床障碍得到改善[3]。陈立典等[4]认为,针刺头部刺激区可以疏通血气,调整阴阳,治疗脑源性疾病有特效。故取头部穴位上星、头维、百会、印堂用平补平泻法以调阴阳安神;申脉、照海为八脉交会穴,分别通于阳蹻脉与阴蹻脉,针灸临床用之相配治疗失眠和嗜睡[5]。
魂、魄、意、志、神,分属于肝、肺、脾、肾、心五脏所藏,五脏功能失调,令五神不安于舍则失眠、烦躁、多梦。因此,五脏功能紊乱、阴阳气血失调而致五神失藏是顽固性失眠症内在的病理基础。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为五脏气血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对五脏功能有直接双向调整作用,根据五脏虚实情况,分别施于捻转补法、泻法、平补平泻手法以调理五脏功能[6,7]。膈俞为血会,宣通气机,协调五脏,使气血调和,五神各有所藏。
此外,医者也应嘱咐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睡觉前思想放松;睡前不要过饥过饱;卧室里的光线要柔和,温度不宜过高;坚持每天睡前用热水洗脚;饮食上可以吃些葵花籽、大枣、蜂蜜、小米、牛奶等,晚上可常饮小米、莲子、红枣、百合粥。
[1] 杨胜禄,向乾龙,冉晓,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衰弱36例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01,17(6):28-29.
[2] 王晓慧,王萍,景宝兰.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医源性成瘾[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5,5(1):36-37.
[3] 张慧敏.头穴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第八因子相关抗原影响的动态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4):289- 292.
[4] 陈立典,郭晓琳,陶静,等.针刺治疗结合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2):136 -139.
[5] 邵敏,温凌洁.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的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2,21(5):14-15.
[6] 郑新杰.针刺配合行为疗法治疗失眠症68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2):120.
[7] 孙文善.PGLA微创埋线治疗失眠[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1):746.
2011-05-07
赵维杰(1970 - ),男,副主任医师
1005-0957(2011)11-0768-02
R246.6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1.1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