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化医学:医学模式的转化,医学发展的方向

2011-04-13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肾脏病产学研医学

刘志红

转化医学的提出有它的必然性,转化医学的发展更有它的必要性。基于理论指导的临床实践不仅催生了现代医学,而且一直是推动医学发展的动力。源于实践的新药研发及疾病诊疗新技术使医学在应用科学中大放异彩,也使人类在战胜疾病的征程中不断前行。今天,当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之间的鸿沟,临床需求与产业转化及应用技术开发脱节的现状成为阻碍生物医学发展的壁垒的时候,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加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以产学研一体的模式推进临床研究及时向产业转化,服务于病人。并由此而催生的转化医学模式已成为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转化医学的提出有助于通过强化转化医学这一概念将转化医学从不自觉被动的职业行为转变为自觉的、主动的发展追求,将转化医学从个体的实践,变成一个系统化的、科学的医学发展模式。毫无疑问,转化医学模式将对传统的医学管理体制、管理理念、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医疗服务提出挑战,同时,也为医学的持续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转化医学有助于提高肾脏病的诊断水平。肾脏病是一个常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但是,过去的半个世纪,肾脏病的诊断没有本质性的突破。上个世纪50年代经皮肾穿刺活检技术的开展,使肾脏病的诊断从临床综合症层面,上升到组织形态学水平,并据此制定了基于肾活检病变性质的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和分类系统。根据肾活检组织病变特征对疾病进行命名不仅有其局限性,而且也妨碍了人们对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本质的认识。六十多年来肾脏病的诊断始终停留在组织学水平,缺乏非创伤性、病因性诊断手段。如何将目前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用于阐述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如何将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新的发现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能否借助体液中的生物标志物来对病人进行非创伤性的诊断?及提供反映病情,判断预后的生物标记物?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必须在思想方法和研究策略上有所突破。毫无疑问,转化医学为此提供了契机。组学研究开启了生命科学的创新时代,多学科交叉,高水平组学研究技术平台,结合大样本临床标本,基础研究科学家和临床医学科学家的通力合作,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模式。我们希望通过各种组学的系统生物学技术平台发现肾脏疾病相关的关键分子,明确用于疾病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和用于研发疾病治疗干预的有效靶点。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公共肾脏病生物数据库,服务于医学基础研究和医疗实践。提高肾脏病基础研究和临床服务水平。

转化医学有助于改进肾脏病的治疗现状。由于在发病机制认识上的局限,肾脏病的治疗缺乏病因治疗手段,大多数治疗停留在经验治疗的水平上。这种状态也使肾脏病的治疗很难组织高水准的循证医学研究,从而使肾脏病缺乏有效及规范性的治疗。 在探讨转化医学的紧迫性时,人们最常举的实例之一就是新药研发投入与新治疗药物的产出严重不成比例。例如,大量的研究试图开发抗纤维化药物来减缓或逆转肾脏疾病的进展,迄今为止尚无成功的药物。药物治疗新靶点的发现离不开对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基础研究与药物研发的实时渗透和对接对于药物新靶标的发现和确定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候选药物的开发及其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更离不开临床医生的参与。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临床试验的失败率,降低投入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尽快给病人带来福音。此外,新药研发要贴近临床,以病人为中心的研究有利于发现用于判断药物敏感,药物耐药,药物毒副作用以及药物遗传学特征的生物标记物,提高个体化治疗水平。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需要有一支集基础研究、药物研究和临床试验为一体的综合团队。

转化医学有助于解决终末期肾脏病的治疗困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慢性肾脏病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13%,其中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占1.7%~5.8%。由此预测全国范围内慢性肾脏病患者已超过一亿,ESRD患者保守估计也在100万以上。ESRD患者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接受肾脏替代治疗者约为20万,也就是说,近80%的ESRD患者无法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我国政府正在积极从医疗保障制度和透析器材国产化方面改进ESRD患者的治疗现状。目前,我国血液透析机和腹膜透析液大部分依赖从国外进口,要改变这种现状国家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固然很重要,但是,科研院所和临床医生的参与同样不可或缺。由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组成的产学研联合体,在整合科技资源和技术力量的同时,有助于了解市场需求,改进产品质量,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服务支撑体系。这种产学研联合体不仅提高了国产设备的竞争力和产业链及技术创新链的形成,也为改变我国ESRD患者治疗现状提供了支撑。因此,建立国产血液净化设备和腹膜透析装置及腹膜透析液的产学研用联合体势在必行。

转化医学有助于促进肾脏病学科的发展。转化医学向传统的医学模式提出了挑战,转化医学也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化医学研究需要多学科、多中心、综合性的研究团队。未来将是跨学科研究团队的时代。肾脏病专业学科的发展应该在转化医学的引领下,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在管理理念方面,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和教学,要整合多学科的力量,走开放联合之路,拓展交叉合作领域和国际合作的渠道。在医学研究方面,要瞄准临床应用的需求,突破学科知识及思维的局限,积极与其他生命科学领域达到互相交流、共享资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加快基础与临床的相互转化,通过产学研联合体的形式,推进临床应用新技术的发展。在医学教育方面,要将科学研究和临床教学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人才,培养具有发展转化医学能力的临床医学科学家。在医疗服务方面,要加强不同专业间的横向联合和与社区医院间的纵向合作。打破学科专业的界线,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项目和联合诊疗项目。优化服务流程,倡导团队医疗,将更多的人文关怀融入医疗服务中,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总之,我们要以转化医学的理念,在实践和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完成医学模式的转化,以面对未来医学发展的需求。

猜你喜欢

肾脏病产学研医学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医学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