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晕切口行肿物切除治疗乳腺纤维腺瘤136例
2011-04-12李秋泽寇卫军徐卫峰饶得新
李秋泽,寇卫军,李 林,徐卫峰,饶得新
笔者所在医院2005-06~2010-09对136例患者采用乳晕切口行乳腺肿物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6例均为女性,年龄17~62岁,平均42岁。肿瘤最大直径63 mm,最小直径4 mm,距乳晕距离最远为70 mm。所有患者术前常规行彩色B超检查,了解肿块有无包膜、血供情况以及肿块位置,必要时行针吸病检以排除恶变可能。本组全部行肿块局部切除,术后病理均为乳腺纤维腺瘤。
1.2 手术方法 全部采用沿乳晕边缘走向的弧形切口。术中切口选择依据肿块位置,取距乳晕最近或同时能兼顾多枚肿物切除设计乳晕边缘弧形切口。切口长度18~55 mm,相当于乳晕周长的1/4~1/2,沿乳晕边缘走向。沿乳腺导管走向在皮下脂肪组织与乳腺腺体被膜之间分离皮下筋膜,直至肿块上方,以纵形方向切开乳腺组织做肿块切除,如果肿块直径<0.5 cm,术中难以寻找,或者多个小肿块较为集中,可以在肿块标记处行该区域乳腺组织楔形切除。术后将切开的腺体间断缝合,消灭可能存在的死腔。对于术中出血点,用电凝止血,以保证止血彻底。对于乳腺组织缺损较大,缝合后影响外观者,可在皮下向两侧稍加游离即可。切口行间断或连续皮内缝合,术后皮下残腔部位放置纱布团,用绷带加压包扎。
2 结 果
通过体检、电话随访和B超复查统计患者切口愈合和双侧乳头乳晕感觉情况。136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及皮瓣坏死,切口愈合良好,仅在乳晕处留有白色条纹,切口瘢痕不明显。所有患者术后初期在手术切口至肿块局部有不同程度硬结,经1个月后逐渐软化,乳房形态正常,双乳对称,乳晕切口不明显。平均随访6个月,未诉乳头乳晕部位感觉缺失及异常,未见肿块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患者对临床疗效及乳房外形满意。
3 讨 论
乳腺纤维腺瘤多见于年轻女性,传统的手术切口常在肿瘤表面与乳晕呈放射状,术后在乳房皮肤上留有的瘢痕影响了乳房的外观。笔者采用的乳晕周围弧形切口,因乳晕皮肤颜色较深,有皱纹和结节样皮脂腺掩盖,加之乳晕部位很少出现瘢痕增生,可以掩饰手术切口。
对于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疾病,国内外研究者争议的主题集中在乳头乳晕区域的血供情况以及乳头的感觉敏感度有否下降两个方面[1]。
乳头乳晕存在两套血供通道,分别来自于乳房深部和皮下动脉,均由胸外侧动脉分支和胸廓内动脉穿支供应。这些血管在乳晕的真皮下,乳腺导管周围,乳头下相互形成血管网,因此既使沿乳晕周径>1/2的切口环行切断真皮下血管网也不会导致乳头乳晕坏死[2]。国外应用环乳晕切口实施手术更加广泛,已经应用于早期乳腺癌的保留乳头的改良根治术式[3],另外在乳房假体植入、乳房整形等手术中也已成功开展了环乳晕切口的术式[1]。因此,乳晕切口行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不影响乳头乳晕血供,不增加乳头下感染和坏死的机会。但是在手术中仍应该注意使用电刀时对乳头乳晕下血管丛的热传导损伤。术后包扎防止乳头受压引起缺血。
乳头乳晕具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是重要的性器官,手术后乳头乳晕区域感觉灵敏度的恢复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乳头乳晕部位是接受第4肋间神经前皮支和外侧皮支的神经支配,外侧皮支的深浅支在接近乳晕边缘区域相互交替,并分为许多细支进入乳晕皮下。另外,第2~6肋间神经分支呈辐射状汇聚于乳头乳晕周围,肋间神经间的分支彼此重叠分布并互相补充。Mofid等[4]在研究乳头乳晕部位手术后感觉敏感度方面采用特制的压力敏感度测试装置对乳晕切口和乳房下缘切口行乳房整形手术的患者乳头敏感度进行定量的对比研究,并用回归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的结论为乳晕切口进行乳房手术对乳头的皮肤压力阈值和乳头敏感度均没有影响,而且术后乳头乳晕敏感度完全恢复的时间在术后6个月左右。本文136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均诉乳头乳晕部位触觉及压力敏感度恢复至手术前程度。
总之,笔者认为采用乳晕切口切除乳腺纤维腺瘤,符合乳房的美学要求,不影响乳头乳晕部位血供及感觉灵敏度。
[1]Ma G,Richardson H,Pacella SJ,et al.Single-stage breast reconstruction following areola-sparing mastectomy.Plast Reconstr Surg,2009,123(5):1414-1417.
[2]Munhoz AM,Aldrighi C,Montag E,et al.Optimizing the nippleareola sparing mastectomy with double concentric periareolar incision and biodimensional expander-implant reconstruction:aesthetic and technical refinements.Breast,2009,18(6):356-367.
[3]Tan MP.Areola-sparing techniques for breast malignancies with nipple discharge.J Am Coll Surg,2009,208(4):e1-e6.
[4]Mofid MM,Klatsky SA,Singh NK,et al.Nipple-areola complex sensitivity after primary breast augmentation:a comparison of periareolar and inframammary incision approaches.Plast Reconstr Surg,2006,117(6):1694-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