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
2011-04-12宋思伟
宋思伟
(济宁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山东曲阜 273100)
孔子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
宋思伟
(济宁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山东曲阜 273100)
近代以来,虽然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强势冲击,但时移势易,孔子的许多思想包括他的和谐思想被人们所推崇和弘扬。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和”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政治智慧,一种人文关怀,一种道德诉求。今天,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中,孔子的和谐思想确实值得我们挖掘、借鉴和弘扬。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是现代化的要求,也是中国经济规模和社会结构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它是在孔子思想烛照下中华民族的理性选择。而对“和”的追求,渗透于政治、经济、社会的一切领域和一切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要求。
和谐社会;孔子思想;以人为本;价值取向
一、孔子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定位
被中国各代尊为“圣哲先师”的孔子,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曾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批判,然而时移势易,孔子思想体系的现实意义在当代中国正受到从民间到官方的高度重视和认同。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包括儒学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以此服务于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研究的重要命题。
(一)孔子思想的价值认同——历史的必然选择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中国人对孔子思想的认识,大体呈现出从“尊崇”到“批判”,再到“客观审视、合理扬弃”的脉络。“五四”时期,孔子思想曾受到“新文化”领军人士的猛烈批判和攻击。“文化大革命”中,喧腾一时的“批孔”运动使孔子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文革”后,“批孔”运动被否定,中国人对孔子的态度也渐趋正面。有人认为,从八九十年代儒学成为显学、祭孔仪式恢复,到民间教育中出现的“亲子读经”等现象,表明当代中国人对孔子思想的认知。
2004年,在首都北京,一个以“尊吾师道,传吾文化”为主题的“孔子文化月”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内容包括一系列与孔子有关的传统文化讲座、展览、演出征文活动。在成贤街上的孔庙,“国学馆”内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少年学员们在这里开始接受国学启蒙课程。
在孔子的诞生地山东曲阜,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也出现非同寻常的变化:孔子诞辰2555年的祭祀大典,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由官方主导公祭孔子活动。这说明孔子学说的价值在中国得到进一步承认和尊重。
建设先进文化,就是要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借鉴全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一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和主流,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影响深远。而在如今的全球化时代,中国很多人都意识到,有必要继承孔夫子在2500年前就精淬出来的智慧,进而形成共通的价值认同。
中国正在积极并且认真地对待和运用孔子留下的思想遗产。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保护、弘扬和继承、发展包括儒学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人们看到,中国政府在治国理念中强调公正,这符合孔子“政者,正也”的思想;在依法治国的同时,也要“以德治国”。温家宝总理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50周年纪念大会上,引用孔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来说明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道理。
(二)孔子思想的价值定位——立足现实,服务未来
目前,中国当今面对的重大挑战之一,是如何建设一个“好的市场经济”,在这方面,孔子思想也具有启发意义。汤恩佳博士说:“要克服和抵制假冒伪劣、行贿受贿、坑蒙拐骗、钱权交易等严重破坏经济发展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不道德行为,在中国需要提倡和弘扬儒商精神”。他认为,儒商精神主要体现为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以义制利”和“诚实守信”。从政府到普通百姓,中国人之所以越来越重视孔子思想,是因为其中的“仁义、诚信”等内容,符合当今社会的价值取向。
显然,“孔子热”在中国的重现,并不意味着要将孔子放回原来的圣坛上,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努力加强对儒家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儒学研究与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古为今用、立足现实,服务未来。
二、孔子思想体系中“和”的基本内涵
任何一种思想,倘能经受历史长河的淘洗而历久弥新,都应有其内在的魅力、恒久的价值。孔子的和谐思想在当今社会重现其活力、重放其光辉,就是如此。那么,孔子和谐思想的特色在哪里?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崇尚人类自身的和谐,并把这种和谐落实到礼治秩序上;二是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并把这种和谐提升到“天人合一”的高度;三是崇尚“中庸之道”,并把“和”提升为儒学体系的认识论范畴,为中国文化树立了“致中和”的精神。
(一)“和”的原生内质——“仁”
人们一般都认为孔子开创的儒学,把重点放在探讨为人处世等问题上,对自然科学不很重视。且不管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孔子对人的问题确实非常关注,即便是关心物,也以人为出发点。实际上,这正是孔子思想的闪光点,也是孔子思想的显著特色。孔子的和谐思想最能说明这个问题。它以“仁”为基本内核、以“礼”为外在实现形式、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等问题的无比关心,饱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无限情怀。
孔子在论“和”的精神、“和”的价值时,继承了前贤“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相成相济”的思想,但又有新的发挥和升华。孔子讲“和”,是先讲个人心性之“和”,然后再往外推,由己及人,从小到大,渐次推到人际之“和”、家国之“和”、人类之“和”、天人之“和”。孔子讲个人之和,非常注重致和的手段,就是修身养性,要求人们“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在修身性养之后,才有可能成为与“小人”有别的“君子”,进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境界,做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中讲的孝悌忠信,实际上都是在讲实现“人和”的条件。《大学》甚至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由此可见,孔子讲“和”,把作为社会细胞的个人的心性之“和”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对此前的“和同论”新的发展。这一新的论述,既符合当时中国是一个低水平的农业社会的实际,又切合当时中国人重血缘宗法的文化传统,因而从根源上为“和”的实现、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找到了一条切实有效的路径。孔子还由“人和”讲到“政和”,主张“举直错诸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特别是对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政治艺术非常推崇。《左传》昭公二十年有一句话最能表达孔子的“政和”理念:“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孔子在讲人类之“和”时,并不是讲一团和气,掩盖矛盾,而是讲原则、讲礼制的。在孔子及孔门弟子看来,“和”是人生的追求、人类的目标,但“和”的实现,要“以礼节之”。也就是说,制礼,守礼,是“致中和”的条件,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天下归仁”。否则,和稀泥,作乡愿,不讲原则,放弃斗争,那就成了小人之“和”,是不道德的。孔子认为,这种拉帮结派、党同伐异的小人之“和”的实质是“同”而不是“和”,有道君子对这种形“和”实“同”的现象应坚决反对。他明确地说:“乡愿,德之贼也。”另一方面,孔子认为,制礼、守礼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和”的状态,达到“和”的境界。所以,他说:“礼之用,和为贵。”由此可见,在孔子的和谐思想中,“礼”与“和”是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的。
(二)“和”的理想境界——“天人合一”
孔子讲“和”,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把人类社会与人类生活所依托的宇宙结合起来、贯穿起来,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高尚境界。孔子对于代表自然界“天”的态度非常鲜明,也非常严肃,没有任何神秘主义的气息。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认为,孕育四时和万物的“天”虽然高大得很,人类不可违逆,违逆就是失“和”;但它的规律可以认识,可以利用,人类可以效法“天”,也只能效法“天”。在孔子看来,尧就是效法天的典范,“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因为“天”大,“天”的规律不可违逆,所以在“天”的面前显得非常渺小的人类就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即“畏天命”。孔子认为,人类如果不能敬畏自然,甚至破坏自然规律,就会得罪自然,最终受到自然的惩罚,到这时候,即使后悔也是没有用的,“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人类与“天”相处的唯一出路,就是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去探索与认识自然的规律,掌握自然的规律,利用自然的规律为人类自身谋福祉。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孔子的这一思想是很有见地的,也是符合实际的。正因为天大地大,所以孔子对自然一方面是敬畏,另一方面又如赤子一般,对大自然非常热爱、非常依恋,把人与自然界视为一个整体。
出于对天人和谐的追求,出于对自然资源的爱护,孔子反对奢侈浪费,倡行节俭的生活方式。他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生活豪奢,就可能违和;日子节俭,又显得寒酸。但孔子宁肯寒酸,也不羡慕那违和的豪奢。他甚至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对如今我们提出创建节约型社会是很有启迪意义的。
孔子讲“和”,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就是子思在《中庸》中追述的中庸之道。它由孔子发其端,而由子思总其成,后来成为一种深深影响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认识论。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后来,子思“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对孔子的中庸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其最经典的语句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而把孔子的中庸思想生成为“中庸之道”,生成为一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认知方法。“中庸之道”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孔子的理由是:“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来,行中庸之道,形易实难,非智、仁、勇俱全不可及,而人的弱点恰在于欲障难除,血气易偏,因而“处中道”、“致中和”、“行中庸”就值得时时念之,日日行之,终身求之。
三、构建和谐社会与孔子学术思想之关系
“万物各得其所”是和谐社会的要求;适度是达到和谐的条件;法、德、礼是和谐社会的杠杆。情又是法、德、礼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情是人性的表现,由情而有行;人的一切行为,都出于情,所以人道“始于情”,情是人道的基础。在今天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同时,保持发扬重情的优秀传统,使法、德、礼相互协调,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中和思想——和谐社会的根据
儒学中“和实生物”思想是和谐社会的根据,“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国发展动力、主体和目的应当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以民为本”与和谐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老哲理与现代政治理念相糅合,用以解决当代中国的复杂社会问题。
中国儒学的核心观念是提倡“仁”与“和”。其中“仁”是人际关系的价值核心,“和”是社会与政治的价值核心。儒学经典之一的《尚书》就倡导“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其涵义是民众应明白事理,各国应和谐相处,达到天下太平。“和谐”观念是中国文化宝库传承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另一部儒学经典著作《礼记》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非常明确地以“讲信修睦”作为最高行为准则。“和平、和睦、和谐”三者相辅相成,需要守信,需要责任,需要宽容。这些价值和哲学理念始终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深处,造就了中华民族精神,锻铸中国人的品格。
这种“和合”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中源远流长。我国思想家运用和合概念,从总体上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及其相互关系除强调团结、协作的意思外更有向心、凝聚的含义,特指事物与其所处的环境和相联系的总体结构实现融合统一,这就是中华和合文化所体现的中国特色的整体系统思想。
从孔子思想中“和”的价值认同到价值定位,再到理想境界,直至将其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有必要注重合理调节孔子学术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四种关系。
(二)孔子学术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规定
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把人对自然的态度与行为提高到道德修养的高度来认识。环境、人口、资源是关系到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世界性、时代性难题。目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呈现出日益恶化的趋势。水土流失、沙漠化、物种灭绝、大气污染、全球变暖和臭氧层损耗已经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此外,人口膨胀、能源枯竭、自然资源紧缺也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关心生命,提倡保护动物,反对人类竭泽而渔式地向自然界索取。孔子本人在钓鱼时就只用一个鱼钩的钓竿,而不用大鱼网;打猎时,只射飞鸟,不射在巢中歇宿之鸟。这样,与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动物就可以繁衍生息,不致绝灭;人类与自然界的平衡就可以永久保持,不致破坏。孔子这种“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行为和主张,是今天环保主义者的一个绝好样板。正因为孔子把人类和自然视为一个整体,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所以他还主张人类要向自然学习,充分地认识自然,从中了解自然界的生命意义,正确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中华和合文化中所蕴含的“天人和谐”保护自然的思想,诸如,“天人合一”“物我相亲”等观念,给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源远流长,底蕴丰厚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标准。如《孟子·梁惠王上》说“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木材不可胜用也”。“数罟”是细密的网子,“以时”即按适当的时间。周、秦的国家法律都有定期封山,禁止伐木等保护自然的法律条文。中国思想史上也有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内容,如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以及王廷相的“人定胜天”等。也是追求和尊重人与自然生态,提倡人对自然的索取程度应建立在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自如的基础上。其实,和合文化主张的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现在提倡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资源意识、人口控制意识实质上都是道德问题。
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中华和合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注重对社会的研究,阐发人的社会价值,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在传统和合文化中就贯穿着儒家的民本主义的社会政治观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观。如“以天下为己任”、“公而忘私”、谋求国富民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远大抱负;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道德意识和生生不息的进取精神。人类所创造的文化,集聚并积淀为“社会遗传密码”又塑造着人类。和合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存和复制着中华民族的民族风貌,作为一种社会潜在意识,它通过民族情感、意志、风俗习惯、道德风尚、审美情趣,折射出民族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心态结构。它俨然成为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风风雨雨,而仍具有向心力、凝聚力,挺立于世的精神支撑,也是今天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精神财富。
3.人际关系。和合文化强调通过调整人际关系以解决矛盾冲突。其基本原则就是“推己及人”,理解人、尊重人。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等等。如果人人都能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而不是只想到自己,那么人们之间就会加深理解,互利互让,和睦相处。如在处理内外远近的民族关系上,儒家主张慎用武力,重视教化抚绥。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其所著《美国与中国》一书中引用林毓生的话说“儒学把人们内省精神和道德修养作为治理社会和研究学问的根本”是很有见地的。
4.人与自身即内在精神世界的关系。和合文化非常重视道德修养,其道德修养论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从孔子开始就非常重视道德实践。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把履行这些道德看得比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儒家特别强调为政者在道德实践中的带头作用。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提出正人先要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作为领导者,带头履行道德义务,在今天尤为重要。
二是强调道德的自律性。因为道德是一种自律的义务,道德修养就是要发挥行为者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首要的一条就是“诚”。《大学》提出了“诚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就是说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要心口如一,言行一致。其次,就是提倡恕道,将人比己,宽厚待人,主动向好人学习。孔子提出“见贤思齐焉,见不善而内自省也”。
三是强调“内省”。社会道德建设固然需要社会舆论的监督和道德评价,但重要的是靠人们自身的道德觉悟,即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检讨、自我思想斗争来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道德“践履”“自律”“内省”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养成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对个人道德修养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
四、后记
1793年法国大革命胜利后起草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引用孔子的格言:“自由是属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之事的权利;其原则为自然,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限在下列格言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795年,法国宪法关于人民权利义务的条文里,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人施己,先施于人”的表述。美国1985年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便被列为十大思想家之首。
正如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所言:“孔子儒家能促进世界和平,能提升全人类道德素质,能与世界多元文化共存共荣,能促进中国统一。”美国前总统里根说:“孔子高贵的行谊与伟大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的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孔子学说世代相传,提示全世界人类丰富的为人处世原则。”
我们坚信,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过的很多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也会鉴照今天和未来。
D092
A
1003-4145[2011]专辑-0261-04
(责任编辑:宋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