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困境: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内化生成状况分析
2011-04-12郭韶敏
郭 韶 敏
(新乡学院 教育科学系,河南 新乡,453000)
问题与困境: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内化生成状况分析
郭 韶 敏
(新乡学院 教育科学系,河南 新乡,453000)
开放、多元化发展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积累,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物质至上、功利主义、道德滑坡等现象普遍存在,主流意识形态一定程度上遭到质疑,社会认同程度普遍下降,严重影响了社会利益关系调适系统的整体形成,进而使社会不和谐因素增加。良好的道德秩序是社会利益关系调适系统良性发展的关键力量,但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道德内化生成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境,阻碍着道德主体的“德性”和“德行”的养成。为了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道德内化践行氛围,保障社会成员道德品质的有效提高,必须深入剖析当前我国在道德内化生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问题与困境;社会转型;道德内化;生成状况
道德内化的实现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内化生成对形成良好的“人心秩序”和维系稳定的社会秩序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只有提高道德主体的道德水平,积极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加大社会整合力度,提升社会认同程度,才能形成良性的社会关系调适系统,进而保持社会和谐发展。然而,道德内化的实现还存在诸多困境和问题,主要包括道德主体的认知较低、道德敬畏感的缺失、制度保障体系滞后、弱化的道德环境等问题。为了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道德内化践行氛围,必须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内化生成的问题与困境作深入分析。
一、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能力普遍较低
道德主体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涉及诸多方面的因素,对道德内化生成起着重要作用。“道德认知能力的形成是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通过道德感知、道德思虑、道德创造等诸多过程而形成和发展的”[1]。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是道德内化生成的先导,道德主体只有对道德内化所依据的外在行为规范、道德法则、伦理标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才能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促进和激励自身自觉地把这种道德理论内化为思想观念,为道德情感的形成奠定基础。
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受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利益诉求不再是单一的,而是朝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人们的认知能力在一些利益诱惑面前被弱化。此外,我国虽然已经有了较为具体的道德法则和行为规范等,但是,人们对道德范畴的理解仅仅限于了解理论知识,对其内涵和实质还缺乏真正的理解。
目前,我国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状况并不理想,受技术至上、功利主义的影响,人们坚守道德可能会使自身的某些现实利益受损,这就导致人们为了某些利益放弃了对崇高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的追求。这种建立在自我基础上的“趋利避害”思想最终会导致社会成员价值观、世界观的偏离和错误,人们的价值理性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日益衰落,致使道德主体的认知能力呈下降趋势。部分社会成员在利益面前往往表现出不坚定的道德信念,一些社会成员虽然对道德法则和道德行为规范谙熟于胸,但由于受弱化的社会环境氛围影响,再加上当前我国缺乏相应的道德监管秩序和道德监管制度,以至于道德认知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监管,道德认知在实际执行中缺乏一定的规约基础。在我国当前道德监管力度不大的情况下,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往往是和道德法则预设目的背道而驰的。
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能力是与社会环境密切相联的,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一个人的道德认知能力不是自发形成的,只有经过不断的社会道德实践,才能对道德范畴有深入的理解[2]。在认知过程中,将道德认知变成空洞的说教,填鸭式地将道德理论与道德规范灌输给道德主体,是不能达到道德认知目的的,必须通过内化的形式使道德主体真正理解道德的实质,触动他们的灵魂,深入他们的思想,使道德认知成为道德主体行为的先导,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能力,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
二、道德敬畏心理机制在道德内化生成中的普遍缺失
道德敬畏是一种道德情感,是社会个体在对道德产生崇敬和畏怯的基础之上,面对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而建立的“人心秩序”[3]。从实质上讲,这种“人心秩序”的形成是在反观自身和社会之后而保持的一种情感上的适度调控,是个体意识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而形成的。道德主体在社会实际生活中能够适度地约束自身需要,在面对道德法则、道德行为规范的时候能够进行有效的情感控制,并经过持续化的道德自律行为,进而产生一种对道德的敬畏之心。在道德内化过程中,道德主体如果对道德存敬畏之心,就不会对内心崇尚的道德法则逾越或偏离,他会怀着一颗敬重之心在道德实践中自觉地选择积极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
道德敬畏心理机制的形成有助于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主体行为的内驱力,并在实践当中自觉作出积极的行为选择,由此可见,道德敬畏心理机制的形成是道德内化生成的关键因素。但是,在当前我国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严重影响了道德规范在实践中的践行。道德敬畏感并没有在社会实践中内化为人们的普遍心理,社会成员也没有形成“道德敬畏”这种人心秩序,道德敬畏在社会范围内还存在着很大程度的缺失,严重制约了道德内化的生成。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尽快建立建构开放性强、吸纳力强、融合性强的现代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使社会公众能够持续地认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因为,在没有形成普遍的社会认同的形势下,意识形态的建构和价值体系的遵从都将成为空泛之谈,人们对道德的敬畏感更是无从谈起,道德内化也不可能在道德实践中生成。
道德敬畏感心理机制的形成对道德内化生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道德主体中道德敬畏感的普遍缺失,必须重塑道德敬畏,找到推动道德主体作出积极道德行为的心理根源,从原初的内在动力上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从而使道德主体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履行道德义务。对道德的崇尚和敬重是促使人们进行某种作为的强大内驱力,其不仅可以激励道德个体自觉地进行某种道德行为,而且还可以激起道德群体的力量,共同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氛围,从而以良性的道德法则构筑社会约束和控制的内在范式。“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内在形态,只有和道德主体的内心意识相互融合后,才能产生道德敬畏的伦理基点”[4]。道德敬畏作为一种植根于人性中真实的道德情感,其形成是建立在道德主体高度约束和高度控制自身道德言行的基础之上的,它是帮助个体道德内化有效生成的心理机制。
三、制度保障体系滞后于道德主体的道德内化进程
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建设工程,需要靠内在和外在两种因素的融合才能完成,特别是在内在因素还未完全在道德主体心理当中形成的状况下,外在的程序性规范因素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从当前我国道德内化的现状来看,一个完善的道德他律机制是我国道德建设的重要保障,道德制度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为了促进道德法则、行为规范在道德建设中发挥出应有的实效,其建构要更注重激励和引导层面的作用,使道德主体在理性的制度规约下,促使自身道德内化的生成。
虽然我国自古以来都重视德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并把一些传统道德文化精髓以道德规范的形成流传下来,但是由于目前人的道德意识逐步淡化,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主张的价值观念脱离了赖以生存的社会根基,道德失范现象普遍存在。在这种道德环境氛围下,要建设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价值体系,促使道德内化生成,需要制度体系的保障和规约,只有这样才能使道德内化有秩序地渐进生成。在道德内化生成过程中,要通过道德制度化、程序化、政策化,形成权威性的强制约束机制,使社会中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体系的行为受到应有的惩罚。
我国由于缺乏规范的道德制度保障体系,社会中的不道德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和惩罚,而一些具有道德正义的行为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致使社会成员追求道德的价值观念逐步淡漠,非道德行为在社会上泛滥,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也引起了社会各利益关系主体的紧张,影响道德“人心秩序”的建立。毋庸置疑,道德制度保障体系在道德内化生成中的价值功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由于我国当前一些具体的程序性法规与现实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道德制度保障体系在实际道德环境中普遍缺失,即使有一些制度规范体系,也因缺乏社会适应性而难以满足道德主体的需要,道德规范和它的一些保障体系或流于形式,或成为一种空洞的说教,不能成为道德内化的驱动基点。
道德规范和伦理法则等都属于道德内化生成的制度保障体系,这种制度保障体系的建立能够使道德价值目标得到实质性体现,给道德主体以更加有形和具体的指引,使道德主体在程序性道德规范的约束下践行道德行为。道德制度保障体系起到一定教育和监管作用,是道德行为的外在评价标准,在我国社会成员尚未普遍形成高度的道德自律精神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加强道德制度保障体系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道德制度保障体系的建立,并不是将道德法则、道德行为规范转化为单纯的刚性法律规定,而是旨在通过道德法律保障制度的建立,充分利用自律缺失过程中的强制性他律约束,实现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结合,激励人们的内心思想朝着善与美的方向发展,培养和塑造社会成员拥有崇高的道德信念,实现道德内化心理机制的形成与完善。
四、弱化的道德社会环境氛围影响道德主体内心秩序的形成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道德内化生成的重要外部条件,它不仅可以使道德主体学习到丰富的道德理论知识,还可以通过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励道德主体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对于社会环境这一道德内化形成所赖以生存的土壤,只有进行积极的营造,才能培养出适应道德内化生成的良好氛围[5]。
道德内化的形式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必须营造良好的、多元化的社会环境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道德主体,建构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这样,道德内化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社会道德与现实环境相冲突,那么除非凭借外来的强制力量,否则将无法突破环境给人们造成的心理阻隔”[6]。道德内化取决于社会环境的优劣,在一个社会当中,如果整个社会风气积极向上,人们都拥有崇高的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那么,社会道德与现实环境必定是相适宜的。
道德主体在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行为思维模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牵制。当然,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不良的社会环境则会起到消极的牵制作用。依据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必须继续积极营造道德环境,营造良好向上的社会氛围,使道德主体在不自觉的状态中被辐射和熏陶,进而提高道德主体的道德品质。当前道德内化环境氛围的营造需要凭借社会的力量来建设,即通过构建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念、形成正确的利益导向和价值导向来保障与促进道德内化实现。道德内化的实现是外在环境和内心秩序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只有在二者达到有机统一后,才能激发出道德主体进行道德行为的内驱力和发轫点。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良好的道德环境是道德内化实现的前提,同时也是道德内化实现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积极建构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在社会转型的深度变迁时期,我国道德内化生成还存在诸多困境和瓶颈问题,这些问题为道德内化的实现带来了巨大障碍,必须通过积极探索,提出综合有效的措施,走出道德内化过程中的困境,进而保证道德内化的实现。只有实现道德内化相关因素的相互配合、相互优化,才能促使道德内化的生成,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利益关系调适系统,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
[1]谢大欣,杜春华,顾华宁.试论大学生道德能力系统的主要内容[J].理论月刊,2008(8).
[2]王敬华.道德悖论与道德选择[J].齐鲁学刊,2009(3).
[3]周营军.道德敬畏:个体道德养成的心理机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4]戴圣鹏.论康德关于道德敬畏的思想[J].前沿,2008(10).
[5]蒋宗文,赵丽华,谢光勇.新加坡学校道德环境建设及其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6).
[6]龙静云.试论道德内化的主客观条件[J].道德与法研究,2009(6).
[责任编辑许昌]
D64
A
1000-2359(2011)04-0255-03
2011-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