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教育生态规律
2011-04-12王凤产
王凤产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河南新乡453007)
从现代生态学视角研究教育是一种新的理念、新的方式,它为现代教育的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思路、方法和途径。教育生态理论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研究亟待解决的中心课题,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研究教育与其所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边缘学科,以其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强大优势,呈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但其理论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成熟。教育生态系统是由教育及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的、心理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统一整体[1]。教育生态因子是指教育生态环境中对教育的存在、发展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气候、生物、非生物因子;社会环境中的家庭教育、校外教育机构、经济、政治等因子;规范环境中的文化、科技、宗教、伦理、道德、民族性、哲学、民主与法制、社会风气与习俗、艺术等因子;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环境因素等。教育生态系统中客观存在一些教育生态规律,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研究,并在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并归纳出七条教育生态规律。
一、整体关联规律
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种教育生态因子之间存在着整体关联[2],教育生态系统中,某一教育生态因子的变化,会引起其他教育生态因子的变化及反应,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其整体关联包括教育系统内部各种教育生态因子之间的整体关联[3],以及教育与其所处的周围生态环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主、法制等各种教育生态因子的整体关联,甚至还包括各种教育生态因子之间的整体关联,不同教育生态系统之间的整体关联以及教育生态系统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整体关联[4]。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各种教育生态因子之间,时刻在进行着信息、能量、物质的传递与交换,各种教育生态因子之间构成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动态平衡规律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和输出上的稳定。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一定地区的教育生态系统,通过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态因子复杂的适应与调节会达到各种生态因子相对和谐、结构相对稳定、功能高效优异,各方面综合协调的动态平衡状态。当教育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的最稳定状态时,它能够自我调节和维持自己的正常功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的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处于动态平衡的教育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期,某些教育生态因子发生巨大的改变,超过教育生态系统所能调节的极限,就可能造成教育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状态的破坏,甚至造成教育危机,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恢复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时间。失去平衡状态的教育生态系统的各种教育生态因子再经过一定时期的相互作用和调节,它们之间又会达到相对和谐与动态平衡状态[5],整个教育生态系统就是按照自然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规律发展变化的。
三、协同进化规律
教育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特别是其中的竞争、合作、共生等关系,促使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产生协同进化作用。教育生态的协同进化,包括教育生态系统内部教育生态个体之间、教育生态群体之间以及各种教育生态因子之间的协同进化,同时也包括教育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中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道德、民主与法制等教育生态因子之间的协同进化,以及不同地域间教育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进化是沿着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不完善到完善、阶段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进化的。
四、教育节律
教育有一定的节律,称为教育节律。教育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环境有周期性的变化,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是人,人是有各种生理和心理节律的,这成为教育节律产生的重要原因,如人的记忆力一天中有四次记忆高峰。预习、听课、复习是一种教育节律。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每学年、每学期、每周、每天的课程安排都是一个节律。单元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升级考试;寒假、暑假、春游、秋游等都是教育节律。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根据教育节律区安排教学活动,就会收到好的效果,否则不但收不到好的效果,而且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危害。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教育节律是客观存在的,按照教育节律安排教学活动,体现了主客观的统一。教育节律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随着教育科学、生理学、教育生态学、天文学研究的深入,教育规律的机理和规律将被进一步揭示,人们将会更好地安排教育活动,使教育节律与人的生理、心理节律,以及自然界周期性的节律变化更好地吻合。
五、富集规律
教育生态系统中存在智能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才流、价值流等的富集现象。一般来说,随着富集度的增大,相应地促使教育生态系统朝着高水平发展,对教育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优化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也并不是富集度越大越好,有时反而会产生负作用。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富集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智能富集。教育生态系统中存在智能富集链,学生在由幼儿、小学、中学到大学,直至博士、博士后的学习和研究,后一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总是在吸收、运用以前的经验、知识、技能,并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建构。在这个智能富集链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成几十倍、甚至上千倍,几何级数增长。第二,物质富集。各学校有教学设施、实验仪器、体育器材等物质的富集。第三,能量富集。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教育经费的来源,有国家财政拨款、地方财政拨款、学校自创效益、家庭交的学费以及企业、个人赞助等各种来源,最终富集为教育发展经费。第四,信息富集。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从学校及其以下的教育行政部门征集教育信息,以利于教育生态系统中信息流的反馈与调节。第五,人才富集。各学校教育生态系统中有求学者的富集,在各大学、科研机构,富集大量的博士、硕士等专业科研人才以及教师队伍。第六,价值流富集。知识、技能的掌握需要一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在智能富集链中,随着学历的增加,学龄的延长,所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在增加,伴随着智能的富集,价值也在富集。
六、限制因子规律
教育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各种教育生态因子的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因子就是限制因子。在特定的教育生态系统中,如果某些教育生态因子的量(或质)低于或超过某一界限,就可能成为该教育生态系统的限制因子。无论对于个体生态,还是群体生态,还是教育生态系统,限制因子是客观存在的。对于一个学校教育生态系统,如果招生困难,学生的数量会成为该学校教育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限制因子;如果学生数量多,教师数量不足,教师数量会成为该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限制因子;如果宿舍或教室不足,它们也会成为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限制因子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限制因子多种多样,不仅包括自然因子,还包括社会因子、经济因子、生理因子与精神因子,对限制因子要看到它的客观限制性,重视它、分析它,不断排除它的限制作用和影响[6]。
七、耐度最适度规律
美国生态学家V.E.Shelford于1913年指出,生物的存在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该物种就不能生存或者灭绝。这一概念被称为Shelford耐性规律。对于教育的个体生态、群体生态、生态系统,某些教育生态因子也有耐受的上限与下线,同时也有耐受的最适度。如果某些教育生态因子的量(或质)超过或低于一定限度,就会对教育的个体生态、群体生态以及教育生态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教师授课的难度和进度,难度太低,进度太慢,学生会不耐烦,精力反而不集中、不感兴趣,难度太大、进度太快,超出了学生的承受度,学生听不懂,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下降,教学效果也不会好[7]。再比如教育发展太慢,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限制作用;如果发展太快,超过了经济、社会的承受力,不但培养的人才就业困难,造成社会结构性失业,对教育的投资环境造成破坏,同时也会对社会的子系统产生危害。
教育生态因子的耐度与最适度,会随着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生态系统以及所处的阶段的不同而变化,当教育生态系统发展良好时,会提高对一些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处于特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教育生态因子,因其他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其耐受限度实际上都要比潜在的狭窄。实际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教育生态因子,因其他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大多处于受抑区和适宜区,很难达到最适宜区。教育生态系统的耐受限度是可以改变的,因为教育生态系统对环境的缓慢变化有一定的调整适应能力,甚至能逐渐适应与极端环境。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态因子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上述七条教育生态规律,从总体上看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整体关联规律、动态平衡规律、协同进化规律是宏观把握,是根本;教育节律规律、富集规律是中观表象,体现了主客观的统一;耐度最适度规律是微观分析,是根源。把教育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制等教育生态因子统一考虑,坚持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制等教育生态因子统一、协调发展,对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8][9]。本文揭示归纳的七条教育生态规律,同时也是教育生态原理和规律的体现,是进行教育改革、制定教育规划与政策、指导教育实践、解决教育危机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3.
[2]宣裕方.生态大学理念下的和谐校园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1).
[3]李化树.教育生态学探讨[J].教育与管理,1995(3).
[4]王凤产.教育生态系统复杂性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研究,2011(5).
[5]范国睿.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哲学思考[J].教育评论,1997(6).
[6]朱佳生,殷革兰.教育规划几个基本理论的探讨[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3(3).
[7]王凤产.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审视新课背景下的课堂教学[J].新课程研究,2008(28).
[8]刘鹏.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梭罗生态哲学阐析[J].齐鲁学刊,2009(1).
[9]赵丽.论生态文明引领下的工业化思路[J].齐鲁学刊,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