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然生态对地方政府行政文化的影响
2011-04-12杨婷婷
杨 婷 婷
(吉林大学 行政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论自然生态对地方政府行政文化的影响
杨 婷 婷
(吉林大学 行政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自然生态在我国地方政府行政文化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自然生态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灾害的发生会对各地方政府的行政文化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地方政府行政文化也对自然生态具有反作用。只有在依赖自然生态的基础上,积极通过地方政府的行政文化来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自然生态;地方政府;行政文化
我国地域辽阔,每个省市地方政府所面临的具体环境也大不相同。在地方政府的行政文化建设中,以往我们总是习惯于参考国外、参考其他发达地区的经验成果,而往往忽略了一个地方行政文化的产生不仅是其地方政府活动的结果,更是包括自然生态在内的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在社会民俗越来越被地方政府重视的过程中,笔者尝试性地提出“自然生态对地方政府行政文化影响”这个主题,拟通过分析我国不同地方自然生态在当地政府行政文化生成中的影响、作用,为我们地方行政文化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一、自然生态在我国地方政府行政文化中的重要性
人类在不断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无形地扩大着人类的实践领域,从而越来越使自然成为人化的自然。然而,当我们回顾我们在这一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而为此欢呼的时候,我们是否淡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当我们从自然之中获益的时候,我们是否严重地破坏了我们的生态文明,使我们不得不为曾经的错误付出巨大的代价,进而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弥补这一切?反观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不仅人类的思想文化会影响自然生态,自然生态也会影响甚至决定着每一个区域的文化状态。我们只有尊重自然生态特色的文化,才能在地方经济和人文建设中发挥健康、积极的作用,从而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不仅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的自然条件有着巨大差距,就是在同一个省区之内的自然条件也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差别不仅对我国各地方政府的行政文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使我国的地方政府行政文化在整体一致的基础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行政文化形态。例如,沿海开放地区的行政文化就比内陆更为开放、效率更为快捷,而灾害多发地区则会呈现出时时刻刻提高警惕、小心戒备的行政文化色彩[1]。
二、自然生态对地方行政文化的主要影响
自然生态有着不同的划分标准,笔者将主要从气候条件、地理条件、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四个方面论述自然生态对地方政府行政文化的影响。
(一)气候条件对地方政府行政文化的影响
在我国,气候的区域性和地方性特征非常明显,如海南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而黑龙江省则属于寒温带气候。与海南省相比,黑龙江省寒热明显,作为地方政府部门,每年冬季取暖工作便成为黑龙江省政府行政工作的一个重点,这不仅影响到了其政府机构的设置,而且也形成了冬夏不同的行政文化特色。总体而言,气候条件对地方政府行政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气候条件会影响地方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置与活动方式,进而影响地方政府行政文化。首先,行政机构的许多行政活动会因为气候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位于北方的省区,畜牧部门不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政部门,而且还具有自身的畜牧行政文化。然而南方各省的特殊的地域和气候条件不仅导致了畜牧类机构基础化的缺失,而且也使畜牧管理因素从相应的行政文化的体系中淡出。其次,行政机构的很多内部设置都会因为气候条件的差异而大相径庭。如内蒙古自治区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温带草原性气候,当地农业厅据此专门设立了“草原处”,发挥了良好的管理机制职能,从而可使其境内的草原覆盖率6年提高近8个百分点,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相较而言,位于热带地区的广东省,其政府机构内部虽然没有设置农业厅局的机构,但却利用其境内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立了“水产处”,展现出了其特殊的行政文化特色。可见,行政机构设置的差别必然会导致各地方政府机构行政文化的差别。最后,虽然有一些地区具有同样的政府机构设置,但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同,此类机构设置的工作重点、规模和人员配置等也有所差别。如位处南方的广西虽然也如内蒙古一样设立了“畜牧处”,但其“畜牧处”的规模、人员数量、行政活动等都和内蒙古有很大程度的不同[2]。例如,在内蒙古每年有几个月的“禁牧”活动,这已成为其行政文化的一部分,而在广西则没有这种活动,其行政文化自然也就不会考虑它了。
2.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同,地方政府产生了不同的财政行政文化。不仅财政安排是行政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如何安排本地的财政也是地方政府行政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北方,由于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干燥、降水量少的温带气候,所以每年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准备大量钱款作为抗旱的专项资金[3],从北京到河北、陕西、山西等省市每年财政都要留出专项资金以防患于未然;而在我国南方,由于降水量大、洪涝灾害频繁,各级政府用于抗洪救灾的财政资金也必不可少。
(二)地理条件对地方政府行政文化的影响
地理条件对地方政府行政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它会影响到该地方对外经济联系。如我国广东、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对外联系方便,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触频繁,经济联系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因此,东南沿海地区成为我国最早的对外开放地区。而且,由于受到外向型经济影响,东南沿海地区的地方政府在行政组织与活动方式等方面,表现出工作效率比较高、行政文化易于接受外来影响等文化特色。相反,在我国内陆地区,由于对外交往比较少,经济中的自给自足占了较大的比重,因此,内陆地区的行政文化也相对保守。近几年来,我国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希图改变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面貌,但我们却发现,尽管西部各省区市都制定了大量的优惠政策以吸引外部投资,但由于受到当地行政文化的限制,这些地区在竞争力方面还是远远比不上沿海地区[4]。
(三)自然资源对地方政府行政文化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地方政府行政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自然资源的差异会导致地方政府行政文化的独特性。一个地区的经济基础决定了这个地区的行政文化体系,而构成这一地区经济基础的经济结构则是由该地区的自然资源所决定的。我国的自然资源分布具有非均衡性、有限性和区域性等特点,这些特点直接决定了各个地区的行政文化要立足于当地的自然资源分布现状。山西省煤矿资源丰富,因此对煤矿的开采、运输、安全等方面的工作是山西省政府以及许多市县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它不但已经渗透到山西省的行政文化之中,而且已经成为该省行政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在煤矿出现重大事故的时候,山西省经常有大量官员被问责[5],甚至连省长也难辞其咎。克拉玛依石油资源丰富,而这种自然资源的独特分布直接导致了石油城克拉玛依市具有其独特的行政机构与行政文化特色,如其行政体制实行的是政企两个机构一套班子的管理机制——每一任克拉玛依市的市委书记同时兼任着新疆石油管理局的书记,而每一任市长也同时兼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局长。这种独特的行政管理体制势必要求当地的行政文化以有关石油的各种工作为其发展的核心。
2.自然资源会影响地方政府的政策、规章、制度以及行政动员等行政文化特色。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而且自然资源很大一部分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一个地区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护好、利用好这些自然资源,而合理切实地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就是保护好、利用好这些自然资源最好的手段。如林业资源丰富的黑龙江省将森林资源保护作为行政立法、执法的重要工作之一,有力地避免了乱砍乱伐等违法行为的出现和控制了森林火灾的发生;而渔业资源丰富的从辽宁到浙江、广东等沿海各省区市地方政府每年都要召开专门的动员会,部署力量大力打击非法捕捞等犯罪行为,保护渔业资源。这些都是深受自然资源影响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的地方行政文化。
(四)自然灾害对地方政府行政文化的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各种地理形态错综复杂,板块形态和地上、地下能源分布的多元化,以及其他自然形态的变化存在,使我国成为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其中东南沿海是多发台风的地带,西南各省区则是地壳频动、多发地震和地陷等特大灾害的地带。除此之外,干旱、洪涝、冰雹、滑坡、泥石流、森林大火、农林病虫害等灾害在某些省份也频繁发生。自然灾害的发生虽然具有人力不可控制性,但如果政府部门在自然灾害发生前能够提前预防,则可将伤害损失降至最小,而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的抢救以及重建等工作,对于当地政府来说更是责无旁贷。在经常发生某些自然灾害的省市,预防以及灾后重建工作同样是政府行政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1.自然灾害会影响群众对政府行政文化的信任度。在我国,自然灾害预报不准确已经成为群体对政府不信任的一个来源,如每当地震发生时,地震部门往往成为公众谴责的对象。虽然自然灾害预报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预报不准确的确不能完全归咎于预报部门,但长期以来,此类部门如何向公众解释,如何引导群众正确对待流言,也已经成为行政文化的一部分。此外,自然灾害发生后,人们的心理充满了恐惧,此时一个有经验、积极负责的行政文化占主导的政府部门将会迅速反应,及时采取措施。如2008年与2010年,四川、甘肃两地分别发生地震,地震重灾区的县市地方政府领导尚未从地震危机中脱离出来,就立刻行动起来,积极组织群众自救,这没有一种长期形成的行政文化作为文化底蕴,显然是办不到的。
2.自然灾害会促使新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出台并形成新的行政文化,而政策、法律法规本身就是行政文化产生的根源之一。在自然灾害的处理过程中,政府部门针对普遍出现以及新出现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在采取相应的措施的同时,会及时作出总结,将其中具有现实意义的经验用政策、法律法规规范下来,以便本地区或全国其他地区再出现类似的情况时有章可循。例如,2003年我国发生的“非典”灾害,当时由于一些省市宣传部门长期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报喜不报忧的行政文化思想[6],对实情进行了隐瞒,造成“非典”的进一步漫延,不仅造成了国内公众的恐慌,也影响了中国政府在国际舆论中的整体形象。这促发了人们对信息公开的思考,在抗击“非典”灾害过程中,中央及地方政府积极吸取教训,并促使国务院及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行政法规,改变了我国许多部门针对突发事件宣传的保守的行政文化思路,建立了“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行政文化。
三、我国地方政府行政文化对自然生态因素的反作用
一方面,自然生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地方政府的行政文化,而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除了被动地适应自然生态环境,也在积极主动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反作用于自然生态。保护自然生态、爱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是现时代我国地方行政文化对待自然生态的总体发展趋势。
1.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了有利于自然生态保护之行政文化的发展。人类的活动会自觉不自觉地对自然生态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法制体制不是很完善的条件下,一些人利欲熏心,以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来谋求暂时的经济利益。对此,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使自然生态保护成为本地区本部门行政文化的自觉意识,将有利于规范人们处理与自然生态关系[7]。
2.在行政文化的指导下,地方政府针对本地区自然生态的现状,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行动、措施,以积极促进自然生态的健康发展。如沿海各地方政府在台风季节来临前,积极备战,通过各种传媒渠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等)的宣传,加强人们的防患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又如,预防水土流失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陕西省的一项工作重点,并已经成为陕西省行政文化的重中之重。在这种行政文化思想的指导下,该省各市县都设有专门的部门从事水资源、天然林资源的保护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再如,黑龙江省札龙地区是世界闻名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周边各市县政府部门均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作为自己行政工作的一个重点,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行政文化。这样一来,不仅丹顶鹤得到了繁育壮大,其他野生动物植物资源也得到了保护。
3.地方政府养成着眼于自然生态的行政文化,对生态科学技术也是一种推动力量。科学技术与行政文化密切相关,重点发展、推动什么样的科学技术需要依赖于地方政府行政文化的指导[8]。一个只重视GDP的地方政府,很可能会推行破坏自然生态的技术来获取暂时的经济利益,而一种着眼于长远的生态行政文化,则会使地方政府自觉地抑制对GDP的“渴求”,本着又好又快的理念在稳中求发展。如北京将原有的许多重工业基地(如首钢等)逐渐迁出了北京市区,为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了贡献,而这毫无疑问是依赖于生态行政文化的深入人心和行政执行的有效实施而取得的成果。
当然,地方政府行政文化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也并非全是积极有益的。以往许多政府部门受到“人类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以征服自然为荣”的行政文化理念的支配,再加上政府部门拥有尖端的科学技术和雄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虽然使一些地方出现了“沧海变桑田、天堑变通途”的巨大变化,然而没过多久这些地方就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这样的教训不得不让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总之,自然生态是影响我国地方政府行政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地方政府部门应该主动去认识和保护本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将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作为切入点,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行政文化。这样不仅会为本地区人民提供幸福安康的生活条件,同时也会促进本地区自然生态的良性发展。
[1]张小丽.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地方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的影响——5·12汶川特大地震引发的思考[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何华玄.中国热带草业产业化开发经验与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J].热带农业科学,2009(10).
[3]中央财政安排12亿补贴抗旱机具——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的财政措施[J].农机市场,2011(2).
[4]孙和平.公共行政的区域文化视野——兼及“区域文化”概念[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0(1).
[5]李谦.煤矿安全事故中的问责对象及其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8).
[6]吴元其.防治非典与行政理念转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7]刘洋.行政生态环境下的行政文化作用初探[J].才智,2009(2).
[8]王峥嵘.地方行政文化的变革路向——基于生态学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21).
[责任编辑孙景峰]
StudyontheInfluenceoftheNatureEcologyontheAdministrativeCultureoftheLocalGovernment
YANG Ting-ting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Natural ec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culture of local government. The climate conditions of natural ecology ,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the distribu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natural disasters will not only affect the administrative culture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 but the administrative culture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will also have a counteraction on the natural ecology. Depending on the nature ecology, we can truly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 only if we adju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rough the administrative culture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nature ecology;local government;administrative culture
D625
A
1000-2359(2011)04-0104-04
杨婷婷(1982-),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810035)
201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