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实现科学领域性别平等的有效路径
2011-04-12宋卫平
宋 卫 平
(河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寻找实现科学领域性别平等的有效路径
宋 卫 平
(河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实现性别平等是人类的理想。社会性别理论主张的社会性别文化体系、制度体系等在影响男女性别差异上远超生物因素体系,为探寻科学领域的性别平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由于社会制度的结构性障碍和女性自身内在性障碍,她们从“科学管道”中“渗透”出来,导致了女性在科学领域的缺席。营造培养女性参与科学领域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环境、完善培养女性参与科学领域的方法、拓宽女性参与科学领域的平台、摆脱女性在科学领域的边缘化角色,成为实现科学领域性别平等的重要途径。
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科学领域;性别平等;路径
伴随着西方启蒙运动的发展,女性主义思潮应运而生。100多年来,女性主义者宣扬并完善着女性主义理论,用日臻成熟的女性主义理论作为实现男女平等的武器,为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赢得了主动,改变了存在于社会诸多领域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在传统的具有男性形象的科学领域,女性主义理论的不断成熟,也影响和鼓励着众多女科学家,用她们忠于科学的态度和所取得的非凡业绩实现着角色移位,她们向世人证明:在科学领域,女性一定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由于传统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性别平等特别是科学领域性别平等的真正实现仍然任重而道远。它不仅需要女性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也需要全社会平等意识的不断增强,更有赖于制度政策的不断完善、社会环境的不断优化和科学教育平等的切实实现等。
一、性别平等的含义
平等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在我们追求的诸多平等中,性别平等即男女平等是最重要、最根本的理想目标。性别平等思想就是为了提振女性社会地位、全方位消除社会各阶层对女性的歧视而提炼出来的平等理想。它主张女性应当和男性一样,拥有那些由于文化、体制、行为和态度等歧视而被剥夺的权利。它不仅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也体现了对人权的充分尊重。作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墨西哥宣言》对性别平等的概念作了较为权威的界定:男女平等指的就是男女的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以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作为一种时代理念,追求和实现性别平等已经成为全球的主流话语,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认为,“男女两性的道德水准是相同的,都可以对品德作出自由和理性的选择,两性的价值平等必然会导致两性的权利平等”[1]。与我国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不同,性别平等的本质就是不以人的性别为标准,给予所有人以平等的理解和尊重,赋予所有人以同样的权利并使他们享有同等的义务。
人的社会地位和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是绝不能用性别为标准来区分的,因为这样的区分标准有悖于男女平等思想的初衷和内涵。概括来说,性别平等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性别平等是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它指的是在人类社会中,女性和男性一样享有同样的尊严和同等的人生价值。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男女不论是在社会中还是在家庭里,都应该履行同样的义务并得到同样的尊重,那些基于性别而产生的偏见和歧视是本不该存在的。另一方面,性别平等要求女性应和男性一样,享有均等机会和平等权利,作为生存于家庭和社会各个领域的自然人,男女在各个方面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
在各个领域,男女是否享有平等的权利并有机会参与其中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是男女平等思想是否实现的具体表现。只有具体考察男女在各领域和各项活动中是否具有平等的参与权利和不依性别而改变的平等的参与机会,才能将性别平等的思想落实到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的操作层面。与所有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意识一样,只有渗透到法律和政策制定的操作过程中,性别平等的观念和主张才能变成社会行动并产生社会影响,这也是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强调将男女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原因所在[2]。而科学中的性别平等不仅属于更大范围内社会中的性别平等和社会公正方面的议题,而且直接关涉以创新为基础的经济繁荣以及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欧盟将科学中的机会均等,尤其是性别平等作为充分发挥欧洲高素质劳动力优势的首要目标之一[3]。
二、社会性别理论及其意义解析
西蒙·波伏娃(Simone Beauvoir)在她的著作《第二性》(The Second Sex)中指出,性别的社会建构应当这样理解: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不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任何东西都不能决定女性的社会表现形象。我们所谓的具有女性气质的人则完全是由整个人类文明决定的。20世纪70年代,斯特勒·罗伯特(Stoller Robert)指出,性别之间的社会关系绝不仅仅是由人的生物特征决定的。他发现,性和性别特征并不是完全相互对应的,即女性并不总表现出女性化的态势或者符合主流文化认可的女性特征,男性也不全以主流文化认可的男性气质的方式行动。接着,他论证了性别身份是由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他说,女性绝对不是因为天生的生物性别而自然成为女人的,她必须通过接受教育和符合自己特点的培养,主动使自己变成女人。或者说是,她必须满足社会对她的角色期望而使自己转变成女人。但需要搞清楚的是,为什么男人向男性气质发展,女人却向女性气质发展?女性主义首先确定了生物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之间的区别。简单来说,生物性别指的是男女之间在生物学和解剖学上的差异,代表了人们的自然属性和生物属性。社会性别则被认为是一种通过心理、文化和社会手段构建而获得的地位,是通过实践的作用发展而成的男性和女性之间的角色、行为、思想和感情特征等方面的差异[5]。它所反映出来的就是在一个既定的文化背景下,与男性和女性相一致的情感属性和角色属性。
我们知道,女性在科学领域缺席现象的传统解释是以性别与科学的意识形态为前提而假设的。女性主义想要彻底推翻传统科学男权文化的解释方式,就必须建构新的性别观念和科学观念。于是,伴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二次浪潮的出现,社会性别(gender)理论应运而生。作为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社会性别指的是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在探索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性别不平等关系的形成和女性思想解放等方面,社会性别理论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根据不同的种族特征、不同的定位标准、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可将人类划分为形式多样的类型,但如果按照人类的群体划分,也只能分为男和女两个性别群体。
社会性别理论的出现对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者产生了极大影响。她们颠覆了诸多关于男女群体差异是由生物性别决定的历史认识。她们认为,更大程度上讲,男女群体的差异是由存在于社会中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结构所决定的。随着社会性别理论的日渐成熟,她们发现生物性别才是一切社会分工的基础,不同性别的人,从事着“符合”自己性别特征的工作。这种貌似公平的分工割裂了女性及其价值与社会文化的主流标准,推动了以男性为核心的社会性别制度的形成。这样的社会性别制度要求,男女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必须按照既定的性别角色进行“合理”的分工,努力使自己具有“男性气质”或者“女性气质”,并最终成为“主流”社会文化能够认可和接受的“正常”的男人或者女人。同样,社会也会用这样的社会性别制度来构建相应的个体的发展模式。
由此可见,社会性别理论的基本前提,就是强调性别的社会文化建构性。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社会文化将人类划分为男性和女性,构造同性之间的相似点和异性之间的差异点,并将它作为划分人类不同的劳动分工、社会角色和个性特征的依据。这样,在社会化过程中,社会性别实现并创造了基于性别隐喻的社会文化图式和性别理想模式,它体现了父权制社会中不平等的权力关系[6]。从这个意义上说,女性对传统科学的参与程度不仅是女性个体主观选择的结果,更是社会性别文化与制度体系客观选择的结果。
考虑程序图 M=(S,{Ra},V)和状态集S,类似于二元转换关系Ra表示基本的行动(有时记为→a),并且值V可解释为命题字母p用以表示局部的状态。在该模型中,可将语言解释为加标的模态词,基于“行动-可及状态”(action-accessible states)上有:
三、渗漏的科学管道与女科学家成长的障碍性因素
人们把一个人从接受科学教育的知识积累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到最终成为科学家,比喻为科学的管道模式。按照管道模式的解释,一个人能否成为科学家或者能否成为科学领域的主流,主要看他/她能否在最初的教育中进入科学管道以及他/她在管道中向前爬行的天赋、技术和努力程度。持这样一种观点的人认为,女性同样可以进入科学领域并成为主流角色。
科学管道模式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女性主义运动助推下的女科学家的角色移位也在快速地发生着变化。但是,虽然女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占有的席位越来越多,职位也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女性在通过管道的过程中退出的远远多于男性的现状,使得她们获得的成就也较男性科学家逊色很多。所以,科学女性在科学领域的相对缺席现象依然未能得到根本性改变。在科学领域,人们把这种随着女科学家学历增长、职位晋升和影响力增强而出现的活跃在科学领域的人数越来越少的现象称为“泄漏的管道”(leaky pipelines)。是科学的管道模式失效了吗?问题的关键是,这里的所指的管道不是理想的和无缝的,而是渗漏的。究竟是哪些障碍性因素造成了科学管道的渗漏并从而影响了女科学家的成长呢?
结构性障碍是影响女性从事科学活动的主要因素。即使没有明确的歧视,在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科学领域,科学女性的存在也好像只是在装点门面,这对她们的成长和她们事业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科学女性得到的研究机会也较男性科学家少了许多。这种不均现象就是存在于科学的社会制度之中的结构性障碍,即法律的、政治的和社会的障碍。管道模式认为,在科学活动中,女性的目标和男性的目标是一致的,但这些结构性障碍往往使女性不可能达到与男性同等的目标。
与此同时,和男性科学家相比,科学女性在接受科学训练期间,社会交往较少,这就使她们无意中“具备”了被遗留在科学活动之外的潜在因素。因此,这些结构性障碍不但直接地影响着科学女性从事科学活动的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她们厌倦并且择机离开科学领域。不可否认,不论是显性的正式的结构性障碍还是隐于社会制度下的非正式的结构性障碍,都严重束缚着科学女性的成长和发展。
除了结构性障碍对科学女性的影响,女性自身内在的障碍也是影响她们进入科学领域的因素之一。从男女两个科学家群体的不同表现来看,自然存在的性别差异想当然地阻碍了女科学家的成长发展。但更重要的是,女性自身的特点或许更是阻碍她们在科学中取得成绩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由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认识带来的。传统上,科学被描述为客观的、事实的、不容置疑的、难于学习的,因而科学只是适合男性并被男性占领和控制。这种传统的角色定位一直延伸到科学家的整个科研中。而女性既要从事科学研究,又要担负照顾家庭和子女的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她们的发展。因此,很多女科学家不得不在家庭和事业之间艰难抉择。
四、女科学家的培养和成长路径
女性主义者从科学史中挖掘科学的“男性”密码,并从当代科学的内容中去寻求这种密码,给出的是肯定的回答。她们坚信,传统的主流科学本身就是男性化的产物,它从认识到实践都流露着男性至上的傲慢和偏见。她们更坚信,自诞生之日起,传统的主流科学表达的是男性的声音和意识,代表的是男性的利益和权威。其实,科学本应是无关性别的,科学领域的男女两个群体,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推动科学的发展。如果能够把握好女科学家的成长规律,加强对她们的教育培养,为她们的成长开辟更广阔的空间,那么,女科学家一定能获得和男性科学家同等的成就和地位。
(一)女科学家的成长环境
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和传统科学的男性形象,使很多女性形成自卑心理,增加了她们进入科学领域的心理负担,虽然从事科学活动的女性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这种历史沉积下来的心理负担仍然对她们有或深或浅的影响。调查显示,我国的女科学家,有40.57%的人认为性别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有过)负面影响,有33.2%的人对科学领域的“男女不平等”现象有着强烈的感受[7]。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不再戴着有色眼镜审视出入科学领域的女性,这种开放的思想观念为女性从事科学活动营造了宽松的舆论环境。
民主法制进程的加快,促使保障女性权益的法律和政策不断建立健全,这为女科学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呼吁各国消除一切歧视女性的现象,推动全球女性事业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为实现男女平等,促进女性发展的崇高目标共同努力。我国《宪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日益健全的法律和政策,使长久以来存在于科学领域的性别歧视现象被逐渐消除,女科学家的发展得到了充分的制度保障。
(二)女科学家的培养路径
对女科学家的培养,首先要从提高她们的科学素养入手,不断培养她们对科学的兴趣。我们知道,女性的科学素养普遍较低是造成女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处于劣势地位的原因之一,也是社会对科学领域的女性在认识上存在偏见的原因之一。诸多取得伟大成就的科学家的成长路径告诉我们,兴趣是人生最好的导师。一个人,如果没有探索科学的兴趣,没有投身科学的理想,没有献身科学的品质,是不可能取得成就的。在当今价值取向多元的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生存需求的不断变化都在影响着人们对事业的选择,很少有人鼓励女性献身科学。所以,在加强女性的科学素养培养提高的同时,要用更多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女性投身科学。
要培养女科学家,还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端正人们对科学领域的女性的认识。传统的性别角色的思维定势,限制了人们对女性从事科学研究的理解和支持,使诸多有志于献身科学的女性失去了不少的机会;而且,传统科学具有明显的男性化特征的论调,为知识女性学习科学并参与科学制造了种种人为障碍,并导致身处科学领域的女科学家的地位渐微。因此,从观念上改变对科学女性的性格定位和性格期望,打破传统的对科学领域的男女性别群体的认识方法,给科学女性以客观公正的认识和平等发展的机会,就显得尤为必要。
要培养女科学家,更要多一点对她们的关爱,为她们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作为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群体,女性投身科学,一般是在接受高等教育以后,而此时的女性多处于结婚生育的年龄,很多单位不能平等地接收女性并为她们提供岗位,阻碍了她们参与科学活动并获得与男性平等的机会和地位。而且,女性大多在从事基础性研究,很少从事尖端研究或担任重要职务,这也使她们的发展空间显得非常狭小。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权威部门和学术组织中增强科学女性的声音,不断扩大她们的影响[8]。其实,如果能够借鉴国家提拔任用女干部的经验,明确规定女性在科学领域某些权威部门或权威学术组织中的参与比例,那么,她们成长的环境也一定会得到较为切实的改变。
(三)女科学家的发展愿景
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都为女科学家获得平等地位营造了良好氛围。如今的科学领域,女科学家正以前所未有的趋势实现并证明着自己在科学领域的价值,她们用自己的工作业绩赢得了男性同行的理解和尊重,在带有明显男性特征的科学领域,女性的比例必越来越高,地位在不断提升。
对于一些对体力和时间有特殊限定的领域,女性或者不敢进入,或者因被拒绝而不能进入。然而,社会的进步、传统观念的改变、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使女性进入科学诸多领域的愿望变成了现实,她们研究的范围也在日渐拓宽。在航空航天、高能物理、深空探测等高端领域,女科学家的身影已不鲜见,特别是在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精细电子产品等领域,女科学家用不凡的工作业绩证明,科学理当是与性别无涉的。
随着女性在科学领域人数的增加和研究领域的拓展,女科学家也将会在科研成果产出的数量和质量上和男性同行平分秋色。一方面,人数的增加和领域的拓展,壮大了女科学家队伍,开阔了她们的视野,拓展了她们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全社会对女科学家的认识、理解和关注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更多的舆论影响、家庭支持和社会理解,为她们施展才华创造了条件,为实现男女两个科学家群体的平等赢得了机会。
(四)女科学家的角色移位
在男性占主流位置的科学领域,女性想迈入其中且占有一席之地,还需要从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批判中寻找一条被社会认同和接受的有效途径[9],从根本上实现女科学家从边缘向主流的角色移位。其实,女科学家的角色移位不纯粹是知识移位的问题,更是文化移位和社会移位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文化和社会两个方面寻求突破口。
既然现实不断地否定着传统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依据,那么传统文化强加于女性头上的种种禁锢也就应当被抛弃和解除。正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所倡导的,应当给予男女两性平等的权力。这种平等体现在科学中就是所有的领域和研究机构都向女性敞开大门,给予她们同男性平等的竞争机会,构建男女科学家群体相互交流和对话的场景,让彼此互相了解并互相尊重。20世纪50年代,强调科学研究主客体之间相关性的整体主义方法论代替了还原主义方法论,它否定和抛弃了科学领域的男性和女性的性别差异[10]。从这种意义上说,女性在科学领域从边缘向主流角色移位的文化意义就显而易见了。
女科学家要最终获得一定的地位和一定程度的认可,必须使她们角色移位的文化认定通过显性的社会认定而凸显出来。因为,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性认定,文化认定在实现女科学家角色移位过程中似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那么,到底如何实现科学女性在社会层面上的角色移位呢?美国化学会执行主席Madeleine Jacobs女士认为:女科学家应当认识到,无论是职务升迁还是进入科学领域的更高层次,一种人际关系和信息关系形成的错综复杂的隐性的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女性进入科学领域的软件,而且能从某种程度上弥补女性进入科学领域的硬件的不足[11。女科学家借助于这张网,能够更多地得到社会的认可,并逐步实现角色的移位。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科学中的女科学家一定能够挣脱各种羁绊,最终实现自己的角色移位和角色定位。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没有证据显示女性不适合从事科学研究,如果有适当的环境和机遇,她们同样能作出伟大的发现——诺贝尔科学奖的桂冠虽然倾斜,却毕竟曾经戴在居里夫人母女、麦克林托克等杰出女性的头上。目前,为鼓励更多的科学女性投身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寻求合理途径鼓励女性从事科学研究,她们在科学中的缺席现象也在得到改变,她们在由边缘走向科学领域的主流。
人类社会已进入到21世纪第二个10年,在新世纪大科学的时代里,女科学家的角色移位不仅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展示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我们必须创造一个环境,使每个人都能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自由成长发展,不因性别、肤色、地域或任何其他因素而改变……也许,完美的目标永远也不能达到,但我们要不断地靠近它。
[1]刘翠玉.试论女性主义性别平等观[J].广西社会科学,2007(3):175.
[2]谭琳.男女平等的理论内涵与社会推动:基于中国现实的讨论[J].妇女研究论丛,2002(6):6.
[3]龚序.欧洲科学中的性别平等——基于欧盟报告《科研资助中的性别问题挑战》的视角[J].中国科学基金,2010(5):290.
[4]董美珍.女性主义科学观探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4.5.
[5]刘霓.社会性别——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J].国外社会科学,2001(6):52.
[6]杨建.新中国十七年美术中的女性形象[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7]王卉.给女性科技人员平等发展权[N].科学时报,2007-03-08(A3).
[8]肖政.从女性科学家素质特点谈女性科技人才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4):82.
[9]闫莉,孙立真.女性科学家从边缘向主流的角色移位[J].中国科技论坛,2003(2):140.
[10]王进.从女性主义回到性别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61.
[11]Madeleine Jacobs.Challenges Await Women Chemists in the New Millennium[J].Chemical&Engineering News,1998(9):21.
[责任编辑张家鹿]
C913.14
A
1000-2359(2011)04-0046-05
宋卫平(1976—),男,河南上蔡人,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科学社会学。
201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