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生态与社会心理分析
2011-04-12王清杰
王清杰
(河南师范大学外语部,河南新乡45300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它可以折射出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貌等各方面的变化与发展。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文化发展的产物,以其无与伦比的传播速度和巨大的影响力正从“网上”走入“网下”,弥散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大众传媒的话语体系之中,成为网络文化中一道别样的景观。网络流行语不再是网民的专利,而走向了寻常的现实生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所反映出的当代文化生态及其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心理更值得我们深思。
一、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及演变
(一)何谓网络流行语
关于网络流行语,目前尚无一个成熟的、为大众所公认的定义。百度百科认为网络流行语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它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1]。李慧认为网络流行语可以理解为由网民自己创造、在互联网上广为流行和使用并可以延伸到现实中的各种符号、词汇、短语及句子等等[2]。一般而言,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特定时期内由网民自创、频繁使用、传播速度较快、影响力较大,并有可能推及普通民众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数字、符号、词汇、短语及句子等,通常具有时尚性、前卫性和流行性等特征。网络语言开放性、随意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又使得网络流行语具有变异性。像2010年网络流行语中的“神马(什么)都是浮云”、“鸭梨(压力)”、“蒜(算)你狠”、“围脖(微博)”等可谓是语音、语义变异的双重体现,“恨爹不成刚”标示了词汇变异,“给力”则体现了语法、方言和历史时代变异。网络英语流行语中的“143”、“1432”和“182”等也多是语义和语符的变异。
(二)网络流行语的生成理据
网络流行语之所以能在网上大肆盛行、瞬间风靡,自有其产生和存在的条件与背景,这主要与网络技术发展、生存的文化生态和网络受众心理等因素密不可分。
1.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是其产生的前提条件
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信息如光速般传播,促进了地球村时代的到来。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第四媒体的快速发展,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也为其盛行提供了便捷的平台。网络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具有虚拟性、超时空性和互动性。在网络世界中,传统媒介丧失了话语霸权地位,年龄、性别、知识和阅历等再非决定因素,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尽情吐露自己的心声。这种声音一旦引起共振,便会被复制、模仿,须臾间成为时下网络流行语。网络的超时空性也使原本属于私人空间的涂鸦作品纳入网络传播的对象,经网民的夸大、篡改抑或恶搞,再经各大论坛转载、回帖、互动转化为网络流行语。
2.网络流行语得以生存的文化生态
网络流行语的生生不息、层出不穷得益于语言和社会的共变,也与青年亚文化休戚相关。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在社会文化构成中相生相克、互相依存。源于统治阶级“权威危机”或“领导权危机”[3]的亚文化主要体现为对主流文化的颠覆、解构与抵制,尤其是对话语权的重视与争夺,在社会转型期或社会矛盾较为突出时较易表现为离经叛道、消极异化。波普诺认为,当一个社会的某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主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被称为亚文化[4]。如此看来,网络流行语自然是青年亚文化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它由起初为网民所有进而扩展到整个社会,其中必然蕴涵着主流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青少年是网络媒体的主要受众,网络流行语理应是其文化的组成部分。综观网络流行语,它们大多是建立在网民对主流文化的渐次回避、疏离以至抵制的基础上,暗合了亚文化形态。
3.网络流行语受众的心理期待
任何一种文化的兴起都有特定的社会心理。网络流行语便是在迎合颠覆传统、追新猎奇、减压宣泄、彰显个性的心理诉求中得以产生和盛行的。文化一般以传承为初衷,反之则被视为叛逆甚至叛离遭受猛烈批驳。然而这一宗旨在网络世界里却显得苍白无力。在这里,披着昵称外衣的网民或多或少都表现出了对传统的颠覆和对现实的反叛。颠覆的是含蓄、忍让、求稳心态、话语权的垄断和界限[5],反叛的是现实中太多的道貌岸然和精英的话语垄断,因为“野百合也有春天,一个草根也要发言,也想把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出来,把内心的感受发泄出来”[6]。在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压力齐聚的今天,这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宣泄减压的方式,置网民于一种“眼球经济”的语境,并由此脱颖而出、张扬个性。网络流行语正是在与广大网络受众心理期待的契合下不断推衍,最终盛行的。
(三)网络流行语之演变
网络流行语也是逐渐嬗变才确立起来的。网络的普及催生了网民阶层并使其日益壮大,网民交流和沟通当然需借助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起初也只是网络使用者为传达信息而键入的文字,为交流的快捷而创造的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样式,诸如省略语、谐音、数字,甚至是误键的字词。其后各种聊天软件的开发,又为网络语言注入了表情和各种符号元素。英语的普及和汉语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中西合璧式”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继之,当今社会矛盾、文化心理或热点事件成为网络关注的焦点,加之网络恶搞的推波助澜,网络语言充当了调侃、娱乐或表达个人爱憎的代码并获得大众的认同,流传到现实生活中,成为网络流行语。透视时下网络流行语就不难发现,机智幽默、怪异挑逗的文字背后,映照的正是当下社会现实的变迁,折射的正是民众的文化心理,最终展现的是记录时代和生活的编码。
二、网络流行语折射出的社会心理分析
网络流行语表达了网民对社会现象的普遍关注和基本评判,体现了网民对社会现状的另类表达和情绪宣泄,因而看似简单的网络流行语往往蕴涵着深层的社会文化背景,折射出复杂的社会心理。
(一)对“给力”的向往与期待
在2010年网络流行语中,能给虚拟的网络空间带来一丝亮色的莫过于“给力”了,它超越了单纯的解构、讥讽和调侃,表达了网民对“给力”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成为众星捧月般的名人非常人所能达到,只期许做一个“平凡人”,渴望“给力”的生活和人生。于是,“给力星期天”、“给力青春”充溢于日常的交流当中,传达出对幸福和精彩的渴望。在诸如此类的语境当中,“给力”充当了人们表达美好愿望的手段,事事都给力,万般皆秀美。但仔细考究就会发现,在众多的“给力”话语中,“给力”的主体往往是他者而非语者自身。不管是“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人民日报》2010年11月10日),还是“发黄金,发白银,长江村很给力”(《新民晚报》2010年12月4日),无一例外。从一个侧面看,其原因,或许是现行体制的制约,但更多的是源于中国自古有之的一种讲求含蓄、谦虚的文化沉淀。几千年来君子谦逊风范的文化认同成为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在“给力”一词的运用中自然多有体现。但从另一侧面来看,“给力”在表达人们向往、期待的同时也暗示出了一种语者的无力。他们不但无力于以主体的姿态审视世界,更无从成为“给力”的主体,“被XX”成了他们的生活常态,似乎“被给力”才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二)对“恨爹不成刚”的自嘲与无奈
如果说是因为觉察到了生活的艰难、意识到了自己的无力,网民们才对“给力”充满了向往与期待,那么对“我爸是李刚”、“蒜你狠”、“姜你军”、“油你涨”、“妈妈的朋友的儿子”等现象反映的则是无力之后的自嘲与无奈。当“压力”变成“鸭梨”、“蜗居”变成“蜗婚”(指面对房产月供或租金过高,房价不断上涨,夫妻“离婚不离家”的情况)时,隐藏在背后的并不仅仅是滑稽意识,还有以戏谑、搞笑、调侃、反讽的方式曲折地暗示语者自己力量的苍白。“蒜你狠”系列的横空杀出不仅打破了“蚁族”者们心理承受的底线,更暴露出了网民屈服于现实的姿态。他们之所以感到无可奈何,是因为他们成为不了“给力”的主体,无法真正成为命运的主宰。充分民主的社会体制的缺失,最终导致他们无力与“李刚”抗衡,只能期盼能有像“李刚”一样的爸爸。但面对“不是所有爸爸都能叫李刚”的现实,他们只能发出“恨爹不成刚”的感慨;面对现实生活当中诸多令人发指的现象,他们也只能空发“我寄愁心与明月”的慨叹。从“恨铁不成钢”到“恨爹不成刚”的演变并非单纯的文字游戏,而是一种不断扭曲的过程,在此现象之后,反映的正是社会转型期诸多“二代”问题和某些潜规则的披露。从类似的表达中,人们仿佛可以看穿对权力的渴望欲以及对社会公平和道德的藐视。而这样一种心理难道不值得社会为之震惊吗?当规则成为权力者或财富占有者明目张胆的“护身符”,稳定与和谐不是犹如轻云一样的虚无缥缈吗?
(三)对“神马都是浮云”的失落与感慨
“给力”的确令人向往和期待,不仅期待“给力”的生活,更期待“给力”的社会体制和人人成为“给力”的主体。但现实中太多的道貌岸然、精英垄断和霸势强权的存在,注定他们既无力与“李刚”抗衡,也超越不了“妈妈的朋友的儿子”,唯有“逃离北上广”(即逃离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这是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在白领中兴起的思潮),继续跳“水平凌波舞”。所谓的“给力”、“不给力”都只不过是“浮云”而已!“神马都是浮云”不仅仅是一种戏谑的说法,更是一种失落情绪的抒发。所欲所求无从获得只能看破红尘,道一句“神马都是浮云”。这从表面看似乎是传统道家思想“无欲无求”、“无为而治”在当今现实世界的回归,但仔细品读,却是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哀。
因此,2010年网络流行语显示的是从“给力”出发,几经周折,又回到“不给力”状态的现实,折射出了网民试图站立但尚意志孱弱,最终屈服于现实的无奈心理。
三、网络流行语也须正确引导
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大肆盛行,是其所赖以产生的文化生态及社会需求使然。对此,我们需辩证看待,梳理其来龙去脉和利弊得失,进而加以正确引导。
一方面,网络流行语的存在和盛行主要源于对网民乃至广大民众心理诉求的满足。在网络交流中,网民们追求的是高效快捷、标新立异和个性张扬,在诙谐幽默的同时宣泄减压、反叛颠覆。网络流行语的使用既增强了网民的集体归属感,又使其获得了掌握话语权的愉悦。此外,网络流行语也是社会的风向标,心理的晴雨表。它代表的是一种民意,是民众对社会热点的普遍关注和对社会现象的基本评判,抒发的是普遍的民间情绪。在多元化的今天,这无疑为文化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力量,打破了对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
另一方面,鉴于网络流行语的消极影响,我们对进入现实生活中的网络流行语也须正确引导。其中有些宣扬的是不健康的社会观念,颓废沦丧;有些是出于好奇、好玩,纯粹恶搞;有些则是捉弄、欺骗,甚至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还有些是颠覆传统,反对规范,为社会和谐制造障碍。这些对语言的变异使用,在给人们带来诙谐幽默、休闲娱乐的同时不经意间将一些反面的思想或观念置入人们的头脑。欧美国家就对网络流行语进行过“讨伐”,认为它有碍于教育的实施或对本土语言文化的捍卫。我们也应关注网络流行语对社会事件的“过度阐释”和“话语狂欢”现象,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甄别和判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真正成为语言文化发展史上一道亮丽的景观。
[1]百度百科.网络流行语[EB/OL].[2011-03-27].http://baike.baidu.com/view/246872.htm.
[2]李慧.浅析网络流行语的演变[J].新闻世界,2010(6):168-169.
[3]Stuart Hall and Tony Jefferson(eds),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Youth Subcultures in Post- war Britain,London:Hutchinson,1976:40.
[4]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第10版.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78.
[5]绯云.网络颠覆了什么?[J].特别观察,2006(5):10-11.
[6]王笑楠.对网络恶搞现象的文化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10-213.
[责任编辑 迪 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