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政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
2011-04-12刘巧凤
刘 巧 凤
(河南师范大学 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7)
论文化政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
刘 巧 凤
(河南师范大学 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7)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传入中国并实现中国化,除了理论本身的魅力外,文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也是在中国文化政策的支持、引导和保障中逐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以文化政策为研究视角,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政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用
文化政策是文化的政治表现形态,它体现了一定阶级、国家、政党或社会集团的文化意志,规定了文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文化政策的选择实质上就是文化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的选择。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马克思主义因与中国文化性格的契合而得到认同,并随中国文化发展而逐渐显露出中国化的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文化视角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课题,其中也不乏以文化为视角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利用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何文化体系的外传,都只有有了文化的契合点,才能被另一种异体文化认同、吸收和同化,并在此基础上重构新的文化形态,实现文化认同。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也只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被人们接受和传播。譬如,张静如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体系,而这个理论体系形成的判断标准就包括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民族的表现形式,同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相结合,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1]。郭建宁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包括实践诠释,而且包括文化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内容,要在中国社会实践和中国文化传统两个维度上展开。与中国实践和中国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基本途径”[2]。
二是通过文化对实践的指导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过程,就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具体的实践,形成一脉相承的理论,同时把这些理论广泛传播,以达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譬如,王有炜认为,“中国共产党人以其坚定的信仰和超凡的智慧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四次革命性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张君善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过程实质上就是理论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4]。
三是以文化的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的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文化的一个内容,把抽象的理论转化通俗易懂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和自觉运用的过程,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譬如,陈自才认为,中共十七大报告扩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就是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民大众结合起来,使他们懂得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只有掌握群众,才能发挥其巨大威力,才能成为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5]。王晓云等认为,“在文化层面上,马克思主义真正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包括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具体化、民族化在内的大众化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的实现条件”[6]。
就上述成果来看,无论文化交流,还是文化大众化,其实隐含了一个很现实的条件,那就是文化政策的支撑。而在专家学者研究的成果中,涉及利用文化政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却比较少见。从历史和现实的综合分析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从开始传播,到开花、结果,决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它是我们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相应地制定、调整文化政策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正是在中国文化政策的支持、引导和保障中逐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诞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传入中国并能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础之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近代中国指导性文化的缺失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提供了前提,主导性文化的需求使得马克思主义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中国共产党人在对文化政策的探索、破立、重构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因此,如果忽视文化政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作用,我们就找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埋在大众生活中的根基,理论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群众,同时文化建设也会失去正确的方向。本文的研究就以此为肇始,重点研究和分析文化政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作用。
二、我党对文化政策的探索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不是个别人也不是一个党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一选择,主要集中在新中国建立前。这一选择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应归功于文化的作用。甚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共产党人对文化政策的探索中开始了中国化的进程。
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上下求索,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各种思潮蜂拥而至,文化主体力量不断分化,文化内容不断更新和整合、文化道路模式不断突破和扬弃。遗憾的是,这些新思想、新观念并没有能救中国。直到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才以其特有的批判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特征从众多的思潮中脱颖而出。其中的原因,毛泽东曾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列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从而形成了一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型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这种文化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的寻觅而最终找到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它指导下的文化建设当然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为中国文化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发展模式,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研究文化政策学的胡惠林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提出和反映的问题:由重估一切价值,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到重建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由对人的问题的关注而对中国文明主体的现代辨认;由文学改良而文学革命,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对西方文明神话的顶礼膜拜;启蒙与救亡、传统与现代、保守与激进西化与中国化、问题与主义等关系的认识,等等,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政策的主体框架,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化政策的全部基础”[8]。后来,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文化态度和政策主张,明确指示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到一切文艺部门中去,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至此,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的探索完成了从感性实践到理论系统的飞跃,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以文化政策基础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正式踏上中国化的进程[9]。
三、文化政策的破立并举及动荡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这一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不是亘古不变的结论和公式,要真正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进行中国化。新中国建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文化的发展一起走过了一段动荡的过程,并在中国文化政策的破立并举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渐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党在这一时期内迅速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并积极地为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做准备。因此,它具有过渡性的特点。作为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我党的文化政策也必然带有过渡性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0]。一方面对旧的文化进行改造,破除旧文化残余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倡导文化创新,积极进行先进文化的建设。这个阶段党在文化领域里主要采取了改造与建设,即“破”与“立”并举这样一条转型时期的文化政策。马克思主义正是在文化政策的破立并举中丰富和发展的。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来临,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以“双百”方针的提出为标志,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化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们党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的重要文化政策,其目的就是要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双百”方针赋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深深根植于中国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它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客观规律,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任务目标的文化政策,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由于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主导社会秩序,我国文化的政治教化功能长时间被过分强调,文化界执行的是一条片面强调文化为政治服务、文化服从于政治的文化政策。在实际生活中政治斗争仍然支配着文化活动,意识形态霸权强力控制文化领域,极其严重地阻碍了文化的健康发展,也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渐走向独断化、教条化、庸俗化的死胡同。后来文化政策再次动荡,到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错误倾向完全占据上风,文化建设受到严重的破坏。“文革”结束后,党中央对文化建设中的种种错误倾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重申了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表明了党关于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政策的重大调整,文化建设又重新回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轨道上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中国文化政策起伏的动荡中曲折前行,正确的文化政策的支持呈现出中国化明显的特征而加速发展,错误的文化政策则使马克思主义陷入教条化、庸俗化的困境,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始终没有停滞,反而在逆境中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四、文化政策的重构完善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观念革命和巨大的社会变迁,不但进行了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制度,快速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也不断推进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与开放,融入“文化全球化”的大潮。与此同时,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需求快速增长,文化市场迅速形成,文化产业迅猛发展。这样的发展态势,对当代中国的文化政策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引发了文化政策的全面转型与重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文化政策的重构与完善中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中国特色亦日益明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我国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变,这既是经济政策的调整,也为文化政策的转型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中国开始了对文化政策的“重构”。首先,文化政策完成了由“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的转化。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是总的文化政策方针,文化工作的高度意识形态化众所周知,文化领域与政治领域高度合一,无视民众文化需求的多样性。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化的教化作用被削弱,文化的审美及娱乐等功能被重视,文化已经不再是政治的附属物,政治、经济、文化成为相对分离的三大独立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和政策渐成系统。其次,重申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主导原则。在文化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和正本清源的同时,悄然兴起的怀疑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自由化”思潮,一度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陷入僵局。在这种情况下,我党不失时机、旗帜鲜明重申了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主导原则。在文化领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反思和批判自己工作中的错误和失误的同时,开始重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领域价值体系的努力和执著,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地位。第三,明确了文化政策的地位。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使包括文化在内的所有政策建设获得了全新的价值理念和理论支点,从而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建构提供了一个新的政策理论域面。“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这一新的文化政策表述,是要在文化多元发展、价值观多元冲突的历史背景下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重建社会主流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理论日益呈现出中国特色。党的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这一政策目标提高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高度,这是文化发展的目标,也是文化政策目标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七大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这一文化政策掀起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高潮,不仅说明了文化建设在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战略地位,更反映了马克思主义随中国文化政策的发展而加速了中国化的进程,并日益呈现出中国特色。
总之,马克思主义伴随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政策的探索逐步中国化,并在文化政策的引导、支持和保障中逐渐具有了中国特色。而现实的文化政策只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文化的一个内容而涵盖在文化政策中了,没有专门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特别的规定,没有凸显文化政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推进作用,这会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我们知道,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就在于它能掌握群众。文化渗透在大众的生活和性格里,它是理论的船和桥。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时刻关注文化的力量。
[1]张静如.静如文存:下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960.
[2]郭建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方法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5).
[3]王有炜.马克思主义何以能在中国开花结果[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1).
[4]张君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深刻启示[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7(3).
[5]陈自才.党的十七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J].理论探索,2008(5).
[6]王晓云,时永松.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条件[J].江汉论坛,2008(4).
[7]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
[8]胡惠林.文化政策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00—203.
[9]杨宏庭,宁俊红.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倡与推行[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1-14.
[10]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七)[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5.
[责任编辑张家鹿]
B17
A
1000-2359(2011)04-0016-04
刘巧凤(1972-),女,河南许昌人,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文化伦理研究。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FSH012);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355);河南省社科联委托重点研究项目(2009WTKT028)
201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