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璋才子佳人小说中的现实主义描写

2011-04-12刘玉秀

关键词:才子佳人徽商商人

刘玉秀

(吕梁学院中文系,山西离石 033000)

刘璋才子佳人小说中的现实主义描写

刘玉秀

(吕梁学院中文系,山西离石 033000)

刘璋四部才子佳人小说中反映了一定的现实内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反映社会经济生活,肯定商人的地位和人格;二是揭露社会矛盾,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三是批判科举黑暗,反映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态。

刘璋;才子佳人小说;政治;经济

刘璋,生卒年不详,字于堂,号介符,别号烟霞散人、樵云山人等,清代太原阳曲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举人,雍正元年(1723年)授任直隶深泽知县。在任四年,后被解职。他离开深泽后,行踪难以考定。其妻室后裔情况,只在徐昆的《柳崖外编》中提到有子名玉郎,少年弃世。作为小说家,刘璋一生创作过多种小说,有讽刺小说《斩鬼传》,才子佳人小说《幻中真》、《凤凰池》、《巧联珠》、《飞花艳想》等。

才子佳人小说的兴盛,与经济政治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明清时代在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江南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市民阶层日益壮大,这就为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种种条件。另一方面,才子佳人小说作家和小说中描写的才子佳人多为江南人士,小说在叙述浪漫爱情故事的同时,对当时社会环境都有较为真实的描写。刘璋小说中也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状况。

一、反映社会经济生活,肯定商人的地位和人格

《幻中真》第三回写素娥投河后被人救起时有段描述:

“原来这条河是太湖之水,水势甚急,直通枫桥大路,客商往来,河下船只甚多。此时素娥命不该绝,在水中半沉半浮,若有神力护持,将他漂到枫桥寒山寺前一只大船边来。你道这只大船是谁,原来是一个徽州大盐商的家眷船,从杭州出来,要

回徽州,因在苏州游玩了几日。”

这段文字透露出几点信息,一是当时江南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商业发达;二是徽商在江南经商,实力很强。

中国历史上有十大商帮。在明代,“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山西)”。到清代中前期,徽商已成为十大商帮之首,足迹遍天下,有“无徽不成镇”之说,而盐业是徽商四大行业之一。徽商盐业是随着明初实行开中制而出现的。当时明王朝根据边防军事需要,凭藉所控制的官盐,定期或不定期出榜召商往边地输送粮食等军需物资,然后按价付与“盐引”,允其行销。徽商中的一部分人为利所驱,也挟盐开赴九边,如歙籍盐商汪玄仪早先曾“聚三月粮,客燕、代,遂起盐荚”,休宁盐商王全也曾“蒙故业,客燕、赵、齐、楚间”。淮盐行销水运路线,故而长江中下游以及江淮之间,皆为徽商人经营盐货之域。长江沿岸城市,随处可见徽商足迹。明末以来,徽州盐商已形成集团,控制了淮盐产、供、销的特权,在两浙业盐活动也十分活跃。《幻中真》中的情节印证了这些史实。

清代有好几个姓汪的盐商,小说把盐商人物取名汪百万,大概不是一种无意。小说第六回描写吉梦龙遇上汪百万的情景:

“忽见前面,有个人骑着驴子,后面跟随一人,远远的行来,不一时到了面前……那人道:‘小弟徽州人,姓汪,俗号百万,在外行盐。只因有些帐目在此山西地方。近见流贼作乱,特来讨取,今已弄清。’”

第七回写道:

“原来这汪百万,是扬州第一个盐商,到处驰名。到码头热闹之处,就有商人相请。不是做戏请他,就是接了名妓相陪。一日,到了大名府,寻店安歇,早有一众盐商闻知,争先迎请。汪百万再三推辞,众人那里肯依,一连吃了数日的戏酒,吉扶云亦在其内。这日汪百万发了狠,回绝了一家。怎奈这家见他不肯赴酌,竟备了一席盛酒,着人送到下处。又选了大名府几个出色的名妓来陪酒。汪百万无可奈何,只得要领主人之情,开怀畅饮。又当不得妓女趋承,竟吃得怡然乐然,酩酊大醉。这几个妓女如何肯放,竟一同拥入醉乡,不知谁醉谁醒矣。”

这两个段落,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商人经商处世,挥霍金钱,追求享受的生活状况。汪百万说:“只因有些帐目在此山西地方。近见流贼作乱,特来讨取,今已弄清。”可以看出徽商与晋商的勾连,说明当时商业非常兴盛,相隔几千里也有商业往来。

汪百万在《幻中真》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没有他就没有日后吉梦龙的大富大贵。明清时,商人的地位提升了,他们不是才子佳人小说嘲讽的对象,相反往往依靠雄厚的财力,成为促成才子佳人美好姻缘的关键。《巧联珠》中的王楚兰也是这样一个商人,他“是个富家,家道殷实,父亲向在扬州开个缎铺”。闻相如去济南的路上丢失了盘缠,恰遇“向有小铺在此,来清理一番”的王楚兰。闻生就把失去盘费之事,告诉一遍。“店主人见了王楚兰,有些着忙,指天立誓,又叩头陪礼。”作为大商人的王楚兰在店主人的眼里,是颇为敬畏的。随后,“王楚兰果然为他寻了一只船,赠了他数十金盘费,送他上船。”在闻相如的生活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商人与读书人交往的写照,也体现了当时一种经济关系。

刘璋的才子佳人小说中有许多商人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商人与地主、士子之间的矛盾。表现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以及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明清以来江南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达,商人阶层壮大,“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受到有力的冲击,整个社会特别是一些文人意识到商人阶层的崛起,重新估量其社会地位。所谓“四民异业而同道”,“士商异术而同志”,开始打破四民的界限。明汪道昆在《太函集》里说:“大江以南,新都以文物著。其俗不儒则贾,相代若践更。要之,良贾何负阂儒。”是把商贾和士相提并论,充分认识到商贾的社会价值,同时指出了江南士商相兼的情形。

需要指出的是,刘璋对于商人的态度,不仅肯定其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而且有意颂扬了他们的忠孝节义。这与普遍鄙视商人“无奸不商”是大不相同的。汪百万是个成功的商人,但并非唯利是图,而是乐善好施、心怀忠义。当他看到吉梦龙落难时,慨然建议:“若不弃嫌,何不同弟进京,进京之后再同回去。一则使弟途中有伴,二则老兄无资斧之虑,不识兄意如何?”既帮助了吉梦龙,还保全了吉梦龙的面子。汪百万的善良品行,从他对待素娥的态度上也可以看出。《巧联珠》中的王楚兰更是一个注重情义的商人,身上更少了些铜臭味,对朋友甘愿两肋插刀。他最终也中了武状元,表明了作者对于这一类人物的态度。

二、揭露社会矛盾,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明末,社会经济滑坡,王朝财政崩溃,连年战争、政局混乱、土地兼并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最终致使明王朝覆灭。这些情况在刘璋才子佳人小说中有所体现。《幻中真》写到崇祯年间山东饥民数十余万作乱,吉梦龙靠天书平息战乱,人物虽非属实,但这样的事情确实存在。《凤凰池》中有如此描写:“那青城山自从添了万生之后,兵马愈多,攻州劫府,这些贪污不法的官吏不知杀了多少,因此羽檄飞驰告急。”这些情节都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矛盾的客观反映。

小说不仅揭示了官民之间的尖锐矛盾,还深刻描绘了官僚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而相互倾轧的现象。《飞花艳想》写到:“恰好遇着边报紧急,北人遣使来议河朔一事,奉旨要差人往北议和。”严嵩趁机举荐梅、雪二人出使边庭,以达到陷害的目的。《巧联珠》中,方古庵、钱推官等陷害胡宗尧,“礼科钱一本,为交通逆藩、意图不轨事。奉圣旨:胡宗尧着锦衣卫差的当官旗,扭解来京究问。其案中有名人犯一并拿究。”《凤凰池》、《幻中真》中也都有类似的情节。至于官员为一己之利,贪污受贿,滥施刑罚,将才子佳人打入牢狱,阻挠其姻缘,这样的故事更是屡见不鲜。

尽管商贾拥有较多的物质财富,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政治变迁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士人“弃儒就贾”的趋势,但儒家“四民之业,惟士为尊”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长期以来科举及第成为实现自我价值最完美的表现形式,商贾渴望金榜题名,侧身达官之列。如《幻中真》中的汪百万,即使家资“百万”,也“要往都中料理小儿入场事体”,但是他的儿子却病故了,得知此信,汪百万“也不言不语,只是嚎啕大哭”。吉梦龙提出要拜他为义父,顶替他儿子科考,他方才欢喜。吉梦龙顶了汪万钟名字,中了举人。在汪百万眼里,功名比金钱更让人感到荣耀。这不能不说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思想的深刻影响。

三、批判科举黑暗,折射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态

刘璋在其才子佳人小说中,还对官场黑暗以及科举考试中贪贿舞弊行为进行了揭露。如《飞花艳想》,写到量“财”录用,以“势”取人。

刘有美道:“近闻朝廷有采办宫女之说,小弟现拜在严太师门下,……”李君文拍手道:“好计,好计!若如此,任敢那柳生妙句高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只是到严府中去,须要备些礼物。别件看不上眼,必是些金珠玉玩才动得他。张良卿道:既要出气,也说不得了。刘有美道:“若是礼盛些,还可与严太师处讨个前程,出来还做得官哩。”张良卿道:“既如此,我有明珠一颗,现具黄金十两拿去打杯,再拿些银子就央老李与我去觅些玉玩骨董,明日就同刘兄起身进京。总是如今科甲甚难,谋个异路前程也罢。”

后来,刘有美果然“得借严府的力,也谋做了一个中书”。《凤凰池》中詹兵部、晏吏部与白左都之流,行权纳贿,打击异己,操纵科举,仗势欺人。《巧联珠》中也有操纵科举的描写:

一日,杜伯子、富子周二人慌慌忙忙走到书房里来,见了闻生,口里只道:“奇事,奇事,真个奇事!”闻生大惊,问道:“有何奇事?莫非小弟考在劣等么?”二人都不开口。闻生又问道:“小弟想是四等?”杜伯子才道:“天下有如此可恨的事!更甚于此。”闻生道:“难道六等?”富子周道:“不是六等,竟是兄考在五等,岂非奇事?”闻生听了,气得面如土色。又问道:“二兄如何?”二人答道:“小弟辈皆在前列。”闻生又问:“同社诸子何如?”二人道:“止有王楚兰三等。”闻生道:“既有如此批看文章的,我前日文章虽不好,也不至于如此耳!”

作品中这些描写是有社会现实基础的,科举制度到明清时已积弊重重。明代官场贪污腐败之风盛行,清初虽有惩腐纠风之举,官场上仍是贿赂公行,黑暗腐败。清人姚元之《竹叶亭杂记》记载官吏升迁“需用多金,名为买缺,以缺之高下定价之低昂。”小说描写的这些科场之弊当然也是依据现实而写的。

但我们联系作者刘璋的生活经历,可以发现刘璋在现实和小说中对于科举的态度是矛盾的。在现实中,作为封建社会的中下层知识分子,他也追逐功名,乃至于中年才考中举人,期间不知道受到过多少打击,这是他的痛楚。而在小说中,他的笔锋仅拘于考官不公或考场有弊,不可能从根本上去认识八股科举弊端和危害,甚至还借小说人物之口多次表明对此功名的轻视,如“柳友梅道:‘小弟生平于功名富贵实实看得淡,断不以穷达而移其志。’”科举制度在刘璋心里,是一种又爱又恨的感情,求之难得,弃之又不忍。刘璋的才子佳人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当时知识分子阶层的生存状况和心态。

[1](清)刘 璋.飞花艳想[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2](清)刘 璋.凤凰池[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3]申维辰.山西文学大系[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4]林 辰.明末清初小说述录[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

[5]张 俊.清代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6]鲁 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编辑 裴兴荣〕

Realistic Portraitsin Liuzhang'sNovelsof the BeautifulBrideand the Talented Groom

LIUYu-xiu
(DepartmentofChinese,Luliang College,LishiShanxi,033000)

Thereare certain contents in Liu Zhang'snovels,featuring the beautifulbride and the talented groom,reflecting some realism.It reflects the socialeconomic life,and approves the position and character ofbusinessmen;itexposes social contradictions,and maintains the legitimate position of Confucianism;itexposes the darkness about the imperialexamination system,reflecting the life and mentalityof thescholars.

Liu Zhang;novels featuring thebeautifulbrideand the talented groom;politics;economy

I207.41

A

1674-0882(2011)02-0063-03

2010-10-28

山西省社科联“十一五”规划项目(SSKLZDKT200913)

刘玉秀(1976-),女,山西柳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明清小说。

猜你喜欢

才子佳人徽商商人
言而无信的商人
威尼斯商人
论明清时期才子佳人小说的择偶观
张生与李益爱情比较研究
浅谈《西厢记诸宫调》的创作思想
我所见识的印度商人
徽商回归
竹枝词视野下的徽商妇形象
徽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明清时代的徽商与江南棉布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