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园林专业学生的审美素养
2011-04-12张莉莉
洪 丽 王 崑 张莉莉
(东北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哈尔滨 150030)
一个优秀的园林工作者不仅需要娴熟的造景技巧,更加需要强烈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需要将文化孕育在园林景观中,更需要将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国民素质作为追求的目标。美的园林通过巧妙的构思,把人为的物质环境与自然风景合而为一,形成一个更为集中典型的审美整体,表达一定的审美情趣和人生理想,同时让身在其中的人们心灵得到舒适的感受或宁静祥和的体验。因此,对于园林学生来说如何提高园林审美能力,如何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1 园林专业学生审美素养的基本现状分析
我国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大多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机械教育手段,导致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于刚刚接触园林的大学生而言,这些弊端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1.1 审美概念模糊
中学时代的教育模式导致很多大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审美,就更不明白如何将审美与园林专业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对于美、园林美,没有明确的定位和准确的概念,只是一味地背诵书本上的基础理论和造景手法,不能将审美创造活动同专业技能紧密联系在一起,导致学生缺乏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
1.2 审美态度上存在误区
有些大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美有着肤浅的和庸俗化的态度。将事物表象的美,以偏概全地理解为全部的美,甚至错误地将本身不美的东西当成美的事物,没有清晰的审美标准和尺度,不能把握和洞悉事物真正的本质美。以纯粹的感官享受代替精神的崇高心灵美、社会忧患意识的责任美。
1.3 缺乏艺术熏陶
艺术熏陶薄弱,缺乏对纯粹艺术美的审美能力。大多数园林专业的学生均是纯粹的理科生出身,中学时代大多以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纯粹的理性学科为主,缺少艺术审美的熏陶,导致大多数学生并不能更深刻地认识美和园林美。
1.4 色彩基础知识的缺乏
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美术基础,缺少对于色彩立体构成的理解,对色彩搭配不熟悉,这在园林景观手绘表达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效果图的效果表现上往往出现透视效果错误、色彩搭配不协调、尺度比例出现严重错误的现象。有些园林学生因此产生挫败感,学习兴趣降低,甚至也有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学习丧失了信心。
2 学生审美问题产生的原因
学生审美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和自身成长的环境和涉猎的知识储备有关,更与学校、家庭的教育背景乃至社会环境、国家政策息息相关。产生原因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从学生自身角度来说
生活中很多学生不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仅仅将个人的发展局限在所学的专业课上,对于课外知识的积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谈不上对于审美意识的培养。中学时代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地扎根于生活学习中,使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利用课余时间,没有自学成才的能力,经常是老师课堂教什么、考试考什么,学生就看什么、背什么。
对于园林专业的专业技能——手绘、计算机制图——这种需要熟能生巧的专业技能,大多数学生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往往不加强课余时间的练习,导致用笔不流畅、对计算机制图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不熟练,最终导致思路、想法、表现不准确,甚至构思表达不出来。
很多学生对本专业的园林审美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未阅读或研究过优秀园林景观案例和专业书籍,导致专业积累不足。此外,对于文化、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的涉猎不够丰富,导致园林设计没有深刻的内涵、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思想。
2.2 从学校角度来说
大学课堂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采用过去那种“满堂灌”的机械式的教学方式,缺少学生和老师的互动环节,教师与学生沟通、讨论的时间很少。虽然通过机械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记住了基础理论,但在思想上限制了学生的自我想象和发挥的空间,影响了其审美能力的提高。教学计划缺少实践环节,学生不能将所学专业知识熟练应用到园林景观的欣赏、设计和表达上。
再者,大学美育缺失。目前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设置美育课程,即使有大学美育课,但课时也很少,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使得有些学生想学习大学美育,想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也无处可学,不知从何学起。
2.3 从社会环境角度来说
目前的教育体制及社会环境均比较重视科学知识,这使得大学教育偏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忽略了审美教育。目前,许多大学盲目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大部分学生即便认识到了自己审美问题的出现,却也无暇顾及它。学生为了将来的就业、考研、考公务员、出国而忙忙碌碌,没有更多的时间提高审美素养及审美能力,导致很多园林学生审美能力普遍不高。
对于学习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专业要求比较严格,不仅要求手绘、电脑制图的水平,还需要英语等级和计算机等级的证书,导致很多学生首先选择考证而牺牲了大量提高审美素养相关知识学习的时间。
3 如何提高园林专业学生的审美素养
针对园林专业学生审美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症结之所在,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3.1 从学生角度来说
(1)需要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外不仅要多读专业方面的书籍,还要利用现代网络加强各国历史、文化、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知识的储备和积累。
(2)加强美术基础和计算机制图的练习,多进行手绘效果图和色彩构图的练习,克服懒惰和畏难心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审美素养。
(3)提高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通过名画、经典案例的欣赏和名家的赏析、讲解来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4)丰富课余生活,多到生活中去了解生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和创造美。
(5)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目标,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6)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摆脱庸俗的功利主义观念,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去观察和发现真实世界中的美。
3.2 从学校角度来说
(1)加强大学生人生情趣与理想教育。增加美育课课时,尤其培养园林学生对美的感受、表达、鉴赏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在今后的学校教育中,还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2)平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增加课程的互动环节。课堂中通过大量的精彩图片和视频,使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帮助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
(3)增加学生的实践课程课时,针对不同学生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入学之初,根据学生的美术基础,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增加美术课的教学时数,提高其美术基础之后再加强色彩的感觉、整体布局协调统一等能力,并通过校外园林专业实习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观察和发现问题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3 从社会环境角度来说
(1)家庭教育中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得到审美熏陶,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培养孩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2)加强环境保护力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改善环境的措施,促进园林行业的发展,给园林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园林岗位和学习机会。
(3)建立明确的园林规划和设计标准体系,规范行业规则和行业道德,使园林学生在实践中有章可循。
4 展望
面向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全面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我国未来对具有综合素质的园林专业人材的需求是很大的,专业前景也十分广阔。因此,园林专业学生拿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决心和毅力,不断地积累和总结经验,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审美意识,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相信在学生、学校、社会三方的不断努力下,园林专业学生的审美素质和综合实力将会全面提高,取得更大的进步。
[1]赵平.当代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变迁及其原因:价值观的嬗变[J].高等农业教育,2005,(5):27~29.
[2]李道先,侯曙芳.试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审美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81~86.
[3]陈东田,孙晓春.新世纪园林规划设计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2,(3):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