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的话
2011-04-12李彬
李 彬
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成与前沿阵地,新闻事业对国家昌盛和文明进程的意义日益凸显,而1949年以来的中国新闻事业也积淀了越来越丰厚的历史经验。全面开展新中国新闻史研究不仅是为了鉴往知今,继往开来,总结既往的成败得失,廓清未来的目标方向,而且更是为了探索自身的新闻发展路径及其规律,以中国的经验寻求中国的理论。事实上,随着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进程,包括新闻传播事业的飞速发展,随着文化自觉意识的日益觉醒,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不仅成为中国学界的焦点,而且成为世界性课题,引起学术思想领域的广泛关注。
遗憾的是,相对于新中国之前的百年近现代新闻史,六十年的当代新闻史研究总体上还比较薄弱,一些方面更是空白,已有成果也参差不齐。这种局面既不适应跌宕起伏的中国新闻事业,也与中国崛起的时代背景以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趋势颇不相称。所以,系统研究新中国新闻史,梳理其脉络,探求其规律,揭示其动因,进而建立和完善中国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并推进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健康发展已是迫在眉睫。
为此,2009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专门立项,将“新中国六十年新闻事业研究”列为重点项目。这个项目的课题组成员,有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的李彬、刘宪阁、姚遥、北京大学新闻学院的王维佳和王辰瑶。这组笔谈文章即属课题组的一次阶段性成果,雏形源于2009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办的“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研讨会,特别是课题组成员在其中的“共和国新闻史:书写与反思”专题讨论会上的报告。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对新中国新闻事业的研究大致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 新闻史学及历史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方汉奇教授主持编撰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三卷是最权威的通史著作,以1956年、1966年和1976年为节点,阐述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革”时期和新时期的新闻事业发展历史。与此配套的《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第三卷,提供了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基础研究资料。此外,方汉奇与陈昌凤主编的《正在发生的历史: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对新中国五十年新闻事业进行了全景描述,从理论、业务、报业、广播电视等方面回溯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其他类似著述也在不同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如赵玉明教授主编的《中国广播电视通史》、郭镇之教授的博士论文《中国电视史》、张涛教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白润生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等。作为基础文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编撰的《中国新闻年鉴》、中国传媒大学编撰的《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等,则汇集了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要数据和文献。
除了通史,一批专题研究也在不同方面、不同领域推进了新中国新闻事业研究。童兵教授的《主体与喉舌——共和国新闻传播轨迹审视》、喻国明教授的《嬗变的轨迹:社会变革中的中国新闻传播和新闻理论》、李良荣教授的《新闻改革三十年:三次学术讨论引发三次思想解放》、郭镇之教授的《聚焦〈焦点访谈〉》、彭兰教授的《花环与荆棘: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胡正荣教授等主编的《时代之印——中国媒介三十年(1978-2008)》和《社会透镜:新中国媒介变迁六十年》均为代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的有关博士、硕士论文同样有所建树,不妨略举一二:《新闻写作与新闻叙述:视角·主体·结构》(黎明洁)、《变化中的审视:新中国新闻文体研究》(林溪声)、《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私营出版业的改造》(朱晋平)、《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探源》(王晓梅)、《记者段连城研究》(罗有晗)等。
至于史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当代中国史学科更是从广泛的角度展开探讨,有关成果同样可圈可点。比如,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所编《中国当代史研究》(第一辑),收录了张济顺教授的“长篇大论”——《从民办到党管:上海私营报业体制变革中的思想改造运动——以文汇报为中心案例的考察》。
二 新闻人的著述,包括著作、文集、传记等
这方面的著述文献很丰富,也很庞杂。它们大多着眼于实际工作的回顾和总结,作为一手资料往往真实展现当事人的亲力亲为及其历史细节,提供了大量鲜活场景和心境。原人民日报总编辑李庄的《〈人民日报〉风雨四十年》、原新华社总编辑吴冷西的《忆毛主席》、原光明日报负责人穆欣的《办〈光明日报〉十年自述》、原文汇报总编辑马达的《马达自述——办报生涯六十年》、原人民日报总编辑和清华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范敬宜的《范敬宜文集》、原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主编的《中国电视史》、副总编辑孙玉胜的《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以及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辑的《新华社回忆录》、《人民日报》报史编辑组编辑的《〈人民日报〉回忆录》等,都为研究新中国新闻史提供了丰富素材和第一手资料。
三 跨学科研究
这方面以国际学术界较为突出,特别是汉学、中国研究、传播研究等学科,对此较多关注,较为活跃。当然,汉学或中国研究往往侧重社会政治等宏大叙事,带有忽隐忽现的意识形态烙印,以新中国新闻事业为研究主体的还比较少见,如费正清等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麦克法夸尔的《文化大革命的起源》、本杰明·史华慈的《共产主义在中国:变化中的意识形态》、查尔莫斯·约翰逊编的《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与政治》等。
传播研究对新中国新闻史的探究不仅深入,而且参考价值更为直接。如加拿大华裔学者赵月枝的《中国传播论:政治经济学、权力与冲突》(Communication in China:Political Economy,Power,and Conflict),以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视角,综合政治学、社会学、传播研究等学科理论对当代中国的新闻传播进行深入剖析,颇有学术水平和思想洞见。类似研究还有《人民中国的正统与异议:邓拓的生和死(1912-1966)》《国家主义者、实用主义者、改革者和激进者:中国记者政治角色的历史分析》《人民的新闻:1950-1989新华社发布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观》《美国之音的新闻报道对八十年代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影响》《毛泽东时代中国的宣传和文化》《中国文化大革命的修辞:对中国思想、文化和传播的影响》等等。
总体看来,新中国新闻史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也积累一批成果,同时由于主客观局限,难免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偏差。大略说来,一是系统性和完整性比较欠缺,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二是新闻传播与社会历史的有机关系尚需深入而具体地予以揭示;三是研究的总体框架或受制于传统的、苏联式的理论视角和范式,或受制于英美式的、西方中心论的学术理路和传统,中国问题、中国经验或中国道路等主题要么被遮蔽,要么付之阙如。
为此,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贴近中国新闻传播领域的实际以及亿万人民的历史实践,在充分占有资料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求新中国新闻体制、新闻业务和新闻理念的综合运动和丰富内涵,揭示其中蕴含的中国问题、中国经验或中国道路,完整书写新中国新闻史的历史篇章,从而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合理合法的经验依据,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新闻传播学提供历史与逻辑高度统一的叙事框架。
这组笔谈文章也是遵循这一认识而进行的探讨与尝试,虽然文章主题不同,作者背景有别,但在一个基本点上保持一致,这就是所谓社会史研究范式。具体说来,我们除了延续史家青睐的文史传统,还更多地侧重于政治学、社会学、思想史、国际关系等学科理论,将新闻传播置于更为广阔、繁复、细微的历史情境下考察,跳出仅就新闻论新闻的框架,辩证地把握中国与世界、理论与历史、新闻与社会的动态关系,在尊重“地方性知识”的同时,自觉避免用某种教条的思维和思路对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千变万化的社会历史经验进行一刀切的硬性解读。至于这一范式更细致的内容及其利弊,涂鸣华博士在其书评里已经多所论列,这里就不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