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生命意义的生发及其教育价值①
2011-04-12李保强
李保强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中国传统节日:生命意义的生发及其教育价值①
李保强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
传统节日是古代社会的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特殊寓意的纪念性活动。传统节日作为不同民族文化的载体,充分体现了各民族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传统节日不但为生命教育提供了系统的生命归宿主题,提高了感受生命多元性的可能性,而且为生命教育搭建了体验生命整体性的平台,为生命教育直面生命的冲突创造了良好契机。为此,我们需要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渠道彰显传统节日的生命内涵,对传统节日的生命特质加以日常性体验,使个体与其进行全方位深度沟通,并加以时代性地阐释和运用。
传统节日;生命归宿;生命感受
生命教育主题落实到具体实践层面,需要一个前提性条件,就是找到诸多有效的依托平台,以此充分彰显生命的内涵和张力,体验生命的现实境遇和终极追求。在众多的依托平台中,中国传统节日在生命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此,我们需要在充分肯定其生命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现实和时代发展的需求,发掘其具体运用的策略。
一、中国传统节日:生命意义的生发及其教育价值
由于各地气候、地理、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各民族形成了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因此,传统节日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既包括在中国大范围内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等,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的节日,如壮族的龙船节、藏族的沐浴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但是,无论传统节日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它都是对某一或某些族群文化的集中阐释和表达,反映了人们对生命存在状态的反思和寄托,对当下生命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皈依价值。
(一)传统节日为生命教育提供了系统的生命归宿主题
开展生命教育的前提是为其寻求系统的生命归宿体系,这一体系需要涵括生命系统的诸多要素,它不但要在本体论层面上为个体提供终极精神归宿,而且要在社会秩序层面上为个体提供实现精神归宿所依托的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等。中国传统社会所形成的生命哲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孕育和变迁,最终通过许多渠道阐发出来,并因此进一步维系着其存在的状态,传统节日即是这众多渠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
传统节日是古代社会的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它源于对自然秩序的遵循和崇拜。在以后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将自身生命意义寄托于其中,通过一系列的礼仪、制度、物质和活动表达出来,赋予特定时空内的生命以特定的意义。传统节日在社会变迁中,不断被赋予新的生命意义和表达形式,对生命体间的秩序发挥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过传统节日时,人们会通过一系列礼乐制度,重新反思自身的存在价值,追寻生命存在的原点,进而反思和调整自身与自我、他人、社会的关系,达到自我与天地、祖先及国家的合一。例如,春节中,人们通过打扫卫生、沐浴来表示与以往的岁月做一个告别,展望新的未来;通过祭祀祖先,为自身生命寻求到了一个归宿点;通过拜年,拉近人际间的亲情关系等。
传统节日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体系,个体都能够在终极生命归宿和具体实际礼仪活动中找到切实可行的依托点。另外,每一个传统节日,实际上都是个体对自身生命进行调整的机会,也是一次进行生命教育的良好契机。所以,以传统节日为依托的生命归宿系统,对生命教育而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传统节日为生命教育提供了感受生命多元性的可能性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鲜明体现,而中华文化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异质文化复合体,特别是儒家所提倡的“和而不同”和“天下观”思想,使得中国众多异质文化能够并行不悖。传统节日作为不同民族文化的载体,充分体现了各民族对待生命的不同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是生命多元性存在的典型表现形式。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同一节日在不同地域或民族间具有多元性,人们根据自身生命体验赋予了节日独有的寓意和形式;其次,不同地域或民族具有自己独有的民族节日,并赋予了其独特的生命寓意。因此,度过这些传统节日,或者体验这些不同的节日,实际上也是个体体验生命多元性的过程。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多元并非是混乱无序的多元,其内部存在一条横贯古今的线索,即共同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尊重和人文关怀,体现了对生命之善的追求,体现了生命的勃勃生机。因此,以传统节日为依托的生命教育,必然会使受教育者充分感受到生命的多元性,从而达到尊重多元生命存在的目的。
(三)传统节日为生命教育搭建了体验生命整体性的平台
传统节日为个体提供多方位的生命皈依体系,不但涉及到精神层面,而且也包括具体的礼仪、制度和行为方式等。当我们在度过某些传统节日时,身心虔诚地投入到一系列的仪式活动中,以真诚的态度面对其中所涉及到的生命要素,真切体会到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生命真谛,发现自身生命的终极价值和意义。同时,人的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得到了全方位的调动和运用,从而达到了感受生命整体性的高峰体验,身处于其中的个体生命必然也会因此而得到高度升华。
传统节日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已经给身处于其中的每一个体打上深深的烙印,它以文化基因的形式不断传承下去。自幼就经历这种熏染的个体,在每次遇到传统节日之时,内心就会自然生发出对传统节日的亲近感,与其相关的历史典故、人文追求、吃穿住行、礼仪制度也会随之而来,使个体的身心沉浸于浓厚的传统节日的氛围中。这些由宏大节日叙事环境带来的身心整体反应,是任何其它暂时性的人为活动所难以企及的。
(四)传统节日为生命教育直面生命的冲突创造了良好契机
中国传统节日多是在农耕渔猎社会中形成的,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但其所具有的乡土情结仍是主线。当前,传统节日所承载的各种风俗、礼仪制度、行为方式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现实社会来看,中国传统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淡,许多礼仪风俗都在慢慢地退化、消失,清明节、端午节等重要的传统节日也面临着被忽略的危险,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七夕情人节几乎全部让位给了西方的情人节,冬至等一系列时令节日也几乎成为一种虚设,而源于西方基督教的圣诞节却又风靡全国。这些传统节日之所以面临如此境遇,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深层原因是:传统节日是以农耕渔猎社会的交往方式为基础的,在现代社会生产方式面前,就必然会面临着生活方式变迁带来的各种挑战。高丙中在《圣诞节与中国的节日框架》一文中认为:“在中国的节日框架中,传统节日大都是以先赋性的社会关系为基础,它们首先以血缘群体、其次以地域群体为依托……另一方面,现代的官方节日基本上都是政治节日。这个框架缺乏为个人后天建立的社会关系提供社交机会的节日。在现代社会,随着个人后天的关系(如同学、同事、朋友、师生、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性的熟人)在整个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对补充这种功能的节日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强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会有情人节、圣诞节在社会上的流行……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的因素经常或者是并存的,或者是交融的,传统类型的节日设置有现代性因素,现代类型的节日设置有传统性因素。因此,节日框架的重构不是一个用现代因素完全彻底地取代传统因素的单纯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既有确立现代因素的一面,也包括保留传统因素并使现代因素和传统因素各居其位、各得其所的一面”。①高丙中:《圣诞节与中国的节日框架》,《民俗研究》1997年第 2期,第 26-27页。因此,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充分体现了生命的时代冲突,这为生命教育直面生命冲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二、传统节日的生命教育路径
传统节日为生命教育提供了一系列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成功开展生命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传统节日在当前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如节日观念和氛围逐渐淡化,节日内涵逐渐消解,节日的人文凝聚功能逐渐降低等,因此,依托传统节日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保障条件就是要根据时代发展寻求有效的运用策略。
(一)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渠道彰显传统节日的生命内涵
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生命内涵,但是由于它源于农耕渔猎社会,表面上看并不具有实用性,因此,传统节日也就与现代社会形成了一定的距离;另外,由于家庭、学校一直忽视针对传统节日的教育,社会也因其非实用性而逐渐降低了其利用价值,所以,传统节日的内涵逐渐被世人所忽略,只留下一些外在的形式,这也就导致许多人对传统节日感到越来越陌生。鉴于此,依托传统节日进行生命教育的首要工作就是利用各种方式和渠道,充分展现传统节日的生命内涵。
这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开设相应选修课程,通过课堂讲解、讨论,使学生从认知和情感层面认识和体验传统节日的生命内涵。第二,通过各种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性地将传统节日的生命要素融于其中。例如,在清明节期间郊游踏青、祭扫先烈等。第三,通过传统节日的礼仪活动、物质表现、文艺作品等,充分感受人与自然、他人和社会之间的生命关系;通过制作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品感受来自生命深处的人性呼唤;通过各种与特定节日相关的诗词歌赋、音乐等文艺作品来体验生命中的各种要素及其时代张力等。
(二)注重对传统节日生命特质的日常性生活体验
对传统节日的生命特质进行日常性生命体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含义。第一,中国传统节日无论与宗教存在多大的联系,大多都是以复归现实生活为旨趣的,特别是大范围度过的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更是如此。因此,教育者要积极引导学生将传统节日中的生命体验与其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例如,七夕节牛郎与织女间的凄美爱情传说可以与中国社会所倡导的美好情感联系在一起,反思体验当前爱情的存在状态。
第二,传统节日在短暂的一天或一段时间内,使个体充分感受到生命的丰富内涵,虽然可以使个体达到生命的高峰体验,但传统节日所蕴含的生命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永恒性和普世性,并非仅仅在节日之时方能体验。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发掘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深层生命内涵,将其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点滴之间体验生命的魅力和张力,逐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对生命体系的系统感知,并付诸于具体的行为活动。例如,春节给长辈磕头拜年的风俗礼仪,在表面上反映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问题,但更深层的问题是它塑造了一种尊老爱幼的社会秩序,使局限于某一时空内的礼仪活动拓展到伦理观念层面,延伸到整个家庭和社会生活空间,实现与个体日常生活的紧密连接。
(三)努力使个体与传统节日的生命特质进行全方位深度沟通
传统节日的最大魅力在于,它以一种宏大叙事的方式让身处于其中的每一个体,都充分参与到节日的庆典之中,并深刻体验到节日的氛围。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传统节日能够使每一个体达到高峰体验的前提是,它能充分调动起个体的身心,被人们从内心深处所接受,满足了生命的深层需要。因此,以传统节日为依托的生命教育就需要创造各种条件,努力使个体与传统节日的生命特质进行全方位的深度沟通,如此方能真正释放出传统节日的生命力。因此,教育者需要引导受教育者,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充分展示传统节日的生命魅力,实现与个体身心的全方位对接,触动心灵深处的生命内核,认识到生命的终极归宿,发现自身的向善本性,充分调动起原初的真诚情感,感受自身与周围世界的应有关系,并努力践行之。
(四)对传统节日的生命特质加以时代性地阐释和运用
传统节日当前面临着时间和空间的挑战,其深层原因是生产方式的变更带来的社会交往关系的变化,因此,以传统节日为依托的生命教育,需要在充分发掘传统节日生命内涵的基础上,直面时代的冲突和挑战,通过各种新的渠道和方式赋予传统节日以新的寓意,在保留传统节日生命内核的基础上,加以时代性地阐释和运用。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改变对传统节日的片面认识,充分感受其内在的生命要素,逐渐形成新的行为惯习系统。例如,在重阳节,登高望远、怀思友情是传统风俗,但保持朋友之间的和谐友情则是任何时代人们交往时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农耕渔猎社会中所形成的朋友关系,在工业社会形态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欲通过传统社会中的方式继续保持农耕社会式的友情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情,因此,这就要引导受教育者直面因社会变迁而带来的友情的变化,面对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引导其明晰工业生产方式下的朋友关系,学会以新的方式面对和表达友情,从而形成和谐有序的友情秩序。
(责任编辑:陆影 luyinga1203@163.com)
A
1003—4145[2011]02—0059—03
2010-12-21
李保强(1963-),山东曲阜人,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
本文系 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从理念到行动:道德教育视阈中的高校生命教育研究”(BEA08008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