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与巴蜀学人
2011-04-12彭华
彭 华
(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64)
王国维与巴蜀学人
彭 华
(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64)
王国维与国内外学者有着比较广泛的交往,但学术界所关注的仅仅是其中的少数诸人;而关于王国维与巴蜀学人的交往,迄今尚未见系统梳理者。钩稽相关史料,与王国维有直接交往的巴蜀学人有十二人之多。其中,既有前辈学人(王秉恩、王乃徵),也有同辈学人(王复礼、傅增湘);既有弟子(周传儒、杜钢百、余永梁、谢星朗、黄绶、徐中舒),也有后学(李思纯、贺麟)。与王国维有间接交往者二人,一人与王国维当互有耳闻但并无来往(廖平),一人本当与王国维相识但失之交臂(郭沫若)。
王国维;巴蜀学人;交往
.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庵),又字伯隅,号观堂、永观等,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享有国际盛誉的杰出学者,世所公认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一生涉猎广泛,举凡文学、哲学、美学、教育学、古文字学、文献学、历史学等均有专门研究,并且在如此众多的学术领域都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就,诚可谓造诣精深、论著丰赡,巍然而为一代学术巨擘。
王国维与国内外学者有着比较广泛的交往,但学术界所关注的仅仅是其中的少数诸人,比如国外的伯希和、藤田丰八、内藤虎次郎、铃木虎雄、狩野直喜、神田信畅等,国内的吴昌绶、沈曾植、张尔田、缪荃孙、罗振玉、马衡、陈垣、陈寅恪等;而关于王国维与巴蜀学人①的交往,迄今尚未见系统梳理者。有鉴于此,笔者遂以此为选题,草此小文,聊为芹献。
一、前辈与时彦
(一)前辈:王秉恩(附带王乃徵,旁及王复礼)。
主,晚号华阳真逸,室名元尚居、明耻堂、野知厂、强学簃、养云馆,华阳(今四川双流县)人。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张之洞(1837—1909)门生。后入四川省城尊经书院(1875—1902),与杨锐(1857—1898)、廖平(1852—1932)、宋育仁(1857—1931)等被张之洞推为院中所得“高才生”。
张之洞督粤日,王秉恩入其幕,协助创办广雅书院及广雅书局,并充广雅书局提调。1889年,张之洞由两广总督调任湖广总督,王秉恩亦随同前往,主持汉口商务局。民国后,寓居上海兆丰路,与陈散原(1853—1937)、朱古微(1857—1931)并称为“虹口三老”[1]。
工书法,富收藏。每至一地,必重金购书。藏书有数十箧,书满其屋,颇多善本、稿本。在杭州筑有九峰书屋,收藏明末清初史籍稗乘之书极富,另多藏金石字画。辛亥革命后,家境贫困,所藏书籍字画多以易米。精于版本、校勘之学,曾手校《淮南子》数册,“遍上下密行小字”,“自云一切异本,靡不迻录”[2];又尝手校《云麓漫钞》,是“一部未见著录、不为人知,很有参考价值的校本”[3]。长于目录之学,曾对《书目答
王秉恩(1845—1928),字雪澂、雪澄、雪岑、雪丞、雪尘,一字息存,号荼龛,别署息尘庵问》作了大量补正,是为“贵阳本”(光绪五年刊刻于贵阳)。惜乎贵阳本流传不广,柴德赓深以范希曾作《书目答问补正》时(1931年印行)未及见贵阳本而惋惜[4]。留意地方史乘,曾与罗文彬合撰《平黔纪略》。另撰有《息尘庵诗稿》、《彊敩宧杂著》、《养云馆诗存》、《王母许酞夫人事略》、《平黔纪略》,编绘《光绪肇庆府属基围图》,协修《广东舆地图说》,编写《史学丛刊目》,留存《王雪澂日记》,等著有《养云馆诗存》及手定《文稿》八卷、《读书随笔》数卷、《公牍稿》若干卷②。子王文焘。
王秉恩与沈曾植(1850—1922)、罗振玉(1866—1940)、王国维均有直接交往,并互有书信往还。王国维尊之为前辈,在书信中称王秉恩为“雪澄仁丈大人”、“雪澄先生大人”、“老伯大人”、“王雪老”、“雪老”等,而他本人则自称“晚学”[5]455-456,355,325,113,160-161,229,247。寓居上海之时,王国维尝往访王秉恩(如1916年12月13日[5]160-161),王秉恩亦曾回访王国维③。但王秉恩时已老病,故王国维不忍多加烦扰,“海上藏书推王雪澄方伯为巨擘,然方伯笃老,凡取携书籍,皆躬为之,是讵可以屡烦耶”(《丙辰日记》正月初二条)[6]。1916年夏,罗振玉尝托王国维转赠王秉恩金文拓片九十余种,并扇面一叶[5]113。又,某年王国维曾将“雪堂书稿抄出奉阅”于王秉恩④。1919年2月19日,沈曾植招同人集寓所,在座者有郑孝胥、王乃徵、王秉恩、缪荃孙、朱祖谋、陈衍、杨钟义、刘复礼、王国维[7]。同座十人中,共有川籍人士三(王秉恩、王乃徵⑤、刘复礼⑥)。其中,王乃徵亦属王国维前辈(王国维称之为“病老”),二人后“在津曾谈数次”[5]412。
并世学人,王国维少所称许,王秉恩自不在称许之列。1922年,王国维因拟撰《古监本五代两宋正经正史考经》,于8月7日致信王秉恩。信中虽有诸如“祈赐教一二”、“并请赐示”之语,但在王国维的心目中,王秉恩恐怕主要为一介藏书家,“长者于经、小学书蒐罗最备,当有其书”,“如插架有赵刊《字样》(笔者按:即赵意林所刊《九经字样》),即拟趋候起居并一观也”[5]324。在另外一通致王秉恩的信函中,所谈亦为藏书而非论学,“乡先辈周松霭先生遗书箧中,无有其所撰《西夏书》十五卷,亦未刻入遗书中,《海昌备志》仅据写本著录,是未必有刊本也。长者见闻最博,曾见有此书否?”[5]455由此,可以推想矣。
(二)时彦:傅增湘。
傅增湘(1872—1949),先字润沅,后改字沅叔,号薑庵、姜弇,别署有“书潜”、“清泉逸叟”、“长春室主人”、“双鉴楼主人”、“藏园居士”、“藏园老人”等,四川江安人。桐城古文家吴汝纶(1840—1903)弟子。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二十四年(1898)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二十九年(1903)散馆,授编修。1902年入直隶总督袁世凯幕府,后奉命在直隶创办北洋女子公学、北洋高等女学和北洋女子师范学堂等。辛亥革命后,参加北方议和代表团,南下上海议和。和议未成,辞职返津。中华民国成立后出任公职,一度连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1917.12—1919.5)。五四运动爆发后,愤而辞职下野。随后,即着力于典籍之收藏与研究。
傅增湘是民国以来最著名的大藏书家、杰出的文献大家。他不但藏书甚富(时有“北傅南叶”之称),而且校书尤精,又性喜刻书,在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堪称一代宗师⑦。著有《藏园群书经眼录》、《藏园群书题记》、《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辑有《宋代蜀文辑存》、《明蜀中十二家诗钞》,亲手校毕《文苑英华》,另有《藏园老人遗墨:江安傅增湘先生自书诗笺册》、《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等。
王国维与傅增湘的间接交往,可以上溯至1909年。这一年,时任学部图书局编辑的王国维为陈敬如之事托诸罗振玉,罗振玉商之傅增湘(傅时任直隶提学使),“傅君满口允许,但云不能立时报命,然暂恐无效”[8]1。陈敬如其人不详,所托之事亦不详,或许与谋事有关。王国维与傅增湘的直接交往,基本上是围绕着书(借书、校书)而展开的。而其最著者,一为《水经注》,一为《圣武亲征录》。
王国维一生校勘古籍达192种⑧,而《水经注》是其毕生用力最勤者之一。王国维之校勘《水经注》,始于1916年,终于1925年。王国维前后用以校勘《水经注》的本子,共计有八个:宋刊残本,孙潜夫、袁寿阶手校本,海盐朱氏藏明抄本,吴琯《古今逸史》本,《永乐大典》本,黄省曾本,全祖望本,戴校聚珍本[9]。其中,宋刊残本即借自傅增湘,时间是1923年[5]375。宋刊《水经注》残本不足十二卷(傅增湘云“通存卷十有二”,王国维云“凡十一卷有奇”),二人均推断为南宋初刊本⑨。王国维《水经注》的原刊原校本,后由华东师范大学的袁英光、刘寅生两位老师加以整理,以《水经注校》为名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王国维在其生命历程的最后两年(1925—1927),致力于蒙古史和元史研究,其突出贡献在于“对有关资料进行了精审校勘和注释,并作了精辟的考证”[10]182。《圣武亲征录》一书因所记多蒙古开国时事,故王国维亦勤加校注。王国维最初所得乃桐庐袁重黎刻张穆、何秋涛校本,而起初用以对校的本子共计三个:一为傅增湘藏明弘治《说郛》本,1925年借校;一为陶湘藏万历抄《说郛》本,1926年借校(此本信息系傅增湘提供);一为汪鱼亭家钞本。“合三本互校,知汪本与何氏祖本同出一源,而字句较胜,夺误亦较少;《说郛》本尤胜,实为今日最古最备之本。”[11]卷十六王国维后又据他本相互比勘、详加考订,于1926年夏以《圣武亲征录校注》为名刊入《蒙古史料四种校注》(清华国学研究院院刊丛书第一种)[12],其后又收入《王国维遗书》第十三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据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影印)。
王国维虽然与傅增湘有着间接的、直接的交往,但仅视对方为藏书家,并不许可对方为学问家。《王国维全集·书信》收集书信五百余通,无一通及于傅增湘。而在王国维与他人的通信中,举凡涉及傅增湘者,亦无一语道及傅增湘之学术,所陈述者亦仅仅为古书之收购(如兰雪堂活字本《白氏长庆集》)[5]137[8]176、收藏(如泽存堂原《广韵》本)[5]225[8]303、借阅(如上文所述二书)以及藏书目录之编制[5]375而已。有人分析说,当年(1938年)余嘉锡为傅增湘《藏园群书题记》作序,余在序中“大骂黄荛圃”,而在描写作者傅增湘时,“又俨然使读者看到了一位极精明的老书贾形象”;黄丕烈题跋之不足道,“也正是《题记》中弱点所在”(“多数只能说一些皮毛话,没有真知灼见”)[13]。此或可为一大旁证。但高明学问家如王国维者,千虑一失亦时或有之。比如,《覆五代刊本尔雅跋》(《观堂集林》卷二十一)认为八行十六字本的《周礼》、《礼记》、《孟子》等源出五代、北宋监本,此固精确不移;但云“前人皆误以此为蜀大字本”,则不免失误。因为从字体来看,它们“确实都属于标准的蜀本风格”,“应是四川眉山重刻旧监本,前人以为蜀大字本不能算错”[14]。又如,《残宋本三国志跋》(《观堂集林》卷二十一)认为傅增湘所藏《史记》是北宋监本;但研究表明,该本其实是北宋时江南重刻监本,南渡后又经补刊,而不是北宋监中原刻⑩。与此相对,博厚藏书家如傅增湘者,千虑一得亦往往有之。如上举半页八行十六字本的《周礼》,傅增湘即从字体断为蜀大字本[15]。
二、弟子与后学
(一)弟子:六人(周传儒、杜钢百、余永梁、谢星朗、黄绶、徐中舒),旁及张昌圻。
本处所列举的“弟子”,均出自王国维生前执教的清华国学研究院(1925—1927)。约略而言,清华国学研究院先后举办四届,共计录取77人(第一届33人,第二届30人,第三届11人,第四届3人),实际到校71人(第一届29人,第二届28人,第三届11人,第四届3人)(11);其中,四川省籍学子6人(第一届4人,第二届1人,第三届1人),长期寓蜀的外省籍学子1人(均属报到入学者),占实际到校者的10%弱。今简略介绍于下:
1、周传儒(1900—1988),号书舲,四川江安人。1925年入清华国学研究院,1926年毕业后又留校继续研究一年。毕业后至上海暨南大学执教两年,随后赴沈阳东北大学任教(1929—1931)。1932年留学英国,先入政治经济学院,后入剑桥大学。1934年转学至德国柏林大学,1936年获博士学位。1937年毕业归国,历任山西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教授。1945年任四川大学教授,1952年至沈阳东北教育学院、沈阳师院任教。1957年以后,度过了21年坎坷岁月,1979年回辽宁大学复职(12)。主要论著有《中国古代史》(讲义)、《书院制度考》、《甲骨文字与殷商制度》、《意大利现代史》、《西伯利亚开发史》、《纠正叶恭绰论中俄密约》、《李鸿章环游世界与一八九六年中俄密约》、《史学大师梁启超与王国维》、《史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兰亭序的真实性与中国书法发展问题》、《戊戌政变轶闻》等。
周传儒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的指导教师,应该是梁启超和王国维二人。从周传儒在清华的研究题目看(见下文),当时的直接指导者应当是梁启超;而从其学术成果看(如《甲骨文字与殷商制度》),王国维实际上也是指导者;从周氏后来的自我陈述看,其指导者确实是梁启超和王国维二人(13)。周传儒第一年所登记的研究题目是“中国近世外交史”,毕业论文题目是“中日历代交涉史”,成绩是甲六;因成绩优良而获奖学金(共计16人,每人100元)(14)。第二年的专修科目是“中国文化史”,专题研究题目是“中国教育史”(1927年未排成绩等级,也没有发奖学金,仅举行了成绩展览)。王国维逝世后,周传儒曾作长词“宝鼎现”一首,“悼王静安师词,寄调宝鼎现”[16]。
清华国学研究院的两年求学,使周传儒深自获益(周氏自云“收获甚丰硕”)。暮年的周传儒,依然深情不忘这一段宝贵的求学经历,在文中特意列举住清华研究院的六点好处,认为这是“值得推荐的”;并概说成为一名学者的三大条件,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机会,“包括着优良的时代、优越的环境、优异的良师益友”[17]。毫无疑问,清华国学研究院自然是首当其冲者(当然也包括他留学英德时期的剑桥大学和柏林大学)。周传儒亦善自珍惜、勤加探研,在校期间即成果不菲,是“一位杰出的学生”[18];而其后来所取得的成就,也证明他是清华国学研究院最著名的毕业生之一(15)。但周传儒三十以后即不再专意于中国史,兼之时乖运蹇,故而未能“展尽底蕴无所隐”(《新唐书·魏征传》)。就此而言,周传儒自又不可与姜亮夫、王力、徐中舒等同日而语。
2、杜钢百(1903—1983),原名文炼,字钢百,以字行,四川广安人。1920年入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文史部,并随廖平研习经学。1924年赴北京,就读于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1925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从王国维、梁启超研究经史。1926年夏毕业,尝往庐山拜谒康有为,相与谈论经学。随后返川,任四川省图书馆馆长。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离川东下,隐居于杭州西湖广化寺,与熊十力、马一浮游,旋受聘为大学院著作委员会委员。次年赴武汉,任武汉大学教授兼武昌文华图书专科学校教授。1929年秋,东游日本。一年后回国,先后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上海暨南大学教授兼图书馆馆长、上海中国公学教授。同时,还积极参加进步活动,曾任上海各大学教职员联合会常委、中外文化协会副理事长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重庆先后创办草堂国学专科学校及东方人文学院,以研习经史为主要内容。期间,又与杜桴生等共同组织建国教育社等团体,同时与严郁文等发起成立重庆图书馆协会,任副理事长。建国后,任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16)。论著有《名原考异》、《先秦经学微故》(未发表)、《群经概论》、《经学通史》、《中庸伪书考》、《春秋讲义》、《诗经研究》(未付印)、《老子章句述义》(未付印)、《通假字典》(未付印)、《三易考略》(未付印)、《孔修春秋异于旧史文体考》、《公羊谷梁为卜高一人异名考》、《与冯友兰论孔子哲学》等。
杜钢百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所登记的研究题目是“佛(儒)家经录之研究”(17),毕业论文题目是“周秦经学考”,成绩是乙十四。入王国维之门的巴蜀学人,绝大多数从事史学研究,唯有杜钢百一人治经学。惜乎其经学著作多未正式出版,学术界亦未多加重视。
3、余永梁(1904—?),字华甡,四川忠县人。1925年由东南大学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1926年毕业。在清华所登记的研究题目是“古文字学”,毕业论文有三篇之多——“说文古文疏证”、“殷虚文字考”、“金文地名考”,成绩是甲二;因成绩优良而获奖学金100元。曾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助教,后供职于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余永梁主要从事甲骨学、民族学研究,重要论文有《殷墟文字考》、《殷墟文字续考》、《新获卜辞写本后记跋》、《西南民族的婚姻》、《西南民族起源的神话——盘瓠》、《易卦爻辞时代及其作者》等。
不管是就研究题目及毕业论文而言,还是就同门之回忆而言(18),余永梁毋庸置疑而为王门之标准弟子。王国维去世后,余永梁与程憬、杨筠如等会于厦门,拟创静安学会,“以为先生永久纪年”(19)。
4、谢星朗(生卒年不详),字明霄,四川梓潼人。1925年入清华国学研究院,1926年毕业。在清华登记的研究题目是“春秋时代之男女风纪”,毕业论文三篇——“春秋时代婚姻的种类”、“春秋时代的恋爱问题”、“春秋时代亲属间的婚姻关系”,成绩是丙一。“素有志于新闻事业”,曾任北京《晨报》编辑、国闻通信社编辑、《大中华日报》总编辑,“隐然以监督政府、指导民众之责自任”(20)。随后从政,曾任四川剿匪总司令部秘书、万县县长(1932年前后)[19]322、四川省驿运管理处处长(1946年)[20]30。
5、黄绶(1888—1975),字元贲,四川西充人。1926年入清华国学研究院(补招),1927年毕业。在清华的专修科目是“中国史”,毕业论文题目是“中国历代地方制度考”。曾经留学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归国后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曾任《巴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后供职四川大学。随后从政,任高等审判厅长(1946年前后)[20]87。著作有《唐代地方行政史》(1927年出版)、《两汉行政史手册》,另编有《罗戴祸川纪实》(1917年)等。
6、徐中舒(1898—1991),初名裕朝,后改名道威,字中舒,以字行,安徽怀宁(今安庆市)人。1925年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1926年毕业,后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1938年起执教于四川大学历史系,直至1991年去世。徐中舒专攻先秦史,尤长于古文字学的研究,还博涉民族史、地方史、明清史、中国文学史等领域。主要著作有《巴蜀考古论文集》(主编)、《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汉语大字典》(主编)、《甲骨文字典》(主编)等,重要论文有《耒耜考》、《从古书中推测之殷周民族》、《殷周文化之蠡测》、《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殷周之际史迹之检讨》、《井田制度探源》、《论东亚大陆牛耕的起源》、《论周代田制及其社会性质》等。
徐中舒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所登记的研究题目是“古文字学”,毕业论文二篇——“殷周民族考”、“徐奄淮夷群舒考”,成绩是甲八;因成绩优良而获奖学金100元。王国维1927年去世后,徐中舒当年连撰三文以志悼念。它们是:(1)《王静安先生传》,《东方杂志》第24卷3号,1927年7月;(2)《静安先生与古文字学》,《文学周报》第5卷1、2期(合刊),1927年 8月;(3)《追忆王静安先生》,同上(2)。另有署名“史达”的《王静安先生致死之原因》(同上2),以前多以为系徐中舒之作,其实属张冠李戴[21]。徐中舒之追忆王国维,情深意重,溢于言表,“余从先生游为时虽仅一载,然先生之人格与其治学精神,予我印象特深,骤睹此电骇愕已极,精神上之哀痛殆不可喻。追忆先生一年以前之声音笑貌如在目前,因记其梗概以志哀悼云尔”(《追忆王静安先生》)。
对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生,梁启超曾经说过一番语重心长的话,“顾我同学受先生之教,少者一年,多者两年,旦夕捧手,饫闻负剑辟咡之诏,其蒙先生治学精神之濡染者至深且厚,薪尽火传,述先生之志事,赓续其业而光大之,非我同学之责而谁责也”[22]。在治学方法上,王国维首倡“二重证据法”[23],并且身体力行之,予后学以光辉的典范。有人指出,徐中舒“广泛地应用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等新材料,从而扩大‘两重证法’为‘多重证法’”[24]。又,徐中舒用力于古文字学且成果丰厚,此自当属“述先生之志事,赓续其业而光大之”者。另外,晚年的王国维潜研西北史地和蒙元史学,而作为弟子的徐中舒后来著力于西南史地及南方民族之研究,此亦当属“赓续其业”者之列。
另,张昌圻亦曾求学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但入校时王国维业已去世。为求完整,在此亦附带介绍:
张昌圻(1903—?),后改名张弘,字弘伯,四川富顺人。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7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1928年毕业。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所选的专题研究是“先秦伦理思想史”,毕业论文题目是“洙泗考信录评误”。后留学法国里昂大学(1930—1938),专门研习伦理学。所撰《洙泗考信录评误》于1931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系“国学小丛书”之一。张昌圻认为崔述是“以理想化的圣贤作为辨古的根据或出发点”,因而其“考信”是不可信的。全书共举崔书错误22条,分为绪论、分论、结论三章,书前列述胡适、顾颉刚、钱玄同等对《洙泗考信录》一书的评论。
(二)后学:一人(李思纯)。
李思纯(1893—1960),字哲生,四川成都人。1912年就读于四川公立法政专科学校,1920年入法国巴黎大学主修法学,兼学史学。1922年转入柏林大学学习,于此结识陈寅恪。1923年回国,经友人吴宓介绍,受聘于东南大学(至1924年夏为止)。一年后返川,杨森聘其为四川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校长。后杨森败走洛阳,李思纯再度离乡,远赴北京谋业。1925年,经友人汪懋祖、马叙伦介绍,入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预科任教,与陈垣等过从甚密。期间,并被章士钊聘为北京国立编译馆特约编纂。1926年6月回川,从政之余仍在川中高校任教。1941年受聘于四川大学,1950年离开川大。次年奉调赴重庆“革大”学习,年底被聘为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1960年病逝于文史馆任上(21)。著作有《元史学》、《中国民兵考》、《成都史迹考》、《大慈寺考》、《江村十论》以及《康行日记》、《金陵日记》等,译著有《史学原论》、《川滇之藏边》等。在《学衡》发表论文、诗作多篇(首),在《四川官报》、《娱闲录》、《四川群报》、《川报》、《星期日》、《少年中国》等发表政论和诗作。
旅京期间(1925年秋至1926年夏),李思纯在清华园会晤了吴宓等老友,并结识了梁启超,深得任公赏识。1926年2月14日下午2—3时,李思纯在吴宓的引导下前往清华园拜谒王国维,征求修订《元史学》一书的意见。1926年6月(旧历五月),李思纯又往清华园求见王国维,征求修订《元史学》一书的意见(22),“得到王国维的帮助”(23)。据云,王国维“不仅细心厘正书稿,且赋诗相赠,足见李氏在静庵眼中非一般人物”[25]。当年6月,李思纯途经上海返归四川,遂将《元史学》交上海中华书局出版。李思纯特意搦笔和墨,在《元史学自序》(1926年6月作于北京)中记注如下数语,“此书虽无精诣,余亦颇以稿本从当世贤者商订之。其曾经审酌材料,釐正讹误者,有海宁王国维(静安)、丹徒柳诒徵(翼谋)、新会陈垣(援庵)、海盐朱希祖(逖先)诸先生,并致感谢”(24)。
根据新近公布的王国维手迹,当时王国维录写其癸丑年(1913年)旧作《昔游》五首(“我本江南人”)以赠李思纯。手稿末尾作(25):
昔游五首癸丑年旧作丙寅五月录奉
哲孙先生方家教正 观堂王国
维书于京师西郊之僦庐
李思纯得到王国维手书尺幅之后,异常珍惜,“珍藏为传家之宝”[26]。为表达感激之情,李思纯特赋诗一首——《王静安先生写诗幅见贻赋呈一律句》(1926年)(26)。
1927年6月2日,王国维投湖自尽。9月底,李思纯“闻王静安先生蹈颐和园昆明湖死”,赋诗以表悼念。末二句云:“从今莫望西山绿,鱼藻轩中涕泪长。”[27]
根据李思纯的自述,《元史学》一书系“采东西两方蒙古史料披览之”而成(《元史学自序》),此法实即王国维所倡导的“二重证据法”;更确定地说,李思纯写此书时所采用的方法,即陈寅恪所概括的“二重证据法”的第二种类型,“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28]。但不可思议的是:通检全书,正文虽然偶尔提及王国维之名,但全然未采王国维蒙元史学之说,仅在第一章《元史学之鹄的》援引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关于王实甫作品的一个推论(第45—46页);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全书多次提及陈垣之名,且多次援引陈垣之说。而所引陈垣之说却有“以流为源”之嫌疑,如第四章《元史学之将来》云:“关于改造元史之事,吾曾闻陈垣(援庵)讨论及之。陈氏于柯绍忞‘改造全史’之事,不甚同意,而其意则倾向于‘为旧元史作注作补’之法。”(第200—201页)殊不知,王国维早有此说[10]191-192。又,众所周知,在1926年6月之前,王国维丰富的蒙古史(包括元史)成果已经问世。其时正执教于京城的李思纯,于此当是瞭然于胸,而竟至彯然不加采获,个中缘由颇不易解。笔者在此不敢妄加猜测,谨恪遵孔子和王国维的“阙疑”精神,“多闻阙疑,慎言其余”(《论语·为政》),“阙其不可知者,以俟后之君子”[11]卷六。
三、其他学人
就笔者陋目寡闻所及,与王国维有直接交往的巴蜀学人,大致即为上述诸人。以下所述诸人,有的与王国维当互有耳闻,但实际上并无来往(如廖平);有的应当与王国维有交往,但尚需进一步确认(如贺麟);有的本当与王国维相识,但阴差阳错而失之交臂(如郭沫若)。
廖平(1852—1932),字季平,四川井研人。近代学者、经学家。著作甚丰,主要作品被辑为《四益馆经学丛书》,后又增益为《六译馆丛书》。识者云,“我国治经之士,自明清以来,各标汉宋,聚讼纷纭,而能汇通百家,冠冕诸子,摧郑马之藩篱,窥古贤之堂奥,独树新帜,扶坠衰落者,惟廖平一人而已”[19]348。但因其学术理路与王国维有霄壤之别,二人当互有耳闻,但实际上互不相与接闻,一如王氏之与康有为不通气类(27)。
贺麟(1902—1992),字自昭,四川金堂人。哲学家、哲学史家、翻译家;现代新儒学八大家之一,有“中国现代新儒家思潮中声名卓著的重镇”之谓[29]。《近代唯心论简释》、《当代中国哲学》、《文化与人生》是其“新心学”思想体系的代表作。
贺麟于1919年秋考入清华学校,1926年夏毕业后出国留学(28)。王国维与贺麟同在清华园有一年多的时间(即自1925年4月王国维移居清华至1926年夏贺麟离校),期间贺麟当与王国维有直接的交往(比如听课或请教),只是目前尚未找到直接材料以证明这一推论。但笔者仍然坚信贺麟与王国维有直接的交往,这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1)贺麟与研究院导师梁启超有不少交往。在清华求学期间,贺麟曾经听过梁启超关于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几门课程,对学术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并曾执书单造访梁启超请做指导,后又在梁启超指导下写成《戴东原研究指南》一文(后发表于《晨报》副刊)。在清华毕业时,贺麟尝请梁启超书写对联一幅以赠父亲贺松云。(2)贺麟与研究院主任吴宓比较熟悉。吴宓曾为旧制留美预备部高年级学生开设选修课“翻译”(外文翻译),贺麟是该课为数甚少的选修者之一,与张荫麟、陈铨并称为“吴门三杰”。翻阅《吴宓日记》,其中关于吴、贺二人交往的记载很多。直至暮年,贺麟仍然深情缅怀梁、吴二师[30]。(3)贺麟熟悉王国维的哲学志业,并且有专门论述。在《当代中国哲学》(1947年1月初版)一书中,贺麟多次提到王国维之名,并且有专门评论王国维的文字,其中一节径直以“王国维与康德哲学”为题(29)。准此,贺麟在1925年4月至1926年夏之间当与王国维有直接的交往。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其著作被整理为《郭沫若全集》,煌煌三十八卷,分为《文学编》、《历史编》、《考古编》,分别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
郭沫若本可与王国维相识,但终究失之交臂。1921年,郭沫若自九州帝国大学休学半年,往返于上海、日本之间筹备出版文学刊物。该年夏天,郭沫若住在泰东书局的编辑所里面,“为了换取食宿费,答应了书局的要求,着手编印《西厢》”,因此他参考过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并且认为这是“有价值的一部好书”。但郭沫若并没有“更进一步去追求王国维的其它著作”,甚至连王国维究竟是什么人,他“也没有十分过问”,这便使二人近在咫尺而不相识。郭沫若说,“那时候王国维在担任哈同办的仓圣明智大学的教授,大约他就住在哈同花园里面的吧。而我自己在哈同路的民厚南里也住过一些时间,可以说居住近在咫尺。但这些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在郭沫若看来,这未必不好,“假使当年我知道了王国维在担任那个大学的教授,说不定我从心里便把他鄙弃了。我住在民厚南里的时候,哈同花园的本身在我便是一个憎恨。连那什么‘仓圣明智’等字样只觉得是令人可以作呕的狗粪上的霉菌”(30)。
虽然生前未曾谋面,但这丝毫无损于郭沫若对王国维的好感,而郭沫若对王国维的赞誉亦未因此而削减半分。郭沫若说,王国维“研究学问的方法是近代式的,思想感情是封建式的”,“然而他遗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品,那好像一座崔巍的楼阁,在几千年来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31];“我们要说殷虚的发现是新史学的开端,王国维的业绩是新史学的开山,那样评价是不算过分的”[32];“在近代学人中,我最钦佩的是鲁迅与王国维”[33]301,“我要再说一遍,两位先生都是我所十分钦佩的,他们的影响都会永垂不朽”,《王国维遗书》和《鲁迅全集》是“‘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一对现代文化上的金字塔呵”[33]313-314。
郭沫若“生性浪漫”、治学善变(如在中国社会史分期讨论上历大变四、中变五、细变难以枚举),因此而多有为世人所诟病者;但其关于卜辞、铭文的考释,却“为有关专家所推许”。如《两周金文辞大系》之《序说》及《图录》之《考释》三、四两篇,其“创通条理,开拓阃奥”之功,“前可与王氏(按:即王国维)铭文考释四例媲美,后足与董氏(按:即董作宾)甲骨断代分派十条争辉”[34]376-412。此诚为沾溉王国维学术之显例,洵然而为一大可观者也。
四、赘语
举世之中外学人,或多目王国维为专家(古文字学家、古器物学家、古史考释家等),殊不知,王国维是“以通人之资成就专家之业”[34]77-117。客观而言,王国维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31),但他以文化为“终极关怀”(ultimate concern)之指归,则贯穿其生命之始终(32)。就此而言,自述与王国维“风义平生师友间”、“许我忘年为气类”[35]的陈寅恪(1890—1969),亦复如是(33)。蒙文通(1894—1968,四川盐亭人)虽然未曾亲炙王国维之教泽,但又何尝不是如此?(34)
中国文化之绵延赓续,与素重师承之传统密切相关。儒佛之“道统”说,汉学之“师承记”、宋学之“渊源记”(35),即其力证,故陈寅恪有“华夏学术最重传授渊源”之说[36]。但令人扼腕叹息的是,陈寅恪直至垂垂老矣,尚不免有“纵有名山藏史稿,传人难遇又如何”之悲叹[37]。两相比较,若起王国维于地下,则断不作斯语。仅就作为王国维弟子的巴蜀学人而言,如余永梁、徐中舒之于古文字学与民族史地之学,杜钢百之于经学,诚可谓薪尽火传、发扬光大者也;而周传儒之于王国维学术志业、治学理路之总结,又诚可安慰先生于九泉之下者也。
经史小学为治学之基,亦为国学之本(36),此本属士人之共识与通识,但晚近以来则晦暗不明(37)。王国维之前诸人(如顾炎武、王鸣盛、戴震、陈寿祺、阮元、张之洞等)均有此说,姑在此存而不论;仅就本文所述群体而言,亦未出此轨则。辛亥东渡后,罗振玉力劝王国维“专研国学”,并告诫王国维治学要“先于小学训诂植其基”[38]。王国维云,沈曾植“视经史为独立之学,而益探其奥窔,拓其区宇,不让乾、嘉诸先生”,“至于综览百家,旁及二氏,一以治经史之法治之,则又为自来学者所未及”,“夫学问之品类不同,而其方法则一。国初诸老,用此以治经世之学;乾、嘉诸老,用之以治经史之学,先生复广之以治一切诸学”[11]卷二十三。王国维与沈曾植过从甚密且服膺其学,此虽明述沈曾植之学,实亦王国维之自况。金梁云,“公于古今学术,无所不通,根底经史,由文字声韵以考制度文物,由博以反约,由疑而得信,不偏不易,务当于理”(38)。专家云,“当代名家公认,王学的最大建树在古史研究,古史研究的出发点在古文字学,立足点在小学。亦即由小学以通史,诸如乾嘉诸老之由小学以通经”[34]118。个中要义,周传儒深有领会,“作为历史学者,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如经学、小学、史学,有坚实的基础”[26]351。
1911年,王国维作《国学丛刊序》,他在文中“正告天下”:“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今借《国学丛刊序》末尾数语[39],以结束本文:
以上三说,其理至浅,其事至明……此志之刊,虽以中学为主,然不敢蹈世人之争论,此则同人所自信,而亦不能不自白于天下者也。
注 释:
①本文所说的“巴蜀学人”,既包括现在的四川省籍学人,也包括现在的重庆市籍学人,还包括长期寓蜀的外省籍学人(如徐中舒等)。
②笔者另撰有《华阳王秉恩学行考》(待刊),全面考订王秉恩之生平事迹和著述学说。
③1922年8月7日,王国维致信王秉恩:“前蒙贲临,有失迎候,罪甚。”(吴泽主编:《王国维全集·书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24页)
④王国维:《致王秉恩》,《王国维全集·书信》,第456页。按:该信无年月。据信中所云“阅后仍希寄还,以乙老尚欲一览也”,可知该函当作于沈曾植1922年去世之前数年。
⑤王乃徵(1861—1933),字聘三,一字蘋三、病山,晚号潜道人,四川中江人。著有《嵩洛吟草》、《天目纪游草》、《病山诗稿》等。
⑥刘复礼(1872—1950),字洙源,号离明,出家后法名昌宗,又称白云法师,四川中江人。佛学著作有《佛法要领》、《唯识纲要》、《华严经序》等,均刊行于世。
⑦郑伟章说:“傅氏(笔者按:即傅增湘)为近现代文献大家,堪称宗主。”[《文献家通考(清—现代)》(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408页]
⑧赵万里:《王静安先生手批手校书目》,《国学论丛》,第1卷第3号,1928年4月,第145-179页。按:王国维所手批手校书实不止192种。
⑨按:二人之说,分别见以下文献:(1)傅增湘:《宋刊残本水经注书后》(1939年),《藏园群书题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35页;(2)王国维:《宋刊水经注残本跋》(1924年),《观堂集林》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⑩黄永年:《论王静安先生的版本学》,《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306-307页。按:据第307页注①,黄永年此说来源于傅斯年《北宋刊南宋补刊十行本史记集解跋》、劳榦《北宋刊南宋补刊十行本史记集解后跋》(均刊《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八本)。
(11)关于清华国学研究院历届的录取名额及报到人数,相关论著说法不一、互有差异。本处的统计数字采自苏云峰所著《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91-293页),因其统计来自《清华周刊》(前二届)和孙敦恒《清华国学研究院史纪事》(《清华汉学研究》第一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后二届),所据材料最为可信。
(12)以上关于周传儒的简历,综合参考以下二文:(1)周传儒:《周传儒自述》,《世纪学人自述》第一卷,高赠德、丁东主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346-361页;(2)晓吟:《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周传儒教授》,《辽宁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封三。
(13)晚年的周传儒深情回忆这一段求学经历,有“在追随梁王二师若干年中”诸语(《史学大师梁启超与王国维》,《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1期,第178页),并尊称梁、王二人为“梁任公师”、“王静安师”,而对于陈寅恪、赵元任、李济均不缀“师”字且直呼其名(《周传儒自述》,《世纪学人自述》第一卷,第352-354页)。
(14)自此以下关于诸位弟子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学习情况,除特别说明者外,均采自以下二书:(1)孙敦恒编著:《清华国学研究院史话》,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4-79页;(2)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第295-304页。
(15)苏云峰说:“他们在教学之外,也勤于研究,发表专书和论文众多,尤以姜亮夫、姚名达、王力、王静如、徐中舒、吴其昌、周传儒、陆侃如、杨鸿烈、卫聚贤、谢国桢、蒋天枢等为最著名,是清华创校以来国学和人文教育的一项重大成就。”(《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第333页)
(16)以上关于杜钢百的简历,综合参考以下文献:(1)赵彦青:《杜钢百传略》,《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七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216-223页。(2)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人物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41-942页。
(17) 《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作“佛家经录之研究”(第299页),疑排印有误,“佛家”当作“儒家”。
(18)戴家祥说:“清华大学一二届研究生共五十余人,受先生专业指导者有赵万里、杨筠如、徐中舒、刘盼遂、余永梁、高亨、何士骥、黄淬伯、赵邦彦、姜寅清、朱芳圃、戴家祥等。”(戴家祥、王季思:《〈王国维先生墓碑记〉及其他》,原载《随笔》1986年第2期;转引自陈平原、王枫编:《追忆王国维》,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305页)
(19)徐中舒:《王静安先生传》,《东方杂志》,第24卷13号,1927年7月;转引自《追忆王国维》,第190页。
(20)以上引号内文字均为周传儒语,见《清华学校研究院同学录》,转引自夏晓虹、吴令华编:《清华同学与学术薪传》,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510页。
(21)以上关于李思纯的简历,参考了《川大史学·李思纯卷》之《前言》(陈廷湘、李德琬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又结合李德琬《吴宓与李哲生》(《新文学史料》2002年第2期)校核了时间,并且做了相应调整。
(22)吴宓著、吴学昭整理:《吴宓日记》第三册,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49页。按:吴宓说李思纯“以所著《新元史学》请正”,所说书名有误。
(23)李德琬:《鱼藻轩中涕泪长——记李哲生一九二六年晋谒王国维先生》,《学术集林》第十一卷(繁体字本),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第27页。又,蒋天枢所撰《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云,“(1926年)秋七月,先生至北京,任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教授。……先生留德旧友李思纯(字哲生)来清华园,并谒见梁(启超)、王(国维)两先生。均有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61页)。按:此说时间有误,因李思纯已于此前6月14日离京,详见《吴宓日记》第三册第178页。
(24)李思纯:《元史学》,“民国丛书”第五编第六十四册,上海书店,1996年12月(据中华书局1927年版影印),第1-2页。此下正文所括注页码,即据此本。
(25)李德琬:《鱼藻轩中涕泪长——记李哲生一九二六年晋谒王国维先生》,《学术集林》卷十一(繁体字本),第28页。按:该文该页将“哲孙”误作“哲生”,此据《学术集林》卷十一扉页“王国维手迹”更正。
(26)诗之内容,详见《学衡》第56期第19页(1926年8月出版)。另,李德琬《鱼藻轩中涕泪长——记李哲生一九二六年晋谒王国维先生》亦迻录此诗(《学术集林》卷十一第29页),但将诗题误作“王静安先生书诗幅见贻赋谢一首”。
(27)早在1905年所发表的《论近年之学术界》中,王国维即认为康有为“之于学术非有固有之兴味,不过以之为政治上之手段”。按:《论近年之学术界》原刊《教育世界》第93号,后收入《静庵文集》[《王国维遗书》第五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据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影印)]。
(28)以下关于贺麟的叙述,主要取材于拙文《贺麟年谱新编》。小文原载《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78-91页),后全文收入《现当代学人年谱与著述编年》(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303-332页)。
(29)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 26-27、78、90-92、95 页。按:《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系《当代中国哲学》之再版本,不但改换了书名,而且“在不影响原书的体系及主要论点的前提下,作了适当的修改和补充”(《新版序》)。
(30)以上引号内的文字,均采自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1946年),《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二十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303页。
(31)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1929年),《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46页。
(32)笔者编有《王国维儒学论集》(“二十世纪儒学大师文库”之一),已于2010年11月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另外,笔者撰有《王国维之生平、学行与文化精神》(《儒藏论坛》第四辑,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第44-70页),于王国维之文化关怀和学术创获有宏观阐述和细致论述。
(33)此前,笔者曾经发表过通论、专论陈寅恪思想及其学说的论文四篇:(1)《陈寅恪“种族与文化”观辨微》,《历史研究》,2000年第1期;(1)《陈寅恪的文化史观》,《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 4期;(3)《〈华佗传〉、〈曹冲传〉疏证——关于陈寅恪运用比较方法的一项检讨》,《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4)《陈寅恪与佛教研究》,《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4期。于此旨多有阐发,读者不妨综合参看。
(34)比如,唐君毅(1909—1978,四川宜宾人)说蒙文通,“你每篇文章背后总觉另外还有一个道理”;丁山(1901—1952,安徽和县人)亦云,“你每篇考据文章都在讲哲学”;蒙文通自云,“这虽显有推崇之意,却也符合实际”。[蒙默编:《蒙文通学记》(增补本),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5页。]蒙默云:“先君子文通公治学无藩篱,四部二藏,靡不窥探,唯其所重,则在思想。”(《出版前言》,《先秦诸子与理学》,蒙文通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35)清朝学者江藩(1761—1830),分别作过《国朝汉学师承记》和《国朝宋学渊源记》。
(36)在《宋育仁与近代蜀学》一文的开首部分,笔者将此表述为“经史为基,国学为本”,文字较此更凝练。拙文载《蜀学》第五辑,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12月,第23-32页。
(37)四川大学蒙默教授在重新编辑蒙文通《经学抉原》时,于此深有感触,“经之为学,与世相忘久也。自清末以来,经学已渐若存若亡,迄于今日,近百年矣”(《重编前言》,《经学抉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页)。
(38)金梁:《王忠悫公哀挽录书后》(1927年),《瓜圃丛刊叙录续编》,1928年铅印本;转引自陈平原、王枫编:《追忆王国维》,第82-83页。
[1]郑逸梅.艺林散叶[M]//郑逸梅选集:第三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78.
[2]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M]//藏书纪事诗(附补正)·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附校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37.
[3]张雷.《新见云麓漫钞》王秉恩手校本[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4).
[4]柴德赓.《记贵阳本书目答问》兼论答问补正[M]//史学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82:219.
[5]吴泽.王国维全集·书信[M].北京:中华书局,1984.
[6]房鑫亮.王国维丙辰日记注考[J].中华文史论丛:第八十四辑.2006(4):5.
[7]许全胜.沈曾植年谱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7:476.
[8]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M].王庆祥,萧文立,校注.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9]吴泽,袁英光.《王国维与水经注》校勘[M]//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156-167.
[10]袁英光.新史学的开山——王国维评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1]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2]袁英光,刘寅生.王国维年谱长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456.
[13]黄裳,傅增湘.[M]//珠还记幸.北京:三联书店,1985:43.
[14]黄永年.论王静安先生的版本学[M]//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306.
[15]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44.
[16]周传儒.王静安传略[M]//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一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
[17]周传儒.周传儒自述[M]//世纪学人自述:第一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351-355.
[18]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1:333注释①.
[19]傅振伦.七十年所见所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0]吴学昭.吴宓日记:第十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21]徐亮工.徐中舒先生生平编年(未定稿)[M]//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成都:巴蜀书社,1998:317-318.
[22]梁启超.王静安先生纪念号序[J].国学论丛(第1卷第3号),1928年4月.
[23]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2-3.
[24]斯维至.古文字学与先秦史学——为纪念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而作[M]//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成都:巴蜀书社,1998:2.
[25]编者.前言[M]//川大史学·李思纯卷.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2.
[26]李德琬.吴宓与李哲生[J].新文学史料,2002(2):108.
[27]李德琬.鱼藻轩中涕泪长——记李哲生一九二六年晋谒王国维先生[M]//学术集林(卷十一)(繁体字本).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29.
[28]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M]//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247.
[29]宋志明.贺麟学案[M]//现代新儒家学案:中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25.
[30]贺麟.怀念梁启超和吴宓两位老师[J].清华校友通讯(复14期),1988年10月.
[31]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M]//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
[32]郭沫若.十批判书[M]//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6.
[33]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M]//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二十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34]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M].长沙:岳麓书社,2003.
[35]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M]//陈寅恪诗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17.
[36]陈寅恪.论韩愈[M]//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285.
[37]陈寅恪.有感[M]//陈寅恪诗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171.
[38]罗振玉.海宁王忠悫公传[M]//王国维全集:第二十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228.
[39]王国维.国学丛刊序[M]//彭华.王国维儒学论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335-336.
K092
A
1007-8444(2011)03-0315-11
2011-01-11
彭华(1969-),男,四川丹棱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史、近现代学术史以及中国儒学、巴蜀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仇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