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视角看中国古典园林

2011-04-12

时代农机 2011年7期
关键词:古典山水园林

杨 欢

(河南省天域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潢川 465150)

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其它文化一样,辉煌灿烂,绚丽多姿,而且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影响深远,饱含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尤其是园林中蕴藏之意境更是耐人寻味,让人流连忘返。

1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及至秦汉时期的发展,则完成了从商、周的园、囿向秦、汉宫苑和私家园林的转化。苑是在一个广大地域内包罗着多种多样生活内容,内涵更为丰富的多功能大型皇家园林群体的集合。从苑的内容与形式看,基本是继承了古代囿的传统发展而来的,同时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丰富了游憩生活内容。而秦汉的宫苑是在圈定的一个广大地区中的囿和宫室的综合体。无论从内容、形式、构思立意,以及造园手法、技术、材料等各方面,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应该说是真正具有了我国园林艺术的性质。中国现代公园在群体结构上是以1949年以来营建的大量新型公园为主,也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经过整理改造的园林,如北京的北海公园(原为宫苑)、八大处公园(原为寺庙园林)和苏州拙政园(原为宅园)。在当时的园林布局中,树木花草、水景泉池、假山叠石普遍运用,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加以改造,“自然山水,人工为之”,注重园林的景观效果,造园手法得到较大发展。这种人为的园林山水造景的出现,为以后的山水园林艺术设计与发展开创了先例。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中国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目的,是在批判性地继承前人创作的基础上而有所创新,以此推动中国园林不断向前发展演变。它深含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艺术珍品,是中华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体现,今天仍是我们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绚丽事业。中国现代公园在园景创作手法上,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逐步有所创新。就山水创作而言,中国自然山水园的艺术传统得到了发扬。古典园林既是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园林文化可分为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两个层面。园林中建筑、山石、水体和植物等构成了园林物态文化的主体,而透过园林物态构成要素所反映的心理意识、思维模式、价值取向以及审美特征等原则是园林心态文化的具体内容。绝大多数新建公园都采取自然山水园的形式,构景主体是山水,因山就水布置亭榭堂屋、花草树木,例如西安兴庆公园和上海长风公园。就植物造景而言,对植物题材的运用,如同对山水的处理一样,首先通过对植物形态和生态习性的认识所激发的情感来表现植物的个性特征,其次是注意种植位置。

2 中国园林的文化解读

园林的产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文化的大背景下,由思想而指引人的活动,进而产生空间构造。儒家以积极的人世态度,关心社会及个人道德修养,维系中国传统社会等级秩序中国人自古崇尚“天人合一”的观念,加之儒家的“仁爱”等观念,使人们对自然情有独钟,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花木呵护与培育,有所谓“园,所以种树木也”之说。老庄思想主张无为,应顺从自然,追求万物和谐。在私家园林及道观园林的建造中,表现为祟尚自然、沉醉于自然山水之中。佛教则劝人向善也就是人与宇宙合一的精神。禅宗以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对一些花木,有出于宗教意义的偏爱,如菩提树、莲花等。风水说源于易学的阴阳学说,其核心就是强调整体环境模式,认为建筑周围山上林木茂盛为吉,并种“风水林”以聚气。古人对庭园等的周边环境的重视远重于建筑物本身,风水说的总原则是为了舒适,借以保证建筑环境的清洁和宁静口。“东种桃柳,西种栀榆,南种梅枣,北种柰杏”等,看似无稽之谈,实则多为植物生长特性总结。不过,风水说大多具有封建迷信糟粕的一面,如有人以传说杜鹃鸟啼血而认为杜鹃花不吉利,雨打芭蕉声凄怆而认为多种招祟等,唯心地对花木加以好恶。历代以来,儒、释、道三家互相宽容,一起发展,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虽有所偏好,不过仍普遍为中华民族人文思想的综合表现,对中国的园林植物配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促进了传统名花的形成,如十大名花之说,各地市花的评选等,莫不是教化历代相承的缘故;但另一方面,在花木配置上也形成某种定势,如小窗芭蕉、水岸杨柳、山植松柏、水中放莲等。由于生活要求与社会环境的变迁,对于古典园林确有其反思的必要,但是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挑战,现实与传统的联系变得越来越脆弱的今天,如何继承与发扬民族传统,似乎更值得深思。

3 中国园林造景意义考究

中国各地公园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地方风格。例如,广州公园的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在:植物造景上情调热烈,形成四季花潮;园林建筑上布局自由明朗;山水结构上注重水景的自然式布局;擅长运用塑石工艺和“园中园”形式等。哈尔滨公园的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在:采取有轴线的规整形式平面布局;园林建筑受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影响;大量运用雕塑和五色草花坛作为公园绿地的点景;以夏季野游为主的游憩环境;冬季利用冰雕雪塑造景等。就园林建筑而言,力求把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注意建筑类型与山水环境之间的有机统一,并主要采取了民族形式,在空间构图、比例尺度和结构工艺上,也引用了现代的建筑艺术手法、材料和施工技术,出现了大批神似传统形式的现代园林建筑,例如杭州曲院风荷公园和桂林芦笛岩公园。

[1]沙新美.传统文化对苏州造园艺术的影响[J].安徽建筑,2008,(2).

[2]水源,李静.试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底蕴[J].安徽农学通报,2006,(4).

[3]尹家琦.试比较宋代南北方的造园艺术[J].安徽建筑,2008,(6).

[4]谢彩云.中国古典文人园林艺术的产生与发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

[5]钟晓辉.风景区人文景观建设——以福州鼓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08,(19).

猜你喜欢

古典山水园林
爱在一湖山水间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山水之间
清代园林初探
一处山水一首诗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怎样读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