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业发展优劣势分析及其面临的挑战

2011-04-12

时代农机 2011年7期
关键词:耕作农产品农民

田 伟

(双辽市辽北街农科站,吉林 双辽 136400)

农业问题一直是影响中国发展的关键的一环。中国地大物博却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4。在美国一个农民可以养活60个非农业从事者,而中国一个非农业从事者的背后就需6个农民的支持;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农业大国,可绝不是农业强国。近年来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WTO对中国的约束以及自然因素的异常都影响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因此,对中国农业在这些因素共同交织成的网络下的现状进行分析显得非常必要。

1 优势分析

(1)中国农业历史底蕴丰富。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有几千年的农业耕作历史。能保证这么长的耕作时间,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几千年的耕作历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使中华民族世代繁衍不息。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历代明君无不以发展农业生产、丰盈粮库为立国根本;农民的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因此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几千年来中国劳动人民总结的关于气象、天象等如何影响农业收成的俗语。中国的农历、节气等在民间的广泛应用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将经验升华的智慧的结晶。

(2)中国农产品产量丰富、种类繁多。中国幅员辽阔,总耕地面积大且有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的土地、气候等条件。中国现有领土960万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占世界总数的7%左右,无论是时差跨度、日照时间、温度差异,还是气候、水源、风力等自然资源的差异都很大。这就决定了中国农产品产量丰富、种类繁多。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农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突出特征是国家粮食安全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副食品生产和供应丰富多样,农业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

(3)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中国的农业生产迈进了机械化生产、现代化管理的崭新时代。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了中级阶段,随着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中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还将保持前进的势头。总之,锄禾日当午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4)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比较优势显著。所谓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即以劳动资源为基础的农产品,主要包括各种畜产品、水产品、园艺产品及加工食品等。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导致成本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较为显著。

2 劣势分析

(1)中国农产品质量差。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众多,有限的土地、江河湖泊、森林等农业基础需要养活规模庞大且不断增长的人口,这就必然导致了我们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重量不重质。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科技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虽然不少地区农业产品的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甚至形成了一些优质品牌。但这毕竟是小范围的,与美国等农业强国相比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中国农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仍有待提高。

(2)中国农产品分布不均。中国幅员广阔,经、纬度跨度都很大。不同的日照时间、气候、昼夜温差、降水等适应于不同的农作物,中国农产品分布极为不均。

(3)中国农业生产采用小农业耕作方式,成本高。造成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过高有很多原因:生产的单一性、规模小、基础设施差。生产的单一性是指生产者往往只生产一种农产品,而忽视了生产过程中彼此交叉的各个环节。要降低成本必须注重生态立体循环生产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使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各级生产的废料能够得到重复利用。减少从外界购买的费用,从而降低成本!规模和基础设施的问题也是中国农业的弊病。而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生产经营模式上有所改变。在美国,一人能种几百亩地,养活几百人,而在中国,一个人也许最多只能养活一家人。相比之下,美国实施的大规模的生产模式以及拥有先进的基础设施。

有别于其他农业发达国家的大农场式的大农业耕作,中国施行的是以户为单位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属于典型的小农业耕作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进行规模生产,无法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这就造成了中国农产品的高成本低利润。

(4)中国人口众多,农产品人均产量低。

3 面临挑战

中国农业发展尽管取得了令人喜悦的成绩。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

(1)中国人口是最多、占的比例很高,但是中国可以用的农地非常少,用这么少的土地养活这么多的人肯定是一个大的挑战。

(2)如何确保农业持续发展。农业经常面临灾害,如干旱、沙漠化,虫害、水资源匮乏等等。

(3)外来品种对本地品种的影响很大,可能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近年来某些食品对国外的依赖性,达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特别是大豆。大豆按说是从中国开始的,但是现在我们的大豆,主要依赖于国外进口。我们虽然禁止种转基因大豆,但是我们吃的都是转基因大豆。如早稻,它无需专门灌溉就能成活,而杂交水稻每亩需抽数十立方米水进行灌溉;许多本地玉米几乎从不生虫不用打农药,政府推广的杂交玉米必须多打药、多施化肥才能保证产量。

(4)近年来农业产量在稳定的增长,但是达到这样的状态是花了很高的代价。如除草剂、肥料污染了我们的生活环境。

(5)从收入结构来看。农民难以从农业中获益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农村居民收入结构来看,1995~2006年间,家庭经营纯收人占人均纯收入比重从71.4%下降到了53.8%。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比重从22.4%增加到38.3%。一方面,这体现了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了;另一方面,更反映了农业的危机,预示着农业发展的难度。20世纪90年代末,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绝对数连续下降了3年。历史证明,农民生活最好过的时候并非是普遍外出打工的年头,而正是农业方面收入增长迅猛的时期。农业收入的踯躅不前将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

(6)生存压力之下。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农耕文明面临消亡的局面。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核心,但长期以来,由于政策导向和生存压力所迫,农民通过到大量施用无机化肥的办法来维持农业生产的高产量。这仅仅意味着掠夺土地技巧的进步,而其实农民并不关心土地的生产力,农民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7)盲目追求产量的发展方式引发危机。农业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从80年代起,中国农村就普遍采用了依靠化肥、农药大量投入的无机耕作技术,这虽然对提高粮食产量,缓解粮食与人口的矛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这种技术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而且使农业成本越来越高,农产品品质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冷落,因而目前农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都比较低下。例如集约化养畜养禽,它曾经极大地提高了畜牧业的生产力水平,但它的弊病也不容小觑。

猜你喜欢

耕作农产品农民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耕作深度对紫色土坡地旋耕机耕作侵蚀的影响
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领
草地耕作技术在澳大利亚的应用
农产品争奇斗艳
西洞庭湖区免耕耕作模式及其配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