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碳化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2011-04-12张小洁张忠潮彭刚红
张小洁,张忠潮,彭刚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低碳经济和低碳的生活方式本是近几年兴起的新潮词汇,国内也开始出现关于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方式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普遍都是关于城市低碳,涉及农村相对较少,人们大都认为 “高密度的城市环境和高频率的各色活动使城市对资源有巨大的需求,它们承担着发展低碳经济的重任”。人口。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农村低碳化研究是大势所趋,农村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研究对国家社会、环境保护、农民利益保护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农村低碳化研究符合社会正义及环境正义的要求
(1)社会正义的含义及对农村低碳化研究的要求。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认为:正义的对象是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用来分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划分有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和负担的主要制度。“人们的不同生活前景受到政治体制和一般的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也受到人们出生一所具有的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和自然禀赋的深刻而持久的影响,然而这种不平等却是个人无法自我选择的。因此,这些最初的不平等就成为正义原则的最初应用对象。”笔者认为,罗尔斯的正义是最少受惠者的平等,即在一个社会结构中,尽力通过某种补偿或是社会资源再分配的方式平衡社会成员之间地位上的不平等。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的排序时自由优先;正义对效率和福利的优先;以及正当对善的优先。
按照罗尔斯的理论,农民在我国处于环境权益的最少受惠人的位置,在此等状况下实现正义的方式便是通过某种补偿或是再分配给予最少受惠人的农民以地位上的不平等的弥补,并且根据差别原则的要求,在中国环境权益的分配应该适合于最少受惠者农民的利益。也就是说,在我国农民的环境利益应该是优先受到保护的,只有这样才符合正义的要求。
农村低碳化研究符和环境正义的要求的。所谓的低碳经济是指依靠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方式。而低碳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效益的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其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约有限资源,改善农村环境,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节发展。从上面两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农村低碳化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节约资源、实现资源的长期利用,改善农村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环境正义的含义及对农村低碳化研究的要求。所谓环境正义,是指人类不分国籍、种族、文化、性别、经济状况或社会地位,都同等地享有安全、健康以及可持续性环境的权利,而且任何人都无权破坏或妨碍这种环境权利。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美国,它的出现是美国民权运动的一部分。环境正义可以分为3类:国际环境正义、国内环境正义、代际环境正义,本文涉及的环境正义指的是国内环境正义。
环境正义理论发展到现在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有:一国内公民不论民族、文化、职业、健康、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或社会地位等的差别,都同等地享有安全、健康以及可持续性环境的权利。环境正义理论具体到农民环境权益上要求便是在国家范围内,不能因农民的职业、民族、文化、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等的因素,而妨碍农民享有同等于城市公民的安全、健康和可持续性环境权利。
农村低碳化研究的性质是为了保护农民的环境利益,引起社会对农民和农村环境权益的关注。在当今社会中农民作为环境权益的最少受惠者和环境权利不平衡的受害者,其环境权利和环境利益理应受到社会的加重保护,而引起社会的重视是第一步要做的,农村低碳化研究为此而存在,因此,农村低碳化研究符合社会正义和环境正义的要求。
2 农村低碳化研究的必要性
农村和农业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主要纽带,是自然资源、生态服务功能的主要提供者,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随着农业科技推广和产业化经营步伐的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改善,传统农业正迅速向现代农业转变;畜牧业均是个人自由散养模式,规模普遍不大,但是畜禽养殖污染十分严重;乡镇企业大都采用高污染、高能耗的矿物质燃料,碳排放含量极高,其经济效益越来越不能弥补其环境破坏力。
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出现和发生证明:
(1)农村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有非常合理的地方也有是可以并且有提升空间的,例如蔬菜大棚,众所周之,蔬菜大棚是采用温室的原理建构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很高,但是目前我国温室大棚从建造、种植方式、收获方式等等都采用非常粗放的管理方式,造成大量劳动力的流失和资金等各方面的投入,二氧化碳的消耗量非常大。但是,这些方面都是可以改进的,由于思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制约了这些改进的发生,而农村低碳化研究便是要促进这种改进的发生。
(2)尽管农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不上城市,但是农村每吨二氧化碳排放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相对于城市每吨二氧化碳排放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少很多,也就是说,农村二氧化碳排放的利用效率是很低的,农村低碳化研究并不仅仅是为了探寻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的总量,还包括如何提高二氧化碳的排放的利用效率,这对于农村二氧化碳排放是非常有必要的。
3 农村低碳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公益性
(1)农村低碳化研究能够提升国家的软实力。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我国提出了到201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到2010年努力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20%、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争取达到16%等一系列目标。虽然现在2010已然结束,是否已经实现预期的目标还不清楚,但是必须认识到的是,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降低关系到我国在国际上的国际形象和国家威信,而农村低碳化的进程不仅仅从数量上还从范围和程度上表明我国进行二氧化碳减排的决心和力度,这有利于维护我国在国际上的威信和形象。
农村低碳化研究是属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我国自从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到各种措施的实施,都偏重与城市中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迟迟没有进步,距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实现还有很遥远的距离。而我国农村低碳化研究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最新的办法,农村实现低碳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其巨大的促进作用,从而对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起推动作用,保障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国范围内能够成为一个整体,而不至于畸形。
(2)农村低碳化研究能够为农民保障长期稳定利益,提升农民的素质。我国农村现行的生产生活方式既有非常低碳合理的地方,也有高碳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关键的是我国现行的生产生活方式大部分都实行非常粗放的、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发展模式,这对于农村长期稳定发展十分不利,因为资源总会耗竭到没有东西利用,环境总会恶化到无法供人生存,高投入-低产出的模式总会走到尽头,当一切来临时,还是对农民利益的损害。因此,现阶段开始农村低碳化研究,探寻农村资源长期利用之法,找寻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对于日后农民和农村的长期稳定是非常有利的。
农村低碳化的过程还能够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实行低碳化,便是对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认知和改观的过程,可以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低碳化的经济发展,能够提高农民的经济思维方式;低碳化的生活方式的推行,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习惯,促进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的提高,并且可以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促进文化水平的提高。
(3)农村低碳化研究,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推行农村低碳化研究与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首先,农村低碳化推行可以给农民提供环境保护意识,农村低碳化的过程就是农民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等意识的认识和转变的过程,农民认识到低碳化的重要性,就是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其次,农村低碳化本身便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部分,因为目前二氧化碳的高排放是导致全球气温上升的最大推手,推行农村低碳化,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保护了环境,这在区域环境内最明显,但是对于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也有促进作用。
[1]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4).
[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7).
[3]约翰·罗尔斯.正义论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2).
[4]方涵.低碳经济概述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经济视角,2009,(3).
[5]钱海燕,樊哲文,方豫,等.江西省发展低碳农业的潜力分析[D].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10)
[6]刘俊平.山西省农田金属污染生物防治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6,(6):45-48.
[7]杜受祜.低碳农业:潜力巨大的低碳经济领域[J].农村经济,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