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安塞腰鼓的发展前景研究

2011-04-12赵冬刚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腰鼓安塞体育

赵冬刚

(陕西科技大学体育部, 陕西 西安 710021)

0 引 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猛烈冲击,大量优秀文化遗产正在急速湮灭、消亡和流失.安塞腰鼓是流传于陕西北部安塞县一带的一种民间广场群体艺术,有着2000年以上的历史,是陕北民间艺术中独特而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它融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为一体,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再现,是黄河流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堪称“中华一绝”、“中华第一鼓”.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对安塞腰鼓的特点、社会功能、发展现状做了深入调查,旨在让更多的人认识并参与安塞腰鼓运动,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1 安塞腰鼓的特点

(1)多维性特点.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它总结了历代人的精神精华和艺术成果,较完整全面地反映了黄土地上的人们所具有的理想、意志、情趣和追求,是陕北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尽管它较完整地保留了古代艺术,但它无不打上时代精神和风格的烙印.安塞腰鼓发展至今,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形式,而是与舞蹈、武术、打击乐、吹奏乐、民歌等有机结合的多维性艺术.

(2)安塞腰鼓的动作气势宏伟,人鼓和一.安塞腰鼓从动律上讲,概括起来由跑、跳、扭、转、蹬、闪、跺、摇、跨、昂、快等到要素构成.由于安塞腰鼓的风格独具一帜: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既有健身魅力,又有艺术魅力,是安塞腰鼓之精髓!人鼓合一,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结合必须达到融为一体的程度[1].人的表演与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表演达到高潮时,只见鼓手腾空挥舞,鼓槌彩绸晖映,唢呐鼓乐震耳,犹如排山倒海之势.它那激越的鼓声、宏大的场面、磅礴的气势、雄健的舞姿、流泻出中国陕北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也是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中华民族之魂的再现,它震撼人心,摧人奋进,鼓舞人们为中华民族之强胜而勇往直前.

(3)安塞腰鼓的地域特色浓厚.安塞腰鼓之所以成为“独特”的“中国一绝”的艺术,主要是由它特殊的地域范畴、历史沿革、宗教信仰、生活风俗、风土人情、意识积淀、文化素养、审美意识和艺术风格等因素所形成.安塞腰鼓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如果把黄土地文化比作一桌美餐的话,那么腰鼓就是这一美餐中的一味佳肴.安塞腰鼓在这种特殊的地域中成为一种积累丰富、资质优异、个性鲜明、独具风韵的艺术.黄土地是“根”,安塞腰鼓离不开黄土地.

(4)安塞腰鼓表演形式多样,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安塞腰鼓从打法上分为文鼓和武鼓.文鼓是以扭为主的腰鼓表演形式,重扭轻打,扭中伴舞,舞中含扭,扭中有打,打中有扭,扭打结合.文鼓重在抒情,通过动作和表情将内心喜悦的心情生动地表现出来.武鼓是以打、踢、跨、踩等为主的腰鼓表演形式,动作难度大、要求高、运动量大,具有动作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但在一定场合下又具有相对的独到性和创造性,这给发挥个人技术提供了良好条件[2].从表演形式上它可分为路鼓、广场鼓、舞台鼓,表演形式多样,并且与现代体育中舞蹈、体操、武术项目联系紧密,有非常强的兼容性.同时,它的表演不受年龄、性别以及场地、人员数量的影响,可根据需要进行适时调整和设计,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5)安塞腰鼓音乐特别.安塞腰鼓不同于其它民族体育项目,它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打击乐和吹奏乐是腰鼓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指挥起落、控制节奏、协调速度,又渲染气氛,是腰鼓活动最直接的器乐伴奏形式.安塞腰鼓融打击乐与吹奏乐为一体,起到了震耳欲聋、庄重浑厚、扣人心弦、欢快流畅、气氛热烈、观众与队员情趣揉为一体的特殊效果.因此,腰鼓活动直接受到了器乐伴奏的制约和指挥.打击乐是腰鼓活动的指挥,是鼓动人心之点,振作精神源泉,失去了它,就是失去了动力,失去了灵魂.打击乐包括大鼓、大镲、锣、小锣、小镲等.吹奏乐有唢呐、长号、小洋号等.

2 安塞腰鼓的社会价值

(1)健身价值.安塞腰鼓是一种全身性的健身运动,能够使全身的肌肉、关节、韧带都得到良好的锻炼.安塞腰鼓从动律上讲,概括起来由跑、跳、扭、转、蹬、闪、跺、摇、跨、昂、快等到要素构成,文鼓以跑、跳、扭为主,每个动作需要身体各部分协调配合,重扭轻打,要求鼓手在表演时从脚到踝、 膝、髓、肩、腕、头部协调配合,将自己内心的喜悦心情通过这种相同的动作表现出来.武鼓是以打、踢、跨、踩等为主的腰鼓表演形式,动作难度大,要求高,运动量大,具有动作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所以安塞腰鼓对练习者的协调性、柔韧性以及艺术表现力有很好的锻炼价值.安塞腰鼓适合不同的年龄阶层锻炼,它的运动强度因人而宜,并且它的鼓舞时间可自行控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重复练习次数和间隔时间),适宜的运动强度和时间能够对不同人群起到有氧锻炼的效果.经过调查发现:长期参加练习能提高人的身体机能,改善体质状况,增加人们自身的协调能力,同时帮助练习者纠正肩、胸、背、腿等等不良姿势,克服形体和动作上的毛病.

(2)教育价值.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包含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大学生思想品质(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譬如乐于助人、尊老爱幼、讲信义、守礼节、仁爱宽厚等)有很大作用[3].腰鼓作为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一种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其文化内涵与特定的文化氛围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从事腰鼓活动,不仅是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意志力等方面的锻炼,也是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同时,欢庆吉祥、别具一格的腰鼓表演还是一种热爱生活的教育、培养积极进取和勇于竞争精神的教育.

(3)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近年来,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加快,如何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鲜明的民族个性已越来越为各个国家和民族所重视.非物质文化则更能表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精髓.安塞腰鼓是我国体育文化中的瑰宝,是我国劳动人民多年来文化艺术的结晶,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运动方式.我们要加以保护,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4)娱乐审美价值.人们总是希望用美来塑造自己,使心灵美和外在美得到和谐统一,达到自我升华.而参加运动可以娱乐身心,调节情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较强的竞技性,还有较高的娱乐审美价值,所以容易被大众接受.安塞腰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灵活的步伐、舒展的动作、浓郁的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吸引了众人的参加.通过自身的参与体验运动的快乐,不仅给人以强烈的满足感和愉悦感以及美的享受,提高了人的审美情趣,而且可以加强人际交流,调节人们封闭的心理,使人焕发青春.

(5)创造经济价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近几年来,安塞县着力发挥文化资源优势,腰鼓、剪纸、民歌等民间艺术不断被整理挖掘出来,已初步形成了以“腰鼓为龙头,剪纸、农民画、民歌为两翼”的文化经济体系,同时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兴产业.安塞腰鼓满足了陕北人民精神文化的需要,是自娱和娱人的主要形式,并且带来了经济价值,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条件.

3 安塞腰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安塞腰鼓的发展现状.安塞腰鼓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 000年以上的历史,展示出西北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了独特的艺术个性.1942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兴起的新秧歌运动,使安塞腰鼓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得到了发展,成为亿万军民欢庆胜利、庆祝解放的一种象征,并被誉为“胜利腰鼓”,遍及中华大地,载入了革命文艺运动的光辉史册.1986年,安塞腰鼓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近年来,它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远赴日本进行表演.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存在的问题.安塞腰鼓虽然在安塞历届县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做了许多发掘、抢救、继承、发展工作,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①安塞腰鼓面临着传承问题.一些颇有造诣的腰鼓手因年事已高逐渐退出舞台,有的相继去世,而年轻鼓手在技艺上能独树一帜并在鼓手中享有威望的很少.尽管安塞腰鼓普及率很高,但能达到的难度和艺术性还不够高,许多人对高难度动作不能完全掌握,特别是一些古老的传统打法,如“鹞子翻身”、“二起脚”、“无底洞”、“三脚不落地”等面临失传的危险,长此以往,安塞腰鼓将失去原有的技艺魅力,不利于腰鼓运动的传承和发展.

②对安塞腰鼓的健身价值认识不够.安塞腰鼓同中国的舞龙、舞狮一样,同样是起源于民间的蹈艺术形式,也同样具备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基本特征,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实践表明,长期系统地进行安塞腰鼓训练,可以使人的运动机能、心血管功能、呼吸系统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现在人们只看到安塞腰鼓的表演娱乐、经济价值,而对安塞腰鼓的健身价值认识不够,造成安塞腰鼓对外推广缓慢.

4 发展安塞腰鼓的几点建议

(1)抓紧对安塞腰鼓的挖掘整理.建议由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出面成立安塞腰鼓艺术挖掘整理专家组,对陕北安塞腰鼓技法、图阵文化、含义进行广泛的收集、分析,综合整理出既保留原有安塞腰鼓技术精髓,又具有时代特色的安塞腰鼓套路,同时制定相应的比赛规则,使安塞腰鼓更具有观赏价值和古典民族艺术价值,并进一步编写成书和制作相关技术视频光碟,以促进安塞腰鼓更为广泛的传播.

(2)促进黄土文化体育旅游,发挥腰鼓参与性、健身性、娱乐性的优势.在西北地区的人文景观中,民族传统体育是最具有吸引力和价值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它不仅能够满足游客求奇、求新的文化心理追求,而且其所具有的娱乐性、趣味性、可观赏性、可参与性和健身性又会使旅游者情不自禁地产生融入和参与的欲望,提升其旅游的效果[4],为此安塞县应创出更具有品牌效应的旅游热点,抓住游客“探奇、猎新、健身”的心理,开发以腰鼓健身为闪光点,以“陕北过大年”为内容的民俗旅游活动,并让游客参与进去,形成“宾主同欢”的庆新形式,既能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与游客一起欢度佳节,又能获取商业收入,可谓一举两得.

(3)将腰鼓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安塞腰鼓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世界体育文化中独树一帜,而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高阶段和社会体育的衔接点,对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安塞腰鼓进入高校公体课已经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安塞腰鼓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锻炼节奏感和协调性,又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另一方面以西部地区普通高校作为依托,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将其进行规范和改造是该项目发展的最佳途径与动力,这样不但可以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且可以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4)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塞腰鼓是安塞三绝之一,目前应积极推荐安塞腰鼓参加国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工作.

参考文献

[1]师灿斌,吴 龙. 安塞腰鼓的历史渊源与健身功效[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9(5):134-135.

[2] 张新德.安塞腰鼓[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4.

[3] 徐国忠, 贺国侠. 安塞腰鼓的社会特性研究与课程开发构想[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0(4):33-34.

[4] 刘远航,任作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价值[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4):89-90.

[5] 安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塞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6] 郭艳娜.发展视野下陕西民俗文化的保护[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6):93-97.

[7] 张金桥.陕西省体育旅游业开发及相关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181-183.

猜你喜欢

腰鼓安塞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腰鼓运动发展战略研究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安塞剪纸
啊,腰鼓山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安塞低渗透油藏水平井见水治理技术探讨
把《安塞腰鼓》上成“安塞腰鼓”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