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书院“讲会制度”对当前学术自由的启示★

2011-04-12刘欣茹刘志伟

河北科技图苑 2011年4期
关键词:学术观点学术思想学术研究

李 岩 刘欣茹 刘志伟

〔1.河北大学药学院,河北省保定市 071002;2.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3.保定学院组织部,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是以私人办学为主,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中国古代书院发端于唐代,兴盛于南宋时期,在元、明、清的发展较为缓慢,最后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覆灭而消亡。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历经千年之久,即使是在已经消亡的今天仍有深刻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书院教育制度所营造的宽松学术环境,所倡导的自由自主、怀疑批判、开放创新精神具有不朽的生命力。由于学术自由越来越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视,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三章第四十款中明确提出:“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这是“学术自由”第一次在国家文件中明确提出。书院讲会制度,作为古代书院一种教学和学术思想传播的重要手段,不仅对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学术研究过程中倡导的学术自由同样具有重要启示。

一、学术自由首先应该保证研究者的思想自由、表达自由

众所周知,学术自由是学术研究的灵魂。目前,学界关于“学术自由”的定义有多种表述,没有统一的准确的概念。但是,我们纵观关于“学术自由”的种种定义不难发现,无论是任何学者或机构,对“学术自由”的定义都强调了学术研究主体的自由。种种自由不外乎包括选择的自由即学术研究的主体有选择自己学术研究内容的自由、思想的自由、言论的自由等等。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冒荣教授曾经对学术自由进行这样的表述:“从事学术活动的自由,主要是进行学术探讨和发表学术见解的自由,其实质是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学术自由首先应该是思想自由。任何一种学术观点的诞生都应该是学术研究者思想自由的充分体现。研究者在总结无数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无拘无束地进行独立的学术思维。学术研究的过程就是独立思考的过程。这种独立思考的过程,必然要求学术研究者突破原有的学术框架和学术思想,甚至是突破权威。只有学术研究过程中的充分的学术思想自由,才能保证学术创新。

古代书院讲会制度正是“思想自由”大会。书院的讲会制度鼓励不同学派共同讲学、平等论学,以探究一个学派精义之处或辨析不同学派主张之异同。讲会以学问为重,推崇辩论争鸣、取长补短的学风。参加讲会者首先应是根据某一学术问题进行独立、自由地思考,然后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在讲会活动中大家互相切磋、辩驳。中国古人许多伟大的学术观点、学术派别,就是在这种充分的自由思想中形成的。现如今,我们许多人已经没有了独立思考、自由思考的能力。我们已经习惯于在种种的“规范中”“创造”出种种符合规范的所谓的“学术”。我们许多人在种种规范下不敢去独立、自由地思考,进而慢慢丧失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何谈“学术自由、学术创新”?我们应该向古代书院的先贤们学习那种针对某一问题自由思考、独立思考,互相辩驳,承认他人正确的观点,不断充实自身的学术观点。

那么,我们在独立、自由思考的基础上,探索、凝练学术新知、保证学术自由后,下一步就应该是言论自由了吧,即学术研究主体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学术探讨的过程,是探求新知的过程,必然要求突破原有的知识框架,必然要求突破传统、突破权威、突破成见,因而必然要求思想的自由。而思想的自由又必然要求表达的自由。自由地交流学术观点,是学术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术繁荣的保障。古代书院的“讲会”,正是学者们聚集在一起针对某一学术问题自由地进行辩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如今在我们的学术界实为难见。我们总是崇拜学术权威、模仿学术权威,在学术权威的荫蔽下进行学术研究,我们没有胆量去挑战权威。另一方面,自由表达学术观点不仅包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更重要地是尊重他人的学术见解。而今天,我们许多学者很难去倾听他人的观点。学术自由是学者间平等探讨和坦诚交流,其本身包含着对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的制约,但在我国还存在着只注重我之自由,不给他人平等学术地位的现象。在一些研讨会上,有些学者发表完自己的观点后,或匆匆走人,或交头接耳,不去认真倾听其他学者观点,甚至对与自己相左的观点冷嘲热讽。

二、我国古代书院“兼容并蓄,诸纳百家”的精神值得借鉴

中国古代书院盛行“讲会”,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各个学科的学术研讨会。因此,中国古代书院既是教育教学中心、又是学术研究殿堂。书院,是所处时代的学术精英们进行学术活动的中心。

书院讲会一般是各书院单独或联合举行,又称为“会讲”。当时,各书院举办“讲会”时,一般是以学问为重,与会者可以针对某一问题提出疑问,然后各方展开辩论。各书院独树一帜,纷纷组织讲会,并积极参与其他书院的会讲。各学派互相切磋,即使同一学派内部也经常出现不同的主张。各书院的门徒,通过“讲会”丰富了学识、锻炼了才思。学生们经常在师长鼓励下提出新的学术观点。书院特别强调学生要有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批判,不唯权威,激励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通过讲会,不同学派开展争辩,形成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正因为各家学术的争鸣,历史上才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才有学术的发展与进步。

古代书院的“讲会制度”,打破了门户的约束,相互之间进行自由的交流。这种交流的本质是“兼容并蓄、诸纳百家”。“兼容并蓄”的思想是书院成绩斐然的重要因素,也是书院的精髓所在。学术本身就应该是包罗万象的,只有各种不同派别的学术思想才能产生碰撞,只有碰撞才能产生火花,学术才能繁荣。蔡元培先生是倡导学术自由的先驱与楷模。他曾经说过:“我素信学术上的派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所以,每一种学科的教员,即使主张不同,若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就让他们并存,令学生有自由选择的余地。”而今学术界,许多学者很难接受与自己相悖的学术观点,也不敢发表与他人相左的学术观点,学术界一片和气声声。我们应该借鉴古代书院“兼容并蓄”的精神,面对不同的观点和主张表现出宽厚的兼容并包的胸怀,分析比较不同之处,真诚接受正确的观点,博众家之长、以完善自己的学术观点。

三、学习我国古代书院“讲会制度”,培养重视学生的学术创新意识

学生是从事学术研究主体中最为重要的生力军。学术创新如果仅仅立足于教师、研究人员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进一步重视学生的学术创新意识的培养。古代书院特别强调学生要有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主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深入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批判、不唯权威,激励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并引导殊途同归,以臻至善。这种自我调控式学习,相比令学生被动而不假思索地对圣贤之说全盘接受,无疑是有利于学生生成理性判断能力和培养创造性思维。古代书院的“讲会”活动中,学生可以对讲学大师的理论提出异议、反驳,并进行辩论。书院鼓励学生深入钻研、发现问题,而现如今,学生在学术上完全依附于导师、依附于权威,中国的学生欠缺一种挑战教授、挑战权威的勇气。在当今的学术环境中,学生同样慢慢地有了惰性思维,丧失了独立思考、敢于挑战的能力。长此以往,何谈学术自由,即使提倡自由,学生们也应为丧失了自由思考、表达的能力而不知如何行使自由了。这种境况令人担忧。

要想倡导学术自由、重视学术创新,就应该汲取古代书院讲会制度的精华,从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做起。只有这样,学术自由才能代代相传。是的,古今中外学术发展历史,尤其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的历史证明:只有坚持充分的学术自由,才能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只有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才能带来学术的繁荣兴旺。在这种宽松、自由学术氛围中,学术主体才能勤于思考、敢于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学术研究主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也只有在充分的学术自由的氛围下,学术研究者才能毫无顾忌、毫无保留地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学者之间的学术思想才能发生碰撞,产生新思想、新科学。

[1]魏伟.中国古代书院制度及其对当代研究生教育的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10):73~80.

[2]冒荣.学术自由的内涵与边界[J].高等教育研究,2007,(7):8~16.

[3]顾海良.高校“学术自由”的内涵[N].光明日报 ,2010-03-17(11).

[4]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M]//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220~227.

[5]张传燧.自由自主:书院教育精神及其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 ,2005,(1):5~8.

猜你喜欢

学术观点学术思想学术研究
关于大分流的独特探索——兼谈马德斌学术观点与加州学派的差别
《张道一学术思想研究》简介
藏族音乐研究中的原创性学术观点及其价值——以西藏音乐史的分期问题为例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陈阳春研究员学术思想略论
方慎盦及其学术思想考略
第二十一届国际军事历史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