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优化口语交际教学
2011-04-12张军
张 军
(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江苏 淮安 223001)
0 引言
多年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口语交际的能力,这严重影响了部分学生个人的发展。只有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才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的育人工程。
1 明确口语交际的内涵
关于口语交际,《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1]口语交际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1 及时性
口语大多是现想现说,由于时间急迫,就要求说话者要尽快地把思维转换成言语,及时的表达给听者,从而完成交流。口语交际的“及时性”启发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思维训练,要想办法让学生做到“心到口到”且“想得快,说得准”。
1.2 情景性
口语交际是具体情境中的个性语言。因而,其所谈的话题、交际的对象都会受到情景控制。同样的话题,不同的场合和对象,言语表达的方式就可以不一样。口语交际的“情景性”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交际话题的情景设置,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真实地进行表达。
1.3 互动性
互动性是口语交际不同于听话说话的关键所在,也是区分口语交际课与传统的听说训练课的关键。听话、说话是口语的单向使用,多以“独白”的形式存在。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言语互动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语言实践活动,它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1.4 综合性
口语交际是使用言语和非言语因素的一种综合行为。口语交际能力不仅仅是“说”的能力,还必须提高人格修养,拓宽知识视野,才能真正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它启示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口语形式的表达训练,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注重生活积累[2]。
2 当前口语交际教学的不足
2.1 选题远离生活,缺乏实用性
许多教师对口语交际内容的选择偏离了学生生活,只注重趣味性,忽视了真实性和实用性。比如有的教师喜欢以风景名胜为支撑点展开口语交际训练,可是,学生对各地风景名胜并不熟悉,缺少直观感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不是无话可说,就是把口语交际变成普通的看图说话,丧失了课堂的生机和灵气。事实上,没有真实的说话情境,就不能诱发学生的说话欲望,没有说话意愿,口语交际就失去了基础,犹如无米之炊。
2.2 活动趋于单一,缺乏交互性
当前的口语交际课有浓厚的说话训练课的色彩。特别是说关于动物的口语交际课,其操作程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录像导入,形象感知;(2)回忆图像,口语表达;(3)选择几种动物,创编故事。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说话训练都以个体、单向交流为主,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
2.3 关注优等学生,缺乏全体性
几个学生撑场面、大多数学生当陪客的现象,在口语交际课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原因主要有三:(1)传统教学长期偏重书面语言培养,忽视口头语言训练,有很多学生说话不规范,或根本就不会说话;(2)某些学生不愿说,或想说而不敢说;(3)教师的调控技巧不够,让部分学口语交际只局限于优等生,话题让部分学生牵着走,影响了其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优化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3.1 营造民主氛围,使学生敢说话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教师应转变自身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尊重和关爱学生,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3]。在这种良好的氛围里,学生们才可以轻松、自在、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敢于大胆地说话。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要以表扬鼓励为主,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建立敢于表达的自信心。
3.2 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想说话
李吉林老师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使语言的发展。”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去,并且教师要把任务具体落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样责权分明,学生就不会推却、懈怠,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之在交际过程中,为完成各自任务积极参与,和谐交流。为增强训练的趣味性,训练的形式可不拘一格,学生或同桌,或小组,或班级,组成一个临时口语交际单位,既可以进行画面解说、自我介绍、演讲,也可双人对话、采访、问答,或多人讨论、辩论等等。
3.3 注重方法引导,使学生会说话
听得悦耳,说得顺口,品得出味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最终目的,要教给学生必要的听说及交际的方法。
1) 悉心倾听。“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只有听清楚、听明白,才能架起“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交代必要的陈述性知识,如“听什么”、“为什么听”,更要把教会学生“怎样听”作为教学的主攻方向。要让学生知道,听时切莫“有耳无心”,不能因为不“说”而放弃思维,要对对方的话及时归纳和概括[4]。
2) 组织表达。在“说”的训练中,我们要求学生首先要紧扣主旨来“说”。主旨或者观点的提出要鲜明,提纲挈领,然后再想一想从哪几个方面展开,围绕一个中心用最简练的话概括出每一段的小标题,最后在每一个小标题下,再想想如何组织这一段话。这样说出来的一段话,才会条理清晰、纲举目张、通顺流畅,即所谓“理定而后辞畅”。
3) 领悟交际。“说”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达到人与人和谐交流、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的目标。此外,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如何利用交际中的非语言因素,如面部表情、体态动作等,强化口语的表达效果。要求学生根据交际对象、交际场合、交际语境的不同,适时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
3.4 捕捉生活现象,使学生能说话
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泉活水,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 活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的潜在源。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资源,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中适当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话题。例如《别说我小》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妈妈,你别说我小,我会擦桌把地扫。”现在许多孩子在家里都遇到过想做事而妈妈却不同意的情形。教师就可以不失时机的将这句话发展成一个口语交际题材,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 体验生活,丰富口语交际的信息源。如我市正在开展创“四城”活动,不妨让学生谈谈创“四城”活动使市容市貌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自己对创“四城”活动有何建议等。另外,适当地布置一些交际作业,让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进行交际,切实提高交际能力。
在我们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误区,并加以优化的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只要我们在思想上树立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观念,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创造各种机会,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在互动的教学中创造性地说练,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积极地与人交流,真正实现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2] 鲁洁.教育学[M].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
[3] 许双全.“口语交际”的内涵及课堂教学特征[J].小学语文教学,2001(5).
[4] 覃亮生.谈谈口语交际教学[M].小学语文教师,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