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对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实效探析
2011-04-12赵俊亚
赵俊亚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0 引言
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是高校学生一门公共必修课。 应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 集体备课是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举措。 为了进一步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环节,不断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势在必行。
1 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的必要性
1.1 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教师需要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校本教研活动,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认知、行为导向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 集体备课的过程就是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准备、教后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形势与政策课的政治性、理论性、现实性、实践性较强,涉及的知识面很广。 面对这样的情形,一些教师或缺少先进的理念,或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和机制。 而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使之能够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在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中,每人都必须精心准备,从而促使教师去学习更多的形势政策理论和教育学理论,同时还可以听取他人的成功经验,如对教材重点、难点、关键点的确定、处理等。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1]集体备课中提供了三次比较:在集体备课环节,将所有人的备课结果横向比较;在二次备课中,每个人将自己先后两次的备课结果纵向比较;在反思交流环节,将所有人的教学反思横向比较[2]。 教师可以通过与他人采取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促使自己去思考,从而激发灵感;可以通过对比教学反思,从别人的教学中找到启发。
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不仅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共同提升,还能以老带新,促使青年教师特别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尽快地成长、成熟起来,从而建立起合理的师资梯队,保证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后继有人、推陈出新。 同时,集体备课可以促使大家从教学长处出发,以诚相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进教师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强教学团队意识,形成工作合力,便于教研室工作的深入开展。 因此,要想上好形势与政策课,必须依靠任课教师集体的力量,团结协作,更好地完成集体备课任务。
1.2 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需要集体备课
形势与政策课内容涉及面广,既要有理论基础,又要有现实依据,并要有最新的内容作为支撑点,这就要求备课教师每次备课必须准备大量的素材。 但是从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教师结构跨度大、覆盖面广,各层面教师的知识背景、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各不相同。 只有进行集体备课,大家围绕大纲和教材内容进行积极探讨,集思广益、扬长避短,才能形成一个比较完美、切实可行的教案。
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具有极强的时效性,也是大家感兴趣的课题,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通过智慧的交流而得到理性的升华,使其理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并应用于两课的教学过程。
2 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的程序和内容
2.1 集体备课的程序
形势与政策课程集体备课的前提,是要对本学期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简要地写出学期的授课计划。 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则是整体备课、纵横联系。形势与政策课程集体备课的完整过程一般包括5个基本环节: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重点跟踪和课后交流。
个人初备是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 主备课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研究课程大纲、教材、教学参考书及其他相关材料,要抓住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每位教师都要具备轻而易举地驾驭教材的能力,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所说的:“轻而易举地掌握教材,甚至胜过教材,这是对优秀教师的起码要求。”[3]初备课时的主备课教师要尽力提出自己独到的设计方案,以便共享资源。 此外,初备课时也要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探讨。 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此我们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思路。 对主备课教师的选择,不能以老教师、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为主,要做好“传帮带”工作,多给予青年教师锻炼的机会。 老教师要带好青年教师,但不能越俎代庖,尤其要想办法让青年教师担任主备课教师,使他们能广泛收集材料、大胆钻研业务,这样青年教师才能迅速成长起来。
主备课教师在集体研讨时,应详细介绍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教学方案的设计思路,最好先采用“说课”的形式,然后由教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扬长避短,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最终统一思想,并达成共识。 教案编写和设计要注意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千万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否则就没有创新精神和个人特色。
一个完整的集体备课过程,5 个环节缺一不可。教学质量监控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因为经过集体研讨过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教学实践的验证。因此,教研组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进行检验,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或者在课后征求学生的意见, 听取督导组反馈的建议, 以便进一步总结、提高。 授课教师在集体备课后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进行课后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便今后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2 集体备课的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程集体备课的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学情、目标、重点难点、教法、教学设计。
因材施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而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就必须注意摸清学情,以便有的放矢地教,从而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而“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 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4]。 摸清学生的学情,就是要了解青年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即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他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从而将其融入到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
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有导向和控制功能。 没有目标或是目标不正确的教学,是无的放矢。
在教学之前,教师应对教学中自身和学生要达到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就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因此,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必须进行认真研讨, 确定每次课或每一专题教学的重点、难点,把握教学的关键。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 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 著名哲学家笛卡尔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5]教学活动中最有价值的是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材的质量和教师的水平, 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形势与政策教学方法如果得当,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明确教学方法之后,就要对整堂课进行总体的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指课堂教学的设想和计划,即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始之前教学的预计和筹划,它具有规划性、超前性、系统性等特点。 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成效。 因此,集体备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集中教师的智慧和经验, 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设计。在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环节中, 教学设计很重要,因为课程内容的每一学期、 每一讲都是新鲜内容,这对设计环节的要求更高。
3 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的途径
3.1 加强集体备课的意识
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有发展的眼光和较强的政治敏锐性,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应变能力,注意把握形势发展变化的特点、趋势和规律,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 对突然出现的形势或事件,要及时召集任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讨论分析,对以前确定的教学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完善。 尤其是在每次具体的教学中,应在课前用简短的时间把一周内的国内国际形势做一个简短概括,使学生能及时跟上形势的变化。 这不仅能增强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而且有利于教师把握全局、扫清障碍,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因为超前预习而提出的问题,从而在课堂上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新的课程环境一方面要求教师勇于开拓、大胆创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人员’;另一方面也呼唤着教师之间相互合作, 从集体中获取知识,汲取力量。”[6]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 合作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合作意识则是形势与政策教师必须具备的意识。 集体备课时,必须依靠任课教师集体的力量,团结协作,营造平等、民主,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氛围。 这样,备课老师会受相互之间的工作热情的影响,从而形成良好的集体氛围。 而对每一阶段的工作,大家都要有所分工,责任要明确。
3.2 加强集体备课的反思
通过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和分析来提高教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重视通过教学行为研究来提高自身的水平。 许多在教学上取得成功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写教学后记。 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才能扬长避短,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教师通过对集体备课后的教学方案付诸课堂实践, 并进行评判性反思、 研究、总结,而归纳出心得,为教师日后的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料,为后继教学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人总是在不断地反思中进步的,为了总结好教学经验,应要求教师一课一反思,记下课堂上发生的事件,每次集体备课时,可首先讨论,交流上周教后感。
3.3 加强集体备课的推广
“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 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体效应”的优势[7]。 所以,教师备课要立足实际、自我完善,求同存异、相互借鉴。 集体备课既要达成学科教学的相对一致性和较高程度的科学性,又要保持教师教学的相对独立性,不致使教师产生将他人的观点、 教学情景强加给自己的感受,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提高能力。
4 结语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前的备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的智慧、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目前我院实施的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已有几个年头,并且卓有成效。 笔者认为,应把这种形式推广开来,不仅可以在基础课中实施,也可以在专业课中实施。 当然,这里并不需要具体实施细则的探讨,仅需对大家共同承担的课程加强交流。
萧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思想[8]。 通过集体备课,让每一个参与者收获更多的思想和方法,助推自己的专业成长,这正是集体备课的价值所在。
[1] (苏)洛尔德基帕尼泽. 乌申斯基教育学说[M]. 范云门,何寒梅,译.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51.
[2] 崔景娜, 教师集体备课平台的设计研究[J]. 教育信息技术,2008(9):38-39.
[3] (美)杰罗姆·布鲁纳著. 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 邵瑞珍,张渭城,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80.
[4] 刘恩樵. 教育万花筒莫让“集体备课”成镣铐[N]. 中国教育报,2003-3-25(3).
[5] (法)罗迪·刘易斯著. 笛卡尔和理性主义[M]. 管震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5.
[6] 李金碧. 新课改需重建教学管理制度[J]. 教学与管理,2004(31):17-19.
[7] 魏纯月,魏纯明. 浅谈集体备课[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195-195.
[8] 纹绮. 萧伯纳妙语录[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