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就业结构优化研究综述

2011-04-12徐小琴

华东经济管理 2011年9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劳动力劳动者

张 文,郭 苑,徐小琴

(南昌大学 a.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b.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一、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结构的基本现状

近十年是见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业总人数持续增加,其中城镇就业人数平稳上升,城镇化进程呈现持续稳定发展之势,城乡就业结构得到逐步优化。然而这种结构调整相对经济增长而言却是缓慢而不平衡的,城乡间经济差距仍不断扩大。据统计,1978—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基本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城乡收入绝对差额从209.8元增加到12021.5元,城乡收入之比从2.57倍上升到3.33倍),同时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比重)至今仍显著高于城镇居民(1978年分别为67.7%和57.5%,2009年分别为41.0%和36.5%)。

城乡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不和谐还体现在我国城乡就业的产业结构失调上。从我国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演变中可发现,相对于GDP产业结构而言(2009年为10.3∶46.3∶43.4),当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仍然过高(38.1%),而第二产业就业增长过慢,比重过低(仅27.8%),对就业增长起巨大促进作用且投入相对较少的第三产业就业仍发展不够充分,比重偏低(34.1%)。

上述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变化实际上与我国的体制政策密不可分。如,蔡昉(1999)将制约就业结构转换的因素归为三个:一是人口的超速增长超过了就业岗位的增加;二是工业的畸重发展缩小了其对劳动力的吸收;三是制度性的障碍(如户籍制度等)[1]。而我国就业城乡结构失调除以上三种因素外还可归因于我国长期实施的允许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城乡有别的财政政策,这种政策导向逐渐拉大了我国城乡间的资金投入差距。这种经济支持的偏离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城乡就业机会和收入差距的扩大,从而引发大量劳动力由农村(农业)向城市(非农产业)进行转移。

二、城乡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结构的理论基础

我国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是自建国以来诸多政策性及制度性等多重因素造成的,近年来国内学者一直在探寻其产生原因和解决对策,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而其研究基础则主要来自上世纪欧美国家的学者们基于人口流动、人力资本及产业结构演化等方面提出的相关理论研究。

国外有关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理论研究主要有刘易斯的劳动力人口流动模型,拉尼斯和费景汉的拉—费模型,乔根森的剩余劳动力说,托达罗的劳动迁移和城市失业模型以及托佩尔的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劳动力的流动规律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趋势。

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1954)较早系统地阐述了工业和农业部门劳动力的流动规律,认为两部门工资收入差异是劳动力流动的根本原因,而这种流动会随着工资的趋同而停止,同时强调了在工资差异下劳动力会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阐述了城乡一体化趋势下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转换的方向[2]。美国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J.C.Ranis,H Fei,1964)在刘易斯模型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农业和工业部门间的关系,提出了“工业化”对策,即将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中去,从而实现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同时还把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结构转换分为三阶段来研究,分析了经济结构转换促使就业结构转换的条件[3]。乔根森(Jorgenson,1967)则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是农业剩余,其规模决定着工业部门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且工资率会随着资本积累上升和技术进步而不断提高[4];托佩尔(Topel,1986)也认为“如果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个人将选择到未来收入最高的地区就业,那么区域间同质劳动力的工资差异就会由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而缩小”[5],他们都认为在劳动力转移中会实现工资趋同从而实现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M.Todaro,1969)则将劳动力转移的决策因素归纳为两点:一是城乡之间工资的差异;二是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即就业概率[6]。他在刘易斯、乔根森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另一内涵:就业机会的同等化。

基坑开挖应尽量避开雨季,避免基坑坑底土层因被雨水浸泡而降低地基土层的工程性能。同时雨季时地下水水位较高,基坑开挖时应采取专门的排水措施进行基坑降水,并应设计专门的基坑围护方案,以保证开挖的顺利进行。

在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中,国外还出现了大量有关就业结构转换的理论观点。如,Chenery,Robinson,Syrquin(1986)结合发展中国家情况提出了就业结构转换滞后于产值结构的理论,其非均衡模型将经济分解成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两类,指出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现代部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7];托达罗(Todaro,1969)通过建立人口流动模型,在考虑城市提供就业岗位的局限性即失业存在的基础上,指出城市就业机会与失业人数是就业结构转换的影响因素[6];舒尔茨(Schults,1987)提出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和人力资本学说则认为,农业劳动者需要依靠新技能和新知识来提高自身作为生产要素的效率,以实现农业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广泛深入[8]。

纵观国外有关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结构转换的理论观点,我们发现国外学者对就业结构的研究大都侧重于产业结构角度的分析,缺乏对农民工就业的城乡结构、地域结构、劳动者素质结构等多元化研究,所提理论模型大多以作者当时所处国家劳动力转移现状为研究对象,而基本没有专门针对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最为严峻的中国劳动力市场进行系统深入分析。因此,在借鉴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路径对策时,我们应反思不同社会经济条件的发达国家政策措施是否适用于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必要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来进行研究分析。

三、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理论内涵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是在统筹城乡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等研究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概念,也是近些年来为进一步解决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而提出的路径。

国外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一般认为,劳动者技能和受教育水平是造成分割的主要原因,也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导致了劳动力市场分割,而我国学者多从制度方面考虑造成分割的原因[9]。国外学者通常将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和次要劳动力市场,或者按照就业的形式划分为城市正规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和农村就业部门三类。而多数国内学者认为劳动力市场分割主要体现在城镇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分割[10],也有依据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质将城市的劳动力市场细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11],或者还按照改革前后不同阶段分出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劳动力市场[12]。

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划分,主要依据在于劳动力市场上不同的就业机会、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因素,据此国内学者提出了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概念和模式。如,将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定义为劳动力在城乡的自由转移和平等的就业权、劳动权、利益权、社保权等权利的统一市场[13];强调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提出劳动者就业和择业的权利,侧重于制度性障碍消失下实现的自由[14]。笔者则认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具体模式就是以城乡劳动力流动自由化、社会保障制度合理化、教育培训资源共享化、劳动力市场监督一致化为特征的统一开放、规范完善、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15]。

四、就业结构的基本内涵

要实现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需要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部门之间进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劳动力市场[16]。而这要求实现城乡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应如何定义城乡一体化下的就业结构,国内学者们观点各异。

有学者认为,就业结构的内涵应从城乡结构、三次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技术结构这四个角度去定义[17];或认为就业结构就是指地区国民经济各部门所拥有的劳动力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18];或具体指产业就业结构、区域就业结构和城乡就业结构三个维度[19]。也有进一步认为就业结构是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就业人口构成及其劳动者的就业结构比例关系,其维度包括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性别结构、素质结构、年龄结构、所有制结构及其行业结构等[20]。尽管对于就业结构的涵义,学者们意见不一,但基本上都肯定产业部门结构是就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国内学者也大多从产业结构这个角度来系统阐述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

(一)就业的产业结构

我国现阶段就业的产业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最多,且就业比重太高,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太低[21]。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偏离度远离均衡且多年呈居高不下态势[22]。有学者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出了我国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滞后程度,滞后时间分别为9、8、3年[23]。而产业的就业结构偏差主要归因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过慢,而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又普遍采用以技术或资本替代劳动的生产方式,以及第三产业的增长仍然缓慢[24]。除了经济增长方式动因外,制度性、经济性和社会性等因素也制约着我国就业结构的产业均衡[22,25,26]。

产业间就业结构的优化,能加速推进二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促进非农就业,对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量,促进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配置比例,推动我国有效就业有深远影响[17]。就业结构的这种优化效应可以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整关系中得到体现;据测算,第一产业增加值与就业人数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存在着明显的协整关系,即对就业起着促进带动作用,且三产的就业带动作用明显要优于二产[27]。因此,我国未来就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应以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为重点。

(二)就业的地域结构

由于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政策支持,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区呈现经济的阶梯式发展,尤其是东部地区远比中西部发展迅速和超前,表现在地区就业产业结构上也是相当明显,如东部地区一产就业比重远低于西部,而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又远高于西部地区[20]。而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工资收入的明显差异,从而引起人口从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地区和大城市迁移集聚;这种地域就业结构的特性也使我国的就业增长可分为:就业高增长地区、就业低增长地区和就业紧缩地区[28]。如果按照就业地区距离家乡的远近来划分,则可以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结构分为:乡镇内就业、乡镇外与县(或县级市)以内就业、县外与地级市以内就业、地级市外与省以内就业、省外就业五种类型,一项东部地区调查结果显示,省内就业即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超过三分之一[29]。这也反映了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地域分布除了向外省发达地区输出外还有就近就地转移的趋势。

(三)就业的城乡结构

我国劳动力市场由于城乡户籍分割而分为城市和农村两个不同的市场。城市劳动力市场又可分为不完全竞争和完全竞争的市场,其中城市不完全竞争市场主要是不向农民工开放的正规就业的主要劳动力市场,而向农民工开放的则是非正规就业的次要劳动力市场[11]。也有学者按照制度性分割细分为城市的体制内劳动力市场(正规就业部门)、体制外劳动力市场(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城市非正规就业部门)[12]。实际上,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者所从事的非农工作大多也属于非正规灵活就业。

农民工问题也使城市的非正规就业劳动力市场成为近年来学者研究的热点。在正规部门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的工资收入、社会保障、工作种类、工作环境都要优于非正规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而在非正规部门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往往不能享受与正规部门同等的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很少建立正式雇佣合约关系[30,31]。有学者通过调查分析1997—2006年我国城镇正规与非正规就业者的工资收入和医疗保险覆盖率数据,证实了以上论点[32]。吴要武、蔡昉(2006)运用我国66个城市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非正规就业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按照三种口径计算的非正规就业比例为42.0%、46.7%、48.2%;并发现非正规就业者的工资收入只是正规就业者的64%,但其工作时间却是正规就业者的120%,其受教育水平显著低于正规就业者,且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女性比例要高于男性等一些非正规就业者的个体特征[33]。

(四)就业的技术结构

技术就业结构就是指技术的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具体表现为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专业性结构或供求双方的技术层次性结构;我国的技术就业结构失调也称为结构性失业[17]。我国现阶段城乡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受教育程度都呈现较大差异,尤其是在劳动力占全国三分之二的农村,教育程度在近年来虽然有所提升,但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而这种差异将会加剧结构性失业的状况[34]。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将逐渐被技术资本企业替代,从而释放出更多低技能劳动者,使我国就业结构的城乡差距、地域差距更为显著[35]。

(五)就业的劳动者特征结构

劳动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等特征因素也是构成城乡劳动者就业结构不均衡的重要原因。农村劳动者要想获得与城市劳动者相同的待遇或者就业机会,往往在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上受到歧视。

对于农村劳动者的年龄结构,有的学者认为,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工群体大多是青壮年,这与城市企业用工追求高效率和年轻化有关,而这种用工需求导致很多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工作的农民工基本不能在城镇定居[35]。有的则基于对中部省份500多位农民工就业的调查,发现农民工年龄结构的特点是以31~40岁为主,年龄偏大;性别结构上呈现男多女少的特征,教育程度上以初中文化及初中文化以下为主,技术上以低技能为主且技能与迁移距离成正比[36]。也有学者依据相关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年龄趋于上升,农村劳动者的年龄按每10岁一个阶段划分呈现均匀分布状态;青壮年男性劳动力规模要大于女性,个体工资水平与受教育时间呈正向变动关系[37]。

对于劳动者素质结构的研究,多数学者根据城乡不同的背景进行分析。如,认为劳动者素质结构的升级主要是指在各产业内部,劳动者的熟练劳动力由低端向高端提升的过程,即劳动者技能的提升[38]。也有以发达城市为研究对象,发现该地区劳动者就业结构呈现高技能化趋势,劳动者生产效率较高[39]。

五、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就业结构优化的关系

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必然促进就业结构优化,而就业结构优化是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对加速城乡一体化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是劳动者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并获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平等权利的过程,而这将为就业结构优化创造条件。二者间是既联系又区别的互动关系。地区分割、产业分割和族群分割等制约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现象必然会导致就业结构的不合理。

(一)就业结构优化对于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有学者从城市化和就业的产业结构角度分析了我国就业结构滞后对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发现如果就业结构随着产业结构演变,那么城乡劳动力分布会比较合理,反之则会出现城乡劳动力分布失衡的状态[26]。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失衡(劳动力主要滞留在第一产业)会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受限,进而阻碍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实现[40]。就业结构的失衡将会引起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结构性扭曲,进一步造成城乡间经济水平的差距[41]。而通过构建城乡统筹就业的指标体系,采用不同指数衡量城乡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结构,则肯定了就业结构作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可利用灰色聚类方法对区域城乡劳动力市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就业结构基本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律且非农就业比例迅速增长的结论[42]。

研究者还发现劳动者就业的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同样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非农就业人口比重高的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水平也较高,且城乡收入差距也相应较小,证明了就业结构的优化能够有效缩小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差距,对构建一体化城乡劳动力市场有重要启示[43]。笔者基于江西省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结构性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就业结构的调整即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增加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有重要作用,从经验数据上也证实了就业结构优化对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重要促进意义[44]。

(二)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就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有学者以吉林省就业结构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就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关系,认为就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反应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标志和主要内容是使庞大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降低农村人口的比重[45]。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定量分析了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发现随着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我国居民对服务的消费比重和水平将提高,从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46]。这种城乡居民趋同的消费结构也会间接促进我国就业结构的优化。

(三)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就业结构优化的辩证关系

蔡昉(2008)把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分为:劳动力市场的区域一体化、部门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即强调了劳动力就业的区域结构、部门结构和城乡结构。他认为要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就需要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的所有制部门之间建立起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而只有这几个维度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才能推进我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水平提高[16]。作为我国劳动就业研究领域的专家,蔡昉的观点反映了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就业结构优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六、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就业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

为建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需要在部分地区先建成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分步实现、逐步推进我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进程[47]。国内学者分别从缔约视角、制度创新、就业服务等角度提出了许多较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有的学者针对我国的制度性、政策性、行业壁垒、劳务体系等障碍进行分析,提出要彻底改革我国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统一登记管理制度,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建立统一的劳动者就业制度,从而构建出城乡统一、开放高效的劳动力市场[48]。也有从缔约视角探讨了我国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所需要的法律制度支撑,提出要建立良好的执法环境和市场秩序,保护劳动者的契约权利,加快与劳动就业有关的法律和政策的出台和创新[9]。或从制度创新角度分析我国城乡就业一体化的约束条件,并从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城乡教育制度四个方面探讨实现我国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对策措施[49]。

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建设需要重视市场主体的培养和客体的建设,如在主体的培养上要发挥劳动力市场中政府的管理作用,企业的引领和吸纳作用,同时培养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就业水平;而在客体的建设上要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搭建好劳动力信息平台,优化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法律环境,构建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流转管理机制[50]。同时,在就业结构上应调整人才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实现就业结构的优化;在教育培训上应注重政府监督和市场监督的双重作用;在制度创新上应完善以土地制度为核心的制度体系,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后顾之忧[51]。

七、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就业结构优化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我国只有通过不断加强研究,健全法制,规范管理,大力推进城乡就业服务一体化,才能充分发挥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在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基础上真正建立起城乡劳动者公平就业、自由流动、保障统一、和谐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而当前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就业结构优化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制度创新系统工程,至今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如,明确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就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和制度变迁过程;构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就业结构优化指标体系和计量分析模型,获取充分的调查数据以进行定量测算和实证检验及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就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从深层次的制度创新视角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并进行有效性评估,等等。这些都需要学术界和实践部门进行进一步研究。

[1] 蔡昉,王德文,张车伟,等.中国经济增长:劳动力、人力资本 与 就 业 结 构[EB/OL].(1999-6-15)【2010-08-06】.http://www.neri.org.cn/workpaper/45cf.pdf.

[2] W A Lewis.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J].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22):153.

[3] G Ranis,J C H Fei.Development of the Labor Surplus Economics:Theory and Policy[M].Homewood Illinois:Richard D.Irwin,1964:32-186.

[4] 乔根森.过剩农业劳动力和两重经济发展[EB/OL].(2009-05-07)【2010-09-30】.http://baike.baidu.com/view/1567559.htm.

[5] R H Topel.Local Labor Market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Hoover Institute Labor Conference,1986,94(3):111-143.

[6] M P Todaro.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ment Count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138-148.

[7] Chenery H,Robinson S,Syrquin M.Industrialization and Growth:A Comparative Study[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28-164.

[8]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32-153.

[9] 肖文韬.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综述及缔约视角的思考[J].人口与经济,2006,(6):41-46.

[10] 侯力.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人口学刊,2004,(6):30-34.

[11] 熊盛文,史忠良.建立我国城乡协调的劳动力市场研究[J].当代财经,2006,(1):11-14,32.

[12] 吴宏洛.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与非农就业障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5):32-37.

[13] 曾庆学.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76-10878.

[14] 李川.影响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户籍制度分析[J].网络财富,2009,(10):31-33.

[15] 张文,徐小琴.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理论初探:内涵、特征与实现条件[J].求实,2010,(3):26-29.

[16] 蔡昉.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30年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239-246.

[17] 漆向东.在城乡统筹发展中优化就业结构[J].经济问题探索,2005,(5):8-12.

[18] 王丽娟,刘彦随,翟荣新.苏中地区农村就业结构转换态势与机制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6):135-138.

[19] 李文星,袁志刚.中国就业结构失衡:现状、原因与调整政策[J].当代财经,2010,(3):10-17.

[20] 周兵,冉启秀.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8,(7):24-27.

[21] 王志峰,黎玉柱,肖军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产业就业吸纳能力研究[J].新西部,2007,(2):11,15.

[22] 黄洪琳.中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及原因探讨[J].人口与经济,2008,(4):12-15.

[23] 王庆丰.中国就业结构滞后问题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9,(9):36-39.

[24] 喻桂华,张春煜.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J].当代经济科学,2004,(5):9-13,107.

[25] 李群芳,孙贺先,尹继东.中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性分析[J].学习与实践,2007,(8):22-29.

[26] 李文.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后果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1,(4):64-76.

[27] 李玉凤,高长元.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整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4):84-86.

[28] 杨云彦,徐映梅,向书坚.就业替代与劳动力流动: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3,(8):70-75,93.

[29] 陶相根,张福明.山东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与启示——基于对山东省17地市1068户农民调查的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4):142-143,176.

[30] 蔡坚,朱蔚青.非正规就业与农民劳动力非农就业[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5):87-88,186.

[31] 袁霓.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的自选择性与性别特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13):79-84.

[32] 吴要武,蔡昉.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规模与特征[J].中国劳动经济,2006,(2):67-84.

[33] 潘士远,林毅夫.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学家,2006,(1):12-18.

[34] 邓葱.浅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下的就业问题[J].党政干部学刊,2008,(8):45-47.

[35] 章铮,杜铮鸣,乔晓春.论农民工就业与城市化——基于年龄结构—生命周期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8,(6):8-18.

[36] 陈东有,周小刚.农民工省内转移就业流动特点和结构分析——基于对江西省526位农民工的调查[J].江西社会科学,2008,(11):202-207.

[37] 史清华,程名望.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结构与收入水平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9,(4):39-42.

[38] 张二震,任志成.FDI与中国就业结构的演进[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5):5-10.

[39] 边文霞.就业结构内涵、理论与趋势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9,(5):120-125.

[40] 崔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政府职能问题研究——以辽宁省为例[D].沈阳:东北大学,2005.

[41] 王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转移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6.

[42] 苏大伟.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城乡统筹就业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7.

[43] 张永锋.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变——以西北地区为例[D].兰州:西北大学,2010.

[44] 张文,徐小琴.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结构性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10,(4):136-138.

[45] 孟宪生.吉林省中长期就业问题研究[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07.

[4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6):4-16.

[47] 都阳,蔡昉.中国制造业工资的地区趋同性与劳动力市场一体化[J].世界经济,2004,(8):42-49.

[48] 张亚,郑予捷,刘青.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J].农村经济,2006,(9):98-101.

[49] 贺艳红.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07,(1):32-33.

[50] 李光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重点在于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设[J].人力资源开发,2009,(5):31-33.

[51] 李金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受阻的对策与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9,(7):44-47,74.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劳动力劳动者
劳动者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关系研究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我国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招生规模研究——基于产业、就业结构偏离理论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