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文学的人文传统及其研究价值

2011-04-11董雅慧祁国宏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道家万物

董雅慧, 祁国宏

(北方民族大学 文史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1)

古代文学的人文传统及其研究价值

董雅慧, 祁国宏

(北方民族大学 文史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1)

中国古代文学具有优秀的人文主义传统,借助人文视角对古代文学进行观照,是对古代文学研究价值的有益探索。

人文传统;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价值

人文精神的研究在近年来的学术研究中,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所谓人文关怀,就是肯定人的价值,承认人的主体地位,维护人的尊严,关注人的物质生存条件和内在精神需求。把人文关怀的视角介入到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是对古代文学学科研究价值的一项有益探索,同时也对古代文学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意义进行了更加具体有形的阐释。

中国传统思想的血脉中,流淌着对于人性诸多方面关怀意识,这些思想又引导着文学作品的思想品格。儒家思想自孔子确立以来,一直在中国古代社会占正统地位。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就极其注重生命精神,《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便是对人的进取精神的宣扬。孔子的儒家精神,正是继承了《周易》中对人性积极向上精神的肯定因素,讲求经世致用,兼济天下。儒家注重自身修养,其核心为“仁”,“仁”就是要“爱人”、“忠恕”、“克己复礼”。爱人,就是要以博大和关爱之心对待他人;“忠”就是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有一颗成全他人的心;“恕”就是要有一颗宽恕之心,包容之心;“克己复礼”就是要以“礼”来规范自己,达到完美的人格境界。孔子重视教育,他主张通过后天的教育使人进修完善,从而达到“仁”的品格。孟子继承了孔子思想的大部分内容,进一步将“仁”的范畴扩大到国的范围,他主张“仁政”,认为只有推行仁政,天下百姓才会自然归服。因此孟子在国与国的关系上倡王道而反对霸道,他反对战争和杀戮,认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在君主与臣民的关系上,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要轻敛赋税,让百姓拥有财富和物质保障。孟子的诸多主张较之孔子更进一步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注,从国家的角度、君主的角度,提出“保民”的具体措施,体现了对民众生存现状的关爱。儒家的精神世界里处处都充满了对人文精神的重视,可以说围绕一个“仁”字,儒家思想不仅提出了人作为个体应该怎样完善自我,且要求这个完善后的自我能够将所学用于建立更加美好的人类社会,从而使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乃至整个国家社会达到“天下大同”的和谐境界。

道家在中国传统思想的长河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虽说儒家思想一直占据了正统的思想地位,而道家却一直在这个正统地位的边缘。当某个历史时期,儒家思想因自身的弊端而不能作为时,道家思想便以它低调的姿态对儒家进行矫正、整饬,从而达到平衡。老子作为道家的创始人,在中国的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道”这个哲学范畴。“道”是道家思想的中心,老子说它“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是万物的本源、万物的母体,它自然出现,自然存在,自然发展。老子对于万物自然本源的“道”的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颠覆了鬼神之论,肯定了万物的自然属性,是自然人文精神的觉醒。老子又讲求“法自然”,一切都要摒弃人为因素,还其自然本性。“自然无为”就是强调人要发展天然本性,反对以外界因素对人性进行强加干扰,他认为这样人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这才是“道”。另外,老子讲“虚静”、“寡欲”,“虚静”能使人心灵涤净安宁,“寡欲”能使人知足而快乐,安宁与知足就会减少社会争端,百姓就可以安宁自由地生活,社会就会安定和向前发展。老子的自然之“道”又讲“柔弱胜刚”,他认为水性至柔,却可以攻坚,草木至柔,死后却为枯槁,因此柔弱代表着生命,而人性的柔弱也终可以克刚。庄子上承老子之“道”的精神体系,肯定了“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并决定万物的存在、发展以及规律,同时,庄子对人生命本性的关注达到了又一个高度。庄子的“齐物论”,以万物平等为基本立场,要求人们消除对世间万物的偏见,同时将自身从物的世界中解脱出来,从而冲破主观限制,了解客观真相,最终达到心灵的最高境界,这才是遵循“道”。而庄子又以“逍遥”作为人们应该追求的心理状态。“逍遥”就是要无限自由解脱,无拘无束,如大鹏展翅、如列子御风,超然于物外,超越世俗,与宇宙万物浑然于一。这种自由自在,消除了尘世的繁累,达到心灵的舒展与解脱。道家对人性的关怀,是通过无限归复自然本真而达到的,道家的“道”试图将人的心灵安放在一个无限轻松的逍遥世界里,从而使人得到自由与安宁。

儒道两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两支精神源头,虽一刚一柔,一明一隐,在对人的终极关怀上却殊途同归。儒家通过进取精神来克服人性的缺点,试图以积极的态度来改造完美社会;反之,道家以柔克刚、以自然为法,清静无为,使人回归安宁世界。儒道两家思想对人文主义精神的关怀,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国文学的优秀人文意识自古有之,对人性的赞美、对人的肯定,在上古神话中已有体现。在原始先民的认知世界中,人类的始祖是勇敢智慧的女娲,她开辟天地,创造人类,充满了母性的慈爱和生命意识的温情。为治水而不懈努力的鲧禹父子,不辞辛劳,为天下苍生而鞠躬尽瘁,他们的形象是先民对自然灾难的反抗与自救意识的体现,同时也是对人的生命力的歌颂。精卫填海的神话,显示了对逝去生命的惋惜和无限悲悯。这些神话,无疑是中国文学厚生爱民思想的源头。

中国文学的历代作品,都有对人文精神的关注。诗经和汉乐府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大诗歌典范,更进一步深化了文学作品的人文关怀。诗经和汉乐府的收集编撰工作本身,就带有浓厚的人文关怀意识。采诗、献诗,是在当时统治者的倡导下了解民生民情的渠道之一。周代统治者为考察民情采取了“采诗”制度,《国语·周语上》记载:“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诗经》中的“国风”记载了原始先民的生存状况,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诗,以生民日常生活和精神情感为内容,尤其出现了很多表现底层人民生活苦难的篇章,是为乐府诗中最有价值的佳作。唐诗如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新乐府承袭了诗经、乐府的现实主义人文传统;戏剧如《牡丹亭》是对人性至情至爱的赞美;小说如“三言二拍”是对市井乡里商人、小农生活的真实描绘等。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周作人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为之人的文学”,他认为文学要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呼唤文学中的“人”。钱谷融又提出了“文学是人学”的观点,“文学的对象,文学的题材,应该是人,应该是时时在行动的人,应该是处在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人。”。自古至今,文学中的“人”性,都是衡量作品厚重感的一个尺度。文学本身就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方面,文学作品无论是关乎个体情感体验的,还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都不能离开人文精神而存在。文学作品对人的诸多方面的关照,是文学作品永恒不变的价值。以人文关怀的视角来解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助于对古代文学的研究价值进一步拓宽。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古代文学的人文关怀研究,有助于我们通过对文学经典的认识,来反观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哲学关系;其次,古代文学的人文关怀研究是对人类自我的终极关怀,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人类超越有限生命而达到永恒的精神渴望,凝聚了人类对于生命价值的无限追求和智慧;另外,文学本身具有审美功能,审美的过程带有愉悦的快感,古代文学中对人性美的歌颂引导人肯定自我价值,升华个人情感,给人们的内心世界带来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积极因素。最后,文学的价值与社会对文学的需求直接相关。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改革之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日常生活之间出现了严重的断裂。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意义何在,是很多专家学者不断探索和追问的一个问题。中国古代文学里的人文关怀精神对于我们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关注民生、建立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也是古代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2.

[2]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

[4]李春青.文学价值学引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10

[5]周作人.周作人经典作品选:生活之艺术、人的文学[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6]钱谷融.钱谷融文论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I206.2

A

1005-1554(2011)04-0015-02

2011-09-20

董雅慧(1982-),女,河北邢台人,北方民族大学文史研究生。

北方民族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研究生创新项目研究成果之一(2011ZYC021)。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道家万物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漫画道家思想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