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外宣翻译本土文化输入研究
2011-04-11彭清
彭 清
(贺州学院 外语系,广西 贺州 524800)
本土文化是指本地区或本民族相对于其它地区或民族来说所特有的文化,对于外来文化(Alien culture)而言,本土文化是一种主位文化(dominative culture),它最大的特点是稳定性。本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强大的惯性、普遍的穿透力和广泛的影响力,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很大的变化[1]。民族地区本土文化在我国通常是指各少数民族在特定的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而逐渐形成的体现其民族性格和精神的一种区域性文化。它们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与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脉相承。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深入,我国民族地区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密切和频繁,对外宣传越来越重要,外宣翻译的地位和作用也日显突出。
在希腊罗马时期,翻译中关于“直译”和“意译”的争论与探讨就开始了。1813年,德国哲学家斯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翻译的两种取向: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并分别将它们称为“疏离”(alienating)和“归化”(naturalizing)[2]。“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概念直到上个世纪末才由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首次正式提出。他在著名的《译者的隐身》中提出归化法是“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3]。他主张从文化的角度看翻译策略的选择,他支持“异化”。国外归化派代表人物是尤金·奈达,他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把译文读者置于首位的立场上,提出了“译文基本上应是对源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的理论,强调翻译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其次是“文体”上的对等[4]。
客观地讲,外宣翻译一词在我国学术界目前尚无统一界定。李欣在2001年《上海科技翻译》第一期的《外宣翻译中的‘译前处理’》一文中较早使用“外宣翻译”一词,但未予以界定。当然,国内有许多学者对将本土资料译成英语或其它国外文字对外传播的现象和本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并非都使用外宣翻译的概念。像周锰珍选用的是“目的-策略原则,对外宣传翻译”;林继红采用的是“语用等效,对外宣传,英语翻译”;徐敏慧选用是“功能翻译理论,外宣材料英译”。名称虽有所不同,但研究和阐述的内容本质是一致的。不管怎样,外宣翻译作为一种目的明确、导向清晰的应用型翻译,其概念已经被广泛地使用。外宣翻译有个显著的特点,特指中译外,就是把承载着国内信息的中文材料翻译成外文,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或主动或被动地向外传播。外宣翻译不仅要遵循一般翻译的“信、达、雅”的标准,也必须要符合“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外宣三贴近”原则[5]。外宣翻译中无论采用“意译”、“直译”、还是“改译”的方法,也无论是遵循“归化”还是“异化”策略,都要围绕外宣翻译的目的来进行,为取得良好外宣效果而服务。
一、民族地区外宣翻译中本土文化输入的必要性
现代交通和电子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浓缩了地球现实和虚拟的时空距离。历史上因交通闭塞而背负“落后”、“偏远”代名词的广大民族地区,也逐步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其多姿多彩的本土文化日益为国人所知。承载少数民族文化题材的电影、音乐、歌舞剧逐渐得到国内受众的喜爱和好评。各民族、各地区绚丽的民族文化,正以其特有的风格和无穷的活力构成着我国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民族地区文化信息的传播体现了我国不同民族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也向世界传播了中国民族地区纯朴真实的形象。
我国广大民族地区不仅国内互动日益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往来也日显频繁。从区域角度来看,民族较为集中的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重庆等都身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往来、技术交流、访问考查已经成为了其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我国满族、朝鲜族较为集中的东三省所在的“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初具雏形,与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的往来已经深入企业和民间。总之,各民族地区的国际交流显著增多,对外宣传机会、频率大幅提高。政府层面上,有政府方针政策、经济制度的对外说明以及政府间考察团、国际友好城市的往来等形式的国际交流;企业间有产品加工、项目投资、技术互动的国际合作以及企业本身对外扩张战略的国际化宣传;民间有民间团体互访、出入境旅游、学者考古和考查等国际形式的互动;学校间有互派留学生以及学术研讨等形式的国际合作。总之,我国民族地区已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对外宣传变成了重要的课题。要改变别有用心的国家以人权为幌子制造所谓新疆、西藏问题而造成国际对我国民族地区的扭曲和错误印象,要让国际了解我国当今真实的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的外宣翻译责任重大且责无旁贷。民族地区在制作和翻译外宣材料时,应该适当地融入本土文化元素,通过文化软实力的宣扬和扩张,于无形中展示出我国民族地区的正面形象。
二、民族地区外宣翻译中本土文化输入的现状
对外宣传中,翻译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对外宣传的效果。我国民族地区的外宣翻译起步时间较晚,尚处于发展与摸索的阶段,外宣翻译整体上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政府缺少有效监管、外宣翻译人才紧缺
我国民族地区外宣翻译起点较低,规模较小,政府部门也对之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有效的监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的重视度不够,没有将外宣翻译提升到政治的高度对待,没有意识到外宣翻译的重要性,更没有意识到外宣翻译中本土文化输入的重要性,许多外宣材料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二是对外宣材料内容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外宣信息零乱,甚至有损地区形象;三是对外宣传播媒介和翻译机构缺乏正确的引导,使得许多素材的翻译都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据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2011年7月的介绍,我国翻译人才缺口巨大。全国虽然有3000多家翻译公司,从业人员达50万,但由于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员很少,高水平的翻译人才比例不足5%。因体制、待遇、发展环境以及基础教育等因素制约,我国民族地区的翻译人才缺口更大。目前民族地区的外宣翻译主要依靠三个渠道:政府外事部门、翻译公司和当地高等院校。我国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整体较为落后,这是不争的事实。虽然近些年加大了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但民族地区的外宣翻译人才整体上两级分化现象极为明显:懂本土文化的本土翻译人才其翻译能力有待提高;而引进的翻译人才对本土文化又不甚了解,译者驾驭双语言的能力和本土文化素养很难协调统一。
(二)外宣材料中政治因素过多、翻译材料低级错误明显
本课题组曾翻译过民族地区某市政府的一份外宣材料,其材料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基本上都是以政治背景为出发点,较大篇幅都在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和立场。材料中介绍其本土特色和本土文化的文字不多,更缺乏整体特色文化提升策略。像这种天生就缺少本土文化元素的素材,译者也“难为无米之炊”。随着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我们应该适时地改变这种主导思想,收敛起锋芒毕露的政治话语,转而在文化上多作文章,使我们的外宣媒体成为文化输出的软武器[6]。由于缺乏对翻译市场及译文质量的监督,使得民族地区外宣翻译处于无序状态,译文质量良莠不齐。笔者在民族地区某市人民医院看到,其住院部进门口警示牌上的“小心地滑”译成“Carefully slide”,然后,在其电梯入口处又将“电梯”译成了“iift”,这种拼写错误实在难以原谅。又如,成都杜甫草堂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有人把它译为“Du Fu’s Straw Cottage”,从字面上看,将“草堂”译为“straw cottage”似乎很贴切。实际上,中国人的“草堂”是指“屋顶用茅草盖的堂屋”,这与英语中thatch一词在词义上刚好吻合。thatch意为“(roof covering of)dried straw,reeds,etc.”,因此,“杜甫草堂”宜译为“Du Fu’s Thatched Cottage”。 显然,译者犯有照字直译之忌[7]。这些低劣的翻译势必给民族地区产生负面影响,影响民族地区的城市品位和国际形象。
(三)外宣翻译中“文化” “变味”
在民族地区的各类外宣翻译材料中,有对外政府报告、招商引资宣传材料、历史文化介绍、企业对外宣传广告以及旅游景点的外文说明等。但很多时候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没有把文化和经济置于一种双赢的平等位置上,而只是将文化当做经济的奴婢,一种可用之物,借水行船而已。不仅曹禺,就连曹操都算上,还打造莫须有的夜郎古国,许多借名人之名而行空壳化的所谓文化项目,其实都是出于经济利益考虑的,却又实在是既背离经济又背离文化的。课题组曾审阅过瑶族地区某市的一份外宣材料,其中就介绍了瑶族“盘王节”,介绍过程中,材料的中心放在了政府如何重视打造“盘王节”的层面上,对“盘王节”的缘由及其蕴含的文化信息介绍甚少。
跨文化语境下,有诸多因素影响着编码和解码过程,从而影响着传播效果,其中“文化是关键性因素之一”[8]。如果只追求经营效果就会按照商业的规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样就伤害了文化产业里所包含的那些精神内容,所以,文化产业也需要提升。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美国、日本文化产业很强,在国民GDP里面占的比重都很高,我们只是一个很初级的阶段。但是我们要看到比如美国的文化产业,比如电影大片里面担负的精神性的内容,美国的精神、美国的价值观,在那些大片里非常明确。民族地区外宣翻译不仅要维护自己文化的遗产,还要维护中华民族的这些文化遗产的骄傲性、严肃性。
三、民族地区外宣翻译中本土文化输入策略
中国文化能否走出去,能走多远,走出多少,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翻译工作的力量[9]。我国广大民族地区丰富、独特的本土文化能否得到有效地传扬,为外人所了解和理解,外宣翻译具有举足轻重的桥梁作用。
(一)加强政府部门的引导和监管、重视翻译人才的培养
外宣翻译出于它的对外输出特性,大多反映出源语文化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观,更是所谓政治的“喉舌” 和文化的“ 窗口”,集中体现了“赞助人”(patronage)或“权力”(power)的意志,其操纵的程度甚至可触及某一具体的词[10]。可见外宣翻译一定程度上说是重大政治活动,也可以说是外交活动的延续。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增强将地区本土文化输入外宣翻译意识,制定落实相关管理条例、加强对外宣译文质量的监督,从软实力着手,提升地区品位、树立良好国际形象。
在当前中国各地区各行各业对外交流日益增多、国内外文化碰撞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广大民族地区应该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入手,高度重视外宣人才的培养。民族地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作为地方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涉外人才教学中,在训练学生的外语语言技能同时,也应渗透民族地区的本土文化,熏陶民族精神,提升其本土文化素质,让学生日后在外宣翻译的跨文化交际中保持自身的本土文化身份,实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
(二)增加外宣材料本土文化元素、加强译者本土文化素养
外宣材料传播内容可以是我国文化、科技、政治等各个领域的相关信息。传播的目的是让外国人客观、全面地了解我国,或我国某一领域,或我国某一区域的情况。从政府层面审视,随着我国的和平崛起,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外宣翻译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对各类外宣翻译应该有整体的导向,引导外宣材料的作者和译者,有意识地、适度地渗入本土文化元素。
我国外宣材料的译者,也包括民族地区的译者,大多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翻译的考虑主要停留在读者的可否接受层面,潜意识中基本都把本土文化当作了弱势文化。特别是“海归派”,他们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影响下练习和提高英语翻译能力的,其西方文化的意识要强于本土文化的意识,对于西方文化的熟知度还要高于本土文化,他们对于民族地区的本土文化可能是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外宣材料的翻译工作者,无论是口译人员,还是笔译者,必须以一种高度负责任的、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从事的翻译工作,牢记其信息导向与文化传播有同步的功能,真正认识到其工作中的文化传播作用的重要性。民族地区译者应该通过查阅当地的历史资料,了解当地的民风习俗、深入当地群众体验生活、参观当地名胜古迹等途径,丰厚自身的本土文化素养。
(三)翻译的具体策略
1. “异化”与“归化”张弛有度。中西文化的差异、思维习惯的不同,解读同一文字信息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归化”与“异化”是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策略,各有所长,在实际翻译中,也常有交替使用。外宣材料,是要向外展示本土的信息。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本土文化,国内许多人都不太了解,何况是外国人,要让外国人看明白,所以在翻译时有必要适当的归化。比如向外国人讲到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时,有人会说是中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外国人一下子就明白了[11]。我国民族地区的许多民间典故或风俗,比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瑶族的“盘王祭祀”、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等等,在外宣翻译时如果不加以归化处理,国外受众肯定会一头雾水。
在我国民族地区各种文化中都有一些独特的词语或短语,不为外人所熟知。部分倒装(主语和助动词倒置)和全部倒装(主语和谓语完全倒置)。思想内容要靠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这个词具有文化特征并且能把这种文化特征带到某个社会文化的群体当中去。这却有一点本末倒置的意味。当它被用于跨文化交流时,某种语言所表达的一切都能被译为另一种语言(蔡毅)。就称之为独特文化词或文化用词。“游客止步”应译为“Staff Only”:因为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无法完全等同,而旧词新用法,比如进一步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我们最好采用异化的方式来处理[12]。“言不尽意”、“美言不信”,如:中国的“猪肉饺子”和“扬州炒饭”被引进国外就异化为“jiaozi of pork filling”和“Yangzhou chow fan”;还有“taiji quan”(太极拳)、“miniskirt”(迷你裙)、“时间就是金钱”(Time is money)等,一大批带有中国文化风情的词语通过异化翻译而逐渐为外国人所接受,并在国外大众文化中得以广泛传播和运用。民族地区许多传统节日、传统风俗的名称也可尝试异化翻译。
2.直译、意译和改译相结合。归化、异化与意译、直译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犹如两个圆,其边缘只有小部分重叠。罗选民认为应该区分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他认为直译和意译是翻译方法,而归化和异化属于翻译策略,在实践中,直译、改译、增译等方法都可能被采用[13]。外宣翻译中,直译有助于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使西方人了解中国。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有一些修辞不能采用直译,我们必须求助于意译甚至改译。如果我们用直译法翻译“碰一鼻子灰”,外国人肯定不能理解它的意思。如蒙古族的“井里的蛤蟆不知道大海”、 壮族的“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回族的“饭后百步走,胜开中药铺”等哲理深奥的俗语,如果不用意译,外国受众可能永远猜不透原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哲理。
民族地区外宣翻译中可能涉及更多敏感性、政治性和原则性的问题,译者在考虑翻译策略时应该在“归化”与“异化”之间灵活处理;使用翻译方法时,应根据翻译时的具体情况将直译、意译和改译等方法巧妙结合。
结束语
翻译与文化紧密相随,外宣翻译已经远远超出两种语言文字转换的概念,成为民族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桥梁和纽带。外宣翻译的“国际传播”间接反映国家或民族利益。我国广大民族地区应该提高外宣翻译的重视度,从意识、政策、译者、外宣材料以及翻译策略和方法多维度着手,在提高外宣翻译的质量的同时,加强本土文化输入,在外宣翻译中实现文化的功能对等。
参考文献:
[1] 陈吉德.中国当代戏剧文化冲突(1978-2000)[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134.
[2] Baker,Mona.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Z].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1998:242.
[3] Venuti 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London& New York:Routledge,1995:20.
[4] Nida,Eugene A.Towards a Science ofTranslating.Lei-den,E.J.Brill, 1964:159..
[5] 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06):27.
[6] 詹碧澄.当代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研究[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6):149.
[7] 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 外文出版社,2004(1):138.
[8] 关世杰.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J]. 对外大传播,2006(12):35.
[9] 黄友义.发展翻译事业,促进世界多元化的交流与繁荣[J].中国翻译,2008(06):6-9.
[10] 胡芳毅,贾文波. 外宣翻译:意识形态操纵下的改写[J].上海翻译,2010(01):25.
[11] 雷娜.外宣翻译中的“宣”和“翻”——读外宣翻译译例有感[J]. 海外英语,2010(12):180.
[12] 马莉. 翻译理论与实践-涉外法律专业[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04):324.
[13] 王东风.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1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