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合作文化的缺失与重塑
2011-04-11任伟伟
任伟伟
(临沂大学 教育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5)
高校教师合作文化的缺失与重塑
任伟伟
(临沂大学 教育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5)
教师合作已成为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合作文化应是教师文化的理想模式。长期以来,高校教师中个人主义文化、派别文化、人为合作文化盛行,导致高校教师合作文化的缺失。重塑高校教师的合作文化理应激起高校教师的合作愿景,制定合理的教师合作制度,搭建教师合作文化的平台,营造教师合作文化氛围。
高校;教师合作文化;重塑
一、教师合作文化的内涵
教师文化是一种特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哈格里夫斯对教师文化进行了富有特色和颇具价值的研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教师文化作了阐释。他认为,教师文化的内容,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教师团体内,或者在更加广泛的教师社区之间,各成员共享的实质性的态度、价值、信念、观点和处事方式。它反映在教师的观念与言行之中。分享和共识是教师文化内容观的基本要素。教师文化的形式,是指在该文化范畴内的成员之间具有典型意义的相互关系的类型和特定的联系方式。教师的关系类型和联系方式不同,教师群体的信念、价值和态度就表现出不同的内容。从形式的视角哈格里夫斯将教师文化划分为四种类型:(1)个人主义文化(individualism):教师拥有强烈的独立成功观,很少干涉其他教师,他们不喜欢变革,也不愿与同事合作,避免与他人讨论变革。(2)派别主义文化(balkanization):学校分裂为许多独立的团体,教师忠诚于、归属于某一个派别。派别内部成员之间联系紧密,但派别之间教师则漠不关心甚至相互竞斗,因此学校中教师很难有共享的目标,革新也难以在全校范围内进行。(3)人为合作文化(contrived collegiality):教师之间的合作是由外在行政控制的,这是由某种正规而特定的科层程序强制的、可以预测的、局限于特定时空条件的合作。合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科层制度的要求,而不是学校实践的要求和个人的本意。(4)自然合作文化(collaboration):这是经过人为合作文化阶段后的更高级的合作文化。它是渗透在日常教学中的教师之间自发的、自然而然的合作。教师之间相互观摩学习,互相帮助,且积极参与课程实施,并在实施中主动探讨变革。从哈格里夫斯本人来说,他对人为合作文化是持批判的态度。他认为,教师工作的情境性决定了我们无法用标准化的方式来推行机械的合作,人为合作文化没有尊重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该享有的自主判断和自我抉择的权利。实践证明,人为合作文化存在着两个明显的消极后果,即缺乏灵活性和无效性。鉴于人为合作文化的以上缺陷,哈格里夫斯指出:人为合作文化必须向自然合作文化过渡。
自从哈格里夫斯划分了文化的多种形态以来,学者们一直在关注着教师文化的发展与变迁。而现阶段教师文化呈现出了明显的转型趋势,即把自闭、保守的教师文化转变为开放、合作的教师文化。在转型时期所产生的诸多文化状态中,合作文化有着发展的强势,它可以逐渐发挥其文化的融合功能,影响和改革其他的文化,使教师文化向教师合作文化发展。
二、高校教师合作文化的缺失
(一)高校教师中的个人主义文化
长期以来,“同行是冤家”的观念在高校教师中根深蒂固,“文人相轻”、“专业个人主义”的现象在教师群体中表现明显。高校教师喜欢独立完成教学任务,拥有强烈的独立成功感。他们不愿意观察和干预别人的工作,也不愿意被观察和被干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他们常有的心态。“关起门来,三尺讲台我说了算”,不欢迎他人介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也不乐于步入其他教师的课堂,潜在地排斥他人。这种不肯与同事合作,坚持独立成功观,对其他教师采取不干涉的态度,也就是哈格里夫斯所言的教师个人主义文化,这种个人主义既说明了教师对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也是教师排斥合作的思想根源。
(二)高校教师中的派别主义文化
高校历来奉行学科理性主义的指导思想,实行分科教学的模式,过分强调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教师有意或无意识地参与学校某个团体,与其中的教师联系密切,形成某一派别,而不是大家共同团结于整个学校集体中,这就形成一种派别主义的教师文化。教师们从属于相互分离的甚至是彼此竞争的团体,如同联系松弛、各自独立的城邦[1]。不同派别在学校中各自利用手段谋求权力、地位和资源,各个团体内部形成了强有力的忠诚,并伴随着作为结果而发生的冷漠甚至对其他团体的敌意。同一派别的教师之间很少对话,不同派别的教师之间更是老死不相往来。
(三)高校教师中的人为合作文化
教师之间的合作由外在行政控制,这是由某种正规而特定的科层程序控制的、可以预测的、局限于特定时空条件的合作。现今的高校中,许多教师的合作不是出于自愿。例如有不少高校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实施所谓的教师合作机制,把教师胡乱结对子,没有考虑教师合作需要的实际条件,通常的做法是优秀教师与优秀教师合作,以点带面,以此来通过上级的检查。然而有些需要真正合作的教师却由于外在的压力或迫于无奈不能合作。这样,教师在彼此孤立、貌合神离的氛围中工作,教师间缺乏真正的放松与互助,缺少坦诚深入的交流,影响群体合作。
三、高校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塑
教师合作文化是一种理想的教师文化模式,教师合作文化不是通过一系列正规的、特定的官方程序或任何前设性规定硬造出来的人为合作文化,而应该是具有自愿性、发展取向性、超越时空性、不可预测性等特征的自然合作文化。塑造教师合作文化需要学校领导、教师乃至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如何建构教师合作文化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起高校教师的合作愿景
愿景是一种关于未来的思想、景象或意象,即关于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见解。高校教师合作文化的核心在于共享的价值与信念。高校教师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才会有共同的信念、共同的利益,并把合作组织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言:“当人们为一些能使自己摆脱日常习惯、值得一做的项目共同努力时,人与人之间的分歧甚至是冲突就会逐渐减弱,有时就消失了。”[2]只有设法将各种改变计划变成高校教师自己的需求,让教师自己去发动和维持,并使他们在此过程中感觉到有能力和有信心,才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师文化。因此,进行高校教师合作文化的建构,我们首先要确立高校教师合作的共同愿景,激活合作意识。
要激起高校教师合作的共同愿景,激活其合作意识,首先,应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合作的益处。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相互理解、认同与共生是教师走向成功的智力支持,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的情感驿站,也是教师专业自我认同的理性慰藉。其次,引导高校教师树立“共赢”思维。要改变一些教师“非赢即输”的思维定势,逐渐让大家认识到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也应主动考虑其他教师的需要。再次,应时时引导高校教师确立合作的专业发展观,教师间自然合作关系的形成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关键。最后,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邀请教师参与制定学校发展的近、远期目标总规划,让教师能看到学校的发展前途,对未来充满希望,并把这一目标与教师合作团队的具体目标结合在一起,融入个人的教学、科研中去。只有形成自然合作的教师文化,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师的发展。
(二)制定合理的教师合作制度
1.建立民主、科学的合作式教师管理制度
大学校长既是主持制定学校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的领头人,又是制定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核心。高校教师合作团队的制度和规则是在学校大的制度框架下产生的,所以,大学校长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教师合作团队的特点,邀请教师代表广泛参与,以民主的形式来共同制定教师合作的具体奖罚制度。只有这样,教师才会自觉地按照所制定的制度去行动,否则制度将会遭到部分教师的抵制。合作制度的确立是关系教师合作能否成功的大问题,也是影响教师合作生命力的大问题。另外,还要建立广泛的民主参与制度。在具体的合作活动中,应实行广泛的民主,让每个教师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相互尊重、平等、团结和协作。
2.构建和谐的竞争制度
高校教师之间的竞争只是手段,共同发展才是目的。竞争是暂时的、局部的,合作才是永恒的、全面的。和谐的竞争制度就是要引导高校教师进行和谐竞争、有限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使竞争的双方、多方的经验得以互补,以发挥更大的效益。同时,要坚决杜绝恶性竞争和两败俱伤。教师要在互信、互谅的氛围中进行互相观摩和咨询甚至协作教学。由于教师合作的本真意义在于教师之间的相互提高,因而,教师合作理应是一种批判性的互动关系或方式,而不是彼此妥协、相互迁就。
3.改革评价制度
评价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提高高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又可阻碍高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评价制度应改变传统的结果性评价,要过程结果兼顾,完善评价体制。一方面,高校教师评价机制应将合作意识与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另一方面,更应以高校教师的发展为基点构建高校教师评价机制。这就不仅要求应把评价过程看做是高校教师发展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应给教师充分的理解和自由,鼓励高校教师勇于创新,敢于挑战和超越,不怕困难和失败。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缓解相对评价,突出绝对评价,显示出教师逐步成长的过程,有利于教师之间的合作。
(三)搭建教师合作文化的平台
1.在专业发展共同体中打造教师合作文化
教师的教育经历和教学感悟常常是教师之间最主要的话题。高校教师的工作过程需要“专业对话”,这种对话和沟通为教师开启了一扇新的了解自己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的窗口,并为研究课堂、改进教学、提升科研水平提供了依据。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构建既是将教师之间的专业对话引向深处的路径,也是教师合作文化生成的过程。在专业共同体中,教师能够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有着积极主动提高专业水平的热情,并诚心为他人提供借鉴和建立共同的专业反思。教师经常相互观课和讨论教与学的常规,乐意分享彼此的经验,自愿表述不成功的经历和情感体验,就能够渐渐达成很多共识,建立同舟共济的感情。
2.在合作学习中构建教师合作文化
在英美的校本教师教育中,“伙伴关系”是一个重要概念。这个概念的含义之一是指学校中教师之间的合作,也包括了合作学习。进入新世纪后,国际教育专家们提出的“终身学习是世纪生存概念”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为此,在这一理念中开展的教师合作学习活动,其外显特征是团队学习、行动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其内在的目标是建立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以及共同的发展目标、价值观与信念。在人的认知过程中,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和理解;而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可以使其超越自己的认识,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看到事物的各个侧面,从而形成更加丰富和全面的理解,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可以认为,教师合作学习不仅仅属于一种教育方式,而且更是一种生存方式;进一步说,教师学会合作学习正成为教师的一种至关重要的生存方式。因此,教师在投身于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以达成作为本质的个人自主性或文化的自律性为目的,同时,还要作为一个文化人积极主动地去建构教师合作文化,并将这种文化的精神辐射到教育教学中,推进新课程新型教学文化的建立。
3.在合作科研中塑造教师合作文化
在教师们组成课题组共同对教育课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合作将成为可能。课题组的成员都是为了共同的任务自发地走到一起来的,因而其兴趣和利益有着一致性;课题组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通过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获得共同的专业发展;在课题组里,教师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大家平等协商,合作共事,没有严格的等级关系,尽管在课题组里也存在着课题负责人等领导者,但他与普通成员之间的关系的性质仍然是工作关系。具备了这几个核心要素,教师的合作就能顺利进行。
(四)营造教师合作文化氛围
教师文化是教师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的体现,而学校浓厚的文化气息有利于激发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形成群体的合力。学校应重视教师合作文化的氛围建设,努力形成新的教育价值观、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让教师们在和谐、健康的文化氛围中不断发展进取,促使教师文化由个人主义向自然合作发展。
1.积极营造相互信任的文化环境
组织内部的合作环境是由相互信任的文化环境和特定的权利运用模式构成的。同事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减轻教师参与合作心理压力的最有效因素。这种无实体的文化是关键的。在这样的组织中,教师之间彼此相互信任、相互同情,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承认错误,表达愤怒。人们以问题的解决为目标,确定规划和解决问题的机制。这种环境下的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真实的交流,不是相互控制,而是激发和被激发,向他人学习并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他人,在改变自己的观念同时也影响他人的观念。因此,学校应营造出张扬坦诚与信任、鼓励宽容和相互支持的人际环境或文化氛围。
2.营造共同发展的合作氛围
教师个人应具备彼此支持、互相配合、同心协力的个人品质,要使合作者的相互体谅成为凝成合力的情绪协调,使合作者的积极参与成为凝成合力的行为保证。在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意愿的关系时,愿意为集体利益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观点、方法和材料。通过教师同行之间的互动,改变教师的组织文化,使教师的工作由孤立的技术性工作转向进行专业探讨和追求的文化。教师之间互信互谅,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心理支持,通过分享材料、计划及共同努力,形成教师集体参与教学试验的动机,共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营造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
学校在组织和时间的安排上让教师一起参与教学目标的规划,让教师有一起解决教学问题的时间。“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态度。然而改革理论家们设计的许多方案,其目的似乎是强加在教师身上的,是向他们提出的,而不是和他们共同提出的。这种专家统治论的家长作风是由于他们不信任教师,因此反过来引起教师的不信任。总之,教师并不反对改革,他们反对的是别人把改革方案交给他们去做的那种方式,更不用说把一个改革方案强加给他们了。因此,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十分重要的是使他们主动地参与教育改革方案的工作。”[3]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努力使教师把合作变成教师发自内心的行为取向,充分调动人、财、物诸管理要素,为教师创造合作机会,使合作成为教师的工作、学习方式,不让它成为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压力,让教师合作文化由人为合作文化逐步过渡到自然合作文化。
[1]凌小云.加强师德建设重塑教师文化[J].教育发展研究,1998,(6):12—15.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G4
A
1007-905X(2011)04-0167-03
2011-05-13
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10CJYJ03)
任伟伟(1979— ),女,山东临沂人,临沂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 吕学文
(E-mail:dalishi_sohu@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