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归因:“中国奇迹”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011-04-11张长明李后生

湖湘论坛 2011年1期
关键词:政治文明民主政治

张长明,李后生

(1.湖南工学院,湖南衡阳421001;2.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政治归因:“中国奇迹”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张长明1,李后生2

(1.湖南工学院,湖南衡阳421001;2.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以及后来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现代社会的运行轨迹,走上了一条后发现代化国家追赶式的跃进发展道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也随之呈现出跳跃性的特质,呈现出“中国奇迹”的历史景象。这是在社会主义中国特殊的政治文明生态环境下,整合各种类型的政治文化资源和民众心理,坚持政治制度创新,达成全民族政治共识的结果。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制度归因

现在国际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所惊叹(诸多称谓,如“北京共识”、“中国道路”、“中国经验”或“中国模式”等),也有一些人开始关注、探寻这一“奇迹”背后的各种成因和内在逻辑。如果单从经济制度来看,中国发展奇迹的奥妙仍无法解释,因为从比较视野来看,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搞了市场经济,为什么没有取得中国这样的奇迹?其实,新中国60多年的光辉历程,发展变化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带根本性的。所以解读“中国奇迹”的密码应到政治制度领域中去探寻。当代中国政治建设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尤其是30多年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现代社会的运行轨迹,在外来压力和内在需求的双重拉动下,走上了一条后发现代化国家追赶式的跃进发展道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变迁也随之呈现出跳跃性的特质。我们通过考察和审视中国社会的特殊政治生态环境,可以看出,我们党正是在努力整合各种政治文化资源,达成全民族的政治共识,建设既具有时代特征又符合人民利益的以制度建设与创新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促成了“中国奇迹”这一伟大历史变迁。

一、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跃迁奠定了“中国奇迹”的制度基础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历史变迁,其中,民主政治就跨越了两个崭新的历程,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并且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运动起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1]

中国民主政治的第一个巨大跃迁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它从中国近代民主运动的发端为起点,到新中国成立和确立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框架。这一政治跃迁既跨越了两千年封建专制滞后政治发展而留下的历史鸿沟,同时也跨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所滋生的军事专制主义,还跨越了传统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直接地建立起了无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创立了自己的代议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己的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自己的民主协商和社会沟通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自己的国家结构“一国两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己的权力监督制度等等。这些制度不仅鲜明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而且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它极大地焕发出了中国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国民主政治的第二个巨大跃迁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这一巨大的跃迁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发端直至当今。它是伴随着被邓小平称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2]P113的社会主义改革开始的,因此,这一跃迁的实质是它创造了取代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崭新的社会主义政治系统和政治过程,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新的政治系统和政治过程,也就没有社会主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新生和再度辉煌。中国的第二个政治跃迁确立起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开拓了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崭新历程。

第二个政治跃迁在推进和创造“中国奇迹”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同时它也经历了两个阶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政治体制改革,从实践成果看,主要是吸取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在“十年动乱”时期政治建设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纠正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于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等问题,纵向的是地方和基层缺乏自主权和积极性,横向的是以党代政、党政不分,干部老化、缺乏活力的问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政治体制改革部分是这一时期认识和政策的集中体现。改革的主题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目的是建立能够克服权力过于集中,充满活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二是从1992年起,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题发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化。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问题的提出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发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根据市场经济体制对政治上层建筑提出的变革需求,改革完善政治体制。这个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主题由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问题,变成了权力如何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有效执政问题,把单纯的政治领域的问题,拓展为政治领域与经济社会领域的相互关系问题。党的十四大开始把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突出强调“人民民主要制度化和法律化”,实质是把维护政治制度和社会稳定突出出来,确保了改革的平稳进行。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从根本上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国家政权机构协调高效运转,形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统一稳定,促进社会的团结和谐。当然,它也离不开既定历史前提的制约。其中有两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一是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及其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一是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的遗留影响。前者形成的传统必然顽强地抗拒朝向民主政治的变迁,后者则表现为民主的许多制度和运作机制还不完善,权力比较集中,人治的现象比较严重等等。可见,中国的政治现代化或者说政治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仍有许多创新发展的空间。

二、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有效供给成就了“中国奇迹”的道路模式

穷则思变,在社会主义国家对计划和市场的漫长而反复求解中,最后,历史实践迫使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根本性变革和跃迁。当前,我国又面临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发展趋势和价值选择,意味着将更为广泛、深入地融入世界市场,走向“世界历史”,将不可避免地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面对新的问题,政治文明与政治制度的及时有效供给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而市场经济体制则被实践证明是能够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人类共同文明成果。然而,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始终面临着工业化、商品化、经济社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重任。社会主义经济形式从计划到市场的跃迁,是在我们还没有充分思想准备的前提下实现的,因此,也给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尤其是在人们的政治观念以及对改革的态度上体现比较明显。为了以赶超式的速度实现现代化,我们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但在实践中,由于市场会自发地追求效率、放任竞争,因而对效率提升的倡导较为容易而迅速地在社会各个层面得到贯彻,但对公平的关注则被有意无意地忽略,至少是未受到像效率一样的重视,从而导致东西部差距、城乡差别、贫富分化加大的现象。因而,出现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原有体制下的特权控制者或既得利益者,不满于特权利益的丧失,竭力拖延改革的进度;而改革中的弱势群体,由于保障制度的不完备,也对改革抱有疑虑;另外,改革中存在的许多社会问题,以及对稳定的追求,相当多的公众又要求改革的步子不能太快太大。前股力量抱着中国的改革不能跨越式前进的观念,后者则强调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市场失灵的危害性等等。

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代中国缺乏制度创新,而是在国家基本制度结构稳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在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尽管发生了各种争论,但中国的政局在总体上保持了相对稳定,政治制度变迁始终在执政党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有序地进行。在具体制度安排的层次上,党的领导方式、人大的运行机制、行政管理体制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这些延续下来的政治制度能够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制度需求。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与创新,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绩效,也取得了显著的政治绩效。国家的权威性与组织性减少了制度变迁过程中的摩擦和阻力,降低了实施成本,使新的经济制度能够较快地予以推行,并且保持整个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国家对民间或基层所产生的于自身有利的制度创新的成果及时予以肯定,并赋予其合法性。通过多样化渠道及时准确地了解社会的公共利益诉求,并通过制度供给、具体行政行为等方式在问题或事件的初始时期及时作出回应,以求高效、公平地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目标。这种结合是中国制度转轨的基本特征和成功的经验之一。

中国“追赶型”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取决于政治支持的力度和广度,而“政治供给能量的大小取决于政治资源的规模。……在中国这样的超大社会和发展中社会实现现代化,政治体系必须掌握和分配必要量的资源。”[3]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就在于有能力开发和整合全社会的政治资源,并转换为现代化发展的有力支持。这种制度支撑既体现为有效的制度供给,也体现为现有制度障碍的有效消除。比如: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国对外开放在实践中是实行“梯度推进”战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区——内地的不同层次。90年代,从梯度开放走向沿边、沿江和沿海等点面结合的全方位开放。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加快,对外开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也将像东部沿海地区一样更加开放。1999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2004年,温家宝总理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加速推进,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的四大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格局。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改革开放才可能保留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断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公平正义,才没有出现政局动荡、社会混乱、内战连绵的局面,从而为连续30多年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当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客观上要求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道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社会,让人民民主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为尊重和保障人权奠定坚实的政治文明基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也是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每一次跃进而深化。民主政治是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政府必须努力实现政府职能市场化、政府行为法制化和政府决策民主化。要建立服务于市场经济、以民主和人权为内涵的法律体系,与国际惯例接轨,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来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并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这些制度的出台,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和必然要求。

三、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创新发展必将续写“中国奇迹”的辉煌未来

今天,对“中国奇迹”能否延续,人们仍有颇多质疑。认为目前我们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尤其是公正有效的制度供给严重不足,已成为严重阻碍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桎梏。尽管言过其实,但由此可见,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公正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确已成为当务之急。

如何回应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诸多复杂问题,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这是一条光明的道路,一条能为中国人民带来权利、尊严和幸福的道路,也是一条需要不断探索的道路。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核心的问题不是政治体制要不要改、而是朝着什么方向改”,[4]P7他明确指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切实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扩大人民群众享有的各项民主权利,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得到进一步发挥。

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政治文明,就必须合理整合各种类型的政治文化和民众心理,坚持制度创新,重新塑造符合时代特征和发展需要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当前中国社会的现实要求[5]P29,因为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推进。当然,这一项重要任务理所当然的落在了中国社会的执政党、社会主义建设的组织者——中国共产党身上。

市场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对党的领导和执政提出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的转型要求,即能否学会并熟练运用民主和法治的方式实现领导和执政,满足民众对有效执政的要求。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决定中国政治体制的性质,也决定着中国政治制度优势能否得到有效体现和发挥。在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政治体系中,党内民主的发展,在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同时,也必将深刻改善国家政治制度的权力关系、政治过程和治理能力。通过实现党的社会整合方式的转变,从过多地运用行政权力,刚性的、一元的社会整合方式,转变为民主的、多元的整合方式;通过实现观念的转变,确认社会整合最终以人民权利为本位,确认不同利益群体利益诉求的正当性;通过实现党与群众团体联系机制的转变,使诸如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不仅承担起党的助手的职责,还应真正成为他们所代表的群众意志和利益的表达渠道;通过改善党对主流媒体领导方式,使主流媒体同时兼备起党和人民的喉舌功能。在政治参与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党的政治生活制度化以及由此决定的政治体系的制度化,不仅为政治体系有效容纳政治参与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而且,从长远来看,也为人民民主的实践和发展提供了持续有效的资源,从体制和机制上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质的跃升。

中国是一个现代化的后发国家,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时期还未完成、甚至可以说刚刚开始时,又遭遇到了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如何正确处理这种跳跃性的政治文化,引导整个社会的政治文化向党和政府期望的方向发展。众所周知,社会主义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人类文明的滋养,否则就会影响其健康成长,甚至延误其历史进程。当然,任何一国的政治改革成功都要求立足本国本地实际,而且要从固有的传统中吸取力量与资源。以往我们过多地将传统政治文化当成是封建主义的东西加以否定,甚至将其看成是中国现代进程的阻碍和包袱,然而传统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文化心理又深深根植于人们心中,在日常生活中顽固地、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结果我们一面打倒自身的传统,割断了政治文化向前发展的基础;另一面又强调西方理论应用的局限性,封闭了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方向,让人无所适从。而印度同样是一个文明古国,他们的现代化途径却是在透彻研究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肯定自身传统文化的宝贵之处,寻求现代社会中传统特色的弘扬,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所以我们应该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解读传统文化与传统政治文化,挖掘出其中有利于法治社会、信息社会发展需求的宝贵价值,吸收全人类在公共行政实践上的经验和智慧,使我们的政治发展走出既不是全盘西化,又要与传统相分离的难解之途,达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新的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中国走向信息社会的逻辑基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时代要求,更是续写“中国奇迹”辉煌未来的战略选择。

[1]孙力.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两大跃迁[J].天津社会科学,1999,(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王沪宁.市场发育和权威基础:保护和开发政治资源[J].复旦学报,1995,(2).

[4](三)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A].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C].北京:学习出版社,2010.

[5]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D6

A

1004-3160(2011)01-0029-04

2010-11-20

1.张长明,男,湖南祁东人,湖南工学院教授、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哲学理论;2.李后生,男,湖南祁东人,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哲学理论。

责任编辑:秦小珊

猜你喜欢

政治文明民主政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个特性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中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研究的力作——《中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研究》评介